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新加坡的考察報告

職場 閲讀(2.6W)
  篇一:新加坡的考察報告

這次新加坡之行,用四個字形容:“收穫甚豐”,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新加坡的考察報告

1、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智慧城市建設必須要有一個具有遠見卓識、智慧的政府。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發展戰略上一直有清晰的願景和戰略眼光;在新加坡的智慧國家建設中,iDA從國家層面對智慧國家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和推動,是新加坡信息化建設能夠20年持續穩步提高的關鍵,每一個五年規劃都有充分的技術前瞻性,同時也有良好的繼承性,確保了新加坡信息化建設走在世界的前列。通過派駐CIO到各個政府部門的方式,實現了國家整體思路與各個部門信息化建設個性化需求的完美銜接,很好的解決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整體建設思路與部門利益之間的隔閡,確保了每個部門的建設能夠不斷的趨近新加坡信息化建設共同的目標。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2、對新加坡的智慧國家建設思路有了充分的理解。

在思想上,對智慧城市形成了量化的.認識,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加坡政府身體力行,持續不斷地引領信息化在各個領域內的應用,如:十年形成了電子口岸體系,機車通關時20秒等等,這些具體的數據,使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更加生動、全面。

3、通過向孫老師、趙老師等專家學習、請教,學習了兄弟省份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為我院智慧城市業務不斷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4、對大數據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新加坡試點的智慧應用大部分都是大數據分析類型的,例如:根據的士站的監控視頻,分析不同時間點的人員數量,為提高的士公司的服務質量,減少市民的等待時間提供建議。這種類型的應用既服務了市民又創新了服務模式,很值得我們學習。

5、新加坡智慧國家的核心思想是:“為市民服務”。

即將發佈的是:“國家和市民共同創新”,從目前正在運行和試點的項目來看,這些核心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在智慧城市的推進中也應該變“管理”為“服務”,不斷提高城市服務老百姓的能力。

總之,新加坡之行使我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設在服務老百姓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時,也看到智慧城市的建設與以往信息化建設的巨大不同,這是一個涉及政府管理思路、跨部門協同推進等複雜問題的系統工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智慧城市推進過程中,去給政府和客户灌輸這樣的觀念,任重而道遠啊!

  篇二:新加坡的考察報告

根據市委安排,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孫濤和市委常委、副市長曲樹成帶隊,我市首批境外培訓班xx名學員於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赴新加坡進行短期學習考察活動。

一、學習考察基本情況。

本次培訓班聘請新加坡《聯合早報》、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學院、國家環境局、激升管理諮詢公司、裕廊國際等部門的教授及資深專業人士進行了9個課題的專項培訓,包括新加坡的國情與政府治國理念、城市規劃與建設實施、政黨政治與社會發展、住房制度與組屋建設、環境保護與減少垃圾和再循環、國情與經濟發展、社會及社區管理、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演變過程及未來設想、工業發展和規劃經驗等內容。培訓班還對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榜鵝新鎮、裕廊鎮工業園、裕廊社區、市區重建局、大士南垃圾焚化廠、新加坡發展部建設局未來可持續發展建築和零能耗節能環保建築樣板展覽陳列室、實馬高岸外埋臵場進行了參觀考察,與正華選區公民諮詢委員會、民眾俱樂

部管理委員會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並實地參與了該區民眾的樂齡活動。由於市委組織部籌備工作到位,整個培訓活動內容充實,針對性和專業性強,節奏緊張有序,學習方式生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度高。學員們每節課都能與講師交流互動,多次學習討論到晚上九點多鐘,每人都做了詳細的學習筆記,拍攝了考察影集,並分別撰寫了學習考察報告,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學習培訓活動富有成效。

二、主要收穫。

作為國土面積只有70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萬的一個“超級小國”,華(華族)、馬(馬來族)、印(印度族)、歐(歐亞族)4大種族共生並存,沒有農、林、礦資源,甚至沒有淡水資源,新加坡20xx年的GDP實現了xx億美元,人均GDPxx萬美元(列世界排名xx位),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惡劣形勢,在經濟實現負增長(xx%)的局勢下,失業率卻控制在僅有xx%(xx%為一般國家正常值),不能不説是個奇蹟。新加坡值得學習的方面很多,因時間所限,我們還屬於“走馬觀花”性質。經過學習考察,對新加坡的總體印象是:國力殷實、民眾富裕、規劃一流、市容整潔、社會有序、文明和諧。感受最深的有6點:

一是政府主導解決住房問題,實現了社會穩定。

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政府有5點核心公共政策:

1、務實。

2、廉政。

3、任人唯賢。

4、多元種族。

5、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認為:恆產才能穩定。他們把“人民安居”做為國家穩定的基本前提,在全國全民中推行組屋制度。組屋制度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住房制度,類似於我國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這種住房可以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和房款優惠等措施。有資格購買組屋者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前者可申請新建組屋,後者可以在二手市場購買組屋。

與我國不同的是,新加坡居住組屋的居民達81%,佔絕對多數,私人有地住宅(商品房)僅佔19%。組屋分為樂齡公寓、一房式、二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公寓式等共7種户型。組屋的價格大致相當於二手房市場價格的1/2,相當於私人有地住房價格的1/4,組屋價格與其建設成本沒有關係,完全按照居民收入、身份(公民還是永久居民)定價,建屋局建房虧損的錢由政府承擔。每個公民一生中有兩次向政府購買組屋的權利,達到相當的收入必須購買相應的户型。組屋制度確保了新加坡低收入人羣都有房可住(79%購買、2%租住),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標。通過“有產”,實現了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使新加坡成為應對本次金融危機最為成功的國家。

二是充分發揮社區管理作用,注重凝聚人心。

根據國情,新加坡實行是一級政府、三級管理的行政體系。內閣之下,是14個部以及總理公署,再之下是66個法定機構。14個部之中,包括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這個部的使命是建立一個有凝聚力及自立的社會,有5項主要任務:一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二是培養有創意及願意獻身的青年;三是協助建造凝聚力強大而關係穩固的家庭;四是建設富有愛心及積極參與的社羣;五是培養熱愛體育的人民。其直屬三大法定機構:人民協會、國家福利理事會、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

人民協會受社青部委託,直接統管全國各區基層組織,由現任國家總理直接擔任協會主席。下轄5個社區理事會,16個選區或市鎮理事會,84個選區或市鎮、社區公民諮詢委員會,在組屋居住區設立居民委員會,在私人有地住宅區設立鄰里委員會,併成立青年、婦女、樂齡(老齡)、種族、體育等相應羣眾組織。全國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都編入社區,必須參加社區活動,連李光耀、李顯龍、吳作棟等領袖級人物也不例外。真正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這種社區組織沒有行政權限,職責就是教育民眾、服務民眾。社區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管理區內大型公共設施、美化公共居住環境、維護社會治安環境、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組織社區交際項目。經費由人民協會承擔,每位居民每年可以得到1新元做為活動經費。如果能組織居民捐款,每得到1新元捐助款政府給予匹配資助4新元。

社區活動場所由政府提供90%的建築費用,10%來自社區捐款。設立國家社區關懷基金,每年6000多萬新元,用於幫助貧困人士自力更生、貧困家庭孩子成長和就學。同時,額外撥款1000萬新元給84個公民諮詢委員會,設立各社區的關懷基金,由公民諮詢委員會決定。最基層機構是居民委員會和鄰里委員會,從事社區服務具體工作,每個委員會大約為2000户居民服務,以義工為主。可以對所管理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收取租金,可以組織居民對公益事業進行捐款。新加坡在治理國家中強調國民的“心件”建設,也就是培養共同的價值觀。在國民“心件”建設中,社區組織通過常年有效地開展主題活動,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組織、教育和服務功能。

三是提倡自力更生,不做無限責任政府。

新加坡具有比較獨特的福利體系。其福利哲學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其社會保障體制理念為:首先是個人自力更生,把家庭(親屬)做為第一個支援點,在此基礎上發動社區及全民參與,最後才是政府的相應政策。

新加坡提出決不推行永久性無限制社會福利制度;公民不可以把申請社會援助視為理所當然,但當局會靈活處理援助申請,以確保不會有人被社會遺棄;社會援助必須優先兒童的需要,因為他們是國家的未來;新加坡認為創造工作是最重要的社會保障;而家庭是重要的支持網絡;政府要協助人們自力更生。新加坡的福利體系包括住房計劃、公積金、醫療體系和就業獎勵4項內容。新加坡沒有退休金,組屋是老齡人口的最後生活保障,所以到處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