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推薦】勵志演講稿錦集6篇

演講稿 閲讀(3.23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現如今,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勵志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勵志演講稿錦集6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微笑,是最美的語言》。

“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的確,當你的嘴角輕輕上揚45度,眼裏充滿善意的光輝時,有誰能找出比這更美的表情?藝術家筆下的微笑,是那麼親切、那麼觸動人心。微笑從遙遠的古代開始,一直傳承到現在,每個朝代、每個地點,微笑都以它獨特的美麗而存在。小小的一個微笑看似不足掛齒,然而它的力量,是任何其他東西所不能超越的。

微笑如陽光,能融化心頭的堅冰;

微笑如微風,能驅散心頭的陰霾;

微笑如清泉,能滋潤心頭的荒蕪。

微笑是溝通人與人的橋樑,不管是熟悉還是陌生,無論是告別還是團聚,一個微笑就足以使氣氛變得融洽。給失意的人一個微笑,使他擁有重新拾起信心的勇氣;給沮喪的人一個微笑,使他重獲對生活的熱望和希望;給憂鬱的人一個微笑,使他獲得做出抉擇的自信。

報紙上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在一輛行駛的巴士上,有一位失業的工人帶着炸彈想來報復人。這時有一個小男孩輕輕走到他的旁邊,露出天真無邪的微笑,説:“叔叔,你站了那麼久,坐到我的座位上去吧。”就在那一瞬間,這位失業工人的心被觸動了,他之前所想的種種報復計劃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了。他亦微笑着,沒有言語,一場災難就在彼此的微笑中被扼止了。

微笑發出的光芒,在日常生活中同樣很耀眼。微笑代表的不僅是一種表情,它更代表一個人的內涵、修養或是品質。當你被別人踩到腳時,一個微笑就能消散對方不安的情緒;當你面臨嚴峻的考驗時,一個微笑就能增加自己挑戰的勇氣;當你看見別人出錯時,一個微笑就能消除他的尷尬。對父母微笑,使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對老師微笑,使們他收穫一份尊重;對同學微笑,使他收穫友情的温暖。

讓我們迎着朝陽,展露出翰林人最燦爛的微笑,世界因為有了微笑才變得如此美好!

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李開復曾經説過:對於青年學生來説,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的準則或方法,而是在複雜情況下權衡各種影響因素,並以最為智慧的方式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

比爾·蓋茨在談到他事業的成功經驗之時説:“我的成功在於我的選擇。如果説有什麼祕密的話,那麼還是兩個字——選擇。”

可見,對於事業來説,選擇何其重要。

因此,選擇好人生的方向,選擇積極的心態,換種思維方式去選擇,善於選擇並抓住機遇,選擇自己生命中的“貴人”,選擇之後再付諸努力,只有做出這些正確的選擇才能成就美好的事業。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讓他們三個人一人提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説,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裏鼻孔裏塞滿了雪茄,他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柴了。

接着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裏抱着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裏牽着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着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説:“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這就是不同的選擇決定不同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

成功並不是一個固定的蛋糕,數量有限,別人切了,我們自己好像註定就沒有了。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能否得到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選擇去切。我們能否成功,與別人的成敗毫無關係。只有自己選擇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成敗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別人無法幫助你找到機遇,只能自己去搜尋,去選擇和營造自己的成功人生。

選擇做事情還是做事業,這是成功選擇的第一步。

王藉大學畢業後的五六年中,幾乎是每年換一個工作。先是在辦公室當文祕,一年後保健品很紅火,就應聘到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去當推銷員。沒幹多久,保健品就賣不動了。這時有位朋友拉他去一家營銷策劃公司,月薪還不錯,他第二天就去報到上班了。這回幹了一年,收入雖然比以前多了些,但離脱貧致富還有很大距離。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藉碰上一位老同學,他開了一家小貿易公司,從廣東往北京倒騰一些熱門商品,“錢”景誘人,正需要幫手。王藉毫不猶豫地加盟他的貿易公司。

半年後,公司生意轉淡,他去了一家廣告公司。沒過多久,滿街都是拉廣告的業務人員,他又去了報社當記者……

每次只要去的新公司能比原先那家公司賺到更多的錢,他都會欣然前往。這樣折騰來折騰去,雖然也賺到了一些小錢,生活得到了些許改善,可是每每靜下心來,他都會發現自己其實一事無成。回過頭來看昔日並肩戰鬥的同事,不少人都在他們的領域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些人甚至已經自己創業,成為行業裏的名家了。而他自己,所做的只不過是改善了伙食標準而已。

做事情的人,就像一隻青蛙從這片葉子跳到另一片葉子上,但他自己卻從沒有改變;而做事業的人則像深埋在地下的蟬,等到積累了足夠的養分,他就會勇敢地爬上枝頭高歌。

把事情當事業來做,你將如李開復所説:所有的經驗,所有的成敗,所有的榮辱換來的承壓能力,所有的應對暴風驟雨般危機的能力,已經全部融會貫通在我的血液裏。

李開復從蘋果轉到了微軟,又轉到了谷歌,他總是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高到某種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他如今已是青年們的靈魂導師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青青春,就像五顏六色的混合彩,既不單一,也沒有灰暗,但主色調卻又偏向那羞澀的青。像一個剛剛出生,不懂塵世的孩童,又似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羞答答地不敢綻放美麗。

很多人都喜歡紅、綠、藍等亮麗的色彩,卻忽略了青。可殊不知青是由這三色調和而成的,可謂集美麗於一身,只可是她不願展露美麗,就好似那未綻放的青春。

青的美麗需要我們去發現,青春的美麗更要我們去綻放。只要我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加上不懈的努力,青春就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自然魅力四射,無懈可擊。

春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看那一片花紅,一片柳綠,才發現着盎然的春天,竟是那樣的斑斕。青春,不正是人生中的春天麼她就像是一隻火把,點燃了期望之燈;又像一隻畫筆,給人生畫上完美的一抹;還似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她是那麼的神祕,又那麼令人期待。就如那初升的朝陽,温暖、明朗。春天過去了就是夏天、秋天還有冬天。正如青春過去了就進入中年直至暮年。如此的短暫,甚至在你還沒學會珍惜之前就消逝了。

正因如此,我們才必須在青春溜走前讓她為生命綻放光彩,讓青春的光芒散到人生的每一處角落。切不可虛度青春。“揮霍青春就是犯罪。”可別讓自我這麼年輕就進入人生的“監獄”。……青春,拆開來一看就是“青”和“春”。“青”是集美麗於一身的顏色;“春”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青春”就是人生中最美的一季!

勵志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讓我們滿載着20xx年的豐碩成果,迎來20xx年。值此20xx年總結表彰大會之際,十分榮幸,由我代表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先進團體及先進個人,對集團公司某董事長、各位領導以及中博公司全體員工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我今日代表集團公司先進單位、先進團體、先進員工代表在此發言,我倍感自豪和榮幸,內心也十分激動。

首先我代表此次受表彰的所有先進工作者,感激公司的培養,感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感激同事們的悉心幫忙!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是領導言傳身教,正確指導的結果,是同事們互相幫忙,團結奮鬥的結果,所以成績與榮譽屬於為公司發展做貢獻的每一箇中博人。

中博公司為我們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供給了廣闊的平台,我們要珍惜這份榮譽,他是對我們的激勵與鼓舞。立足平凡的崗位,追求卓越的業績,打造一流的中博品牌,將

是我們長久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榮譽和成績是下一個征程的開始,在今日的榮譽與掌聲中,我們明白,這正是我們下一次出征的戰鼓,前進的號角。

讓我們以此刻作為新起點,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虛心學習,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勤奮、踏實,始終堅持着旺盛的精神面貌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中,以此來回報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和期盼。我相信,中博公司的未來不是夢,我們中博人的未來不是夢!

最終,請允許我藉此機會再次向風雨同舟、團結奮戰的同事們,向一向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公司領導們表示衷心的感激!

多謝!

勵志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理想點亮人生》。

理想是什麼?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是理想,召喚着你,讓你不斷進取,不斷奮鬥,不斷前進;是理想,指引着你,讓你獲取成功,走向輝煌。有理想,你才有了前進的動力。

如果説社會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麼理想就是引航的燈塔和推進的風帆。沒有科學理想的人生,就像是失去了方向和動力的小船,會在生活的波浪中隨處漂泊,甚至會沉沒於急流之中,觸礁於險灘之上。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奮鬥目標。人生是一個在實踐中奮鬥的過程。要使生命富有意義,就必須在有意義的奮鬥目標的指引下,沿着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理想是人生前進的動力,理想信念是激勵人們想着既定目標奮鬥前進的動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個人有了堅定的理想,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創造奇蹟。

當然,理想並不是用幻想的畫筆,在未來生活畫布上任意抹畫着的美妙圖景,理想總是以具體的生活本相出現,觸及人們生活道路上的實際問題,融鑄在人們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它是人們一代一代對現實生活思考而得到的積極結果。俄國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説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是啊,如果失去了理想,生活就沒有了色彩;沒有了理想,生命之花就會凋零。沒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沒有歡樂;失去理想的青少年,恰似失去了舵的航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上漂泊,永遠達不到光輝的彼岸。真正偉大的人生,是以崇高的理想確立起點;真正生命的春天,是隨着理想種子的播下而來臨的!

同學們,讓我們行着理想的船,向未來衝刺,嚮明天進軍,讓理想點亮人生!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6

各位家長,今天的家長課堂我們談談青春期的問題。子女到了青春期,家長會發現她們很明顯的變化,情緒越來越敏感,自主意識也開始增強。在這裏我們來談一下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的問題。

一、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先看兩個來自廣東省的例子:聰明漂亮、學習不錯、家境優裕、備受父母的寵愛、在學校很有人緣但是,儘管有這些讓同齡人羨慕的條件,剛過16歲生日的阿瓊還是家中從8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珠海平沙的一名九年級女生劉某某也在家中割腕自殺。並且,和阿瓊一樣,劉某某彷彿也沒有明顯的自殺的理由。

很多家長會認為,女孩子十幾歲,這個年齡是無憂無慮的、整天傻開心的年齡,但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的愁?”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青春期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容易憂愁、敏感和抑鬱。而青春期是註定要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脱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着獲得,是迎新。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

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我們的文化,喜歡好孩子。經典的好孩子在家裏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樣一來,這個孩子的獨立空間就會受到擠壓,他會覺得自己不是為

自己而活,於是就缺乏動力。他可能會出色地完成老師和家長交給他的任務,但他卻表現得比較麻木,對很多事情都缺乏慾望和追求,這也是抑鬱的一種體現。” 如果調查中學生平常愛説的話,其中説得最多的句式是“爸媽要我做”“爸媽説 我應該做,而相當地缺乏“我想(要)”這樣的句式,比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為了爸媽,我早不想。。。了”。對此,我的理解是,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為父母而活,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上叛逆之路,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着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非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試圖成

為他自己。“好孩子”易有兩個惡果這樣看來,好孩子似乎比壞孩子更可取。 但其實,從十二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 3歲)。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脱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着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然而,那些過於好的“好孩子”,他們的父母控制慾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1.叛逆期推遲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主人公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遲。他到了大學才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師對着幹,故意不認真學習。而另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36歲才開始他的叛逆期。他離了婚,因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後,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説:“我已經36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為你們活着,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 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2.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為,他們努力學習也罷,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自己內心,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但是,他們彷彿對努力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所謂”,彷彿是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阿瓊在遺書的一開始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説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她的“缺了點什麼”,可能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看上去很好,她哥哥説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讓家人以她為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這種感覺積攢下來,最終讓她對活着徹底失去了慾望和動力。 因此, 在這裏我們希望父母能做到的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説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 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和父母對着幹、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説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的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如果孩子比較叛逆,這恰恰説明他一般會有較強的活力,不太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説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了。 最後,我們希望家長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曾有一個德國心理學家説,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所以各位家長也不需要太強求或太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