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肇東市第十一中學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校園 閲讀(7.64K)

會考臨近,不知道大家是否全都瞭解會考考試的題目類型和結構?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會考試題,希望能幫到你。

肇東市第十一中學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肇東市第十一中學三模語文試題

一、 知識積累及運用(第1——5題,共 25 分)

1、 閲讀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題。(8分)

是夜,曇花已經迫不急待地綻放,迸濺着生命的火花,猶如好像忍俊不禁的笑容。在這夜裏,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瀰漫着陣陣的芳香,盡情釋放着僅此一次的輝煌,充滿着生命奮發與無常的哲理[A]使人憐愛,亦給人震憾!

(1) 根據要求檢索上面這段文字中加點的字。 (2分)

“哲“用部首檢字法應查部首;”迸”讀音為 。

(2)找出並改正語段中的兩個錯別字。 (2分)

改為 改為

(3)請選出符合“洋溢”中“洋”的義項( ) (1分)

① 多,盛大 ② 比海更大的水域 ③ 指外國的

(4)“輝煌”一詞在文中的詞性為詞。 (1分)

(5) 劃線句有語病,請將修改的句子寫在下面。 (1分)

(6)請將適合[A]處的標點符號,填在田字格的正確位置上。 (1分)

2、下列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2分)

A.他們有的坐火車旅行漫長的路程,有的從圖拉駕車而來,在客廳里正襟危坐地等待這位大師的接見。

B.我在敍利亞經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國內,他耳濡目染了那裏的騷亂和動盪,現在談到還心有餘悸。

C.人類為自己取得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D.孟憲實教授將一代明君唐太宗勵精圖治,開懷納諫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不同年齡的觀眾都非常喜歡。

3、下列文體文學知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有些古文,其標題就表明了文章的體裁。如《陋室銘》《醉翁亭記》《出師表》《愛蓮説》題目中的“銘”“記”“表”“説”,都表明了該文的文體。

B.陸游的《卜算子#8226詠梅》和馬致遠的《天淨沙#8226秋思》都是詞。“卜算子”和“天淨沙”都是詞牌名,“詠梅”和“秋思”都是題目。

C.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強烈風暴,船被撞毀,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風吹翻,格列佛隨風和潮汐幸運地漂到了小人國。

D.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曉,例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三氣周瑜等。

4 、默寫與賞析。( 10分)

(1)採菊東籬下, (1分)

(2)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汲汲於富貴”。 (1分)

(3)求之不得,(《詩經》) (1分)

(4)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龔自珍的“,

都表現出一種無私奉獻精神。 (2分)

(5)古詩詞中,戍邊作戰是一道悲壯的風景線。我們可以感受到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豪情壯志,我們可以體會到範仲“,(《漁家傲》)的思鄉之情和為國建功之志。 (2分)

(6)賞析《錢塘湖春行》,回答問題。(3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①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早春景色,詩中哪些字是緊扣“早”字來寫的?(1分)

②“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除了描繪出的景象之外,還間接地記述了詩人的情景。(2分)

5、名著閲讀(3分)

(1)有人看了《西遊記》後,出了一幅上聯。請你結合《水滸傳》中的有關情節,對出下聯。

上聯:化險為夷,師徒取得真佛經。

下聯:。(1分)

(2)古往今來,許多文學作品寫過石頭:女媧曾以石補天,《 》曾名為石頭記,筆下的美猴王竟是一尊石猴子。 (2分)

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探究(第6— 8 題7分)

近年來,智能手機等觸控式智能設備迅速進入人們的生活,並獲得每個年齡段人的青睞---- 中國已迎來“觸屏時代”。 據報載,2013年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學校擬開展“觸屏時代,我們如何應對”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閲讀下面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材料一:

另據報道,去年10月,我國某地未成年人勞動教養管理所公開一條數據,該所裏的未成年勞教人員中,有80曾沉迷於網絡遊戲。

材料二:漫畫(無題)

材料三:端午節,中學生樂樂和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期間她一直低頭玩着手機,興奮時還笑出聲來,旁若無人。母親責怪她沒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學校的近況,埋怨道:“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手機不離手,到哪裏一坐下來就開始玩手機,也不知道在玩什麼。”父親也感歎道:“唉,怪不得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6、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條信息。(3分)

7、仔細觀察漫畫,寫出其寓意。 (2分)

8、結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在正確理解材料三畫線句子的基礎上,以樂樂好友的身份,寫一段勸説樂樂的話。 (2分)

三、閲讀理解及分析第(9——25題,共38分)

(一)閲讀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回答 9——12 題。( 10分)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9.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於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2分)

A.足膚皸裂而不知 B.執策而臨之 C.學而不思則罔 D.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燁然若神人 判若兩人 B. 腰白玉之環 腰纏萬貫

C 右備容臭 臭氣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厲

1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①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②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2.思索作者的求學經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所獲得的啟示。(2分)

(二)閲讀説明文《中國石拱橋》選段回答13——16 題。(8分)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⑤由於各拱相聯,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態的獅子。⑨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3.這段文字共九句話,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從下列四種劃法中選出一種正確的,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4.文中將盧溝橋和與之有關的'兩岸河堤作比較,説明了盧溝橋的什麼特點?(2分)

15.“幾乎與河面平行”,“幾乎”一詞用得準確,表達了什麼意思? (2分)

16.這段文字的最後一句對盧溝橋上的石刻獅子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這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描寫有什麼表達作用?(2分)

(三)、閲讀文言文《國有三不祥》,回答17—19題。(7分 )

國有三不祥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①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注:①是:這件(事); ②如:去,到。

17.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歸,召晏子而問之曰

A.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C.先天下之憂而憂 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8.用現代漢語翻譯劃橫線的句子。(2分)

譯文:

19.晏子借 的機會,巧妙向君王進諫,他委婉地建議君王要 。(3分)

(四)閲讀議論文《愉快是基本標準》,回答20—22題 (6分)

愉快是基本標準

周國平

①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説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説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②人做事情,或是出於利益,或是出於性情。出於利益做的事情,當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相反,凡是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標準。屬於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動。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蜕變成了功利行為。

③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關於這種境界.陶淵明作了最好的表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在《五柳先生傳》中,這句話前面的一句話是:“閒靜少言,不幕榮利。”可見要做到出於性情而讀書,其前提是必須有真性情。

④以愉快為基本標準,這也是在讀書上的一種誠實的態度。無論什麼書,只要你讀時感到了愉快,使你發生了共鳴和獲得了享受,你就應該承認它對於你是一本好書。尤其是文學作品,本身並無實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喜歡讀。不感興趣而硬讀,其結果只能是不懂裝懂,人云亦云。

⑤我不否認,讀書未必只是為了愉快,出於利益的讀書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學生的做功課和學者的做學問。但是,同時我也相信,在好的學生和好的學者那裏,愉快的讀書必定佔據着更大的比重。

20.作者在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 。 (2分)

21.請結合上下文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 (2分)

22.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④自然段從正反兩個方面所闡述的讀書應取的誠實態度。 (2分)

答:

(五)閲讀《節令是一種命令》回答23—25題(7分)

節令是一種命令

畢淑敏

夏初,買菜。老人對我説,買我的吧。看他的菜攤,好似堆積着銀粉色的乒乓球,西紅柿摞成金字塔樣。拿起一個,柿蒂部羽毛狀的綠色,很堅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説,這麼小啊,還青,遠沒有冬天時我吃的西紅柿好呢。

老人很明顯地不悦了,説,冬天的西紅柿算什麼西紅柿呢?分明是吃藥啊。我很驚奇,説怎麼是吃藥呢?它們又大又紅,燈籠一般美麗啊。老人説,那是温室裏做出來的,先用爐火烤,再用藥薰。讓它們變得不合規矩的胖大,用保青劑或是保紅劑,讓它們比畫的還要好看。人裏面有漢奸,西紅柿裏頭也有奸細。冬天的西紅柿就是這種假貨。

我慚愧了。多年以來,被蔬菜中的騙局所矇蔽。那吃什麼菜好呢?我虛心討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樂得教誨我。口中吐釘一般説道——記着,永遠吃正當節令的菜。蘿蔔下來就吃蘿蔔,白菜下來就吃白菜。節令節令,節氣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陽一定最長。冬至那天,陽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嗎?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驚蟄,一定會醒來。你是一條長蟲,冷了就得凍僵,會變得像枴棍一樣不能彎曲。人不能心貪,你用了種種的計策,在冬天裏,搶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長的菜,夏天到了,怎麼辦呢?再吃冬天的菜嗎?顛了個兒,你費盡心機,不還是整個瞎忙活嗎?別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説,只有野地裏,被風吹綠的菜葉,太陽曬紅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我買了老人家的西紅柿,慢慢地向家走。他的西紅柿雖是露地長的,質量還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話,浸着一種晚風的爽涼,久久伴着我。陽光斜射在網兜上,那略帶柔軟的銀粉色,被勒割出精緻的紋路,好像一副生長的印譜。

人生也是有節氣的啊!春天到了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種。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穫。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樂的時候歡笑,悲痛的時分灑淚。

少年需率真。過於老成,好比是用了植物催熟劑,早早定形,搶先上市,或許能賣個好價錢,但植株不會高大,葉片不會密匝,從根本上説,該歸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輕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讓人疑心腦幕的某一部分讓歲月的蟲蛀了,連綴不起精彩的長卷,包裹不住漫長的人生。

世上有句話——您看起來比實際的歲數年輕,聽的人把它當作一種恭維或是讚美,説的人把它當作萬靈的廉價禮物。我總猜測這句話的背後,縮着上帝的一張笑臉。

比實際的年齡年輕,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慶賀的嗎?

小的人希冀長大,老的人期望年輕。這種希望變更的子午線,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輪?與其費盡心機地尋找祕訣,不如退而結網,鍛造出心靈與年齡同步的舞蹈。

老是走向死亡的階梯,但年輕也是臨終一躍前長長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過多的惆悵或是優越。年輕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顯出對某道工序的青睞或是鄙棄,那是對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種淺薄而愚蠢的勢利。人們可以濡養肌體的青春,但不要忘記心靈的疲倦。

死亡是生命最後的成長過程,有如銀粉色的西紅柿被摘下以後,在夕陽中漸漸地蔓延成濃烈的紅色。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顆西紅柿裏都預設了一個機關,堅定不移地服從節氣的指揮。

23.解釋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2分)

我總猜測這句話的背後,縮着上帝的一張笑臉。

24.作者是怎樣看待人生的?請根據文意,分點簡要回答。(3分)

25.對於有些家長讓孩子“ 兩歲識字,四歲掃盲,五歲學外語”等早教現象,請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的

看法。(2分)

四、寫作表達。(第26題,共50分)。

26、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文題一:請以“記得那一次出發”為題寫一篇文章。

文題二:閲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親和兒子走在雪地裏,看到遠處有一棵大樹,就對兒子説:“我們來比賽,跑到那棵樹,但不是比誰先達到,而是看比誰在雪地上跑出來的線最直。”兒子聽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斷注意自己的雙腳,把一隻腳慢慢放到另一隻腳的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樹旁,看見父親已經先到。他並不覺得意外,但父親走的路比較直,卻令他很吃驚。原來父親明白要走成一條線,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腳,而是注視着前方的大樹。只要眼睛始終不離開大樹,就能輕鬆地走出一條直線。

同學們,生命中也有同樣的情形。有時候你必須小心地注視着自己的腳,但多數時候,你應該知道自己要往哪裏去。根據材料,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不少於600字。書寫分另計,分值±3分。

(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4)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關信息。

  肇東市第十一中學三模語文試題答案

一、 知識積累及運用

1(1)口 bèng (2) 急 及 憾 撼 (3)① (4)名(5)刪去“好像”(6)。

2。【答案】B B項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用在句中不合適,應改為“耳聞目睹”。

3、B。 4默寫與賞析(1)—(3)略。(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6)①初、早、新、淺、漸。②在湖邊 騎馬春行。

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探究答案6、①中國小生上網的兩個主要目的是娛樂與學習。②中國小生觸屏、觸網年齡大大提前。③超過八成的中國小生每天上網。(3分)

7、這幅漫畫揭示的是現實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孩子沉迷網絡(玩電腦),家長只顧自己娛樂;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認真學習(卻沒有為孩子樹立榜樣)。意符即可。(2分)

8、參考示例:樂樂,手機遊戲確實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歡,但我們也不能過度啊。長時間沉迷其中,既會傷害身體,又會影響學習,還會淡漠親人間的感情(疏遠親人間的心靈距離),甚至還可能會誤入歧路,你説呢?

三、閲讀理解

(一)送東陽馬生序9.B ,10.A,11.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凍得)僵硬不能動彈。 ②我(求學時)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12、示例:學習要有主動性,學習要勤奮刻苦,以讀書為樂,就會不畏艱難。

(二)中國石拱橋13、B 14、鮮明突出地説明了盧溝橋堅固的特點。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兩兩相對稱的。課文中説“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見橋拱長度並不對稱。這樣寫是作者在核實了每個石拱的長度後所作的結論,列舉數字精確,體現了説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

15、“幾乎”是對“與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於“與河面平行”,強調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16、這一句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這樣描寫不但能使讀者對盧溝橋形式優美的特點有具體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三) 《國有三不祥》17.B 18.今天我出去打獵,上山就見到老虎,下水就遇到蛇,大概就是所説的不祥之兆吧(1分) 19.為景公解疑 發現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

(四)《愉快是標準》20.(2分)愉快是讀書的基本標準(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也對)。

21.離開了物質利益的追求,(1分)只追求精神的享受(只出於真性情而讀書)。(1分)

22.(2分)感興趣(感到愉快)的書就讀,(1分)不感興趣的書就不讀,不做不懂裝懂人人云亦云的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