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

作文 閲讀(1.8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1

前十回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為中心,貫穿全書的全線。它以賈、林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之間的矛盾為線索,以賈、林最後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徹底背叛和愛情的悲劇結局而告終。這條線索從第三、四兩回,林黛玉和薛寶釵接踵來到賈府,與寶玉的愛情糾葛開始形成,並在矛盾中向前開展。

每次讀到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時,她對自己的離別仇恨,傷心往事,花兒的枯萎,都有着比別人更多的感傷,也許正如書中所説,她前世是一棵絳珠仙草,來到世間還淚。他面對世間的醜陋,不公,也只能暗自落淚。林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當人們説《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時,指的就是在封建專制社會裏萬千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共同悲劇。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紅樓夢》在中國古代小説名著中聲名最著、流傳最廣,讀者最多,刊刻出版最為繁富,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評家蜂起,評説紛紜,理所當然形成一門顯學――紅學。人們還在不斷地出版《紅樓夢》、閲讀《紅樓夢》、研究《紅樓夢》,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永恆魅力,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不朽價值。南北國畫藝術大師,歷時兩年,精心創作350幅彩色國畫。畫家隨文配圖,或描摹情態、或表現場景,或濃墨泌灑,或工筆勾勒,藝術地再現了原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2

春去春又來,花開花落。

我輕輕的合上《紅樓夢》,倚在窗邊,緘默不語,讓自己回到那個風情萬種的故事中去。

淨土從你的指尖緩緩流過,掩蓋着凋零了的花。曾幾時,花兒們自以為有亙古不變的璀璨,可如今卻是低落的埋葬。曾幾時,你花容月貌,香氣襲人,然而你最後卻徘徊在香玉消損的邊緣。

那時,我明白了花的無奈,你的寂寞,我一時無語,自是低下頭去。

“臉若銀盆,眼似水杏,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連王熙鳳都沒有見過如此標緻的人。而你對寶玉則是一見如故。當晚你為引起寶玉擲玉的事還傷心落淚。

“儂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儂知是誰?”每當花落之時,你都會小心翼翼地將花瓣收集起來,埋進土裏,還免不掉傷心地哭一場。如今,花鋤猶在,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使用它了……

在水邊,你吟出了“花落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詩句;在水邊,你發出了“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疑問;在水邊,你發出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你是憂鬱的,在三生石前你得以甘露滋潤,為報灌溉之恩下世為人,“我把這一生的眼淚都給了他,這也償還得過他了。”你從此註定為了“無故尋怒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盡了眼淚。

你嚐遍了寄人籬下的滋味,賈府中的人勾心鬥角,寶玉送你的手帕上該有多少在賈府流下的`眼淚啊!

紫鵑等人哭的死去活來,而你卻奄奄一息了。

你短暫的幾十個春秋,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千古奇緣,一段令人感歎、欣惋的悽美故事,一段聞名遐邇的愛戀,一個千秋萬代的遺憾……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3

輕輕翻開厚厚的歷史之書,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紅樓,我遇見了一羣風姿綽約的女子,她們個個舉世無雙,個個如花似玉,個個令人難忘……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林黛玉,她柔弱美麗,“嫻靜處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她才華橫溢,被稱為“詠絮才”她的詩文堪稱舉世無雙。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薛寶釵,她端莊美麗,容貌豐滿,待人隨和,處處想得周全,處處惹人喜愛。賈母生日時,她會按賈母的胃口、喜好和心思選食選戲;她會在金釧兒跳井後,用冠冕堂皇的話安慰王夫人,卻不掉一滴眼淚。可是,她這樣做不是顯得更虛偽嗎?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晴雯,她會笑會鬧,敢愛敢恨。想那在怡紅院樹下,把寶玉的扇子斯得極響,寶玉在旁笑着,把麝月的扇子也給她撕,麝月卻讓寶玉把扇匣搬出來給她撕,就是這樣的女孩兒,最終也難逃厄運。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他——賈寶玉,他面似中秋之月,色如春晨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似秋波,卻“行為偏僻性乖張”,“愚玩怕讀文章”。雖生在富貴至極的賈府,最後卻因黛玉出了家。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王熙鳳,她精明能幹,處處好強,從金陵王府的大小姐到獨攬大權的大管家,她花費了多少心血?可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麼大的家產不也敗光了嗎?

掩卷沉思,《紅樓夢》最終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及賈府的敗落告終,作者又想借此告訴我們什麼呢?黑暗的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制度是導致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統治階級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不正是這本書的真實寫照嗎?

高一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4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埃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