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統計師>

初級統計師《統計實務》備考知識點:核算體系

統計師 閱讀(1.58W)

導語:參加初級統計師考試併成績合格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初級統計師《統計實務》備考知識點:核算體系,供大家學習參考!

初級統計師《統計實務》備考知識點:核算體系

  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類和核算原則

一、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記憶)

由三部分構成:

1、基本核算表:國內生產總值表、投入產出表、資金流量表、國際收支表、資產負債表;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中心內容;

2、國民經濟賬戶:經濟總體賬戶、國內機構部門賬戶、國外部門賬戶;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中心內容;

3、附屬表: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表、人口資源與人力資本實物量核算表;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內容的補充。

基本核算表與國民經濟賬戶都是對國民經濟執行過程及結果的描述,兩者之間既密切聯絡,又相對獨立。

二、核算體系的有關基本概念:(重在理解)

(一)常住單位:

在我國經濟領土上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包括:我國大陸的領陸、領水、領空,位於國際水域的但我國具有捕撈和海底開採管轄權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位於國外的領土“飛地”(駐外使、領館用地)。不包括:位於我國領土範圍內的外國“飛地”。

常住單位的特徵:

(1)其常住性是按各單位所處位置及與該國經濟密切程度確定,例如:外商投資企業

(2)時間的長期性。例如:外國遊客不屬於我國的常住居民,而我國的外出遊客,則屬於我國的常住居民。

(二)產品:

產品是生產活動的成果。產品從不同角度可分為:

1、從產品形態上,分:

(1)貨物:有實物形態的、可以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可以在市場進行交易的生產成果。例如:服裝、食品、房屋等。

(2)服務:通過生產活動沒有實物形態的改變、沒有使用價值的根本改變的生產成果。例如:理髮、餐飲、物業管理、旅遊等。

2、從產品的使用性質上,分:

(1)中間產品:是指一個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然後又在另一個生產過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態改變的產品。例如:做服裝的面料、做食品的小麥、做家用電器的鋼板等。

(2)最終產品:是指當期生產的被用於最終消費、積累和出口的產品。

(三)生產範圍:

國民經濟核算將“生產”定義為:在機構單位的控制和負責下,利用勞動、資本、貨物和服務作為投入,生產貨物或服務的一項活動。其範圍包括:

1、生產者提供或準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或服務的生產;

2、生產者用於自身最終消費或固定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生產者提供的實物產品包括對內對外的產品;而生產者提供的服務,僅指對外提供部分。

3、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務和付酬家庭僱員提供的家庭服務的自給性生產。住戶成員為本住戶提供的家庭服務或個人服務不屬於生產範圍。

注意:野生的植物、動物生長,不屬於生產活動,但是對其進行採集屬於生產活動;人造的動植物生長,屬於生產活動。

(四)消費範圍:

在生產範圍之內的形成的產品,用於最終消費即為消費。

(五)資產範圍:

國民經濟核算中的資產是根據所有權的原則界定的經濟資產,也就是說,資產必須為某個或某些單位所擁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使用它們而獲得經濟利益。根據這個定義,金融資產和由生產過程創造出來的`固定資產、存貨等,以及某些不是經過生產過程創造出來的自然產生的資產(如土地、礦藏、森林、水資源資產等),只要某個或某些單位對這些資產有效地行使所有權,並能夠從中獲得經濟利益,都屬於資產範疇。

資產範圍中不包括諸如大氣或公海等無法有效地行使所有權的那些自然資源與環境,以及尚未發現或難以利用的礦藏,即一定時期內,鑑於它們本身的狀況和現有的技術不能為其所有者帶來任何經濟利益的資源與環境。

(六)流量和存量:

1、流量:是指某一時期發生的量,例如:產品產量、商品銷售量、人口出生量等;

2、存量:是指某一時點的量,例如:年末人口總量、年末從業人口數、年末商品庫存量、年末森林覆蓋面積等。

期初存量與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

經濟中的許多流量都有與其直接對應的存量,如金融資產流量與金融資產存量相對應,但也有一些流量沒有直接對應的存量,如進出口、工資等。

(七)核算價格

(七)核算價格:

是指國民經濟核算中使用的價格標準。包含:

1、基本價格:

是指生產者生產的單位貨物和服務向購買者出售時獲得的價值,減去其應付產品稅,加上其應收補貼。是一種理想價格。

2、生產者價格:

生產者價格等於生產者生產單位貨物和服務向購買者出售時獲得的價值,減去開給購買者發票上的增值稅或類似可抵扣稅。該價格不包括貨物離開生產單位後所發生的運輸費用和商業費用。

3、購買者價格:

購買者價格是購買者購買單位貨物和服務所支付的價值,包括購買者按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取得貨物所發生的運輸和商業費用。購買者價格等於生產者價格加上購買者支付的運輸和商業費用,再加上購買者繳納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稅和其他稅。

三、核算體系的基本單位和部門分類:

這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對核算物件的定義。

(一)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分類

1、機構單位:是指有權擁有資產和承擔負債,能夠獨立地從事經濟活動並與其他實體進行交易的經濟實體。

機構單位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有權獨立擁有貨物和資產,能夠與其他機構單位交換貨物或資產的所有權;(獨立經營)

(2)能夠作出直接負有法律責任的經濟決定和從事相應的經濟活動; (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3)能以自己的名義承擔負債、其他義務或未來的承諾,並能簽訂契約; (獨立承擔法律義務)

(4)能夠編制出包括資產負債表在內的一套在經濟和法律上有意義的完整賬戶。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具備機構單位條件的單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住戶(指居民組織),一類是得到法律或社會承認的法律實體或社會實體(指社會組織,法人單位)。

2、同類機構單位構成機構部門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把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劃分為四個大的機構部門(類),即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機構部門、政府部門和住戶部門。由非常住單位組成的國外部門也視同為機構部門。

(1)非金融企業與非金融企業部門:

非金融企業指主要從事市場貨物生產和提供非金融市場服務的常住企業,它主要包括從事上述活動的各類法人企業。所有非金融企業歸併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業部門。

(2)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部門

金融機構指主要從事金融媒介以及與金融媒介密切相關的輔助金融活動的常住單位,它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所有金融機構歸併在一起,就形成金融機構部門。

(3)政府單位與政府部門

政府單位指在我國境內通過政治程式建立的、在一特定區域內對其他機構單位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權的法律實體及其附屬單位。政府單位的主要職能是利用徵稅和其他方式獲得的資金向社會和公眾提供公共服務;通過轉移支付,對社會收入和財產進行再分配。它主要包括各種行政單位和非營利性事業單位。所有政府單位歸併在一起,就形成政府部門。

(4)住戶與住戶部門:

住戶指共享同一生活設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財產集中使用、共同消費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費品與服務的常住個人或個人群體。所有住戶歸併在一起,就形成住戶部門。

(5)非常住單位與國外部門

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機構單位都是非常住單位。將所有與我國常住單位發生交易的非常住單位歸併在一起,就形成國外部門。對於國外部門來說,並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經濟活動,只需核算它與我國常住機構單位之間的交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