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景觀設計師>

溼地恢復的流程

景觀設計師 閱讀(2.96W)

溼地,同其他任何大自然的恩賜一樣,都不是人類所應獨享的資源。人類在得益於溼地的無私奉獻時,不能剝奪其他生物享用溼地的權利。否則,最後一個被剝奪權利的將是人類自身!一個成功的溼地恢復專案,關鍵在於根據溼地恢復的流程,制定可行、合理的溼地恢復方案。

溼地恢復的流程

  1.對溼地退化狀況的調查與評價:

對溼地的退化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以明確造成該溼地退化的原因、恢復潛力等。

  2.確定溼地恢復區域:

要選擇恢復區域,首先要確定該恢復區屬於地方、省級還是國家級優先恢復區域。要在一系列的恢復地點中選擇最佳的恢復區域,同時還需要考慮一下四個方面的因素:水文條件、地理地貌條件、土壤條件和生物因素。

  3.溼地恢復區域的本底調查:

在設計一個恢復專案之前,應該對恢復區域進行本底調查和評估,以便了解該區域過去和現在的狀況,恢復區域在過去是否屬於溼地範疇,如果屬於溼地,確定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溼地的退化或者喪失,特別是恢復區域過去的水文要素、植被的分佈格局、地形地貌、物種對棲息地的需求等?恢復區域現在的狀況如何?

  4.確定溼地恢復的目標:

就是對溼地恢復專案預期的結果進行陳述,它反映了開展溼地恢復專案的動機。根據不同的地域條件,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要求,溼地恢復的目標也會不同。有的目標是恢復到原來溼地的狀態,有的'目標是重新獲得一個既包括原有特性,又包括對人類有益的新特性,還有的目標就是完全改變溼地狀態。

  5.使用參照點:

即在該區域中能代表恢復溼地型別的受干擾最小的溼地,以此來代替恢復區域退化之前的溼地狀態。

  6.選擇恢復方法:

溼地恢復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選用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因為越複雜的恢復方法,越容易在某個環節上出現偏差。採用破壞性最小、最為生態的方法最容易實現恢復目標。在實施更多的人為干預之前應考慮採用自然恢復方法。如果一些自然過程不能採用自然恢復方法,應更多的考慮採用生物工程,而不是傳統的工程措施。

  7.實施溼地恢復工作:

按照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原則,對溼地生態系統的功能設計、風險評價及恢復與重建指標體系等對策與方法進行全面的規劃與研究。在溼地恢復方案實施過程中,要利用和發展新技術,把溼地的恢復範圍從區域性擴大到整個流域,最終實現景觀水平上的恢復。

  8.溼地恢復的監測:

在溼地保護和管理的各種方法策略中,特別在評價管理行為的成功行方面,監測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溼地恢復規劃制定之後,恢復的監測方案便應同時完成,包括監測方法,監測指標,實施路線,採用頻率和強度等。通常情況下,溼地恢復前和監測後的監測都是必要的。

  9.溼地恢復的長期管理:

溼地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與周邊環境發生響應,並隨時發生演變和變化的生態系統。溼地恢復措施完成後,僅僅是一個成功的溼地恢復專案的開始,還需要對恢復溼地進行長期管理,以便使其發揮預期的生態功能,並使人為影響達到最小化。長期管理通常需要維護現有的各種設施和裝置,如水利設施、監測設施等,對生物群落和植被型別的長期管理,解決入侵物種或沉積物過量的問題,解決一些非預期的事件。

  10.溼地恢復的綜合評價:

溼地恢復不但包括生態要素的恢復,也包括生態系統的恢復。生態要素包括土壤、水體、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態系統則包括不同層次、不同尺度規模、不同型別的生態系統。因此,需要對溼地恢復進行綜合性評價,以確定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被損害的溼地是否恢復到或接近於它退化前的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