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銀行從業>

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考點:業務流程控制

銀行從業 閱讀(1.64W)

導語:在銀行從業資格考試中,關於資產證券化和信用衍生產品和業務流程控制的相關考試內容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本站小編帶著你來看看吧。

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考點:業務流程控制

  業務流程控制

  1.授信許可權管理

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必須在設立授信許可權方面作出職責安排和相關規定,並對彈性標準作出明確的定義。授信許可權管理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1)給予每一交易對方的信用須得到一定權力層次的批准;

(2)集團內所有機構在進行信用決策時應遵循一致的標準;

(3)債項的每一個重要改變(如主要條款、抵押結構及主要合同)應得到一定權力層次的批准;

(4)交易對方風險限額的確定和對單一信用風險暴露的管理應符合組合的統一指導及信用政策,每一決策都應建立在風險—收益分析基礎之上;

(5)根據審批人的資歷、經驗和崗位培訓,將信用授權分配給審批人並定期進行考核。

  2.貸款定價

貸款定價的形成機制比較複雜,市場、銀行和監管機構這三方面是形成均衡定價的三個主要力量。

貸款最低定價=(資金成本+經營成本+風險成本+資本成本)/貸款額

其中,資金成本包括債務成本和股權成本;經營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和稅收成本;風險成本指預期損失,即預期損失=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暴露;資本成本主要是指用來覆蓋該筆貸款的信用風險所需經濟資本的成本,在數值上等於經濟資本與股東最低資本回報率的乘積。

案例分析:貸款定價

商業銀行受理一筆貸款申請,申請貸款額度為l 000萬元,期限為1年,到期支付貸款本金和利息。

商業銀行經內部評級系統測算該客戶的違約概率為0.2%,該債項違約損失率為45%,需配置的經濟資本為25萬元;經內部績效考核系統測算該筆貸款的資金成本為3%,包括經營成本、稅收成本在內的各種費用為1.5%,股東要求的資本回報率為16%。則該筆貸款的成本合計為:

資金成本:1 000×3%=30(萬元)

經營成本:1 000×1.5%=15(萬元)

風險成本:1 000×0.2%×45%=0.9(萬元)

資本成本:25×16%=4(萬元)

貸款的成本合計:49.9萬元,即貸款定價應至少保持在5%的利率水平。

貸款定價不僅受客戶風險的影響,還受商業銀行當前資產組合結構的影響。一項貸款在放入資產組合後將會改變組合的整體風險。一般情況下,組合管理部門所確定的定價必須被視為是剛性的,只有在例外的情形下才可偏離這一定價,同時還需有必要的授權。此外,還應當從全面的角度來審視客戶關係,即考慮該客戶的其他收入。因此,即便某筆貸款按較低的利差發放,但由於為該客戶提供的其他產品或其他服務會帶來足夠的收入,所以從全面的客戶關係來看,總體上仍然是盈利的。

  3.信貸審批

信貸審批是在貸前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由獲得授權的審批人在規定的限額內,結合交易對方或貸款申請人的風險評級,對其信用風險暴露進行詳細的評估之後作出信貸決策的過程。

信貸審批或信貸決策應遵循下列原則:

(1)審貸分離原則。信貸審批應當完全獨立於貸款的營銷和貸款的發放。

(2)統一考慮原則。在進行信貸決策時,商業銀行應當對可能引發信用風險的借款人的所有風險暴露和債項做統一考慮和計量,包括貸款、回購協議、再回購協議、信用證、承兌匯票、擔保和衍生交易工具等。

(3)展期重審原則。原有貸款和其他信用風險暴露的任何展期都應作為一個新的信用決策,需要經過正常的審批程式。

4.貸款轉讓

貸款轉讓(又稱貸款出售)通常指貸款有償轉讓,是貸款的原債權人將已經發放但未到期的貸款有償轉讓給其他機構的經濟行為,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散或轉移風險、增加收益、實現資產多元化、提高經濟資本配置效率。大多數貸款的轉讓屬於一次性、無追索、一組同質性的貸款(如住房抵押貸款組合)在貸款二級市場上公開打包出售。

  5.貸款重組

貸款重組是當債務人因種種原因無法按原有合同履約時,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客戶違約風險引致的損失,而對原有貸款結構(期限、金額、利率、費用、擔保等)進行調整、重新安排、重新組織的過程。

貸款重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屬於可重組的物件或產品。

(2)為何進入重組流程。

(3)是否值得重組,重組的成本與重組後可減少的損失孰大孰小。

(4)對抵押品、質押物或保證人一般應重新進行評估。

貸款重組的流程:

第一步,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步,準備重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基本的重組方向;

·重大的重組計劃(業務計劃和財務規劃);

  ·重組的時間約束;

·重組的財務約束;

·重組流程每階段的評估目標。

第三步,與債務人磋商和談判,並就貸款重組的措施、條件、要求和實施期限達成共識。

貸款重組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措施:

·調整信貸產品

·減少貸款額度;

·調整貸款期限;

·調整貸款利率;

·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業經營活動。

  資產證券化和信用衍生產品

1.資產證券化:資產或資產組合採用證券資產這一價值形態的資產運營方式。

包括以下四類:

(1)信貸資產證券化,即狹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計的未來現金流的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賬款等),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的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重新組合、打包,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並流通的證券的過程。

(2)實體資產證券化

(3)證券資產證券化

(4)現金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的種類:

·根據產生現金流的基礎資產型別的不同,可分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和資產支援證券兩大類。前者基礎資產是房地產抵押貸款,後者基礎資產是除房地產抵押貸款以外的其他信貸資產。

·從資產質量看,可分為不良貸款(次級貸款)證券化和優良貸款證券化。

·從貸款的形成階段看,可分為存量貸款證券化和增量貸款證券化。

·從貸款的會計核算方式看,可分為表內貸款證券化和表外貸款證券化。

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證券化,有助於:

(1)通過證券化的真實出售和破產隔離功能,可以將不具有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置於資產負債表之外,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及時獲取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產,從而有效緩解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壓力。

(2)通過對貸款進行證券化而非持有到期,可以改善資本狀況,以最小的成本增強流動性和提高資本充足率,有利於商業銀行資本管理。

(3)通過資產證券化將不良資產成批量、快速轉換為可流通的金融產品,盤活部分資產的流動性,將銀行資產潛在的風險轉移、分散,有利於化解不良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

(4)增強盈利能力,改善商業銀行收入結構。

2.信用衍生產品:從基礎資產上分離或轉移信用風險的各種工具和技術,最大特點就是能將信用風險從市場風險中分離出來並提供風險轉移機制。

信用衍生產品的作用:分散集中度風險;提供化解不良貸款的新思路;增加資本流動性;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擺脫定價困境。

信用衍生產品除了具有傳統金融衍生產品的特點(如槓桿性、未來性、替代性、組合性、反向性、融資性等)外,還呈現出以下不同的特點:

(1)保密性。

(2)交易性。

(3)靈活性。

(4)債務的不變性。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產品主要有以下四種。

  (1)信用違約互換

信用違約互換是將參照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護買方轉移給信用保護賣方的交易。對應參照資產的信用可是單一信用,也可是一籃子信用。

(2)總收益互換

總收益互換是指信用保護買方在協議期間將參照資產的總收益轉移給信用保護賣方。總收益包括利息、預付費用以及因資產價格的有利變化帶來的資本利得。

無論在信用違約互換中,還是在總收益互換中,風險的承擔者都無須增加自己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而是作為表外業務加以處理。但與信用違約互換不同,總收益互換雙方不僅承擔信用風險,還需承擔市場風險。

(3)信用聯絡票據

信用聯絡票據實際上是信用違約互換的證券化形式,即普通的固定收益證券與信用違約互換相結合的信用衍生產品。

(4)信用價差期權

信用價差是用以向投資者補償參照資產違約風險的、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利差,其計算公式為:

信用價差=貸款或證券收益率-相應的無風險收益率

信用價差增加表明貸款信用狀況惡化,減少則表明貸款信用狀況提高。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信用衍生產品可以在以下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

(1)分散商業銀行過度集中的信用風險。

(2)提供化解不良貸款的新思路。

(3)防止信貸萎縮,增強資本的流動性。

(4)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5)使銀行得以擺脫在貸款定價上的困境。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未來全球信用衍生產品市場可能會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全球信用衍生產品市場的整體規模將顯著下降。

·各國監管機構將強化信用衍生產品的審慎性監管。

·指數類信用衍生產品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上升。

·場內交易將成為未來全球信用衍生產品市場的主流交易方式。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一般準備是根據全部貸款餘額的一定比例計提的用於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準備;專項準備是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後,按每筆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於彌補專項損失的準備;特種準備指標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計提的準備。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準備/貸款應提準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