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斋>范例>节日庆典>

正月初六的习俗是什么

节日庆典 阅读(4.56K)

一到过年,每一天几乎都有讲究,正月初六这一天也有很多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月初六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

正月初六的习俗是什么
  正月初六的风俗

送穷是正月初六,最重要的特色习俗之一。据民间调查,这天家中的妇女要把正月初五之前的垃圾,全部整体起来装入袋中。然后将这些垃圾扔出去。这就是所谓的送穷。而穷就是指的是穷神,也可以说是送穷神。那么穷神是谁呢?历史有此人吗?

据民间传说,穷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生前喜欢节俭,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有人送衣服给他,他也会放入火种烧掉。传说,若是在正月初六,谁家比较脏,就会进入此家,导致破财等现象,因此每年正月初六要进行扔垃圾,送穷神。

正月初六也是清水祖师诞辰。在这天,人们要供奉素饼、水果等。祈求清水祖师来年,能带来风调雨顺。虽然这一习俗被人们遗忘,但是依旧有些农村地方,拜祭清水祖师,祈福新的一年里,能够保证风调雨顺。今年的庄稼能保证有个不错的收获。

  正月初六的禁忌

1、正月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

2、对于商家来说,正月初六是马日,也是送神的日子,因此需要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各类商店开始复业。

  正月初六送穷鬼习俗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七年级日为鸡日,八年级日为狗日,九年级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七年级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六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广州民间流传的农历新年习俗歌当中提到“七年级人拜神,八年级人拜人,九年级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