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實用的三分鐘的演講稿錦集七篇

演講稿 閲讀(9.54K)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分鐘的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三分鐘的演講稿錦集七篇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我是09級的學生記者趙一琳,今天作為優秀學生記者代表在這裏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用心做好一名學生記者》。

源於對文學、寫作的熱愛,大一剛入校,我便選擇了校報記者團。經過校報編輯部筆試、面試、實習考察等層層選拔,我有幸成為一名校報學生記者。當“記者”這個光環與榮耀逐漸退去,擺在我面前的,是肩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常常問自己,我該怎樣做,才能做一名優秀的學生記者?——經過在校報記者團近兩年的鍛鍊,我覺得當好一名學生記者,需要回答好以下五個問題。

 第一問,你轉變好了嗎?當好學生記者要完成從“文學創作”到“新聞寫作”這個轉變。也就是由文學愛好者到新聞工作者的轉變,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文學可以是虛構的,而新聞必須是真實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我們不能摻雜一絲虛假,哪怕是所謂的“合理想象”。文學的語言更講究文采韻律,新聞卻需要簡潔明瞭、通俗易懂。這些都是接受了校報編輯部組織的新聞寫作、攝影等培訓和自己一年多的採訪寫作後感悟到的。

第二問,你準備好了嗎?還記得,第一次接到採訪任務,面對採訪對象,我很緊張,腦子裏一片空白,甚至有點語無倫次。結果可想而知,那是一次失敗的採訪,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驗,準備的不夠充分。後來,老師囑託我在採訪時要注意禮貌,事先準備好採訪提綱、聯繫好採訪時間,要記錄採訪到的內容,甚至攝影的角度都要事先精心設計。我就跟着大二、大三的記者一起去,雖然我的第一篇稿子寫得不是很好,卻得到了老師的鼓勵與肯定。我看到那張薄薄的稿紙上,密密麻麻批的全是修改的字跡,甚至是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一個詞語的前移和後置,都會反覆斟酌,那一刻,我既慚愧,又深深的被感動了,他們對待文字一絲不苟的態度和敬業精神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也讓我明白了新聞的嚴肅性和當好一名記者的艱辛。

第三問,你認真琢磨了嗎?在做學生記者的過程中,我會遇到很多問題,比方説攝影,為了拍好照片,我認真閲讀了相機的説明書,對照上面的每一個按鈕,逐個嘗試,經過多次實踐,我掌握了攝影的基本技巧,可以從容的完成攝影任務。記者團指導老師李老師和徐老師經常跟我們學生記者一起交流,推薦優秀的稿件和其它高校的校報供我們參考學習。記得XX年5月份,我寫一篇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通訊稿,採訪了陶瓷美術學院的杜永強,第一次寫的時候,有些誇大了他的創業成績、對一些數字沒有深入考究。後來在審稿的時候,曾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親自幫我擬訂了一份寫作提綱,還特意囑咐我,要到杜永強的寢室、工作室和專業課教室實地考察,多方聯繫他的老師、同學和一起創業的合作伙伴,甚至打電話到他的內蒙古老家,採訪他的父母,瞭解到最全面的信息。最終,這篇近3000字的通訊稿前後經過了四次採訪、七次修改才最終在校報上發表。

 第四,你善於挖掘、發現嗎?當學生記者不能只等待老師佈置任務,而是自己要主動尋找新聞線索,我經常去摘抄學校宣傳欄海報,記下時間和地點,不論是比賽、文藝表演還是講座,我都積極的去現場採訪,一方面我可以從這些活動中得到陶冶、成長,另外,我可以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獲得第一手寶貴的資料,供自己寫作所用。另外,我經常利用向宿舍發報紙的機會和同學們聊天,從他們那裏尋找有采訪價值的新聞線索。

 第五,你有沒有堅持精神?做好一名記者需要責任感、榮譽感,也就是堅持精神,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寫作是一種痛苦的產物,有時候苦思冥想卻遲遲下不了筆,有時候為了提升新聞時效性需要熬夜趕稿件,有時候會碰到採訪對象不配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時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寫的稿件由於不符合要求卻被斃掉,這個時候,心頭會有一種難言的苦澀,也就在這時,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是應該繼續努力、還是放棄?我會用行動告訴自己,我選擇堅持到底。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會永遠銘記自己的文章變成了鉛字那一刻的激動之情,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記者,但是我會以職業記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裏,多思、多學、多積累,多寫,多練,為學校的宣傳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這也是我們全體學生記者的共同心聲,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生活。

首先,我想為大家講述一個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朋友們,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失盜絕對是一件不幸的事,然而羅斯福卻找出了三條值得慶幸的理由。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雨果説過的一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是的,同樣的生活中不是沒有感動,而是缺少一顆表達的心,於是我常常帶着這樣的問題,去生活中尋找,從小事中捕捉。

清晨,當我們穿上乾淨的衣服,品嚐營養的早餐時,我們應當感激我們的媽媽,是她們早早起牀,不辭辛勞,為我們操持這一切。

當我們帶着沉甸甸的收穫,飽嘗知識的碩果時,我們應當感激我們的老師,是他們默默耕耘,不求回報,不求索取,只為了我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當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去了望這個世界時,我們應當感激我們的父母,是他們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懂得了人情世故。

當我們心緒低落不敢面對這個世界時,我們應當感激朋友,是朋友給予我們勉勵支持與包容理解,讓我們坦然面對挫折,泰然面對成功。

當我們每天享受着清潔的環境時,我們應當感激那些保潔工作者,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的山城真山、真水、真清秀。

當我們遷入新居時,我們應當感激那些建築工作者,是他們的細心設計讓我們能夠享受家的安逸。

當我們出行時,我們應當感激司機師傅,是他們的認真駕駛讓我們安全到達了目的地……

同學們,感恩就應該是這樣的,在自覺與不自覺中被發覺!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因為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就會給予你燦爛的陽光!

在我們的華夏大地上,一個又一個用心感動世界的名字讓我們不能忘記。看!洪戰輝以一個孩子柔弱的肩頭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邰麗華以一個無聲世界的舞蹈展現了震撼所有人的藝術;陳建以一個堅守37年的承諾詮釋了人生的厚重……他們正是用一顆感恩的心,鋪就了一條愛的道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人説,生活是平淡無奇的;有人説,生活是絢麗多彩的。但是,我認為,生活中充滿了波瀾,平淡中充滿了感動。當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生活,回味生活,思考生活時,一幅嶄新而又絢麗多彩的奇妙畫卷就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在生活中,沒有永遠的快樂,沒有永遠的痛苦,不管是在快樂中還是在痛苦中我們都要感謝生活,因為生活原本就是美麗的。

同學們,既然感恩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那麼,就讓我們在心中,為他人,也為自己,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微笑吧!

相信,心存感恩,我們便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心存感恩,我們便能永遠充滿自信和活力,並讓快樂不期而至!

最後,我要感謝各位心平氣和聆聽着我演講的評委老師們;感謝,我所認識和不認識的在觀看着我演講的同學們。因為,是你們讓我有了決心和勇氣,今天站在這裏無比自信地進行着我人生當中的又一次演講。

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3

柳靚,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單身母親。就因為是教授,就因為是單身母親,柳靚才請了個國小畢業的鄉下妹子當保姆,一個武漢大學大三學生當家教。這故事啊,也就從這裏開始……

你看那鄉下妹子,圓圓的臉蛋,小巧的`嘴,一雙汪汪的眼睛清純着呢,住了那麼個個把月,可把柳靚家裏弄得井井有條,喜人吶!柳靚心裏自然歡喜,大大方方地將所有生活費給了小保姆,更將她視為自己的親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馬尾高豎,精神抖擻的,和柳靚家女兒聊得可火熱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夠好,那小女孩除了會吐一兩句洋文,考試總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靚正思索着要不要換個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麼“分而使力,用心專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趕上柳靚的新學年報告會,這可是全校性的活動,儀表上不得馬虎。想起假期新買的長裙,柳靚不禁笑了,連那個當家教的二十出頭的姑娘都説穿不出自己那樣的洋氣,自己都三十四了。就這麼想着,柳靚喜滋滋地從衣櫃裏取出長裙,比劃着……“哎喲!”毫無預警的,裙子的下襬破了個大洞,柳靚大驚失色,這到底會是誰幹的,好好的一個心情全給破壞了。柳靚無奈地坐到牀沿,眉頭深深鎖起……

“會是誰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對,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邊看,不可能弄壞的。女兒又穿不了這麼大的,肯定是那個小家庭教師,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沒眨過一下,肯定會是她!”好象沒經過什麼思維斗爭似的,柳靚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壞了裙子,憤然奪門而去……

忘説了,她不是去[找那個家教]理論,而是去講學了,因為,她知道,下午女兒要補課,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師一定會趁這個機會拿她的衣服穿,到時候,就可以逮個正着。一切照計劃進行着……

到家門口了。對了,就是那個人!柳靚差點沒衝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門口,就捉住她,我上個月才買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討厭啊!”(爾等生氣就跟柳教授現在這樣沒風度了,)她一個箭步上前,扳過對方的身子,驚了――保姆!她的脖子上還多了一串項鍊。

這樣,我想,柳靚又可以在學會上發表論文了。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揚起自信的風帆 》。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們哭過、笑過、成功過、失敗過。當種種情形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是的,人生並沒有人們所期待的一帆風順,面對成功,人們總是欣喜萬分,因為它是我們努力的認可;面對失敗,人們總是黯然神傷。但我們真的沒必要因為失敗而心灰意冷,不是有句付出總會有回報的話嗎?所以挫折是難免會有的,但自信卻是我們不可遺棄的。

人生的航程本來就是有波浪,有漣漪;人生的道路上一樣也會有坎坷,有崎嶇。我們應該堅信付出就會有回報的真諦,同時既不要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失敗而悶悶 不樂,要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來面對成功與失敗,從而以成功或失敗作為契機,並以此當成新的開始。

在我的記憶裏,曾有一個人令我欽佩不已。他從小熱愛音樂,

在他的世界裏到處充滿着悦耳動人的旋律。但天不從人願,偏偏讓他成了聾人,使他嚮往美好世界的道路上又增添了一堵厚重而嚴實的牆。難以想象的是他並不是因為前途困難而退縮,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命運的挑戰,堅持不懈的創作,終於,他的努力得到了人們由衷的讚賞,他也因此成為了聞名世界的著名音樂家。也許你們早已猜到,沒錯,他就是為世界創出無數動人樂曲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從他的人生中,我明白了人生並不是那麼不堪一擊,阻礙我們的是在於我們是否有堅強的意志和信念。我相信,只要我們真誠地付出就沒有任何事能難倒我們!

同學們,讓我們揚起自信的風帆,越過波濤洶湧的大海,撫平微風盪漾的漣漪。你會發現,成功的彼岸就在不遠的前方。笑對人生,以自信來面對我們可能遭遇的挫折與痛苦。 生命是一張白紙,當自信為他披上五顏六色的新裝時,生命才充滿活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5

隨着第一頁的翻開,一絲油墨紙香撲面而來,心不覺一振,隨着繁星兩個字的吸引,我便隨着冰心的旋律開始讀這些含蓄雋永、富有哲理的小詩。

不知為何,這些小詩似曾相識?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家是什麼,我不知道,但煩悶、憂慮,都在此中融化消滅。”……

讀了冰心的小詩,我更好似懂得了什麼。

“幸福的花枝,在命運之神手裏,尋覓着要付與完全的人。”我在一旁批道:命運是公平的,它會毫不保留地將滿天的燦爛星光照在堅持不懈的奮鬥者身上。命運又是自私的,它絕不會將輝煌輕易施捨給懶漢!

冰心寫道:“青年人呵!為着後來的回憶,小心着意的描你現在的圖畫。”我在一旁寫:人的一生不正如同一張空白的畫紙?要繪出一幅五彩的畫。

自然,冰心的《繁星》給了我力量,給了我創新,啟迪了我,開拓了我,使我明白了母親,使我明白了自然,使我懂得了堅強。

“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裏;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中。”“母親呵!這零碎的篇兒,你能看一看嗎?這些字,在沒有我以前,已隱藏在你的心懷裏。”看來冰心十分愛她的母親,她曾説過:“母親是紅蓮,我是白荷,心中的風雨來了,誰為我遮風擋雨,是無私的默默的紅蓮。”我在這些詩旁若有所悟的一筆一劃地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涓涓的母愛如瀝瀝的細雨滋潤着兒女們的一生。我接着寫:有了母親,人類才從洪荒蒼涼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親,才有了生命的開始、歷史的延續、理性的萌動、人性迴歸。

我想我明白了每個母親懷孕時的辛苦與幸福,我不喜歡那些作家隨便使用“分娩”這個詞,他們哪知道母親的偉大。

“怎能啟動?夏之夜,明月下,幽欄獨倚,粉紅的蓮花,深綠的荷蓋,縞白的衣裳!”我的朋友!你曾登過高山麼?你曾臨過大海麼?在那裏,是否只有寂寥?只有自然無語?你的心中,是歡愉還是悽夢?”讀着第一首詩“幽欄獨倚、粉紅蓮火、深綠荷蓋”,大自然是多麼美好。讀着第二首詩,心中不覺想到大海邊那一堆堆隨浪湧動、臭氣四散的白色泡沫。面對這樣的景象,那原本輕鬆愉快的心情一下落入冰點。在電視上看着那叢林茂密的森林大片地消失,我的心絞痛。

冰心有詩告訴我:“花兒低低地對看花的人説:少顧及我吧,我的朋友!讓我安靜地開放着,你們的愛是我的煩擾。”

“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裏,含着最偉大的靈魂。”真理,在嬰兒的沉默中,不在聰明人的辯論中。由此可以看出冰心最喜歡孩子,因為他們天真燦漫,履有童心,他們的心裏是純潔的,因為他還沒有接觸社會的險惡。和他們做朋友,你從不必擔心他會欺騙你,他們會用一顆真誠的心與你做朋友。孩子是透明的,無一點保留。

“‘缺憾’呵!‘完全’需要你,在無數的你中,襯托出它來。倘若世間沒有風和雨,這枝上繁花,又在何處?只惹得人心生煩厭。”

不容置疑,冰心又教會了我:如果成功變得很容易,無需奮鬥就能達到的話,如果成功不是長時的積累,不需努力攀登的話,那成功就會變得很廉價,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澤,那成功要它幹嗎?

回眸我的讀後感,思索冰心的人生經驗。的確,冰心教與我很多:命運是公平的,在於自己;母親是上天派來送與我的天使。兒童天真燦漫,自然多姿多彩,成功來自奮鬥……我既懂得了這些,難道還要辜負冰心奶奶的好意?不會!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剛來到學校,開始學習的第一天,我就被我桌子的一角所吸引。

那裏赫然一個鮮紅的“1”字,深深地刻在桌子裏。想來是刻了很久了,邊角已被歲月打磨光滑,原本鮮豔的顏色也幾乎褪去。

這個“1”字是怎麼刻成的呢?我好奇起來。桌子很硬,筆尖都難以劃出痕跡,而這個“1”字刻得這麼深,應該是用小刀刻的。對於雕刻的人,我是這樣猜想的:那一定是一個勤奮努力的學生,他一直有個目標就是考第一,卻屢屢受挫。遭受打擊之後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將目標刻在了桌子上,每天激勵着自己。這樣深的刻痕是不可能一天刻成的。或許本來只是道淺痕,但他每失敗一次,便刻深一些,屢敗屢戰,日積月累,將這淺痕刻成了深痕,更鐫刻在了他的心裏。

他最後成功了嗎?我不得而知。但憑他在桌上刻字的鍥而不捨的精神,我相信他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我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剛考完試,看到劃滿叉的試卷,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卻只是默默地拿出小刀,刻那個1字刻在桌上,疼在心裏。那樣倔強而又不服輸的身影,真和我有些相像呢。

自他以後,這張桌子還會有很多主人,他們看到這個1字時會不會震撼,會不會激起他們的夢想與鬥志呢?我胡亂猜想着,但我知道,這個1字給我帶來了很大影響,每次看到這個1字,我都會激情澎湃,鬥志昂揚。這不僅是雕刻者的目標,更是我的目標。這個鮮紅的1字始終刻在我的腦海裏,激勵我為之而奮鬥。後來我終於取得了第一,我撫摸着桌上的1字,喃喃的説:“我成功了……”像對自己説,又像是對它當年的主人説。

這樣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這些桌上的文字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課桌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總該留下點什麼傳給後來的學弟學妹們。當那些代表着信念與夢想的文字刻在課桌上時,它已不再只是一張桌子,而成為精神的寄託、夢想的搖籃。桌上的文字留傳下來,像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而他們具有的激勵人心的力量就是一種正能量,一種刻在每一個實驗學子心頭的屆屆相傳的正能量。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閲讀伴我成長

如果人生的豐富可以用色彩來比喻,書就是透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廣闊可以用無垠來形容,書就是普照大地萬物的陽光。教育就是一本書,它用有聲的文字印證了文明的進程,以不斷生成的理念彰顯着精神的昇華;教師就是一支筆,只有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藴,才能描畫出知識的浩瀚,只有擁有深沉的人文積澱,才會勾勒出事物複雜的關係。因此,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教育是創造的教育,教育是教師與書籍共同譜寫的教育!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愛讀書,喜歡與書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陽光,在陽光中收穫人生的真諦。回首十幾年來的從教之路,讀書,使我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在書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書的底氣。讀名師的書,看他們成長的足跡,奮鬥的艱辛,追求的快樂,可以激勵自己奮發有為。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可以讓自己始終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始終牢記:教育的根本在於人格的塑造。讀書促我自省,讓我時時捫心自問:今天上的課有哪些新氣象?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新收穫?今天處理問題時是否有了新的方式?讀《窗邊的小豆豆》,我被小林校長的耐心、智慧所感動。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會學着他那樣微笑着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驚奇。讀了《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

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使我體會到:作為教師,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做學生的榜樣。教學是一項很辛苦的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孩子的學生,孩子都會有孩子的天性,他們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決斷,不會做那些成年人認為最好的事情,他們喜歡不時地和老師周旋,激怒老師。很多時候,學生都不能自控,這也是學生為什麼需要老師的原因,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不管學生的家庭環境如何,這些都不在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我們唯一能控制地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每天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不管你有多辛苦,你都要儘量展現出快樂的一面——為你的學生展現自己良好的職業素養,因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影響着學生的未來,教師積極的態度對學生來説非常重要。每天要面帶笑容地向學生問好;每天以微笑開始每堂課;每天面帶微笑地鼓勵和感謝學生;每天微笑着和學生説再見等等。我們要相信:微笑,可以使你走向成功,使你變成一個學生眼中的快樂教師,學生的行為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其次是對待學生的心態。作為教師,如果你要傳授學生知識,你就要先了解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都有優缺點,所以我們要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或者更多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信任,尊重每一個孩子,尤其是那些處於邊緣狀態的學生,我們往往採取的是一種強迫式的教育,更多流露出一種負面的話語,傳遞的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教了這麼多遍你怎麼還不會”“昨天不是會了嗎,一個晚上過去全忘了”這樣的話語往往伴隨着我們的怒氣扔向孩子。其實,深深的反思一下:

這樣做有用嗎?這樣的方式除了讓我們宣泄了情緒,對於孩子來説不但不能夠起到激勵作用,反而會引發其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書中就建議我們多采取正面的激勵教育,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正面情緒,鼓勵他們走向成功。

讀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為師之道,在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我從一個剛走上講台、縮手縮腳的新教師成長為一個有教學自信、樂於與學生一起分享成長快樂的教師。雖然不能説,讀書學習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我可以説,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成長的喜悦!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澱為人格。她還説: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回首走過的歲月,是書籍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是書籍給我帶來了智慧和力量,在我教師成長的路上不斷為我“加油”。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讀書在一個人特別是教師的生命中是多麼的不可或缺,如果要把它比之為水,比之為空氣,我想一點也不為過,如果要用身體裏的某種元素來打比方,就乾脆稱之為血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