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

教師資格 閱讀(1.8W)

點選檢視試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l分,共30分)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

1.“導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現在19世紀初的(  )。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美國

2.道家主張教育要(  )。

A.“有教無類”

B.“非攻”

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

D.“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學生最重要的權利是(  )。

A.人身自由權

B.受教育權

C.人格尊嚴權

D.隱私權

4.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  )。

A.鞏固知識

B.領會知識

C.運用知識

D.檢查知識

5.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是學校文化的(  )。

A.特徵

B.表象

C.核心

D.內容

6.素質教育是促進(  )的教育。

A.個性發展

B.認識發展

C.情感發展

D.意志發展

7.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  )文化。

A.觀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觀念

C.組織和制度

D.物質

8.將兒童個體的直接經驗加以規範化和具體化為課程,並且付諸實踐的教育家是(  )。

A.布盧姆

B.布魯納

C.杜威

D.桑代克

9.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

B.分組教學

C.現場教學

D.複式教學

10.學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學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後勤工作

11.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布魯納

12.品德是(  )。

A.自然現象

B.生物現象

C.個體現象

D.社會現象

13.(  )的教育強調身心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方法比較靈活的教育。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達

D.雅典

14.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A.教育性質

B.教育任務

C.教育規律

D.教育內容

15.目標管理是一種以(  )為中心的管理。

A.上級管理

B.自我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6.隋唐以後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絡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舉制

B.舉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7.盧梭的教育思想屬於(  )。

A.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B.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C.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D.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18.個體身心發展具有兩個高速發展時期,即新生兒時期與青春期,在這兩個時期,人的身心發展出現飛躍,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19.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  )。

A.哲學觀念

B.人性假設

C.理想人格

D.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20.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21.心理學家是根據身心發展的(  )規律提出發展關鍵期的概念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22.班級成員在服從班級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模式是(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標管理

23.古代埃及設定最多的是(  )。

A.文法學校

B.琴絃學校

C.文士學校

D.騎士學校

24.在學校管理活動中佔有中心地位,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的是(  )。

A.交流

B.溝通

C.激勵

D.控制

25.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指的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型別

C.課程標準

D.課本

26.目的在於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瞭解學生接受情況,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絡的教學環節是(  )。

A.組織教學

B.檢查複習

C.講授新教材

D.佈置課外作業

27.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是(  )。

A.有利於教育原則

B.目標一致原則

C.可接受性原則

D.有利於身心發展原則

28.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

A.方法

B.手段

C.途徑

D.內容

29.學校文化是一種(  )文化。

A.制度

B.物質

C.精神

D.組織

30.目標評價模式最為關鍵的步驟是(  )。

A.確定方法

B.確定目標

C.確定內容

D.確定標準

  二、多選題(在每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l.5分,共30分)

1.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應做到(  )。

A.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

B.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C.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D.加強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

E.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

2.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徵是(  )。

A.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全面發展

B.以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指導思想

C.教育目的有鮮明的政治方向

D.優越的社會制度保證教育有極高的社會效益

E.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3.課程目標的確定依據主要有(  )。

A.對學生的研究

B.對社會的研究

C.對教師的研究

D.對學校的研究

E.對學科的研究

4.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徵有(  )。

A.層次性

B.綜合性

C.可操作性

D.靈活性

E.計劃性

5.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遺傳素質

B.環境

C.學校教育

D.社會活動

E.生產勞動

6.杜威的“三中心”理論是指(  )

A.學生中心

B.生活中心

C.活動中心

D.課堂中心

E.教師中心

7.培養良好的學生集體的策略有(  )。

A.善於向學生提出教育要求

B.樹立明確的共同目標

C.建設一支好的學生幹部隊伍

D.培養健康的集體輿論

E.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8.說服的方法包括(  )。

A.講解

B.談話

C.報告

D.討論

E.參觀

9.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有(  )。

A.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B.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學理念和理想人格

D.社會歷史發展程序

E.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10.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  )。

A.必要的規章制度

B.正確的班級輿論

C.共同的生活準則

D.優良的班級傳統

E.一定的活動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