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家鄉的小吃作文錦集六篇

作文 閲讀(2.6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小吃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家鄉的小吃作文錦集六篇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椒江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噴噴的蛋餅,香香脆脆的泡蝦,又又辣又鮮的薑湯面,還有那令人暖到心裏的薑汁調蛋……家鄉的小吃數也數不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團。

青團是一種三月清明時的特產。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餃子,有的像圓圓的球。正宗的青團可講究了,碧綠的粉團外包着一種帶着鋸齒的樹葉,葉子通常有三片。撕開葉子,清晰的葉脈印在綠粉團上,葉子留下的清香味卻瀰漫在青團裏。青團那惹人喜愛的顏色來自哪裏呢?哈!原來青團除了米粉外,還夾着一種叫“青”的野草。這種草開着黃色的球狀小花,葉瓣下會有一層白白的茸毛。我們上次去找春天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就在田野裏發現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團的粉團上,你是看不到這種草的。因為它已經經過了煮爛,搗碎,最後揉和在米粉裏了,留下來的,只有那碧綠的顏色和那無比清香的氣味。青團的味道有兩種,一種甜,一種鹹。甜的裏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鹹的就更豐富了,它裏面有脆脆的春筍,新鮮的肉丁,軟軟的豆腐丁和紅紅的蘿蔔粒,咬一口香噴噴的油汁會直接打動你的味蕾。

要説青團最好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隻供品嚐絕不外賣哦!每年的清明節,外婆就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去外婆家幫忙做青團。媽媽的一個常住江蘇的阿公也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做青團。

青團,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無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脣齒間,也印在我深深的腦海裏。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重慶秀山,一提到秀山便會讓人想到許多,像豆腐乳、金銀花茶、米豆腐等秀山特產。其中最吸引我的莫過於那讓人直流口水的米豆腐啦!米豆腐光是看着就十分美味,白嫩嫩的,極像嬰兒那吹彈可破的皮膚,若加上一點兒紅辣椒,就像在雪上撒着一朵朵紅梅,讓人捨不得破壞這件美侖美奐的藝術品,但又情不自禁地想嚐嚐它的味道,真是婆媳吵架兒子勸——左右為難!

米豆腐不但色味雙全,而且它還有一些來歷。在很久以前,有一户窮人家,兒子十分孝順。有一天,他的母親生了病,想吃米漿,兒子便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兒子賺了足夠的錢買了一袋米,在做米漿的過程中,兒子也許是因為太累了,一不小心把一些石灰水倒進了米漿中,過了一會兒,米漿因沾了石灰水便凝成了一塊,像豆腐一般。兒子十分奇怪,試了一口,發覺這東西比米漿不知好吃多少倍。後來,他經過一次次改良,終於成了現在遠近聞名的米豆腐。

米豆腐的做法非常講究,米只能用一種本地稻米,雜交米不行,否則,沒有嚼勁;石灰水也只能加一定量,煮的時候要不停的用鍋勺攪拌,以免沾鍋;還有煮的時間和火候非常關鍵,沒有技術和耐心的人是做不好米豆腐的。

吃米豆腐時可真算得上無辣不歡了。在我眼裏,沒有了辣椒的'米豆腐,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魚兒離了水一般彆扭。吃米豆腐時,再不樂意吃辣的人也要吃一點嚐鮮。從外面回來的秀山人,第一件事便是去小吃攤吃米豆腐,即使吃得滿頭大汗,被辣得“嘶嘶”地叫着,可仍情不自禁地吃了一碗又一碗。除非實在吃不下了,否則,吃完後一定會再想吃一點。

講到這裏,米豆腐的魅力便可見一斑了。如果你還沒吃過米豆腐,就趕快來我們秀山吧!我保證讓你吃過後一定也會被我家鄉的小吃所吸引的,它的美味一定讓你無法忘懷。小吃米豆腐我愛你,你為家鄉的人們增添了無限的生活色彩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3

《濮陽名吃果炭燒餅》

要是説起濮陽名吃,果炭燒餅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一提到果炭燒餅,誰的嘴角不浮現出一種甜絲絲的感覺呢?

這果炭燒餅老少皆宜,又香又甜,十分受人們的歡迎。每次從遠處看見那個又一個的果炭燒餅,就如同一個又個金燦燦的小太陽,在陽光下盡情展示着它的嫵媚。走近一看,噴香的燒餅還在散發着熱氣,讓人忍不停住想咬上一大口。揭開燒餅的祕密,更是讓人吃驚。

果木燒餅共有三層,上層是摻有蜂蜜和芝麻並附在一層面餅上的。這一層又香又甜又酥,是人們的至愛,口咬上去,彷彿處於仙境,讓人留連忘返。中間一層是一張軟軟的麪餅,鹹中帶有一絲絲的甜,咬上去就如自己咬的不是燒餅,而是一塊軟軟的海綿,讓人感着覺輕飄飄的,好像就要騰空飛起。下層十分堅硬,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堅不可催,它嚼起來非常勁道,讓食用者不禁胃口大開。三層疊加,散發出一種大自然獨特的清香氣息,給人以別緻的享受。

果炭燒餅不單單是燒餅,它更是一種文化和人民智慧的象徵,等待着我們世世代代去傳承。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濮陽有很多著名的小吃,而我最喜歡是小小的裹涼皮。顧名思義,裹涼皮就是把涼皮用裹的方法做成的小吃。

很多地方的涼皮大都是涼拌的,把涼皮裹着吃的,是濮陽人特別吃法。相傳有人因為不能吃涼,就買來涼皮自己在家卷着吃,後來被人看見了,紛紛詢問,裹涼皮也就漸漸流行起來。在濮陽,一年四季都有人吃涼皮,但吃涼皮的最佳時間還是夏季。小小的裹涼皮拿在手中,輕輕咬上一口,一股清新撲鼻而來,筋道的涼皮配上酸爽的湯汁、清脆的黃瓜絲、香甜的芝麻醬,真是太好吃了!我和媽媽都很喜歡吃裹涼皮,隔三差五的,我們就會買來吃。

經過多年的加工,裹涼皮已經不是單單把涼皮捲起來就行了,做裹涼皮不僅有獨特的配料,裹涼皮用的涼皮也必須足夠勁道,才能把各種材料包裹在內。一個裹好的涼皮要麪皮剔透,能隱約看見所裹之物;麪皮還要完整,不能破開,不能漏灑湯汁;黃瓜絲、碎花生等物要塗抹均勻,味道調製得當,咬下去鹹淡一致。這樣的涼皮才好吃,也才算合格。

我們一家經常出門旅遊,出去幾天,媽媽總會忍不住唸叨:“好想吃濮陽的裹涼皮啊!”“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會忍着口水應和。一張小小的裹涼皮,讓在外的遊子提起家鄉時多了種種念想。裹涼皮不僅是濮陽人心心念唸的一道美食,很多外地人來到濮陽,在吃過裹涼皮後也很難再忘記這個味道,"很香、很辣、很過癮!"家鄉的味道就是裹涼皮的味道,我愛家鄉的裹涼皮。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5

提起我的故鄉連江縣丹陽鎮的小吃,當屬肉燕最為出名,許多人慕名而來品嚐購買。但有一樣特色小吃能與之相媲美,那就是坑口村的手工線面。坑口村的線面純手工製作,有近百年的歷史,家家户户都會做。線面潔白如玉、麪條細勻、落湯不糊,把煮好的線面泡在排骨、豬腳或鴨子湯裏,加點自家釀的青紅酒,味道醇香,充滿味蕾。

手工線面雖然好吃,但製作過程複雜。從我記事起,一到晴好天氣,爺爺和父親母親從頭天晚上就開始忙碌了,準備好麪粉、食鹽等,和好面後早早睡下。凌晨三點左右起牀開工。首先是過條,只見爸爸的雙手不停地搓面,麪條像一條長蛇般不停地蠕動,媽媽隨着爸爸的節奏把搓好的麪條盤在大瓷缸裏,盤完後把大瓷缸放在木架子上。過條通常要過兩遍。其次是圈條。圈條很好看,媽媽首先拿出兩根竹棒,把它們插在木架的窟窿裏,然後從瓷缸裏取出麪條,把麪條圈在左邊竹棒與架子交接處,接着再圈在右邊的竹棒與架子交接處,以這樣的方式勻速左右不斷地循環。麪條在她手中不停地飛舞着,直到把兩根竹棒排滿。圈好後再把它們放在由兩塊直立的木板組成的架子裏。最後是拉麪,拉麪是將圈好的麪條拿到室外大木架子上拉,木架子有兩米多高,媽媽將圈面的竹棒一端固定在木架上,一端夾在手中,用力拉至變細,再固定在架子另一邊的窟窿裏。接着她用兩根竹棒從中間將粘在一起的線面分開,用力要均勻,否則三四米長的面就會從中間折斷,然後再拉至分開,她手中的竹棒像兩根指揮棒,起起落落的線面像是跳動的五線譜……最後一道程序是曬乾。一天站下來讓人腰痠背痛。每當我放學回家,瞅見媽媽在黃昏的餘暉中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一陣感動,媽媽爸爸辛苦了!

近幾年丹陽有些地方出現了機械線面,它的成本只有手工線面的一半,但做工粗糙極易斷裂。更糟的是有人以機械線面冒充手工線面出售,雖然多賺了錢,卻使這個豎立了百年的招牌有毀於一旦的危險。不過,現在縣裏也開始重視這一現象,聯合村裏出台了一些措施保護這個傳統手藝。

我愛手工線面,希望它能夠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6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更何況是有五千年飲食文化的中國呢——你看,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山西的刀削麪,雲南的過橋米線……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道美食。我的家鄉如東也不例外,如東被譽為“海鮮之鄉”,顧名思義,當然就是海鮮多嘍。所以,炒泥螺,紅燒比目魚,嗆蝦嗆蟹……幾乎成為每家每户餐桌上必備的食物。

美味的文蛤加上營養的雞蛋,這就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文蛤燉蛋。文蛤燉蛋的做法很簡單,先將蛋打碎,把蛋清蛋黃攪拌均勻,把事先準備好的文蛤肉倒入攪拌好的蛋中,再撒入一些葱花,放入適量的鹽、味精和油,最後放在微波爐中“叮”上五分鐘,不一會兒就芳香四溢,小葱和麻油的香味混在一起,讓人聞了以後,就會不由自主的流口水!嫩黃的燉蛋上面點綴着翠綠的葱花,這顏色可誘人了,看得人垂涎欲滴啊!這文蛤燉蛋的外形就已經夠賞心悦目了,吃一口更能令人陶醉其中,吃到嘴裏的不僅有嫩滑的燉蛋,再嚼上一口,就能嚼到文蛤,鮮肥的汁水立即湧了出來,鮮美的滋味充滿了口腔,這細膩潤滑的滋味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有一次,我不小心用力過猛,還把汁水濺得滿臉都是,讓我狼狽不堪。

哈哈,這就是我家鄉的一道美食——文蛤燉蛋。你聽了我的介紹會不會已是垂涎三尺了呢?如果是,那就快來嚐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