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普通話考試>

推廣普通話手抄報簡單花邊

普通話考試 閱讀(7.92K)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 10月26 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其中,“普通話”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推廣普通話手抄報簡單花邊

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推廣普通話手抄報簡單花邊,歡迎使用!

  推廣普通話手抄報簡單花邊
  關於普通話的小笑話

1、一南方人來到北京一家小吃店,對女服務員說:"睡覺一晚(水餃一碗)多少錢?"服務員一聽,神色大變,尖聲道:"流氓!"南方人一聽,說:"才六毛,便宜,來一晚(碗)。"

2、某鄉鎮企業的廠長將要到日本神戶考察,他連普通話都講不了,平常只說方言。於是他讓下屬去找個翻譯,下屬回來報告說:"日語翻譯沒有一個能聽懂廠長土話的"。廠長說:"這好辦,我們就再帶個本鎮的'老師,到時叫他把咱的土話先翻成普通話。"下屬說:"還不行啊,到了日本還得請個人把日本的‘普通話'翻譯成神戶的土話。"

3、一個方言土音很重的外地人,在市區迷了路,見一個斯文的小姐走過來,便迎上去問:"兔子(同志),親吻(請問)一下......"話還沒說完,小姐便氣得滿臉通紅。

4、賣魚的扯著嗓子一個勁地叫喊著:"魚啦,魚啦。"旁邊一個賣棗的也不甘示弱,緊接著嚷:"糟(棗)啦,糟(棗)啦。""魚啦。""糟啦。""魚啦。""糟拉。"賣魚的越聽越不對勁,覺得賣棗的好像有意跟他作對,於是兩人吵了起來。

5、有一對農民兄妹用板車拉著小麥到市場去賣,一個南方人來到他們兄妹跟前,問:"大哥,你的小妹(小麥)怎麼賣呀?"大哥氣得額頭上青筋暴突。

6、上海人到瀋陽出差,看到賣蘋果的女服務員,便問:“屁股(蘋果)多錢?”服務員給上海人一個白眼。上海人又問:“紅屁股(紅蘋果)怎賣?”,女服務員怒罵:“畜生!”。上海人以為問出生成分:“貧農”。

7、北京的公共汽車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員伸出十元錢的票子就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不理;外地人再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覆,售票員終於勃然大怒,抻出一張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聲:“你見過嗎!”外地人見狀大驚失色,抱頭鼠竄,嘴中直說:“北京的售票員怎麼這樣呀?”

眾人不解,一問才知:該外地人要買票,說:“建國門、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