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安全礦山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 閲讀(2.05W)

每天上班的途中坑口牆上寫的幾個醒目大字“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時刻提醒着我們把安全二字裝入心中,員工的生命安全是礦山安全生產永不退色的主題。人們常説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因為這責任抗的是每位礦工的生命,扛的是每位礦工家庭的幸福,扛的是企業的長久興旺發達,扛的是國家的國富民強。

安全礦山演講稿範文

親愛的朋友們!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由於礦山井下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使得安全問題始終存在。為了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思想觀念上我們要提高安全憂患意識。然而工作中有些人對自己抱有僥倖心理;把安全兩字拋之腦後“三違,五犯”,最終釀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乃至失去寶貴的生命,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

舉一個違規操作的案例:某金屬礦山採掘台班採礦工張某正要使用變形單體柱架棚時,驗收員楊某走過來對張某説:“這根單體柱已經變形了,不能再用,否則可能會出事故,快把它運出工作面,再運進一根好單體柱。”張某説:“沒事,能湊合用,等下一班來時讓下一班人換吧。”張某就把那根變形的單體柱打在了中間的一排樑上,自己進入礦牆側採掘礦。正在採掘礦時,因那根變形的單體液壓支柱漏液卸載,頂板發生局部冒落,掉落的松石差點砸着正在作業的張某險些造成事故。案例中張某安全意識差,工作責任不到位使用不合格的單體柱,驗收員現場監督不力,隱患不能及時制止,班組安全生產,互保聯保制度落實不到位。這種意思形態上的不在意險些釀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在我們現實工作中時有發生。

事故可防可控,只要我們增強安全意識,搞好班組安全建設,消除安全隱患。班組是事故易發地,要搞好企業安全工作,班組極為重要,班組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沿陣地。作為一個運行班組,班組中每個成員都要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管在任何崗位上作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子。工作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能因為運行工作的單調、重複性,自己工作時就不專心,甚至滿不在乎,要認識到或許自己的一個小的失誤,就會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就會給人民羣眾帶來巨大的災難。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是一名有着先進安全文化企業下的一名高素質的員工,我們慶幸我們是在“以人為本”的先進管理理念下的一名企業的主人翁。公司黨政不惜一切代價,加大安全投入,組建班組安全十項制度互保,聯保制度。如隨着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推進,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凸現企業對生命與安全的重視。只要我們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樹立安全意識,只要我們在每一次送電、每一次安裝、每一次放炮、每一次駕起礦機車,都不忘安全第一,我們就會擁有安全,擁有長久的幸福安康。

我尊敬的礦工,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時刻牢記“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身在工作面,管好自己,管好工友,形成一個牢固的安全防護網。時刻牢記:馬失前蹄之災,傷及自己,累及騎者;違章操作之禍,禍損自己,殃及他人。讓我們緊握安全的航舵,“高高興上班,平平安回家”。安全生產就是健康、就是幸福、就是形象、就是發展、就是效益最有力的保障。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安全礦山演講稿範文 [篇2]

只有鮮活的生命,才能在闊遠的宇宙空間施展才華、實現抱負;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承擔起所有的責任、為社會造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生命之舟時常會遇到暴風驟雨和滔天巨浪的摧殘和顛覆,使無以計數的生命之魂不得不面對一次次生離死別的嚴峻考驗。安全――這沉重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

據有關資料證明,在我國的各種安全事故中,煤炭生產傷亡人數佔的比重遠遠大於其它行業。我生在煤礦,長在礦山,那高聳的井架,獵獵的紅旗,如同煤礦工人剛直的性格和堅韌的信念,給了我無限的憧憬和嚮往,賦予了我熱愛礦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斷裂的巖壁獰笑着用骯髒的黑手扼殺父老兄弟魂魄,製造的呻吟和痛苦,也使我嚐盡了人生太多艱澀的悲傷。礦山,這生命的故園—讓我熱戀,使我悲寒。難道我們為之奮鬥的這方聖土的興衰,必然伴有兄弟肢體的殘破、親人無辜的喪失嗎?我不願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也不會願意。讓我們認真地思考吧!

願望與現實是一對孿生親姊妹,同樣美好但相差萬里。願望可以不付出就得到,那是海市蜃樓般的虛無的美。現實的美卻需要某種努力才能收穫,這就需要有拼搏和奉獻精神,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翻開中國煤礦前進的轍印,卻總有人在做“天上不會掉

餡餅”的夢,併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一頁頁翻去,滿篇都是帶血的文字,隱隱透出妻兒寡母嚶嚶的抽泣。那排列的豎起的鮮紅的文字,向一座座人生浮雕,展現的悲壯不亞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不遜於“三大戰役”的蒼痍,我們看到,那隱於黃泉路中的魂魄,用怎樣的哀怨訴説滿心的不甘,給我們警示。那是誰用“三違”作顏料,構塗的人間悲劇,我們也許無從考證,但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悽慘景象卻總也拋之不去,教人心寒。

《安全礦山演講稿範文》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