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普通話考試>

2017年國家普通話考試朗讀輔導20篇

普通話考試 閱讀(1.93W)

朗讀,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讀誦。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國小生完成閱讀起點和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2017年國家普通話考試朗讀輔導20篇,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國家普通話考試朗讀輔導20篇

1.

一個大問題一直盤踞在我腦袋裡:

世界盃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除去足球本身的魅力之外,還有什麼超乎其上而更偉大的東西?

近來觀看世界盃,忽然從中得到了答案:是由於一種無上崇高的精神情感——國家榮譽感!

地球上的人都會有國家的概念,但未必時時都有國家的感情。往往人到異國,思念家鄉,心懷故國,這國家概念就變得有血有肉,愛國之情來得非常具體。而現代社會,科技昌達,資訊快捷,事事上網,世界真是太小太小,國家的界限似乎也不那麼清晰了。再說足球正在快速世界化,平日裡各國球員頻繁轉會,往來隨意,致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聯賽都具有國際的因素。球員們不論國籍,只效力於自己的俱樂部,他們比賽時的激情中完全沒有愛國主義的因子。

然而,到了世界盃大賽,天下大變。各國球員都回國效力,穿上與光榮的國旗同樣色彩服裝。在每一場比賽前,還高唱國歌以宣誓對自己祖國的摯愛與忠誠。一種血緣情感開始在全身的血管裡燃燒起來,而且立刻熱血沸騰。

歷史時代,國家間經常發生對抗,好男兒戎裝衛國。國家的榮譽往往需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但在和平時代,唯有這種國家之間大規模對抗性的大賽,才可以喚起那種遙遠而神聖的情感,那就是:為祖國而戰!

節選自馮驥才《國家榮譽感》

2.

自從傳言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發現了金子後,這裡便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們都想成為富翁,於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藉助它們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為一無所得而只好掃興歸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駐紮在這裡,繼續尋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一員。他在河床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工作。他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這塊土地上。他埋頭苦幹了幾個月,直到土地全變成了坑坑窪窪,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塊土地,但連一丁點兒金子都沒看見。

六個月後,他連買麵包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並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終於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現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樣:坑坑窪窪已被大水沖刷平整,鬆軟的土地上長出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這裡沒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說,“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並且拿到鎮上去賣給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買些花裝扮他們華麗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我一定會賺許多錢,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富人……”

於是他留了下來。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裡長滿了美麗嬌豔的各色鮮花。

五年以後,彼得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成了一個富翁。“我是唯一的一個找到真金的人!”他時常不無驕傲地告訴別人,“別人在這兒找不到金子後便遠遠地離開,而我的‘金子’是在這塊土地裡,只有誠實的人用勤勞才能採集到。”

節選自陶猛譯《金子》

3.

自從傳言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發現了金子後,這裡便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們都想成為富翁,於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藉助它們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為一無所得而只好掃興歸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駐紮在這裡,繼續尋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一員。他在河床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工作。他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這塊土地上。他埋頭苦幹了幾個月,直到土地全變成了坑坑窪窪,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塊土地,但連一丁點兒金子都沒看見。

六個月後,他連買麵包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並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終於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現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樣:坑坑窪窪已被大水沖刷平整,鬆軟的土地上長出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這裡沒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說,“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並且拿到鎮上去賣給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買些花裝扮他們華麗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我一定會賺許多錢,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富人……”

於是他留了下來。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裡長滿了美麗嬌豔的各色鮮花。

五年以後,彼得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成了一個富翁。“我是唯一的一個找到真金的人!”他時常不無驕傲地告訴別人,“別人在這兒找不到金子後便遠遠地離開,而我的‘金子’是在這塊土地裡,只有誠實的人用勤勞才能採集到。”

節選自陶猛譯《金子》

4.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而後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湧了過來。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最後,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突然顯得高而遠了的天空,則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裡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夜色加濃,蒼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而城市各處的真的燈火也次第亮了起來,尤其是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從半空倒映在烏藍的海面上,隨著波浪,晃動著,閃爍著,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佈在蒼穹裡的星斗互相輝映,煞是好看。

在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海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晚來的海風,清新而又涼爽。我的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

夜風輕飄飄地吹拂著,空氣中飄蕩著一種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兒,柔軟的沙灘上還殘留著白天太陽炙晒的餘溫。那些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勞動了一天的人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這軟綿綿的沙灘上,他們浴著涼爽的海風,望著那綴滿了星星的夜空,盡情地說笑,盡情地休憩。

節選自峻青《海濱仲夏夜》

5.

生命在海洋裡誕生絕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它成為孕育原始生命的.搖籃。

我們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動物組織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媒介,沒有它,體內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就無法進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時期內動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險。水對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對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舉足輕重了。生命在海洋裡誕生,就不會有缺水之憂。

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海洋中含有許多生命所必需的無機鹽,如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鹽、磷酸鹽,還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憑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風掃蕩,它的溫度變化卻比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溫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溫床。

陽光雖然為生命所必需,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卻有扼殺原始生命的危險。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線,因而又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節選自童裳亮《海洋與生命》

6.

讀國小的時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兒又一圈兒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很久,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們知道與其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呢?”我問著。

“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你的昨天過去,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樣小,現在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爸爸說。

爸爸等於給我一個謎語,這謎語比課本上的“日曆掛在牆壁,一天撕去一頁,使我心裡著急”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字上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時間過得那麼飛快,使我的小心眼兒裡不只是著急,還有悲傷。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躍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後我就時常做那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快,有時一個暑假才能做完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麼形容。

如果將來我有什麼要教給我的孩子,我會告訴他:假若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

節選自(臺灣)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7.

三十年代初,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授。講課時他常常對白話文大加稱讚,引起一些只喜歡文言文而不喜歡白話文的學生的不滿。

一次,胡適正講得得意的時候,一位姓魏的學生突然站了起來,生氣地問:“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就毫無缺點嗎?”胡適微笑著回答說:“沒有。”那位學生更加激動了:“肯定有!白話文廢話太多,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的目光頓時變亮了。輕聲地解釋說:“不一定吧!前幾天有位朋友給我打來電報,請我去政府部門工作,我決定不去,就回電拒絕了。覆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請同學們根據我這個意思,用文言文寫一個回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剛說完,同學們立刻認真地寫了起來。

十五分鐘過去,胡適讓同學舉手,報告用字的數目,然後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報稿,電文是這樣寫的:

“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白話文的意思是:學問不深,恐怕很難擔任這個工作,不能服從安排。

胡適說,這份寫得確實不錯,僅用了十二個字。但我的白話電報卻只用了五個字:

“幹不了,謝謝!”

胡適又解釋說:“幹不了”就有才疏學淺、恐難勝任的意思;“謝謝”既//對朋友的介紹表示感謝,又有拒絕的意思。所以,廢話多不多,並不看它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只要注意選用字詞,白話文是可以比文言文更省字的。

節選自陳灼主編《實用漢語中級教程》(上)中《胡適的白話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