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節日作文3篇

作文 閲讀(2.8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節日作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節日作文3篇

節日作文 篇1

今年除夕,我們在鄉下外婆家燃放美麗的煙花。

等啊盼啊,到了夜裏十二點,我們終於盼到了放煙花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爸爸買了二種煙花。我們先放第一種煙花,只見爸爸小心翼翼地把煙花點燃,突然“哧”的一聲,嚇了我們一大跳,金黃色的火苗一下子竄了出來,那火焰在一個勁兒地跳躍,燦爛而美麗。

我們又玩第2種煙花,爸爸點燃煙花,“砰”的一聲,一朵金色的菊花升上天空,在空中由小變大,停留片刻,轉眼就無影無蹤了。

這時黑乎乎的夜空明亮起來了,原來附近的村民們都在放煙花,還有很多鞭炮聲,村民們歡呼起來,他們都説:“過年了,過年了,大家盡情歡樂吧!”

在鄉村過新年可以自己放煙花,這可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呀!

節日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習俗有許多,人們最熟悉的有以下這幾種習俗:

習俗: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食棕,端午食棕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久以來,花樣繁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4`飲雄黃酒。“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民間認為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當然,我們的端午節的來歷是有古老的傳説的,對於端午節的來歷有許多種説法,如紀念屈原,紀念原子骨,紀念孝女曹娥以及古越民族圖騰祭。傳説雖然有那麼多,但是在中國人民耳中,最為流傳的`還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古老傳説,這個傳説是這樣的: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時之今日,端午節依舊在廣泛的流傳!

節日作文 篇3

“過年了!”我大喊道。這個時候,一個個煙花一衝上天,將天空映照得五彩繽紛……我在湖南老家的過年活動拉開了序幕。

你們在新年裏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先來講一講我在過年裏發生的趣事吧。今年過年,最有趣的事情要算是捉魚了。我在家門口半畝的小池塘裏,忙活了好久呢。

臘月二十六日中午,家裏原來十分安靜。媽媽、哥哥和我都在看書,劉爸在洗碗,表弟則在牀上呼呼大睡。突然,小爺爺一聲吆喝,從小池塘邊響起“快點來捉魚吧!”話音剛落,家裏一下子就開始熱鬧起來。最開始,媽媽擔心水太涼,不同意我下池塘捉魚。在我和哥哥的苦苦哀求之下,媽媽經過三思後,終於決定讓我和哥哥去開開心心捉魚了,但我們要穿上長筒靴子才行。其實為了捉魚,小爺爺已經提前將池塘裏的水抽乾了,塘中間的水都只有半人深,塘邊上的水就只到我們膝蓋。我們到池塘邊,發現小爺爺和舅舅穿了連身防水衣,將漁網已經拉到了池塘邊上,然後用木棍將網三週撐起來,只留一邊,便於我們將魚捉起來。舅舅將我們扶到池塘水,淤泥滑滑的,經常會將我的靴子“咬住”,好幾次都差點要摔跤,幸虧我機靈,才化險為夷。

我們才下到池塘邊沒多久,媽媽就過來問:“捉了幾條魚了?”“大不大呀”“多不多呀?”……一大串像炮竹一樣的問題,讓我們應接不暇。過了一會兒,媽媽也拿了幾個桶,一陣小跑着過來了,原來她要和我們一起捉魚了,太好了!“讓我來幫你們捉那些又大又肥的魚吧!”然後我們全家都參與進來了。大家要分工合作:舅舅和小爺爺負責將魚從漁網中捉出來放進水桶裏;媽媽和姨媽負責將魚搬運到旁邊的三輪車貨箱裏;我和哥哥則在旁邊捉小魚……全家幹得熱火朝天。一邊捉,小爺爺還一邊教我們哪條是鯉魚,哪條是鯽魚,哪條是黑魚。

很快捉滿了一車,不過這些魚可不是用來吃的,而是要放養到前面大樟樹下的大池塘裏。然後我們一起隨着三輪車,跑步到大樟樹下,一起來放養魚。這時候我可是主力了,我從車裏一條條捉起來,將魚拋到清清的大池塘裏,讓它們可以長得更大。這些魚兒,可都是小機靈鬼,很難捉,需要兩隻手配合,才能將滑溜溜的它們“捉拿歸案”呢。我一邊放魚,一邊在想:魚兒們,快點長大吧!

湖南老家,每年過年前我們都要捉魚。外公説是因為取“年年有餘”的意思,希望大家每年都能越過越富裕呢!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