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你的名字》觀後感(精選34篇)

校園 閲讀(1.12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你的名字》觀後感(精選34篇)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

週六陪孩子孩子看的一部電影,原以為和原來的看的一樣都是小孩子的玩藝,純粹的兒童動畫片,又當是去電影院補覺了。但這部電影不一樣, 情節跌宕起伏,即俗套又新穎。即有愛情這個恆久的主題,又有身體交換、時空交錯、隕石災難這些科幻的情節,還是很值得看的一部電影。難得一部一家三口、全家都能看的電影。

主題應該是個愛情故事,瀧和三葉的感情線貫穿始終。

三葉是家傳神社的傳人,過着憂鬱的生活, 憧憬着大都市的生活。

一天在夢中與生活在東京的高中生瀧互換了身體。(看到這以為又是俗套的交換身體的'搞笑電影,但往後的情節發展真的很吸引人……)

千年迴歸一次的彗星將要造訪地球。大家都在觀賞彗星經過的盛景時,彗星分裂出一塊隕石落在了三葉居住的小鎮。

瀧與三葉隔着時空的會面……不只是空間的距離,還有時間的距離,我要如何找到你?

隕石造成的災難場景……

眾裏尋她千百度……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

《你的名字》日文原名是“君の名は”,雖然是字面意思的直譯,但更準確的意思,應該是“你叫什麼名字?”,是的,就是這麼一句簡單到不行的疑問句,卻成為了整部電影的'主軸。

導演新海誠在接受採訪時説,他創作這部電影時的一個情感動力是2011年日本發生的3。11大地震,那場天災讓他感受到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未知。

面對這份未知,新海誠給出的辦法是:説出來!對,喜歡上一個人時,就大膽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喜歡你!我想,這並不同於西方教育語境之下的強調個人主義的主動表達,而是更具有東方人思維特徵的一種不捨: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因此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這種不捨,當然不止愛情,它對親情、友情都是適用的,正因為我們珍視這些感情,所以我們不能混混沌沌地讓它們平白無故地消逝不見。很多人説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會想結婚,但今天也看到有人在看了電影之後想分手,但換個角度看,這些情緒或許都是發自內心的,即便就一剎那而已。

週末了,不論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甚至一羣人去看這部電影,我都建議你跟着這部電影一起“呼吸”,一同追尋內心的那份不捨。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

很長時間沒看日本片了,記憶較深的麻辣教師和忠犬八公的故事。麻辣教師是鬆島菜菜子演的,很早以前看的了。忠犬八公看的時間不算太長,也是幾年前的事了。今晚趁着值班的空閒,看了看去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雖然與日本有太多的民族仇恨,但是公里公道地説,有的日本影片還是拍的很有質量的。凡是拍的.好的片子是不分國界和民族仇恨的,因為畢竟有些人性的東西比如愛情、善良、忠誠、正直、勇敢,都是人類所共同推崇和讚揚的。應該説是屬於道德的制高點吧。

看完影片,邊聽着主題歌邊寫點觀後感。該片的情節和以前看的美劇觸不到的戀人非常相似,都屬於生活在不同時間的兩個陌生人有了共同的交集而逐漸產生了感情。你的名字説的也是這樣一個故事,影片裏有的地方也還是沒有看懂,但大體意思就是男女主角互換了身體,發生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兩人都在互相尋找對方,雖不至於“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也是相遇於未識,依靠紅絲帶產生了情愫。最後,男主角追尋到了女主角生活的小鎮,喝了口嚼酒,拯救了小鎮的500個人。而男女主角也最終在不知道對方名字的情況下,苦苦互相尋覓,憑着感覺找到了對方。時空的錯覺還是前身註定的緣分?無法解釋,歸因於人的第六感吧。

越隨着年歲增長,越來越感覺有太多的東西根本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也許人類就是一個悖論,就算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無法完全解釋明白所有的未知問題。很多東西,只是感覺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4

以《秒速5釐米》《言葉之庭》等名作聞名的新海誠監督的最新作品《你的名字》定於明年8月在日本上映。本作的製作發表會昨天(12月10日)在東京召開。擔任聲優的神木隆之介和上白石萌音,還有新海誠監督、東寶製作人川村元氣、製作人川口典孝共同出席。

《你的'名字》是新海誠自《言葉之庭》後,時隔3年的最新作品。影片的上映範圍預定會比前作更廣,將成為新海誠至今為止上映規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川口製片人預告説:“東寶已經為本作準備了很大的舞台。”

擔任主角聲優的神木隆之介稱自己是新海誠的忠實粉絲,但“因為太喜歡了所以壓力也很大”。另一方面,擔任女主角聲優的上白石萌音是通過試音會被選拔出來的,她沒想到自己會被選中配音,很意外也很驚喜,而且還表示就算沒有被選中,也一定會去電影院觀看本片。

《你的名字》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監督新海誠説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裏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原文: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由此可見,與前作《言葉之庭》相同,本片也會帶有獨特的日本的細膩風情。新海誠監督充滿信心地表示:“這部作品將成為我的最高傑作。”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5

冥冥之中,命中註定

《你的名字》其實類似於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設定 :千尋之所以能遇到白龍是因為很久之前白龍救了千尋,此後的相遇是為了給白龍還名字;蘇菲之所以能遇見哈爾,是因為蘇菲到了哈爾的過去,對他説“哈爾,等我” ;而瀧和三葉的相遇不正是如此?小鎮看似意外躲開災難的偶然,實際上就是兩個少年冥冥中相遇改變命運的必然。

如果按照順序,不就是,一見鍾情的.故事?畫面的最後一幀,不就是俗套的不能再俗套的男生問女生,“您好,你看起來好熟悉”的狗血對白。但讓人想不到的卻是,這樣狗血的對話,包含的竟是一個如此清新、與眾不同的人物前史。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在現實世界裏,我之所以能與你遇見,就是因為,我們在很久之前的約定。這個約定是前世今生許下的諾言,是我們彼此超越時間空間的命運。

這就是我們“一見鍾情”的原因!我之所以覺得你好熟悉,就是因為我們前世今生曾相遇。

所以,這世界上的偶然,不用現實邏輯去解釋,就是戲劇中的必然。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6

你是我重要的人,你是我不想忘記的人,你是我不能忘記的人,但你是誰?

空間的距離是否夠遠?

如果不夠,那就加上無情的時間,是否夠長?

如果還不夠,那就讓生與死成為天塹,是否就能讓你忘了我是誰?

天意不可違。當黃昏漸漸消散,連掌心裏深藏的烙印都漸漸淡去、淡去、淡去。

從今以後,我們在某個角落擦肩而過,我們在街角的咖啡店鄰桌而坐,我們呼吸同一片空氣,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我抬頭看到是你,你低頭看到是我。但卻難以開口説“嗨,我是否曾經見過你?”

忘記你是宿命嗎?我問天。

如果註定會忘記你,當初何必認識你?

如果註定會忘記你,夢裏怎麼都是你的影子?

如果註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會拼命想要記住你?

如果註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有一個聲音在不停的告訴我,我在尋找着什麼。

我記不起你的名字,我記得起與你相逢的風景。我不知道你在哪裏,我踏遍山川河流去找你。我呼喊,不停的呼喊,每次都越來越大聲的喊出你的名字。我奔跑,我不停的奔跑,每一步都帶着你的氣息。我回到你的時間,我來到你的'面前,即使是一片虛無的影子我也想握住你的手,就這麼握着、握着,再也不能讓它們分開。

學會堅強、學會執着、學會永不放棄、學會認真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穿過天與地、跨過生或死,終有一天生命不再是一場孤獨的旅行。那裏有鮮花開放和陽光燦爛,有你的名字和我的姓氏!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7

《你的名字》,猶如一股清新的泉水,緩緩地流入我的內心深處,不停地洗滌着我麻木多時的靈魂和心靈。

本文描述了兩個不同時代的少男少女因彗星的出現,交換了彼此的身份,他們曾嘗試着做對方不敢做的事情,從而改變自己,改寫了未來和過去,他們用日記交流的方式,慢慢了解,慢慢熟悉,通過時空的穿越,改變了命運。但他們忘記了對方的名字,記憶也逐漸模糊。三年後,在要擦肩而過的時候,男孩終於鼓足勇氣説:“我好像在哪裏加過你”……

這是一個相遇分離,再度重逢的故事,導演運用了一種科幻的手法,演繹了一種隱喻的東西,從而給我們帶來許多回味。

人世間多彩的美景是真的,轉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但終究會在時光的深處被泯滅。對於堅守,多數人的.選擇是淡忘和放棄。知道堅守所付出的代價是孤獨、迷茫、困惑、失落甚至折磨,所以大多數人喜歡相聚不分離。

《你的名字》是一部勵志電影,它告訴我們,人生要像瀧尋找三葉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要有恆心,人生貴在堅持,有了堅持,人生才會更加精彩,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尋找完美突破的方式,從而找到那一個完美的自己。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8

今年的日本電影市場,因為一部動畫電影陷入到"癲狂狀態"。它就是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這部電影在日本電影市場不斷取得傲人票房奇蹟的同時,也在全球各地接連上映,今天,我們就來説説這部神奇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

一直以來,新海誠就像一個沉浸在偏科世界的藝術特長生,工於美妙絕倫的畫面渲染,很少去改進他的內心戲獨白和世界系故事。他也一度把製作目標,鎖定在了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能看出 1080P效果的觀眾人羣上。在試圖做成吉卜力動畫大片,結果遭遇失敗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後,這部明顯年輕化、主打校園羣體、藉助東寶大規模發行的《你的名字》居然成功了,而且是一舉改寫紀錄,勢如破竹。這對於新海誠的中國粉絲不可以想象,對日本本土,同樣無法想象。

《你的名字》還是一部關乎"尋找什麼"的後3·11時代(即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映畫。表面上,這是一個純真但卻流俗的一見鍾情故事。在世界系概念的基礎上,加入了時空旅行者和平行世界的世界觀設定,又借少男少女互換身體,製造不準亂花錢,不準改變人際關係之類的二次元小幽默。實際上,它是在肯定,有個對你來説很重要的人,他一直在等着你去尋找。大災難,意味着你可能永遠不會遇不上這個人,生命中也有奇蹟的發生。那麼,電影就是在幫你完成這種想象的心願。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9

在此之前,新海誠的作品始終縈繞着一種沒有來由的、唯美而哀傷的喪失感,故事零碎、結構鬆散等弱點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無論在節奏控制還是情節推進上都可圈可點。

從內容上看,本片一掃前作中的憂傷與陰霾,走上了輕鬆愉快、活潑有趣的大眾路線,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於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於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係網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於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彗星災難的設定則反映着經歷311大地震後的生死無常觀,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延續了《言葉之庭》中對日語語言文字本身的溯源(愛與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發展;這種對傳統的迴歸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藴和原色。

從製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誠對敍事手法的駕馭日臻成熟,也要歸功於此次製作團隊的強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擔任作畫監督、田中將賀擔任人物設定等)和製作設備的更新(購入StoryBoardPro軟件)。在選擇配音人員的時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慮到了話題性、觀眾接受度等,確定插入歌曲時選擇了在年輕世代中頗受歡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優化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標誌着新海誠在動畫創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優美的風景畫面獲得好評,而是通過流利的節奏、豐滿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迴歸打動人心。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0

去年冬天,有一部日本的動漫席捲了大陸電影榜,也曾一度引起網民狂熱議論。還有人説,帶上你喜歡的那個人一起去看吧,趁着電影餘温表白,那樣他一定會答應的。這部電影就是新海誠的《你的名字》。

很多人覺得,動漫只是拍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的形象,唯美的場景實在不適合成年人去觀看。其實不然,正因為是動漫,採用比較稚嫩的`畫面感去講比較深刻的道理,故事演給小朋友看,道理講給大人們聽。就像那本經典的童話故事《小王子》,看似屬童話的分類,其實是在給大人講道理的一本書。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關於相遇和重逢的故事。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村女孩,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父親又一直忙於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過着平淡無聊的生活。小鎮的生活早已令她厭倦不已,她期盼着可以去到大城市裏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他經常會去餐廳裏打工,也同樣過着平淡而又無聊的生活。故事就這樣發生了轉變,三葉在夢裏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大城市的生活,而夢中的瀧則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面對着各種流言蜚語依然不為所動。

故事的設定奇妙不已,勾起了人們的期待感。他們就這樣在夢裏交換身體,並留下日記作為交流,直到彗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也讓他們開始了尋找彼此的道路。

當然結局是美好的,在列車上的一瞥,彼此落下熱淚。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你等的那個人,他一定會來。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1

開始把看電影納入生活的第一天,很開心有小夥伴能跟我一起看,看完還能交流交流~

可能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沒法感同身受,所以前1h都沒太明白怎麼回事,就算我是看過簡介知道是同性戀的電影,可是我看不懂Elio和Oliver 的感情究竟是怎麼發展的`,直到他們在草地上接吻的時候.

他們兩個人接吻的時候真的挺深情的,比Elio和那個女孩子接吻要有感情很多,而且Elio只有在Oliver面前才會像一個孩子一樣。

最後父親的一番話也挺打動我的,我很慶幸Elio有這麼好這麼開放的爸爸媽媽,看破不説破,當他難過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表示理解並且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直到最後Oliver 打來電話 告訴Elio他要結婚了 我看見Elio後來在爐邊哭泣 這種感覺和正常情侶之間分手沒有差別了 就是那種明明説好是彼此共度餘生的愛人 可是最後你怎麼成為了別人的丈夫的難過 但我知道Oliver是愛Elio的 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深厚到 我不説你都懂的地步 但畢竟不是每一個父母都像elio的父母一樣open Oliver 也説如果他的父母知道 一定會把他送去矯正中心 所以Oliver 最後和一個女孩子結婚應該也是為了父母叭

愛情就是這樣叭 無關性別與年齡

“我知道讀書,知道游泳,知道改編樂曲,知道皮亞韋戰役是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我什麼都知道,卻不知道怎麼讓你喜歡我”——不知名網友。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2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你在哪兒?——”

《你的名字》這本書是日本作家新海誠的著作之一,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迴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下小鎮糸守町。在這裏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着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裏有着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現實世界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在曙光下相見,計劃讓人們避難,最後三葉用盡了所以辦法終於成功了!可是,她把那個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忘了,

他是誰?

她是誰?

瀧咬緊了牙關,輕輕地説“你,成功了嗎?”

這本書讓我怯生體會到了“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裏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還有書結尾的一句話“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的真情實感。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3

觀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沒錯,這部電影就是《你的名字》。腦海中,時常會閃過三葉和瀧的畫面,這是多麼美好的緣分啊。

三葉和瀧,一個住在糸守鎮,一個住在東京。相隔千里的他們,卻彼此身體互換。後來,他們卻沒有再身體互換了。於是瀧,便踏上了尋找三葉的旅途。不過,三葉所在的那個村,早在三年前就被彗星給毀了。後來,瀧才得知,其實三年前,三葉曾經來找過自己。可是那時的瀧,並不認識她。但是,三年前的三葉給過瀧一根紅線,瀧至今都戴着。瀧喝下三葉的口嚼酒,成功換回了時間。兩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人,就這樣再次相遇了。彗星如期而至,三葉在瀧的幫助下,成功拯救了整個鎮子,但是兩人卻都忘記了對方的名字。他們心中只剩下一種感覺,好像在尋找着什麼。電影最後,兩人相遇,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一根紅線,穿越時間,穿越地點,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也能與你相遇。生活也不過如此,緣分,本來就是這樣神奇。影片中,三葉和瀧,本該是兩條平行線,不會有所交集。可是,因為那根紅線,兩人才相交。很美好的結局,同時還留下了一點幻想。其中所藴含的緣分,可以説是很神奇的。緣分,也許是上天早已註定,又或是自己前世的`恩怨,它總歸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看不見,也摸不着。穿過茫茫人海,三葉和瀧也能憑藉着心中的那點感覺,認出對方。一根紅線,也可以忽略一切,聯繫起兩個人,不能分割。那種朦朧的緣分,也許也會純在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4

想帶着喜歡的人去看,想邂逅一切不顧一切的風月,我不記得你的名字,但我還記得喜歡你。

——題記

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我看了三遍,看完後也讀了一些影評和資料。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對待過一部日本動漫電影,也從沒有被一部動漫電影感染得深入內心;印象中,日本愛情動漫情節都脱離不了俗套,不是青梅竹馬,就是浪漫偶遇。《你的名字》就像一羣身着校服的女孩當中卻有一位模特裝,這般讓人驚奇和歡喜;男女交換身體的設定吸足了觀眾們的眼球,相隔了時間和空間的愛戀卻最後能走在一起也滿足了觀眾的心願。從《追逐繁星的孩子》、《秒速五釐米》一路走來的新海誠讓過了自己,也讓過了觀眾。《你的名字》畫質太美,感情太細,容易不經意間讓人淚流滿面;所以,適合一個人靜靜的看,有紙巾作陪,氾濫的情緒再無需隱藏。在《你的名字》中,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青春。

一、年少的夢想

宮水三葉是一個生活在偏遠鄉村的女孩,每天過着單調乏味的生活。她有一位總愛讓自己在同學們面前責怪自己的嚴厲父親,愛吵嘴的兩位朋友,還有可愛的妹妹和繼承宮水神社的奶奶。她抱怨小鎮太偏僻,又小又擠,電車兩小時才有一趟,便利店9點就關門,既沒有書店也沒有牙醫,小酒館卻有兩家,沒有地方招人,沒有人願意嫁過來,日照時間又短,咖啡店是路邊的一個自動售貨機。她厭倦年復一年的口嚼酒祭典儀式,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夢想着延續前一天的“夢”——到東京去成為一個帥哥。但冥冥之中,三葉似乎明白自己無法離開小鎮,因為祖傳的神社,她被自然賦予神聖的使命。所以彗星降臨小鎮,給小鎮帶來了災難,對她何嘗不是一種重生,雖然重生的現實不比夢想那般美好,但是使命和夢想都完成了。我們在同情她的同時,卻也為她高興。可惜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生命中都沒有一次彗星降臨般的變數,最後只能聽憑命運的驅使,最後漸漸淡忘了年少的夢想。

二、無疾而終的單相思

可以看出,瀧曾經暗戀的奧寺前輩是非常喜歡瀧的。這種喜歡也許源於靈魂交換後的瀧(三葉)的貼心和可愛,同樣也因為瀧尋找三葉時的努力和執着。所以奧寺會説“喜歡最近的瀧,雖然他以前也是一個好人但最近更好了,總感覺他很努力很可愛,他説的話雖然很奇怪,但是他一定是與某人相遇了改變了他”。“你以前是不是有點喜歡我呢?不過現在你是不是有另外喜歡的人了?”奧寺在與瀧約會時察覺到了瀧的心不在焉而向瀧問的話;這句話,是我迄今聽到最無力悲慘的表白,我同樣感受到了她離開後心那般莫名的絞痛。奧寺前輩是一個非常年輕漂亮的女孩,一直是身邊男孩暗戀的對象,就是這樣的女孩喜歡上了小自己的瀧。她甘願為他戒了煙,陪在他身邊,相信他説的胡話,最後不得不離開他嫁給了別人還要假裝高興的祝願他在未來獲得幸福;奧寺這樣的女子柔軟得讓人心疼。

而敕使同樣是那個讓觀眾心疼的男孩。他對三葉的愛已經不能再明顯了。雖然早耶香同樣和敕使如影隨形,但在敕使的心裏早耶香是好友,而三葉才是那個喜歡的人啊。所以當三葉説他和早耶香很般配,他會急着否定;所以當三葉提出彗星會毀滅村莊,要想辦法拯救大家時,敕使沒有一點懷疑,三葉的每一句話他都無條件相信,特別是靈魂互換後的三葉(瀧)對自己如同哥們兒般相處時,敕使更是充滿了幹勁,那句“我只能陪你到這兒了”無奈又讓人感動,雖然我不是那個你愛的人,但我卻願意默默的支持着你的一切,敕使對三葉的單相思有點虐,卻又有點甜。

喜歡的瀧的還有司,他的説三葉靈魂的瀧更可愛會臉紅,他會陪着瀧去找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地點的人,他會在奧寺説喜歡瀧的時候一驚。遺憾的是電影描述他的情節太少,所以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畢竟他的單相思不是主流的情感。

奧寺嫁給了別人,敕使與早耶香訂了婚,司找到了工作,每一個單相思的人都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單相思不可怕,可怕就是一個人一直沉迷在其中。青春中何處不是無疾而終的單相思,成長會讓單相思這種回憶漸漸隨風而去。

三、奮不顧身的'愛戀

不同於新海誠成名作《秒速五釐米》中的遠野貴樹、篠原明裏、澄田花苗,三葉和瀧最後獲得了完美的結局,但這結局來得太不容易。以至於有些人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最後見到他們在階梯相遇時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三葉和瀧靈魂的交換,鬧出了許多笑話。瀧和三葉面對雙方的身體,表現出不同的舉動。瀧愛摸三葉身體的胸,三葉對瀧的身體充滿好奇又害羞。瀧在三葉的身體裏,不愛打扮,坐姿隨意,愛好籃球和畫畫,獲得了男生和女生的表白。三葉在瀧的身體裏看到了東京的繁華,在嚮往已久的咖啡店裏面吃鬆餅,到餐館裏打零工,幫助瀧獲得了奧寺前輩的約會。

一切似乎都是這麼美好,但美好都相對短暫。三葉按捺不下自己的好奇心,不遠萬里的來到東京尋找瀧,辛苦奔波後終於找到他,卻發現瀧已經不認識自己。傷心之下,三葉減掉了自己的頭髮(女孩失戀會減掉自己的頭髮和男孩失戀會蓄起鬍鬚是同樣道理吧)。當天晚上,她與好友三人在去往觀看秋月祭的途中恰巧彗星隕落在她們小鎮上,隨即她便斷了與瀧的一切聯繫。

未知所以的瀧,在奧寺和司的陪同下,踏上了尋找三葉的路途,但由於只有一張風景畫為線索,所以尋找過程艱難。三人在在吃高山拉麪過程中,風景畫被面館老闆娘認出畫上的村莊就是在附近的三年前就消失的糸守鎮。親眼目睹了一片廢墟的糸守鎮的瀧不相信三葉已經三年前就死亡,但消失的日記和遇難名冊告訴了他事實。他因此沉迷在過往與現實的迷惑中,夢境和現實無法分清。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5

《你的名字》票房累積達到194.9億日元,超越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排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196億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以及神一般的《千與千尋》(308億)。

如果票房不能證明電影好看,那麼《你的名字》同名小説拿下了年度文庫銷量榜冠軍,售出119.7萬冊,也足以證明這個故事有多受歡迎。

高中生戀愛的故事,不僅讓二次元少男少女迷之感動,更讓無數中年大叔為之淚流滿面。

新海誠終於從“二次元”火到了麻雞世界。

一位迷妹在導演見面會上問:“導演,你高中的時候談過什麼樣的戀愛,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啊?”導演愣了一下,回答説:“正是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沒談過戀愛,所以才能構思出這樣的電影啊。”

新海誠大叔,年芳43,動畫界奇才,以唯美的畫風享譽世界。畫面有多美?人人都説,隨便截個圖就可以當桌面。

新海誠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關於學生戀情的。為什麼他對高中女生如此痴迷呢?是因為高中時期留下的遺憾,亦或者乾脆就是一種痴漢行為?不得而知。

但或許我們能從大叔們的共鳴中找到答案。據説不少直男在電影院裏哭得死去活來,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則社會新聞:日本調布市的一位女高中生被一個穿棒球服的陌生男子搭訕,對着女生説了一句,我好像認識你。隨後對方報警。

你根本想象不到,高中沒談過戀愛的大叔心底有多單純啊,如同新海誠,還有那位看完電影就找姑娘搭訕的痴漢一樣。

可以想象,新海誠在高中時期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着,孤獨着,暗自喜歡某個姑娘,卻抵不過心底裏的自卑,於是一切只能靠想象,那個姑娘是不是也喜歡着我啊?

遺憾的是,來不及多看一眼,就在茫茫人海中暈開不見。全都是遺憾,終生遺憾,即使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無數次擦肩而過,也沒辦法再説一句,我喜歡你。

你瞧,新海誠的故事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從《秒速五釐米》到《你的名字》,情緒和套路都差不多。最初最單純的感情總是讓人在慢慢長大之後回味到一絲酸楚。

電影的結尾處,男女主角終於在街頭偶遇,雖然記不得彼此的名字,但那張有故事的臉卻印在心裏,一句“你的名字”?讓所有孤獨着、尋覓着的靈魂得到了温暖的慰藉。何時能在千萬人中找到你,是多少單身大叔魂牽夢繞的心結。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後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於敍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到要死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

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捨。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湧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於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云。《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於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於顯得有那麼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體會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後一分鐘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釐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麼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於痴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羣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敍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於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你的名字》相比較新海誠以前的作品來説,複雜的有點兒燒腦。平行世界、時空穿越、人與人的情感連接、男女身體互換的橋段、尤其是身體互換之後的情節,為故事增加了許多歡樂逗趣的氛圍。

依然是高中生的戀愛,但又不僅限於此。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才是這個世界運行着的唯一動力,一旦人與人失聯,那麼整個世界都將毀於一旦。連接是人生、是時間,更是存在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其説是偶然,不如説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必然。

也許我會忘記你的名字,沒關係,我一定會找到你,親口告訴你我的名字。

用愛意拯救世界,成為了電影宏大的主題,在這一主題的基礎上,依然是高中生懵懂的情感。遺憾和酸楚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觀眾一旦被帶入到那個情境當中去,不哭死你才怪。

有人説正是因為沒有辦法超越吉卜力,所以新海誠乾脆下決心去做一部中學生、高中生甚至笨蛋都能看懂的電影。現在好了,他成功了,笨蛋們不僅看哭了,還學着電影裏的人到街上找人搭訕,《你的名字》就是這樣一部給笨蛋們看的電影。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6

我好想逃離這片土地,進入那道光芒之中,為此我拼命的奔跑,就在追逐光芒的盡頭,我遇見了你。

如果説《你的名字》是講述一個關於緣分的故事,那麼《天氣之子》則可以看做導演新海誠對自己初戀的一次盛裝緬懷。

依然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少男少女一見如故、怦然心動,只不過,和《你的名字》相比,新海誠這次給了兩位主角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在銀幕前轟轟烈烈的痛快愛一回。

少年帆高厭倦了一成不變的家庭和成長環境,獨自一人來到東京這個大城市闖蕩。然而,東京遠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經歷了沒錢、無家可歸的困境後,帆高終於被須賀收留,在他的事務所幹點零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帆高遇見了同樣生活艱難的少女陽菜,從此,二人的人生軌跡開始改寫。和帆高的平凡不同,陽菜是上天選擇的晴女。她有一個特殊能力,只要祈禱,局部區域就可以短時間變成晴天。

於是,她逐漸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女神,而陽菜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享受着這種快樂。自從母親離她而去後,獨自帶着弟弟謀生的她,已經很久沒有體會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

如果説帆高給了他第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那麼晴女的身份則讓她徹底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義。

電影把背景放在大雨連綿幾個月的東京,讓這個夏天少了正常的炎熱,卻多了幾分雨後的焦慮。

日本是一個島國,長期以來當地居民都有一種恐慌心理,認為自己腳下的土地隨時會沉沒或被大海吞噬,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使得他們時時刻刻都緊繃着神經,以至於對任何環境特別都變得特別敏感。

在東京極端的天氣下,人們生活變得十分壓抑,連想見一下久違的藍天,竟也變成無法實現的奢望。陽菜的出現,是命運的選擇,卻也是悲劇的開始。

因為,在帶給別人幸福的同時,陽菜卻一直默默承受祈禱後的反噬,身體開始漸漸變得透明,雖然她不想承認,但夏美的提醒讓她明白,自己的使命和結局會是什麼。

分別前的那個夜晚,兩顆年輕的心緊緊依偎在一起,他們想抓住命運,卻發現伸出去的雙手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八月份的東京竟然下起鵝毛大雪,像是在憐惜他們的經歷,又像讓這場告別披上聖潔的外衣。

在《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終於慢慢學會用畫面和衝突來講述故事,《天氣之子》中的情節轉換更加流暢和自然,不再只是簡單的依靠旁白和台詞推動。

雖然劇情依舊是他作品中薄弱的環節,但情感的表達和氛圍的烘托很好彌補了這些缺陷。電影的本質依然還是少男少女那種純純的悸動,只不過這次增加更多超自然的元素,讓影片增添一種宗教的肅穆和獨特的`儀式感。影片最成功的地方無疑是人物的塑造。在外人眼中,帆高不過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缺少閲歷的年輕人。他叛逆、衝動,做事有些偏激。然而,當摯愛離自己遠去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勇氣和執着卻讓每個成年人都汗顏。也許,人只有經歷過不同的歡樂和痛苦,才會有失去時的不捨和眷念。

帆高説:你們這些大人什麼都不懂,其實,我只是想再見她一面。就是一個這麼簡單的理由,讓他義無反顧衝破警察的圍堵。

那個奔跑的帆高,是如此的決絕和勇敢,為了找尋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他無懼任何挑戰和磨難。“就算天氣再也不會放晴又有什麼關係,我只希望你一直在我身邊”。

陽菜的犧牲,是她個人的選擇,這個淳樸少女,將所有的美好都留給別人,卻把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扛在自己瘦弱的肩膀,連帆高對自己的愛,她都不敢輕易去接受。

只是,那漫天的煙花下,在孩子臉上綻放笑容時,是否還有人記得,曾經有一個女孩,為了幫助他們實現這些願望,最終選擇犧牲了自己。

影片的畫面温暖而純淨,就算是雨天,空氣中都彷彿充滿着淡淡的清新氣息。人羣中透明的雨傘、陽光穿過綠葉的點點斑駁、染滿整片天空的煙花……這些新海誠標誌性的符號,配合唯美動聽的音樂和傷感的故事情節,讓觀眾彷彿置身在一次豪華的古典音樂演奏會中,不捨得大聲喧譁去破壞靜謐的氣氛。

電影中處處透着對《天空之城》的借鑑和模仿,少男少女手牽着手從天空緩緩飄落,懸浮在空中大片的雲朵,以及白雲頂層綠油油的草地。這些熟悉的場景和畫面再次出現時,是新海誠對宮崎駿的一種致敬和膜拜。然而,作為觀眾,我們卻寧願相信這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

影片最後,東京依然還是沒有逃脱被淹沒的命運。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反而是一次全新的開始。因為東京被淹只是回到它兩百年前的狀態,就像孩子又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我們總以為當時的選擇改變了世界,其實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法則,這個世界也不會因為一兩個人就違背它向前發展的軌跡。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靜下心來,為身邊最愛的人祈禱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7

當我們習慣了現代愛情語境裏最直接的肉體慾望;當我們習慣了感情被都市生活的繁忙瑣碎功利化處理;當我們習慣了愛情故事被送花,看電影,旅行,吃飯等等模式化的橋段填滿,我們內心極其渴望一種超越俗套的愛情,哪怕她只是一場夢,對很多人來説,能做一場這樣的夢也足夠了。

而《你的名字》恰逢其時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各種走心和圈淚。其實在我們的文化裏,有着太多的東方傳奇愛情,只不過被現代社會裏的功利愛情沖淡了。但當愛情成為奢侈品時,人們又哭着喊着尋找。

驚夢

有多少人會記得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之一的《牡丹亭》?有多少還記得那場遊園驚夢?沒有見過面的人真的能相愛嗎?當杜麗娘蜷縮在"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春閨苦悶時,高中女孩三葉也厭煩於困在這個安靜偏僻的小村子,渴望下輩子變成東京的帥哥。於是,愛情女神眷顧了他們,賦予他們一段夢幻之旅。杜麗娘於春花掩映中,夢到了翩翩公子柳夢梅,而三葉索性變成了東京的高中帥哥瀧。夢是我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慾望挖掘。

杜麗娘日日鎖在深閨,當二八少女的情竇初開時,卻不得不表現的端莊持重,三從四德。就連教書先生都要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解釋成后妃之德這般可笑時,她根本不可能懂得何為愛情,但她內心卻有一個説不清的本能指引着她。三葉在靜謐小鎮的生活一成不變,2小時一班的電車,晚上9點就關門的便利店,而唯一的"咖啡店"是一個路邊的自動售貨機。但她也有着一種改變現有機械生活的本能衝動。此時,一場奇怪的夢助力她們突破現實,直達慾望本體。

杜麗娘在夢裏被柳夢梅抱到牡丹亭做了羞羞的事情。三葉與東京帥哥瀧交換了靈魂,走在了東京的繁華忙碌的生活中。而這不可思議的一切都在夢中完成,當內心的慾望以另一種方式得到滿足時,現實中是一個更加孤零零的存在。當我們被互換身體的一幕幕畫面逗得大笑不已時,一個更加嚴肅的命題出現,有穿越生死的愛戀嗎?愛情禁得住生死的`考驗嗎?

生死

《牡丹亭》題記裏有這樣一段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然而杜麗娘自遊園驚夢以後,思春成疾,竟香消玉殞了。三葉死的更意外,在一場流星雨中結束了生命。似乎愛情結束了。但導演新海誠和湯顯祖都在倔強的説不,故事還沒有完,他們賦予柳夢梅和瀧另一重身份,即挽救自己愛人的天使。而杜麗娘和三葉也有自己的使命,她們要突破生死,和愛人重逢。

其實他們所追求的是愛情的生命力和保質期,為了愛情不惜對抗閻羅,上天入地,翻山越嶺,無視法律規則,突破生死界限。這可能是這個物質孵化愛情的時代,人們難以企及的犧牲。杜麗娘為了與柳夢梅再相逢,於閻羅殿據理抗爭,終於魂歸故里。三葉為了拯救自己和村子,帶着發小炸燬供電站,盜取廣播頻段,極力勸説父親,幫助整個村子避難。

聽到杜麗娘夢中召喚,柳夢梅便掘墓開棺,找到復活的愛人,甚至日後因此而入獄。得知三葉死亡的瀧從東京翻山越嶺,來到被摧毀的村子,終於再度穿越,救活了三葉。證明愛情的方法有很多,可誰能抵擋穿越生死式的唯美和蕩氣迴腸。

名字

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深沉,卻記不住對方的名字?

三葉和瀧時時不忘提醒,卻依然走不出忘掉對方名字的現實。愛到最後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喜是悲?而杜麗娘和柳夢梅則要浪漫一點,夢中只留下一首詩:"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但我們依舊會因為不確定的愛情而欣喜,畢竟愛情如果可以用搜索引擎精確尋人,那所有的小鹿亂撞,臉紅心跳,都會因為已知而煙消雲散。因為即便忘記了名字,卻依舊記得彼此熟悉的感覺。誰能否認那種尋找的過程,極美妙。誰又能否認喜歡你的那顆真心,比記住你叫什麼,更重要。

命運

東西方的愛神有着巨大的差別,丘比特對準男女射出的愛情之箭強調隨機和偶然,而月下老人的紅線是前生姻緣註定,強調緣分的堅韌,羈絆和生生不息。杜麗娘臨終前讓侍女春香把她的花香藏在太湖石下,才有了三年後柳夢梅尋得畫像,與杜麗娘重逢。而三葉更向前一步,親自去東京尋找瀧,把扎頭髮的紅繩,交到尚未對她有記憶的瀧手中。或許這是東方人看待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源自農耕文明的生生世世的命運認同。命運的堅韌,正如春去秋來周而復始;而命運的劫數,正如永遠無法預知的天災。所以我們又對命運,這個強大的力量會如此尊重。

在片尾男女主角相遇中,男主角説:我好像在哪裏見過你?還記得嗎?《紅樓夢》裏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怎麼説的?"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而王家衞那句經典台詞"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更是如此:

"我並不是遇見你,而只是對於早該有的相遇的重複。我並不是愛上你,而只是回憶起了我對你的愛。我們為什麼相愛?因為我們命中註定要相愛。我必須在遇見你之前已經遇見過你,在愛上你前已經愛上過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愛得理直氣壯、愛得心裏踏實。就好像我遠遠看見一個靶子豎在那裏,我所要做的只是射出那支箭。"

但我們要知道,現實中的愛情與浪漫主義式的愛情往往都相反。忘記前世姻緣註定,奮不顧身抓住眼前真實的存在。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8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主要配音演員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人設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是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如此強大的製作團隊,奠定了《你的名字》的不平凡。

新海誠真的到了一個高度。片中各種插敍倒敍手法的炫技,真是"亂花漸如迷人眼",卻仍讓人感覺到自然,對人性的理解以及整個故事架構表現得幾近完美,功底深厚。這部片子拋開了畫面,吸引人的是他的故事架構和完美的表述。

女主葉,很不喜歡自己生長的小鎮。"我受夠了這個小鎮,又小又擠,什麼都沒有,小酒館也只有兩家。"、"沒地方招人,也沒有女人要嫁過來。"、"畢業以後,我要去東京。"過了吃奶依戀期,忘了"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的歡笑,大多數的我們,都曾一遍一遍幻想過逃離。

離開破舊閉塞的小城市,想去北上廣闖蕩,那裏的車水馬龍,喧囂着大城市的繁華;那裏的燈火璀璨,照耀着如夢般的奢靡。就像,女主第一次穿入男主身體,看到自己身處夢想中的東京,高樓大廈,地鐵穿行,還有裝修洋氣的咖啡館她一臉花痴地形容:"東京到處都像過年一樣熱鬧。"可是,當小鎮面臨彗星被撞的危險時,女主比任何人都要心急,懷着"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雄心壯志,為了拯救小鎮的人,她跟小夥伴跑去炸發電站,在街上大喊疏散人羣,甚至狂奔到父親面前,極力爭取。為了這個她"受夠了"的地方,她依然全力以赴。

我們很少會像以前的人,濃烈地感受思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成了很遠古的情緒。

很多人説,這部動畫片是給所有單身狗的精神,新海誠用一場不管不顧的愛情,温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對愛情的細膩,暴擊了形單影隻的人。男女主角之間,隔着三年時間的交錯,因為消除太快的金魚記憶,而不斷糾結於名字的情節,不免想到《千與千尋》。

當年保暖思文藝的男主,變成了穿西裝穿梭面試的待業青年,依然念念不忘地繼續尋找。他和女主的錯過也讓我們更加明白:從現在開始,能接吻就不要説話,能擁抱就不要吵架,能行動就不要發呆。瀧與三葉的這場愛情,擁有最厚重的外殼,彗星撞地球這種事,可不是天天都有的。但他們的愛情本身,是很純粹的簡單,不必問"你喜歡我嗎?"不用追究"你到底喜歡我什麼?"戀人間的你追我趕,你試我探,在這裏統統沒有。最純粹的喜歡,就足夠我拼盡全力去追逐,哪怕"上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火,然後走過來,陪你一起。你在人羣中,看到了他的火,你快步走過去,生怕慢一點他就會被淹沒在歲月的塵埃裏,你帶着你的熱情,你的冷漠,你的狂暴,你的温和,以及對愛情無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氣不接下氣,結結巴巴地對TA説:"你的名字是。"

《你的名字》讓當年的"美好"長大,在"現實"裏繼續存活。我們在《你的名字》裏看到了《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未聞花名)《千與千尋》、《穿越時空的少女》、《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甚至是男女主始終無法觸摸到彼此的《螢火之森》。當年宮崎駿的觀眾都已經長大,滿臉稚嫩的少年少女們變成了大叔熟女,老練地穿梭在樓宇森林裏。我們都很難再有當時當日看電影到鼻酸的難過,也很難再有為重逢捏一把汗,憋尿憋到瑟瑟發抖也不願意挪窩兒的緊張。

宮崎駿認為命運感的愛情,才是時空旅行的意義。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説《愛情比死亡遙遠》,在死亡和愛情面前,靈魂是赤裸的,沒有遮蔽,也沒有裝飾。人與人,到底要跨過多少山海才能夠在一起?在遙遠的時間與空間之外,是否有一個未來註定和你有際遇的人在同樣期待着你?我一直在想象有你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由此,距離成為了愛上一個人的理由。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愛情發生在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因為在他的身上,有你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新鮮氣息。那股氣息,將你深深吸引。

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了而已。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19

事實上,新海誠一直都不是我個人所喜歡的動畫電影導演。他的動畫總是充滿絢爛多彩的畫面,給人一種非常夢幻而不真實的感覺,唯美而憂傷,莫名其妙的哀愁。不過畫面的美麗也算得上是新海誠的重要優勢之一,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其在故事腳本上的弱勢一直為人所詬病。

對於一部分影迷,包括我自己而言,一部電影的故事的重要程度要遠超於其畫面的美麗或者其他一切藝術手法。而新海誠導演的幾部動畫電影都有着同樣的問題,過分重視畫面的質感,而忽視了電影的故事性。比如《秒速5釐米》中漫天隨風落下的櫻花,《言葉之庭》中細膩真實的雨水。美則美矣,但故事總是讓人接受無力。

不過這一問題被其最新作品《你的名字》所改變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有着新海誠標誌性的美不勝收的畫面,而且還在故事腳本上有了質的突破。畫面與故事的盡善盡美,一起成就了這部電影。最終電影在日本上映兩天拿下超過7億日元的票房,被新海誠自稱為他的最高傑作。

據新海誠自己介紹説,電影的故事來源於一首著名的日本和歌,歌詞大意為:“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裏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新海誠把這個夢中相見的故事更進一步地改編成為了一個兩個人在夢中交換身體生活的故事,並加上了一個千年一遇的彗星重返地球的“末日背景”,這讓整個故事變得有趣而吸引人了。

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村女孩,母親早逝,父親忙於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生活。小鎮生活平淡無聊,三葉早已厭倦這裏的一切,希望去往大城市東京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經常去餐廳打工,同樣平淡而無聊的生活。

一切都從他們的夢中開始改變。

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而夢中的瀧則進入三葉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勇敢地面對所有流言蜚語。就這樣,他們不定期地在夢中交換身體,並給對方留下當天的日記,用文字互相交流。

電影中的這一部分非常有趣,同一個身體卻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三葉變得時而內向膽怯時而勇敢帥氣,瀧也變得時而神經大條時而温柔體貼,這對他們各自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影響,更是讓他們的朋友感到困惑。

在新海誠以往的電影中,男女主角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世隔絕般地孤獨、思考、獨自生活。而在這部《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終於一反常態,進入了像所有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他們也被賦予了朋友、家人、同事這樣的社會關係網,讓這一切都變得更廣闊和大眾,不再是孤芳自賞般的個人情緒的展現。

少年與少女在時空之間不斷地穿越,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但他們始終沒能相遇。

這一設定已經足夠吸引人了,但新海誠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彗星來臨的“末日情緒”,更是讓人大吃一驚。雖然電影的前半段,彗星的來臨一直被作為是一種美麗的.自然天象來展示的,直到最後才突然意識到彗星即將毀滅小鎮的事實,這讓整部電影的故事性更上一層,變得更加精彩了。

隨着彗星的接近,故事不斷髮展,少年瀧突然意識到好像在某一次之後再也沒有類似的夢境了。他開始懷疑一切,懷疑這夢中的故事究竟是夢還是事實,夢中的那個少女到底存不存在。為此,他踏上了尋找那個夢中小鎮的道路。

然而他所發現的事實不僅讓他大吃一驚,更是讓觀眾也同樣驚訝。原來夢中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穿越,還是一個時間的穿越。少女三葉是三年前的少女,而少年瀧是現在的少年,他們共同做的這個夢的終極意義是試圖拯救整個小鎮的居民。

故事的最後,他們共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拯救了小鎮。少女三葉終於在災難之中活了下來,來到東京生活;少年瀧也同樣一直在東京繼續生活。但是他們卻互相遺忘了夢中的故事,忘記了那個不能忘,也不想忘的名字,只是隱隱記得一直在追尋的那個人。

要是以新海誠以往的調性,或許故事會就此結束,留下淡淡憂傷的結局,甚至會更催淚的讓男女主角在人海中插肩而過卻無法相識。但在這部電影中,新海誠竟然給出了一個Happy Ending,反而更加催淚更加動人。

冬去春來,地鐵上的偶然一瞥,驚人的似曾相似的感覺,讓他們互相尋找對方。可是見面之後,卻又沒有勇氣説話,強忍着衝動,默默低頭插肩而過,直教所有觀眾為他們着急。

直到少年瀧一低頭,一咬牙,大喊一聲:請問,我在哪裏見過你嗎?

少女淚如雨下,微笑着説:我也是。

感動在這一瞬間達到極致,這種純粹美好的愛情讓人無比羨慕,少女心在這一刻都值得原諒,真是抵擋不住的美好。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複,即使沒有真正的遇見過彼此,但或許是在夢中。畢竟夢這種東西,醒來之後就會消失的。

享受夢境吧,或者珍惜每一個相遇的人,或者告訴我你的名字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0

《你的名字》,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是,誠哥還是那個誠哥。與現實界限模糊的都市街景,光影重疊變幻和絢麗的雲舒雲卷等標誌性元素在本片依然得到最多的展現,無限貼合着人物內心的舒緩曠遠。與之前從現實出發表現愛情衝突不同的是,此次故事的支架建立在時間上,通過對多重時空的交錯性刻畫,並輔之以日本傳統文化的敍述性描寫,講述了一個龐大而又細膩的跨時空愛情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及其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了互換身體的荒誕感。對東京無限憧憬卻無奈被困於鄉下的少女三葉,在東京生活卻兢兢戰戰的叛逆少年立花瀧,他們在流星降臨前莫名的互換了身體,經歷着一日自己一日他人的奇妙生活,與彼此約定的諾言未得到對方遵守,由此引發着靈魂與肉體的不協調而帶來的尷尬與衝突。

三葉的靈魂寄生於瀧的身體,少女天生的手腳靈巧讓奧斯前輩對瀧刮目相看,也逐漸拉近着二人的關係,並促成瀧與奧斯前輩的第一次約會。而瀧在深山裏私自濫用着作為寄主的三葉身體為其打抱不平,看似衝動易怒的少年之心卻在祭祀神明時發生了感動。

前半部分的敍述視角主要圍繞三葉展開,在日復一日單調卻刺激的互換人生裏,用少女此時天生細膩敏感的神經暗示着兩人感情的緩慢升温。前往東京前,三葉對着鏡子不明所以的淚流滿面説穿了一切。當她攜帶着三葉的肉身初涉東京,實現二人第一次相見時,面對瀧的陌路,她沮喪萬分,同時,二人由紅絲帶牽引的結界也正式形成。

此時誠哥的'一盤大棋初現端倪。觀眾此時明白,二人原本處於不同的時間維度中,而這樣的時間卻又不是純粹的過去與現在的關係:瀧的時間是正常向前併線性延伸的,而三葉的時間卻是散亂無章的,是基於“現在”的基礎之上才成立的。所以,我們才能在後面看到瀧以現實者的身份進入時間隧道並篡改歷史

電影始終貫穿了“結”的主題,瀧的手鍊、三葉的髮帶都是結繩編織而來。正如片中所説,“結”是神的作品,形式上一頭牽一頭也象徵了結繩所連接着的倆人的羈絆。

而“結”又是時間流動的體現,“聚集、成型、扭曲、纏繞,有時還原、斷裂,再次連接”,奶奶作為唯一一個看穿真相的人,此番話又像是在暗中藉機表達倆人慾説還休的心境與想見難見的痛楚。

當互換身體的體驗結束,瀧帶着腦海中的深山之景踏上尋找的旅途之時,主觀視角自然地切換到他身上。前半部分的稀鬆幽默被削減大半,取而代之的是誠哥式尋找與失去的落差感,引用一位網友的用詞——“深海孤獨症”,太貼切!

無法接受小鎮三年前已經被流星摧毀的現實,瀧孤身來到另一個世界入口。喝下口嚼酒的他頓時陷入時間的輪迴旋渦中,此時動畫的線條之美得到了極致的表現,以結繩連接起來的預言與真實,化作流星墜入人間,又變為母親與孩子間的臍帶,串聯起三葉的一生……而結繩另一頭始終牽連着的瀧,以旁觀者的身份目睹了這段歷史的短暫複述。

此時上文所講的碎片化時間在這裏得到了印證。瀧再次進入三葉的肉身,試圖以一己之力拯救小鎮,而這與“之前發生過的歷史”發生了矛盾。

在“上一個歷史”中,三葉身穿和服在山坡賞流星時遭遇死亡,而在“此時此刻的歷史”中,她卻聯合好友試圖製造騷亂忤逆大眾。

兩人在山頂的相見應該是片中最浪漫化的片段,而這也在前文老師所講的“他是誰是黃昏的語源,此時能看到非人之物”中早已得到了鋪墊。

而對結局的處理新海誠這次顯然是温柔了許多。不同於《秒速五釐米》中的擦肩而過,二人再一次相見於軌道上錯過的電車,隨後拼盡全力的製造相遇,而在階梯前卻又害羞矜持得不知所措的場景,有滿滿的現實的代入感,觀眾在替他們着急的同時也會不自覺熱淚盈眶。誠哥在採訪時也説這是一個温暖的故事,並藉此寄語所有孤獨的靈魂都能找到真愛。

此次誠哥在《你的名字》中的一盤大棋其實在此前的作品中早已初現端倪。主人公總是通過電話進行初步聯繫,隨即是長途跋涉的相見。《秒速五釐米》有言,“櫻花下落的速度大概是秒速五釐米”,一分一秒的流逝下能改變的東西太多,少男少女見面被呼嘯的電車阻隔,而年少時的悸動也隨之慢慢化為咫尺天涯的無奈。

而在《你的名字》之中,流星的墜落似乎是在踐行着櫻花秒速五釐米的約定,毀滅也有美學主義既視感。三葉和瀧之間的聯繫則比《秒速五釐米》中的二人更為緊密,熟悉彼此身體的'親切感,以君之名向前努力像是抓住救命稻草的動力,就算跌倒也不想忘記的初心,還是敵不過時間的一眼萬年。所幸紅絲帶的心靈感應有着臍帶般某種原生化的力量,讓短暫相遇的二人得以善終。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1

震撼心靈,如風吹動了樹木一般,內心深處沙沙作響。人總是在尋找某個人;人總是在等待某個人,命運總是令人焦急。而在新海誠的世界中,即使如此依然充滿着希望。

新海誠的電影就像是勒內·馬格里特的油畫《比利牛斯山上城堡》,擁有者舉世無雙的説服力。《你的名字》這部作品可以説是其集大成之作。然而導演巖井俊二感覺新海誠的“比利牛斯山上城堡”的'境界要高得多。

要凝聚多少思緒才能做出《你的名字》這樣的作品,歌手秦基博表示自己被深深震撼了。那是既感動又敬畏、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複雜情感。他還表示看完電影后,一時無法言語,那種幻想與現實交織,把握得又如此平衡的感覺是如此震撼。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是一部日本動漫電影,叫《你的名字》

故事背景發生在適逢千年一遇彗星到訪的日本,生活在日本小鎮的女高中生三葉對於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感到無聊乏味,對大城市充滿憧憬的她,甚至幻想着“下輩子讓我生做一個東京帥哥吧!”忽然有一天自己做了個變成男孩子的夢,之後發生了一系列事情。

這部電影,人物也好看,歌也好聽,劇情也特別好,裏面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不想忘記的人,不能忘記的.人”這些都挺好的!可是就有一個不明白的,那就是,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一般電影都會講一個道理,可是這部電影看了半天,啥道理都不明白!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3

看完第一遍480P的流出版,來寫點感想。由於目前國內只能看到480P,畫面什麼的就先不談了,這次只來談一下劇情方面的感想吧。當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大量劇透,沒有觀看的觀眾就別看下去了。

交換身體是《你的名字》的一大賣點,而觀看了之後則發現前半部分交換身體的劇情絕不單單只是性別互換這麼簡單。最近研究了不少關於男女互換(佔用)對方身體的ACG作品,其中與《你的名字》最像的大概就是一本叫《明天,我會死去。你將重生。》這樣一部輕小説,這部輕小説講述了男主發現自己每隔一天身體就會被一名死去的女生佔用的故事,並且兩人通過用日記來交換信息的方式也與《你的名字》很像。

當然,《你的名字》單單男女交換身體這部分劇情就要遠比這部輕小説要複雜的多,不然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票房的成績,這裏舉這個例子只是像庖丁解牛將《你的名字》男女互換身體的這個部分一一拿來分析。之前還追過一部名為《思春期的苦澀變化》的漫畫,也是講男女之間交換身體的故事,不過這個交換是永久,並且伴隨思春期的成長故事的刻畫更注重在男女有別的方面。《你的名字》與《思春期的苦澀變化》另一個不同在於,《思春期》交換身體的男女主角本來就是同學能互相見面,而《你的名字》則是男女主角不斷再相互尋找。

關於尋找這個主旨我們先按下不表,先來説説交換身體的另一層含義。交換身體意味是以別人的身份代表別人來生活,在《你的名字》中,女主三葉作為偏遠小鎮中的巫女,憧憬東京渴望東京的生活;在東京生活的男主瀧則是標準的都市人,過着庸碌的生活。這裏讓我想到《圍城》裏的經典台詞“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男女互換身體的日常總是十分有趣,《山田君與7位魔女》日劇中的飆演技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你的名字》的賣點和主旨僅停留在這裏的話,也就不會票房成績如此出色了。

異地戀永遠是新海誠作品的主旨之一,或許這和新海誠過往的經歷有關。在《星之聲》中地球與宇宙的距離,《秒速5釐米》中那彷彿永遠到不了種子島的列車,一次又一次告誡人們異地戀的悲催。尋找也同樣是新海誠永遠的主題,無論是《秒5》還是《你的名字》,在主題曲歌詞中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反覆出現尋找,而我把她成為“村上春樹式的尋找”。

新海誠的作品從《她和她的貓》開始,就充滿了村上春樹的韻味。只不過在《她和她的貓》中,那調調更接近《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而《秒速5釐米》與《你的名字》,則更接近村上式的尋找。新海誠在這兩部作品中都很喜歡用男主乘坐地鐵的.鏡頭來象徵都市人的迷失,而這迷失又和尋找相對。這裏很容易讓人想起《挪威的森林》的結尾,渡邊一邊呼喊綠子一邊在思索“我現在在哪裏。”同時《你的名字》中三葉與瀧互相尋找對方的劇情,以及交替視角的敍事也十分像極了村上的《1Q84》,同樣是帶有一些奇幻色彩,無論是《1Q84》中的兩個月亮還是《你的名字》中流星的一分為二。

都説《你的名字》是《秒5》的另一個結局,交換身體拯救小鎮的劇情則更接近《雲之彼端》具有更多浪漫主義的色彩,而在結局中同樣是用了不能再用的結婚戒指的鏡頭,預示着曾經喜歡的人已經結婚而自己則心裏還尋找着另一個她(他),依舊孓然一身。只不過在《你的名字》中瀧和三葉最後還是相遇相認了,如同《1Q84》中尋找對方多年的真吾與青豆一樣,原本彼此只活在對方的夢中,而這一刻他遇見了百分百的女孩。

最後要談一下忘記“你的名字”的象徵意,個人觀點是覺得新海誠通過忘卻喜歡的人的名字這個設定,把這段愛情模糊化、概念化,這樣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從《秒速5釐米》最後的擦肩而過到《你的名字》回眸落淚,這些年來作品的結局變化也似乎反應了新海誠個人的心境變化。

看着身邊昔日舊友一個個結婚,或許我們無法與她(他)交換身體,我們依舊可以在夢中感受她(他)的存在,並且期待在電車、在人海、在街口,遇見自己夢中的那個她(他)。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4

寫在前:一千位讀者的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刻僅以我單薄的閲歷和稚嫩的文字,記錄當下的觀後感。我所佩服的人是即能行萬里路又會讀萬卷書的人,有了豐富的閲歷和淵博的學識才能從不間斷的思考。所以希望下一個階段我再來重温這部影片的時候,能領悟到新的東西。

前天心情沉鬱,感覺看的也太粗糙,所以昨天二刷,果然有了些更深的悸動。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鐘,歡快活潑的背景音樂和精美的畫面,讓我的心情也好多了。好像能暫時忘記生活的煩惱,沉浸在有趣的劇情裏,對後面的故事情節也更有興趣。兩個中學生居然可以交換身份,後來會怎麼樣呢?想起大二時參加了一個讀書接力活動:專心讀書三個小時。那天我帶了一本《夢的解析》,感受了弗洛伊德對做夢的分析,原來有時候那些稀奇古怪的夢也是另外一個真實的自己。

三葉真可愛,交換身份成為了瀧,細節裏也無不透露出小女生的純真與善良,在奧寺前輩衣服上鏽的卡哇伊圖案,在瀧的手機裏寫下有趣的日記,太惹人喜歡了,也難怪瀧的同學會説,更喜歡這個奇怪的瀧。

“大概約會結束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彗星吧。”瀧想給三葉打電話,或許他也沒發現原來三葉不知不覺間在他的心裏已經很重要了。聯繫不到時,他就決定去找她。我更感動的是這種直接的信任和不捨,完全沒有雜質。在現實生活裏,這樣的牽掛太難得了。當然,三葉也去東京找過他,他們都覺得彼此很重要,都去尋找過對方哪怕,夢的記憶越來越模糊。

一個小時後,劇情越發牽動人心。彗星劃過天空的時候,太美太美了。但看着新聞的人們也不會想到,彗星墜落的時候,會造成災難。我感動於瀧會想盡一切辦法救所有的居民,也更感動於三葉和瀧拼命要記住對方。我們都想要被人真摯的對待,被人保護和記在心裏。但我想,我更希望自己也能有去拼命抓住一切,努力記住對方,堅定的相信另一個人的勇敢。他們的情感太美好了,令人無比動容。生活裏,我對待很多事情都畏首畏尾,前怕狼後怕虎,想想三葉和瀧的勇敢,真是慚愧。沒有顧慮的去熱愛生活,一定會很快樂的。

對了,其實我也羨慕三葉的這兩位同學,從懵懂的中學時代,就一直陪伴着彼此,計劃着以後的漫漫餘生。在這個物質的時代,太容易迷失,也太容易忘記了。就像我最近回憶以前的時候,發覺那些曾經覺得無比痛苦的事情,居然早都被忘記了。還有很多快樂的事情也都遺忘了,好像在被時間緊緊的.追趕着,甚至騰不出手去經營一下生活的煙火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大一時,學姐開會告訴我們的話,現在想想,我實在沒有做好。

“即使被五次元捉弄,我也會看着你。定好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暗號吧。”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產靈”,人和人之間的聯繫,時間的流動,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編織成型的絲線纏繞扭曲,有時又還原,斷裂,但一定會再次連接。直到有一天遇到一個人,那個你一直不斷在尋找的某個人。“那個,我好像在哪裏見過你”“你的名字是?”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相遇,一切都值得。想到了海藻姑娘寫給他男朋友的情話:你來之後,苦不算苦,甜特別甜。

能在焦頭爛額的生活裏,騰出時間欣賞一部如此美好的影片,真值得珍惜。在每一個欣欣然的日子裏,都要記得勇敢啊,或者還有相信愛情!偶然有點手忙腳亂的日子,也一定要拼命記得這種美好啊。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5

《你的名字》內地一經上映,便開啟破紀錄之旅:上映當晚,連破2D電影零點場和預售紀錄,並於上映第二日零點破億,成為最快破億的2D動畫電影,緊接着第三日凌晨成功破兩億,成為首部單日破億的2D動畫電影,首週末票房達2.89億,創2D動畫電影最高首周票房紀錄。與此同時,院線排片也根據市場不俗反饋逐漸增加,佔比從首日的29.8%上漲至35.9%,票房佔比超過40%。即便如此,許多院線大部分場次仍出現爆滿狀態,不少觀眾直呼“一票難求”。

影片火爆的同時,引發網友二次創作的熱潮:根據“你的名字”進行一系列惡搞海報:“你的名字方言版”“殺馬特殤痛版”“你的快遞”“你的考試”等等,不少廣告商迅速貼合影片熱點做營銷,影片同人壁紙和live動態壁紙也刷爆了社交媒體,導演新海誠也走出二次元圈子,成為大眾熟知的動畫導演。除此之外,大量優質的微信公號對影片進行深入解讀,不少媒體對影片的“爆發”做出分析。

熱度的持續少不了口碑加持,目前國內各大網站評分不俗:貓眼電影9.4分,好於99%的電影,86.3%的網友給出9—10分(滿分10分)的評價;豆瓣電影8.8分,53.4%的網友給出滿分五星評價。IMDb(全球最大的電影資料庫)評分高達8.9;爛番茄(著名影評網站)新鮮度達97%,評分8.3。口碑、熱度、票房三豐收的《你的名字》在內地的觀影熱潮將會持續多久,我們拭目以待。

人物關係圖譜曝光觀影受眾跨越年齡層

今日,官方發佈《你的名字》人物圖譜,以男女主為核心,梳理與其相關的13位重要人物之間的`關係,包括女主所在的宮水家族的脈絡,男主之前的“單相思”等等,除了圖中曝光的關係,觀影后會發覺更加深層的關係,同時影片中還有更多有趣的人物,豐富有趣的設置使得影片在劇情和情感上更為飽滿。

同時,這些人物身上的細節點也引發網友深扒熱議,例如女主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黃昏之時”的含義,便成為後半段重要的線索,而這位老師,不少網友猜測其為新海誠前作《言葉之庭》中的主人公。很多人評價影片“伏筆太多,線索太多,竟然有點燒腦!”不少人表示要去多刷幾遍。

儘管新海誠説“這是一部給年輕人勇氣的作品”,實際影片在上映後,吸引了不少小孩和中年人,年齡層從00後跨越到60後不止。在很多看過《你的名字》的觀眾眼中,這不能單純的理解成一個愛情片,倒是有些懸疑片、科幻片的味道,具體如何,還是去影院一探究竟。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6

看新海誠的動畫總是帶着心酸的感覺,保持在你要哭卻沒有哭的痛覺裏。你知道絢爛多彩的美景是真的,你知道轉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你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真的,但你總會淹沒在人潮中。

除非你們去找到彼此,否則連夢境也會將你湮沒在龐大的孤獨感中。

在《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裏就已經涉及平行世界,但比較《你的名字》,前者重心更多放在對約定的堅守上,而在後者時空穿梭於不同時空已是推動故事情節的重要因素。可以説《你的名字》混合了《雲之彼端》和《秒速五釐米》的優點並將之發揚光大,在大格局把握優良之餘穿插經典的愛情拯救故事,讓《你的名字》不再停留在個體情緒的渲染裏,而是真正有了大家風範。

你會為了夢中追尋的人,等待多久?出現在你靈魂纏繞的'時空裏的人,醒後要有多艱難才得一見?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是似曾相識的感覺,手握不住、眼瞧不得,你可以為了它抵擋住近在眼前的生活的誘惑和逼迫麼。

從喜入悲再以喜劇結尾,或許就是新海誠這部動畫熱賣的重要原因。它不會像《秒速》那般用糾結纏繞的心事訴説不可避免的哀傷,不會像《言葉之庭》在片尾曲中試想一個難以付諸的未來。它明確指明瞭要堅守所付出的代價:孤獨、迷茫、困惑、失落......每分每秒的回憶都如煎熬,每時每次的思考都是折磨,所以多數人選擇淡忘和放棄,所以多數人都熱愛這種“再相聚不分離”的結尾。

鄉村高中女生三葉某天醒來發現和東京高中男生瀧互換了身體,彼時一刻一千五百年難遇的彗星正在緩緩靠近,他們的相遇伴隨着彗星滑過而休止。不甘心莫名其妙斷絕關係的瀧通過自己的殘存的記憶找到了三葉生活的小鎮,原來三葉和他的生活跨越了三年的時空,真正的三葉已經在三年前彗星分裂的隕石墜落中隨着小鎮被毀滅而死亡。

渴望再見三葉一面的瀧來到了三葉家族世代供奉的神位前許願,於是回到三年前彗星降落的當天,以三葉身份醒來的瀧聯繫了三葉的朋友試圖拯救小鎮,而在三年後的神位前,三葉以瀧的身份甦醒,二人在傍晚時交換身體,世世代代守護着小鎮的巫女三葉要親自履行自己的職責......

每一個撲朔迷離的謎團都隨着兩個不拋棄、不放棄的孩子的堅持而大白,突然出現的結繩、貢獻給神的口嚼酒、絢爛而危險的彗星,都牽繫着三葉家族守護小鎮的信念。她們以世世代代的穿越為誓、以愛情作賭,只為改變這個小鎮的命運。虔誠的儀式、堅定的信仰、善良的初心、堅定的愛意,終於得以讓這座小鎮得救。把故事設定在高中時期,也迎合了這個年齡段的性意識、叛逆意識萌芽時期,最美好的衝動和最珍貴的回憶都在這裏。

結繩的含義也很符合我國古代“千里姻緣一線牽”的説法,紅繩的糾結纏繞在這裏被賦予了時間的神祕與永恆,漫長反而證明了情比金堅的可貴,如果要相信冥冥中自有天註定,不如更相信命運是被自己那一點固執所改變。去追尋一個人,或一個地方,或是一段回憶,再艱辛都不重要,讓我們從頭開始,從“你是誰”開始。

古韻的祭祀碰撞時空的穿梭,寧靜的田園擁抱喧囂的都市,被遺忘的記憶尋覓舊時的眷侶,這麼巧,我也一直在等你。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7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經典的日本動漫,很早就聽説了他的名字,但一直未有機會去欣賞。那一天政治晚自習,老師讓我得以與他見面。

《你的名字》畫面鮮亮,色彩搭配和諧明亮,人物構畫不算特別精美,但對全篇的背景勾勒的極為細緻,劇情偏新穎獨特,只是我第一次對某些地方還是有諸多不解,電影講述了來自糸守鎮女孩三葉和東京男孩瀧因為一場彗星而交換身體所發生的事。前期電影偏搞笑,到了中期,我不由得開始羨慕起來,能夠以另一種身份去體驗另一個生活,想來也是極為奇妙的。

隨着劇情的展開,瀧去找三葉,卻發現三葉及糸守鎮早在三年前便毀於一場流星雨中,又陰差陽錯回到毀滅前一天。瀧和三葉在山上的場景是我不能忘懷的,有着時間差的兩人同時在同一處地方尋找對方,只聽得見卻看不見,所幸他們感受到了,這時不得不説電影的細節表現很好。畫面以兩個時間點的兩個人同框,卻只見三年前身體為三葉的瀧,另一處卻是空白,而在中間是一條透明白色的屏障,阻隔。兩人明明看不見,瀧卻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問:“三葉,是你在那嗎?”慢慢伸出手,兩個來自不同時間點的人就這樣恢復到自己的身體裏,同時,終於看見了隔了三年的心心想念之人。

我一直記得瀧為了阻止人們聚集的焦躁,一直記得瀧為了找到山上的.山三葉而狂奔,不顧險些掉了山崖,一直記得兩人彼此握手,要寫下名字的那刻,同樣一直記得最後的最後,狂奔歸於相望,又轉擦肩後,瀧的一回頭:“那個……我好像在哪見過你!”三葉含着欣喜重重地點頭。兩個人,就這樣在時間的奔跑中再次相遇,即使想不起你的名字,即使不在一起,那又如何,我一直在尋找的,就是能在下次見面,能再次説:“你的名字是什麼?”

明明好像認識了好久,好可惜,你的名字是什麼呢?

沒關係,時間並不能將兩個真心相愛的人隔開。即使遠隔萬里,我也來到了你的城市,看到了見證你成長的家鄉;即使看不見你,我也知曉你的存在,拼命找尋不肯放棄;即使我們的名字並沒寫完,我也一直在等你親自告知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這次我會將它刻在心上,時間再遠,也不會遺失。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8

《你的名字》這本書是日本作家新海誠的著作之一,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迴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下小鎮糸守町。在這裏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着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裏有着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現實世界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在曙光下相見,計劃讓人們避難,最後三葉用盡了所以辦法終於成功了!可是,她把那個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忘了,

他是誰?

她是誰?

瀧咬緊了牙關,輕輕地説“你,成功了嗎?”

這本書讓我怯生體會到了“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裏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還有書結尾的一句話“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的真情實感。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29

再次提到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依然有着很大的悸動。這部電影據説適合和喜歡的人一起去看,但我獨自一人看完時,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來自青澀少年的那份情開懵懂,還有更多的對世界的感悟。

影片講述了一個來自鄉村的少女三葉和東京的少年瀧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交換身體,他們不斷地在對方的生活中適應並且日久生情,當三葉的村莊將要受到隕石的打擊時,瀧雖然拯救了村莊。但他不知道他的時間與三葉相差了三年,此時的三葉也因為這場事故逃往了別的地方,兩人在這三年的時間交界處相遇,在夕陽的光輝下彼此伸出手,但僅僅一瞬間三葉就因為時間的流逝消失。影片的結尾,成年的兩個人在人山人海中彼此認出對方,他們凝望進彼此眼中,像是當年一樣伸出了手。

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時間點中,兩個人互相的期盼和存在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先前剛剛交換身體的過程中,兩個人相處的並不和睦甚至可以説是冤家路窄,兩人在生活中彼此調侃,彼此搗亂。當少年站在隕石坑的邊緣,看着面前的少女,一瞬間轉瞬即逝,但卻什麼也沒有留下,他只恨自己為何不去珍惜。

只有學會了珍惜才能值得相遇,也許你總是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夠好,抱怨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抱怨你遇到的某些討厭的人,抱怨你的長相,抱怨你的身材。這些事情像是人生中的`一道道關卡,幫助你如何立身處世,如何堅強自立。

如果家庭背景不夠好,你會努力奮鬥,因為你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打敗你的對手;如果你的成績不好,你會刻苦奮鬥,用實力説明一切;如果討厭的某個人出現,你會學着和他交流,會化敵為友;如果你的身材不夠完美,你會堅持鍛鍊,最後看到自己想要的完美身材。這些都是你在一件件瑣事中積累出的豐富經驗,是你的人生祕訣。

當然,這些需要你慢慢地在未來的生活中去學習,去珍惜。你只有學會去抓緊,去珍惜這些身邊的機會,你才會慢慢脱穎而出,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不去珍惜,你會錯失一個個機會,你會黯淡在平庸的人羣,你會像大多數人一樣每天機械式的生活,你會被困在平淡的生活中,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慢慢珍惜,慢慢相遇。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各自的生活中逆風翻盤,沒有人會永遠地平凡地活着。既然上帝給了我們活着的機會,我們總會贏一次,不是嗎?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0

年上映的日本動漫電影尤其多,但都是著名劇集的劇場版,目前還沒下映的便有《海賊王》的劇場版《航海王之黃金城》以及《名偵探柯南》的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純黑的惡夢》。

《你的名字》算是唯一一部獨立的日漫電影。可以説,《你的名字》是“攜着勝利的餘威”來到中國的。這部動畫長片目前在日本的票房已經達到194億日元,超過宮崎駿1997年的作品《幽靈公主》,位列日本影史第三名,這也是除宮崎駿以外的日本電影2019年來首次進入票房前三,位列第二的是宮崎駿2019年的《哈爾的移動城堡》,票房196億日元,還在上映的《你的名字》有望超過它。《你的名字》於8月26日在日本首映,到目前已經上映三個月有餘,曾連續九周奪得周票房冠軍,實力當然不容小覷。正因為在日本已經成為現象級動畫長片,《你的名字》才得以迅速登陸中國。

《你的名字》的導演新海誠是日本近些年名聲大噪的動漫導演,被譽為“宮崎駿的接班人”。其執導的《秒速5釐米》、《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等動漫電影在日本頗受讚譽,即便在中國,也享有很高的關注度。新海誠的動漫畫面唯美,洋溢着濃濃的日本風情;製作精良,不僅利用純愛系打動人心,又善於挖掘細節,能夠帶給觀眾濃濃的感動。但缺點也很明顯,那便是故事情節的單薄。《你的名字》之所以在日本大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新海誠在保留其動畫優點的同時,儘量對其缺點進行了彌補,呈現給觀眾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故事講述生活在日本鄉下小鎮糸守町的女高中生三葉和生活在大都市東京的男高中生瀧發生了靈魂交換,倆人時不時要轉變角色過着對方的生活。在驚悸之餘,倆人也很快習慣這種交換,三葉幫助瀧追他心儀的女孩子,瀧則幫三葉找回自信,重歸開朗。可是,好景不長,有一天,三葉為瀧所做的一切都消失了,瀧再也沒有回到三葉的身體。疑惑的瀧決定查明真相。原來,糸守町三年前被彗星撞擊,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痛定思痛的瀧決定扭轉時空,幫助三葉和全鎮人逃過劫難。但是這樣他也會付出代價。等到一切恢復正常,瀧和三葉不僅不會再記起對方的名字,甚至連彼此那段記憶也完全抹去。新海誠藉助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戀,探討了傳統文化的失落以及鄉村與城市的圍城關係,尤其是每一幀都能當屏保的精緻畫面,會讓觀眾想起那些年的宮崎駿動畫。

只可惜,新海誠不是宮崎駿。對於宮崎駿來説,文化精髓才是要固守的本真,其它都要為這個服務,而對於新海誠來説,文化、科幻、懸疑、英雄主義都是外在表象,只有純純之愛才是真正的表達。當然,這和他們的經歷有很大關係。40後的宮崎駿經歷過二戰、戰後重建,見證日本從篳路藍縷走向錦繡繁華,而70後的新海誠出生之時,日本正創造着經濟神話,已經是日本“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生活。新海誠對新技術、新概念、新創意信手拈來,得心應手,這是他的優勢。但就動畫製作來講,他和宮崎駿的區別,是匠人與大師的區別,匠人擅長拿來主義,併發揮到極致,而大師擅長自己創造,天馬行空,無邊無界。

只可惜,已逾古稀之年的宮崎駿已經老了,創造力大不如前。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1

作為前幾年比較火的電影了,我最近又重温了一下,每次看感覺都會不同,畢竟是不同的心境。影片講述的是,在日本的某個小鎮裏,高中生三葉每天過着平淡的生活,她對於鎮上的古老傳統有着不解,這帶給她了煩惱,在她這個年齡,是對於外界大都市的憧憬,她很想出去外面看一看。有一天,她和一個大都市的男生換了身份,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東京的街道上,周圍都是一切陌生的場景,讓她覺得很興奮。而這時,那個大都市的男生卻在一個深山小鎮裏,還變成了女生,兩人就這樣在夢裏相遇了,剛開始的他們不知所措,有時又會變成自己原本的樣子,有時又是沒有預兆的變成了另一個人,於是他們就在本子上寫上讓互相都注意的事項,就這樣過了一天又一天,但是他們很想知道對方的樣子,就開始了尋找,由於小鎮快要毀滅了,男女主奔跑着通過鈴鐺認出了彼此。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的時候,他們在車上就看彼此的一眼,就一眼,彷彿心中就有了答案,知道是自己尋找了很久的人,這讓我很感動,是啊,有時候,很熟悉的人不用什麼表示,一個眼神,就可以知道對方想什麼,這難道不讓人有感觸嗎?

我們有時會想着,是否可以給自己換一重身份,換成另外一個人會是怎樣的,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假設,像影片中的兩個人,他們的邂逅雖然讓彼此意外,但卻是美好的,影片就是因為這種朦朧又浪漫的情感才讓人們心照不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錯過生活中的很多人,當我們想回頭時,卻不知道以前的路是如何走過來的,忘記了想要記起來的人,迷失了心中最初的信仰,踩着鵝卵石一步一步的走着,卻發現很疼很疼,因為沒有了當初的熱情,也沒有了當初説要一直陪在身邊的人,要是早知道這樣,為什麼不在有機會的.時候緊緊的握住對方的手努力的向前奔跑着,不知道什麼是盡頭,那就永遠不要放手,早就習慣了對方在一起,早就習慣了對方的呼吸聲,習慣了對方的一切一切,真的要放手嗎,真的要停止腳步嗎,聽聽周圍的人呢的呼喚,他們是那麼希望能接着這條路走下去,雖然是一條荊棘的道路,但是會給你們力量,會一直陪着你們,或許,剛開始是為了夢想才在一起,但是慢慢的,是真的很喜歡了,喜歡散發魅力的自己,喜歡在身邊支持的他們,不想慢下腳步,不像讓他們失望,為了這些相信他們能一直走下去,一直抓緊對方的手,不放手。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2

由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截止12月12日晚19點41分,累計票房正式突破5億元。影片自12月2日在內地上映以來,票房連續9天問鼎單日票房,成績直追非好萊塢引進動畫冠軍的5.29億。

近日,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朋友圈、微博、論壇鋪天蓋地都是瀧和三葉之間的愛情故事,有的人因為這一部電影淚流滿面、感慨頗深,有的人因為這一部電影沉默不語,輕聲歎息。5億票房再一次用數據驗證了,人們對至死不渝的愛情的渴望。筆者看了這部電影,也不免俗套的跟着哭的稀里嘩啦,友人在一旁笑的前仰後合,大呼“怎麼看動畫片你都會哭啊,真是奇葩!”,是啊,為什麼會哭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跟着這部電影大笑、流淚、沉默呢?我想,還是電影中那純粹的愛,觸動了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電影中,主人公瀧和三葉穿越時空,互換身體,從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再到最後的相愛。他們跨越了時間的阻礙,跨越了身份的差異,跨越了生命的'距離,經歷千難萬苦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再反觀如今社會,鋪天蓋地的娛樂圈桃色緋聞,還有那些讓人大開眼界的社會百態,不禁讓人唏噓,我們還相信愛嗎?愛還是我們心中最初的堅守嗎?是的,這個社會還有愛,而且還有很多很多的愛。起碼,在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被深深感動的人心裏,一定還有愛;在每一個浪漫飄雪的街頭,感受着雪的美好的人心裏,一定還有愛;在每一個無私付出、不問回報的人的心裏,一定還有愛。

想起今年的一則圖片新聞,是一名環衞工人,為暴雨中冒雨執勤的軍人撐起一把傘,這張圖片感動了無數人,震撼了無數人,温暖了無數人。那把小小的雨傘裏,藴含了慈悲的愛,藴含了無私的愛,藴含了廣袤的愛,在那樣的雨夜裏,一把傘,撐起一片天。這不免讓人想起一首詩,在這裏想與大家共享一下,“從前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説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着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願世事安好,我們心中,永遠有愛,願你愛的人愛着你,願愛着你的人,不變。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3

大概新海誠的所有作品,都傳達着這樣一種若有若無的情感,和若即若離的遇見。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神奇的時空能量,時間可以扭曲,空間可以挪移,唯有愛,才是穿越這一切的永恆。所以,在新海誠既往的作品中,我們能找到各種形式的時空交錯。

《你的名字》的故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少年男女的身體交換,其二是穿越時空的拯救,其三是緣分天註定的相遇,每個故事都不算新鮮梗,但將它們文藝而清新的揉在一起,就擁有了讓人愛不釋手、心心念唸的魅力。或許是因為新海誠早已以一個“情感男神”的角色,徜徉於影像的世間的緣故吧。

新海誠總能以自己敏感而獨特的視角,來剖析情感世界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秒變化,他似乎能將所有的一切,都用減速慢放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情感化、藝術化的動畫式處理,帶來一種近乎催眠,而又若夢的真實感,不僅時刻讓觀眾由此感知到內心的聲音,也會讓他們出得影院後,習慣這種敏感而唯美的方式,會以更加細膩和安靜的,來觀察周邊的一切,感受周邊的一切,因此説,《你的名字》有着讓人的魂靈安靜下來的魔力。

《你的名字》最動人之處,還是在於那隔着時空的愛情,這也是影片的淚點所在,畢竟,誰的內心都會有那麼一個讓自己深深惦念的人,也許是過去式,也許是現在式,也許是還不曾出現,但卻一直渴望着……這便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命中註定”,也許有的人,總是一往情深,不管遇到誰都感覺是自己的命中註定;也許有的人,太過寂寞孤冷,終其一生也沒有遇到令自己心儀的那個人,但這都無所謂,關鍵是那種感覺,遇到屬於你的真命天子的感覺,似在燦若星辰的蒼穹中,突然發現一顆光芒萬丈的太陽,讓你的身體在升温,眼睛被刺痛,內心,卻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撫慰,這便是,愛的'力量。

在《你的名字》中,瀧和三葉從開始的夢境相連,到後來的身體交換,再到最後的街頭遇見,期間隔了太多的故事,終能走到一起,實屬不易。與其説是緣分牽引兩人相愛,倒不如説相愛的兩個人尋找着彼此遇見的因緣,就像薛之謙唱“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陳奕迅唱“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孫燕姿唱“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李健唱“只是因為在人海里多看了你一眼”……

所有的相愛都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你不遇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遇見是怎樣,但當你遇見,又會發現,眼前人似乎早已在自己腦海中夢境裏翻滾千百遍,相見恨晚也好,似曾相識也罷,其實是對眼前緣分的珍惜與膜拜。

這種奇妙的感覺,進入到新海誠的動畫,就會變成了被各種時間和空間“捉弄”而又“促成”的那些美好的愛情。人海茫茫,相識相知不易,卻又有着各種可能,一個不小心的駐足、錯失,都能改寫兩個人一生的命運,有緣無緣,遇到便是緣,彼此的名字,也許會被遺忘,但只需記得,那個名字就叫“我愛你”,已經足夠。

《你的名字》中的歌曲唱到“我們之間吹過的風,帶來一絲寂寞”,是的,那些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的愛情,都在甜蜜中,透露出一絲絲的憂傷,因為有愛,少年才識愁滋味。新海誠似乎從來不曾給愛情下過“天長地久”的註腳,大多是“你來過,我記得,便是永遠”的剎那間的恆永,所以,只要我們彼此的名字,曾一起,留下過美好的傳説,便已經夫復何求。

請記得,在時空交錯的遙遠處,是我們的約定の所。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34

在中國電影陷入低迷的時候,日本電影卻在那端高歌猛進,新海誠執導的年度動畫神作《你的名字》在本土上映52天之後依然穩居週末冠軍寶座,總票房突破154億日元,在台灣公映後前3天也被引爆出1350萬,據説上座率高達99%,顯然99%是在吹牛,但敢這麼吹多少也是有點底氣的。

《你的名字》是日本影史上首部進入100億俱樂部的非吉卜力動畫,已然超越了宮崎駿的《懸崖上的金魚姬》,距離《幽靈公主》和《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近200億還有一段微妙的距離,追趕《千與千尋》的304億已然是不可能了,能有這樣不可一世的成績,一方面説明新海誠憑着神來之筆就要接過日本動畫的大旗了,另一方面對世界動畫界的差等生中國動畫來説是一次狠狠的抽臉,所謂的《大鬧天宮》《大魚海棠》那麼大氣磅礴的題材,在日本動畫師的小清新面前顯得是孱弱不堪,無論世界觀、想象力還是敍事能力,差得不是一個層級,方方面面的遙不可及。

同樣的傷春悲秋和無病呻吟,不得不説國產動畫創作人火候還差得太多。不過對於影迷來説,《你的名字》卻不是壞事,不管你是自然美還是美圖秀秀,畢竟是足夠好看,而且已經可以找到不錯的下載版本,如果不是非要等到看大銀幕,就先睹為快吧,如果確定喜歡再給補票也不遲。

新海誠對風格和故事的追求,絕對要大於對視覺的追求,起碼通過DVD或下載版本,《你的名字》沒有什麼值得讚美的畫面,如果説還有一些畫面能用來當桌面的話,那也是因為男主女人公的顏值太清澈,新海誠一向畫風如此,人物連同場景,陽光、夜晚、星空和家常,容不下一絲雜塵,這一點和郭敬明倒有幾分相似。

這是新海誠的自我救贖,當年他的作品被業內詬病的問題也是敍事蒼白,人物單線條,像《追逐繁星的孩子》《秒速5釐米》也都有不錯的概念和視覺風格,只可惜形式嚴重大於內容,這一次《你的名字》劇情好起來了,同樣不復雜,但劇情線索和時空設定有很精密的結構。

男女主人公兩條線索,各自像正常的`青春男女生那樣生活,一個東京大都市的普通男孩,一個在系守町的鄉村鄰家女孩,兩個人都處於成長的甜蜜與煩惱中,瀧喜歡師姐,卻沒有勇氣表達,每天在波瀾不驚中暗自發着白日夢,三葉作為長女,生理髮育的微妙期,卻生活在單調之中,還要為繼承家族神社儀式。

只有兩個這麼平淡無奇的角色,新海誠卻從有津津有味一直講到情感爆發,在彗星造訪地球前的某天早上,三葉和瀧這兩個相隔甚至遠的人,竟然靈魂互換,醒來時變成了遠方的他/她。在這一段互換各自體的階段,影片主要描寫兩個人對各自身體的好奇,從呼吸全新的空氣,到開始互相惦記,而後開始用手機記錄,交流,瀧以三葉的身體醒來後摸着兩個尚未全熟的胸部,讓人發笑,三葉替瀧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約會,畫面的情緒漸漸的浪漫起來了。影片在這個階段喜感十足又春意盎然。

從瀧意識到兩人不再互相交換開始,影片的節奏變得急促而且緊張,進入到災難片的階段,手機上的記事本消失,而三葉的老家竟然早就毀於災難,瀧在拼命尋找的過程中,一條條線索最終把故事變得複雜,原來和瀧相換身體的竟然是三年前的三葉,這麼一天,三年的時間差把兩個人的時空改造出了新的可能。因為時間差,兩個人互換身體這個事就有了很多值得推敲的細節。瀧和三葉能否感興到時隔三年的對方,能否改變當天的災難,一段情又將緣歸何處,這些懸念和緊張的營救行動一起牽動人心。

愛情當然是影片最大的看點,除了兩位主人公的個體情感和命運,新海誠對世界觀的描寫也似乎找到了門道,開始有點物了,例如鄉村與城市的成長和教育環境,例如對土域文化和鄉土人文的挖掘,又例如對精神世界的探討,不過這些充滿了對熱情的描寫,就在那滿天的陽光或繁星下,時時浮現出顧影自憐的幽幽之意。

據現在的消息來看,影片極可能會引進,之前引進的日本動畫,《多啦A夢伴我同行》藉着製作當量和全民回憶收穫最高,《聖鬥士》《火影忍者》要明顯要弱一個層次,如果論可看性的話,《你的名字》介於兩個階梯之間,賣兩億幾乎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