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閱讀伴我成長讀書小報內容

愛好 閱讀(2.84W)

不讀書,你會發現自己心裡貧瘠,一片空白,你更無法擁有你想要的任何,拒絕閱覽是心靈的癌症!那麼你知道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有哪些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希望大家能喜歡!

閱讀伴我成長讀書小報內容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鑑賞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一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二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三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四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五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內容一:名言欣賞

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

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孟德斯鳩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 叔本華

讀書可以培養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 —— 培根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來,那我一定不再浪費光陰,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來讀書。 —— 泰戈爾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周恩來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 —— 許名奎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 —— 叔本華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 書摘

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 魯迅

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讀,這是幸福;沒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沒書讀,這是苦惱。 —— 莫耶

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 愛默生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 吳夢祥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 波爾克

  簡單好看的讀書手抄報內容二:劇變下的靈魂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路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範”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網際網路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裡,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巨集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繫災區。通過電視,我們瞭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

美國最偉大的專欄作家李普曼認為:“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國家,那就去大學裡和新聞學院的學生談談”。我願意向你們介紹中國,順便可以檢驗一下這個結論的可信度。

調查顯示你們對“廣場舞”和“京劇”兩個關鍵詞很感興趣。很巧,它們都和文化有關。在這片正發生著炫目變化的土地上,它們的命運卻迥然不同:一個是劇變下新興的衍生品,一個因與變化格格不入而岌岌可危。

以中老年婦女為參與主體,聚集在公共場所,跟著音樂載歌載舞,這種休閒方式在中國蔚然成風。他們也走出國門,跳進了火車車廂,跳到了莫斯科的紅場、巴黎的盧浮宮。這和你們身邊認識的老人可能完全不一樣。

在中國的網路上,將這一群參與廣場舞的主體人群稱之為“大媽”。這個稱呼你們一定很熟悉,因為她們會出現在你們的華爾街,會擔起挽救法國打折季的重任。只是你未必聽得出來這是略帶貶義的。

從中國古代的《紅樓夢》開始,賈寶玉就偏愛少女,覺得上了年紀的女人“面目可憎”,北京話用“事兒媽”去形容那些多管閒事的女人;對年輕女性形象的.批評也是:“你這麼年輕,怎麼打扮得跟個大媽似的”。對“大媽們”,人們的態度並不友好。

在中國,女性的價值體現在家庭和子女,“自我”這個詞是模糊的。而到了“大媽”這個歲數往往是子女離家的“空巢期”,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心理學家稱之為“中年危機”。然而,廣場舞的出現,讓我對它能夠解決“中年危機”樂見其成。

廣場舞讓她們不再孤單,她會結識許多朋友,而不再總是受兒女瑣事的捆綁,她們將越來越接近“真正的自我”。我看到很多“大媽”因為融入了集體,變得活潑、快樂,有了個性。我相信,再跳上幾年廣場舞,會分化出更多的小集體,集體讀書、集體公益、集體旅遊、集體唱戲……那時候,所有人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正在學習包容這種“探索自我”的熱情與活力,因為我們不願意自己的嘲諷,讓他們再次回到死氣沉沉,自我模糊的生命狀態。

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讓每一個人變成更好的自己,是我們這個國家劇變後真正想抵達的彼岸吧。

鉅變之下,有的在誕生,有的在漸漸消亡。比如你們關心的“京劇”。這種咿咿呀呀的唱腔,變得與這個凡事追求“快”的時代越來越不搭調。不過,我這個圈外人,無資格斷言這種藝術形式未來的命運,卻願意和你分享它的美好。

你去聽,程硯秋的《春閨夢》:“去時陌上花似錦,今日樓頭柳又青。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到如今“,唱得人柔腸寸斷。

你去聽,《沙橋餞別》裡唐太宗送唐僧之語:“過橋便是天涯“,相忘於江湖的蒼茫。

你去聽,《取成都》,成都王劉璋唱“西川文武刀刀斬盡”,悲憤蒼涼,滿腔憤鬱。

京劇與中國的唐詩宋詞不同,以通俗白話示人,但仍然雋永、動人。京劇的詞還得配合著唱腔,我相信即使你對詞的理解不夠透徹,當你聽到那或古樸,或蒼勁,或柔軟,或細膩的嗓音,你仍會有自己的體悟。

說完這些,不知你發現了嗎?其實兩種文化的命運決定權,其實在於你,在於我,在於每一個人的態度。當我們懂得包容,懂得欣賞,懂得理解,它們會呈現出自己最美的樣子。

一個國家大抵也是如此,它由一個個具體的人創造。鉅變之下,我們的靈魂和頭腦,決定著這個國家的樣子。

說得差不多了,你覺得李普曼說的話還有幾分道理嗎?

很多年前,中國最富盛名的主持人白巖鬆去美國耶魯大學演講的時候說:“在過去很多年裡頭,美國人似乎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是我猜測可能拿反了”。

為什麼要用望遠鏡看呢,歡迎你們來到中國,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瞭解最真實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