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項目管理>

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的成本管理

項目管理 閲讀(4.31K)

加強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事施工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必由之路,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整體的、全員的、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活動。小編下面為你整理了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的成本管理

  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成本意識薄弱

推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可以促使項目經理及管理人員提高成本管理意識,並採取有效措施,不斷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但是,項目經理與相關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識不強。在項目經理部,往往表面上看起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各司其職,但是缺乏全員的成本管理思想。如技術人員只負責技術和工程質量,為保證工程質量,採用了可行但不經濟的技術措施;工程組織人員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為趕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員和設備等,這些必然會造成成本增加。項目經理成本意識比較淡薄,不少施工項目開工前沒有編制項目成本計劃,即使編制了,也常常沒有重視施工組織設計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項目經理關心利潤,但是對成本開支的情況較少過問。有的企業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管理基礎工作不落實,如領料無限量,用工無定量,費用開支無標準等,導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現虧損時找不出問題的關鍵,更無法“對症下藥”,致使企業效益下滑。

2.成本管理和控制體制不健全

企業在實施工程項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項目經理的“責、權、利”不落實,工程項目各部門、各崗位沒有具體、明確的成本管理責任,難於考核其優劣,沒有真正將項目成本與項目管理人員的經濟利益掛鈎,沒有形成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的情況。因此,項目管理人員往往是滿足於產值、進度、質量、安全等方面指標的完成,對直接關係到成本費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機械使用等方面的節約控制關心較少。即使上級部門強令其開展成本管理,項目經理及工地管理人員也是被動消極的,流於表面形式的比較多。

3.缺乏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管理應當不僅僅包含成本核算,作為事後控制主要內容的成本核算只對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記錄、歸類和計算,反映實際執行的結果,並作為對下一循環成本控制的依據。由於建築工程的生產過程具有一次性的特點,成本的管理重心應當移向事前的預控和事中的過程控制。當前,許多施工企業對項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僅僅在項目結束或進行到相當階段時才對已發生的成本進行核算,顯然已經為時過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4.對質量成本缺乏管理和控制

對工程項目質量監控不力而造成的質量低劣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有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我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對工程項目質量成本的風險監控體系,比如總包單位在進行工程轉包、分包中的壓價行為,使得轉包、分包單位的價格太低而造成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質量。綜上所述,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應如何適應建築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是當前項目管理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建築施工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建立與項目管理改革相適應的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才能使建築企業擺脱困境,得以生存和發展。

  二、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對策

1.加強項目經理的成本效益觀念

成本效益觀念是項目經理應當具備的一種內在的管理素質,它體現着項目經理對投入產出的判斷。在施工項目中,有收益就必然有相應的耗費,控制不適當的耗費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項目經理應當具有很強的成本效益觀念,圍繞項目成本展開工作,通過預算資料和管理運作中所反饋的各項成本信息有效地抑制各種不合理的支出。另外,應當教育每一個員工,使其樹立成本效益的觀念。利用激勵機制使各項成本消耗與職工利益掛鈎,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參與管理的成本控制體系,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達到企業與個人雙贏的目的。

2.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項目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應當包括:職能結構、層次結構、部門結構和職權結構。由於成本管理相關部門較多,在縱向結構上層次也較多,為防止責任不清造成相互扯皮推諉,工程項目一定要成立一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責任體系,必須明確項目經理是項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建立項目成本管理崗位責任制,確定項目管理成員在管理中的具體作用、地位和所負責任。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成本進行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和動態管理。

3.加強項目成本管理基礎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加強項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據。必須健全定額管理、預算管理、計量和驗收制度以及各種分類賬,按勞動定額簽發施工任務書。尤其應當制定與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施工定額,因為這是企業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成本的基礎,更是企業班組成本控制與考核的標準和依據。各企業應根據體制、管理機制、施工技術水平,制定符合企業管理與施工技術水平的施工定額,並在執行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以保證定額水平的先進性。項目開工前要編制出施工圖預算,項目竣工後要按規定時限準確及時提供竣工決算。一切物資的收、發、領、退都要按規定手續辦理,對庫存物資和現場材料定期進行盤點,保證據物相符。

4.進行成本的動態管理

對於施工項目成本來説,應當特別強調項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製成本計劃、制定成本控制方案,為今後成本控制做好準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管理由於成本盈虧基本已成定局,即使發生了誤差,也已經來不及糾正,因此,應當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階段上,對成本實行動態管理,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控制成本。

5.加強質量控制

企業在樹立質量為本、質量興企思想的同時,應當明確,對施工企業而言,無論是對質量投入的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在每個分項工程開始時,都要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從施工規範方面嚴把質量關,採用科學管理、先進實用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措施,建立工序質量簽證制度,確保每一道工序的質量都符合規範要求,避免因為出現質量事故而導致成本增加;同時,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和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