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淺談聯排小住宅的設計

環境設計 閲讀(2.46W)

建築的本質是適合人的行為的空間。只有真正達到人與建築、環境的高度融合,只有細緻入微地研究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發現新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才能實現對人的充分尊重,才能創造一個完美的成熟的設計。

淺談聯排小住宅的設計

聯排小住宅,不僅僅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居所,更重要的是演繹一種極致的生活方式。“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這是古人對居住的理解,西方存在主義這樣表達:“人、家園、存在”。“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

在有了霍華德“花園城市”的構想之後,居住郊區化成為我們身邊的一道風景。在高速路上,在門窗緊閉的汽車裏,人們向着郊區四散逃逸。住宅郊區化已經勢不可擋。也許在居住上,人應該向自然學習。

我曾經在2003年設計,2006年建成入住的果嶺綠墅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探索。作為設計師,面臨的課題是:在自然環境優美的山水之畔,怎樣去實現人本主義的創新設計?怎樣去實現“詩意地棲居”?

只有真正達到人與建築、環境的高度融合,只有細緻入微地研究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發現新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才能實現對人的充分尊重。建築的本質是適合人的行為的空間。這需要設計者仔細推敲,耐心揣摩每一個細節。借用前人的一句話來説:“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近年來,住宅產業穩步發展,日趨興盛;房地產市場正在進行一次新的調整。面對日趨理性的消費者,不同項目之間的競爭已經從概念上的炒作轉化為內在品質的競爭。其實在歐美較為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消費者早已不會為概念的炒作而買單,項目的品質才是消費者真正所關心的。目前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開發商利潤至上、設計人員急功近利,媒體的不良導向所引起的一些問題。比如一味追求住宅區軸線對稱的圖面效果、住宅單元之間過於求曲求變,追求以某一所謂理念為標榜的譁眾取寵的廣告效應,而忽視了真正的業主的利益。

隨着健康住宅概念的逐漸深入人心,京城的Townhouse需求將會逐步增長,隨着購房者的更加成熟,他們對產品本身也越來越挑剔,今後在選擇中,他們會更多的關心進深、面寬、層高、幾個露台、花園多大等。包括窗户的大小與位置等都會讓他們聯繫到是否會耗費能源等問題。同時,今後Townhouse客户要求的不僅僅是住在有天有地的房子裏,房子周邊的環境將成為突出的賣點,比如房前屋後的水面、大樹和會所等。此外,對室外空間的細節處理,也是購房者考評一個Townhouse户型優劣的重要因素:前後花園是否分配了不同功能?前花園重景觀,後花園重實用等等。

  在這裏,TOWNHOUSE引發了“新住宅運動”

“果嶺綠墅”項目是建築在微坡上的一個以花園洋房及Townhouse為主的高品質社區,項目位於八達嶺高速旁的昌平東關環島,提出了“景觀中軸貫穿整個社區”的設計思想,形成類似於生命循環系統的有機生態格局。

“果嶺綠墅”的Townhouse是Townhouse這種建築形式的本土化演繹,它在保留原有精髓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北方居民對居住環境採光、保暖的要求;並基於考慮家庭成員的不同需要,又要保證户內的私密性的原則,讓主人在享受西式生活的同時兼顧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從而對產品進行了改良創新設計。

  有天有地有景,獨門獨院獨享的

果嶺綠墅除了擁有社區中的“中軸景觀”外,得天獨厚的地方還在於東面緊鄰800米長的綠化帶及規劃中的濕地公園,利用綠化帶作為為小區業主提供更多的休閒娛樂場地,使景觀從該處滲透到中軸景觀帶,再由中軸景觀帶滲透到建築周邊,形成一個類似於生命循環系統的有機格局。從其地理位置來看,果嶺小鎮處在北京地區之龍脈所在,上風上水之處,攜着天然的郊區自然風光,又夾雜着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氣息。

  “新院子”

回顧聯排小住宅在中國的土壤裏紮根發芽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三個階段:第一代Townhouse的歐陸風席捲一切,第二代Townhouse的現代簡約主義盛行,第三代Townhouse的向中式傳統的迴歸。這正好對應着80年代以來國人思想的不同時期。言必稱叔本華、尼采、弗洛依德、海德格爾的那個年代剛過,一切向錢看的市場經濟大潮滾滾而來,再後來,中國人發現自己“可以説不”了。對於傳統文化,人們表現得越來越自信了,越來越有民族自豪感。

因此,向傳統文化的迴歸和對自然景觀的嚮往已經成為今日居住的恆久追求方向。老北京的四合院和西方舶來的聯排小住宅(即人們所説的Townhouse)這兩種來自不同文化的居住方式,各有千秋。但是,它們又有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遺憾。四合院割裂了鄰里交往的社區感,而聯排小住宅無法滿足關上小門成一統的私密感。在傳統住宅裏,有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悠長靜謐,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空間深度。而聯排小住宅立足於現代社會的交往需求,強調鄰里的交流,把興趣相近、消費層次接近的人們聯繫在一個和諧的街區裏,擁有着開放融洽的生活氣息和生機盎然的街坊空間。

能否將這兩種不同的生活形態結合起來,讓人們在擁有聯排小住宅的同時保留着傳統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