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第五單元 5.7 工業地域的形成 教學設計

校園 閲讀(1.1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五單元 5.7 工業地域的形成 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五單元 5.7 工業地域的形成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工業聯繫的形成和原因,明確工業聯繫的三種方式及其意義。

2.掌握工業集聚與分散的優點。

3.掌握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分類。

能力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工業聯繫和工業地域的形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用聯繫的觀點分析:世界上許多“工業城”的形成過程,掌握其原理。

德育目標

1.由工業地域的形成認識我國大力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大意義。

2.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工業的集聚和分散,加強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分類。

●教學難點

聯繫實例,分析工業聯繫和工業地域形成的過程。

●教學方法

1.本節主要闡述了工業聯繫、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三部分內容,三者逐步遞進,強化學生的理論聯繫。

2.多聯繫實際,結合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説明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及意義。

●教具準備

投影儀、電視新聞報刊資料、工業生產分佈圖及一些景觀圖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工業的區位選擇與企業的空間發展;工業的區位選擇是將工廠定位,然後進行生產,其生產是由企業來完成的;企業的空間發展、集聚則形成了工業地域。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七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新課教學]

5.7工業地域的形成(板書)

本節內容是在前兩節內容的基礎上的延續或深化。隨着工業生產過程的進行,工業的各部門之間產生了某種聯繫,即工業聯繫,工業聯繫導致工業集聚,進而形成了工業地域。下面我們作一具體分析。

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第一部分工業聯繫,瞭解工業在三方面存在的聯繫,並舉例説明。

學生讀完課文後,老師可簡單提問:(1)教材敍述了哪幾方面存在着工業聯繫?(2)每種方式聯繫中,各有什麼特點?然後,老師進行概括、歸納、鼓勵學生多舉事例,並加以分析。

一、工業聯繫(板書)

工業聯繫是工業社會化、專業化生產的必然結果。我們知道,我們日常用的普通物品,如布,是經過多道工序才生產出來的。正如課本圖5.28所示,生產布匹首先從種植棉花開始,然後經紡紗、織布、印染等工序,最後才成為成品布匹。對於幾乎所有的工業製成品來説,很少有產品從原料開始的全部加工過程(或工序)是能夠在一個工廠裏獨立完成的,各個過程(或工序)可能由各個工廠來完成。這樣,進行各加工過程(或工序)的工廠之間就存在着工業聯繫。這樣的例子,同學們可舉出很多,比如我們使用的筆、筆記本、服裝鞋帽、自行車、電視機等等,都是由不同的工序加工組合而成。從產品所用原料,到產品製作完成,都是由不同的工業部門所承擔,最後組合加工完成,其中各工業部門的分工合作,即存在着工業聯繫。

具體地説,工業在以下三方面存在着緊密聯繫:

1.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的聯繫(板書)

這又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各工廠分別完成某一產品的某道工序,負責前一道工序的工廠的產出成為負責下一道工序的工廠的投入。例如,上面所舉布匹的生產過程,我們使用的課本、筆記本的生產過程等等。他們在生產上存在着一種直接聯繫,即上一道工序的“產品”,是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第二種情況是許多工廠某一產品生產零部件,生產零部件各廠家之間沒有直接的投入—產出聯繫,它們分別與最終產品的組裝廠家(或總廠)聯繫,或通過組裝廠家互相取得聯繫。例如,為汽車廠生產各種零部件的工廠,由於各自生產的零部件不同,他們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繫,但所生產零部件經汽車廠組裝,使各零部件的生產廠與汽車總廠發生了工業聯繫。這樣的例子,我們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如上面所舉生產筆的廠家,還有暖水瓶生產廠家、電視機組裝廠家等等,他們的生產過程中,各零部件均由不同的廠家(或部門)來生產(如筆尖、筆墨、筆管等),然後進行組裝,即成產品(筆)。

在工業生產中,通過專業化工廠的生產,同時與其他工廠進行協作,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專業化生產是社會分工發達的一種表現形式。專業化生產企業配備有專門技術設備、生產工藝和專業的工人、技術人員等,以增加批量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在專業化工廠裏,工業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之間銜接相當緊密,自原料或零部件的投入至產品的產出,全過程自動化連貫生產。提供這種工業生產的設備,稱為生產流水線(見課本圖5.29)。可見,通過專業化工廠的生產流水線操作,加快生產速度,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經營規模,使工業聯繫更為緊密。例如,在我國的大中型企業當中(如彩電、冰箱、紡織、機械零部件等),已基本普及了生產流水線,使企業內部的聯繫更為重要。

2.非生產上的聯繫(板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上的聯繫,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繫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繫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為了共同利用當地的基礎服務設施,如道路、郵局、商店、學校等,也有的是共同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等等。例如,在一些多層建築的標準化工廠房內,有服裝、鞋帽、雨傘、包帶等多種工廠,這些工廠之間基本上沒有生產上的投入—產出聯繫。這種工業的聯繫是種間接聯繫。這樣的現象在各地區較普遍。例如,山西省潞城市的兩大企業,天脊集團公司(原山西化肥廠)和山西水泥廠,它們的區位選擇就是為了利用當地的資源(煤炭、粘土)、水源(辛安泉)、勞動力以及一些公共基礎服務設施等。一般來説,在一個地區,存在着這樣的間接聯繫的工業較多,我們看似兩個不同的工業企業(工廠),雖沒有上面所講的那種直接聯繫,但他們卻存在着某種間接聯繫。

3.信息的聯繫(板書)

除了上述物質上的聯繫以外,工廠之間還有信息的聯繫,如計算機聯網。這種聯繫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將越來越重要。例如,通過互聯網的信息,我們可知哪個地區的哪個工廠或市場,需要哪種型號的產品,我們根據提供的信息,可及時生產這種產品,以滿足其需要。否則,得知某種產品供過於求,我們也可及時調整產品,使企業少受損失。現在,我國正在轉向市場經濟的軌道,這種信息的聯繫,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

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或工業企業的參觀學習,以本地所屬工業企業為例,參觀一些不同的工廠,看他們在生產上或在非生產上是否存在某種聯繫,如存在某種聯繫,請同學們沿着有聯繫的生產線再進行下一工廠的參觀,分析其具體的投入與產出的相互聯繫(這種聯繫我們可帶領學生到某一大型廠礦的各個分廠進行參觀瞭解)。如不存在直接聯繫,可讓學生説出它們之間的間接聯繫,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這種聯繫我們可帶領學生到各小型廠礦參觀,他們一般不存在直接聯繫,但共享本地的基礎設施,如道路、電力、通信、學校等等)。回校後,組織學生寫出調查報告,進而再分析當地的工業分佈狀況,為學習下一部分內容打好基礎。

承轉: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工業聯繫往往導致工廠的集中分佈,產生工業集聚現象。同時,也有的工廠在分佈上卻呈現出分散的現象。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工業的集聚與分散及其原因。

二、工業的集聚和分散(板書)

請同學們閲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投影:問題1:工業的集聚和分散,各有哪幾種情況?請舉例説明。

問題2:工業的集聚和分散,產生的原因分別有哪些?試解析。

學生看完這一部分內容後,對學生進行提問、補充,最後歸納總結,理清工業的集聚和分散的思路。

具有工業聯繫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叫做工業的集聚。工業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可見,工業集聚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例如,在鋼鐵廠周圍建立的機械廠、機械廠所需鋼材的運輸費用會大大降低,能耗降低,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使經濟效益得到提高。這種由工業集聚而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

1.工業集聚的兩種情況(板書)

(1)傳統工業生產的集聚(板書)

一些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繫,且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都較大的工業企業,相互靠近而導致集聚。這類工業的運輸量大,為減少運輸費用,工廠集聚在主要的專業化工廠附近,形成了專業化的生產集聚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和石油化工區等。以鋼鐵工業為例,由於其生產過程複雜,需要好些廠礦和它配套,如燒結廠、焦化廠、軋鋼廠等,其間的運輸量較大,所以,這些相關工廠靠近主廠佈置,形成集聚效應,減少了運輸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2)新興產業的集聚(板書)

這種集聚下的各企業之間很多沒有生產上的聯繫,但它們可以利用集聚的規模優勢,擴大自身的影響。在新的小批量定製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主要的協作工廠需要在地理上靠近,並接近用户,及時反饋信息。這樣就形成了新興工業區

。新興工業區的企業之間既競爭,又合作。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的專業化工業集聚區域內。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在一些地區興建了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是其典型例子,這類工業的集聚,主要靠規模優勢,技術合作,推動經濟的發展。

補充材料1:鋼鐵工業的集聚

鋼鐵工業屬初步加工業,其生產過程複雜,原料、燃料用量巨大,生產規模龐大,佔地多,需勞動力多,工種多,產品種類多,運輸量大。在生產過程中,需一系列相關工廠與之接近,如燒結廠、焦化廠、軋鋼廠、煤、水、電供應系統,還兼管採礦、選礦等,基於這些特點,其工業集聚規模龐大,形成了典型的工業集聚效應。

承轉:隨着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在工業聯繫形成工業集聚時,有的工業也出現了一些相反的現象,它們表現為分散佈置,例如輕薄、短小且價格昂貴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廠家,與電子裝配工廠之間相距較遠,形成了一種工業分散現象。

2.工業分散的兩種情況(板書)

(1)老工業區處於飽和狀態,使得新建企業分散遷出(板書)

一個地區工業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規模時,就會呈現“飽和狀態”,如果再建設新的工業部門,就會出現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一些工業開始向外擴散,尋找新的區位條件,使得工業從集聚走向分散。例如,現在世界各地新興建的電子工業基地,美國的“硅谷”、英國的蘇格蘭區、德國的慕尼黑等。在我國,電子工業也選擇在科技發達、交通便利、環境幽雅的地方,如北京中關村等。

(2)有互相協作的工廠之間的分散現象最終可形成跨國公司(板書)

複雜產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種類很多,可能由分佈在很多地區的工廠供應。從每一種原料和零部件來看,它們可能會銷售到很多地區。為了減少市場上的交易費用,把這種有供銷關係的工廠合併在一起,形成了跨國和跨地區的企業,以及國際和區際的勞動分工。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或接近市場,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勞動力豐富的地區等。從課本圖5.30中可以看出,汽車生產的工業聯繫已經全球化。由於高技術的發展,機動靈活的中小企業越來越普遍。

正如美國福特汽車生產網絡,汽車的各個部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產廠家,從工業聯繫來看,散佈於世界各地的生產廠家,生產產品各不相同,不存在直接聯繫,但都與福特總公司有產品聯繫,這些廠家處於一種間接關係之中。從福特總公司來説,其工業部門(工業產品)遍佈世界各地,是一種工業分散現象。隨着科技發展各零部件輕便、短小,運輸方便,甚至可以空運,打破了工業集聚,出現了工業分散。福特公司正是利用這種優勢,和各國的工業企業建立一種供銷關係甚至合併,最終形成了跨國公司,使福特汽車生產的工業聯繫全球化。

以上內容,我們可用下列表格進行對比。

投影展示:工業集聚與分散

原因

表現形式

結果

工業集聚

獲得規模效益

①運輸量大的協作工廠集聚

②新興產業集聚

形成工業化的生產集聚地域

工業分散

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區位

①複雜產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佈在很多地區的工廠供應

②每一種原料和零部件都會銷售到很多地區

形成跨國公司以及國際和區際的勞動分工

(以上表格,可讓同學先自行填寫,然後給出答案)

承轉:由於工業的集聚,生產規模擴大,生產成本降低,提高了經濟效益,獲得了規模經營。工業因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工業地域。

三、工業地域(板書)

請同學閲讀課文內容,瞭解工業地域形成的兩種情況,並舉例説明。對課文提出的“鋼城”“汽車城”和“糕點城”“糖果城”的存在與否,作出科學的解析,並分析原因。

學生看完課文後,可進行分組討論,分析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最後,老師進行歸納、總結。

工業聯繫產生了工業集聚,工業集聚又促使工業地域的形成。現代工業生產分工越來越細,部門越來越複雜,工藝日益專業化、自動化,各部門、各企業間的聯繫越來越廣泛。這一切為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工業地域的形成可分為兩種情況(板書)

(1)由於生產的聯繫而自發形成的(板書)

工業企業集聚而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傳統的工業區一般都是這樣形成的。這樣因自發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的聯繫,在地理上相互接近,最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如我國的許多鋼鐵工業,在它的周圍就自發地建立了一些與之相應的企業,像燒結廠、焦化廠等。(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當地的工業企業例子來説明)

(2)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板書)

有的是把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繫密切的工廠佈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規劃的工業用地上,先建成基礎設施,再吸引投資者建廠。後一種工業地域,各工廠是由於共同利用基礎設施而集聚在一起的,這種工業地域在世界上比較普遍,如世界上許多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即屬此類。我國許多的工業城市也屬此類,如上海、重慶、瀋陽等等。此外,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利用上述原理而開闢的。如上海浦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等。這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各企業雖然生產上不存在聯繫,但是正是由於共同利用其中的基礎服務設施而形成的工業地域。

補充材料2:見課文p26《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文。

對於上述工業地域的形成,不同特點的工業部門,不同的經濟地理位置和人文、自然條件,造成了種類和地理範圍各不相同的工業地域。下面,我們對比學習兩類性質不同的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分類(板書)

(1)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板書)

在我國一些經濟較落後的地區(如偏僻縣城、鄉村),由於資金和技術條件限制,只有依賴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初步的加工工業,像麪粉廠、製糖廠等,以及進一步以麪粉或糖為原料而發展起來的加工工廠,如糕點廠、糖果廠等。這樣形成的工業地域(食品工業點)面積較小,發育程度低,因而當地工業發展的潛力也小,難以形成大的工業城市。因此,我們也就很少聽説有“糕點城”“糖果城”了。

(2)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板書)

在經濟水平較高、工業地域規模較大的地區,其發展潛力就遠不一樣,如鋼鐵工業。鋼鐵工業的生產過程比較複雜(如課本圖5.31),需要有相互接近的工廠,不僅包括從事鋼鐵生產各道工序的工廠,如燒結廠、焦化廠、鍊鐵廠、鍊鋼廠、軋鋼廠,還包括與鋼鐵生產有聯繫的工廠,如氧氣廠、機修廠、發電廠、水泥廠等,總共可達20~30個工廠。這些工廠集聚,設備大,管線長,佔地多。因此,這樣形成的工業地域(鋼鐵工業區)面積廣,發育程度高,發展潛力大。這類工業地域再加上為方便眾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務業和其他工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由於工業地域的擴展而形成工業城市。例如,我國的鞍山(“鋼都”)、攀枝花、馬鞍山、包頭(“草原鋼城”)等鋼鐵工業城市的形成。除此之外,石油化工區、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屬於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也往往擴展而形成工業城市。例如,我國的石油城大慶、克拉瑪依,汽車城十堰等。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可鼓勵學生多舉些例子,激活思維,加深印象,強化記憶。這樣,一些城市的“雅號”也就理解了。例如美國的“鋼都”匹茲堡,“汽車城”底特律,英國的“石油城”阿伯丁等等。

對於以上提到的發育較高的工業地域,由於它是圍繞某個大型工業企業而發展起來的,而在不同的時期,影響這個大型工業企業的區位因素也在發生變化,那麼,這個工業地域的核心工廠區位就要發生變化,最終使得工業地域也要隨之變化。例如,鋼鐵工業區早期指向煤炭區位(英國的伯明翰、德國魯爾區);20世紀初因冶煉鋼鐵使用的焦煤量大幅度下降而指向鐵礦區位(我國的鞍山、馬鞍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技術的進步,巨型運礦船的出現,世界上很多鋼鐵工業區規劃建設在港口,既便於運輸原料,又接近消費市場(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蘭託、我國的寶鋼等)。

課堂活動: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工業地域按其發育程度劃分,各有哪些工業部門,其發展狀況如何,然後填寫表格:(表格中的內容可分組讓學生先自行填寫,然後,老師給予分析、講解,並將標準內容用投影儀依次展示出來,供同學們學習使用)

兩種工業地域的比較

工業部門

發展條件

區域特點

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區域

麪粉廠、製糖廠、糕點廠、糖果廠

經濟較落後,受資金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只有依賴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初步的加工工業

面積較小,發育程度較低,工業發展勢力較小

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區域

鋼鐵工業、石油化學工業、機械製造工業

工業的生產過程複雜,協作工廠多,工廠設備大,管線長,佔地多

面積廣,發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務業和其他工業眾多,往往形成工業城市

[課堂小結

本節我們學習了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從工業聯繫到工業集聚與分散,再到工業地域的形成,層層緊扣,用較通俗的例子逐一分析,使我們瞭解到,工業地域的形成有其複雜的因素。伴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工業才得以發展,由工業聯繫逐漸產生了工業集聚與分散。一些傳統的工業部門集聚,往往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工業地域或工業城市;一些新興工業的分散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優勢區位條件,又能形成跨國公司,從事世界網絡的生產活動。

[課後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於跨國公司的敍述,正確的是()

a.跨國公司是由國外企業發展而成的

b.跨國公司是指在兩個或更多個國家內控制工廠、礦山、銷售機構和其他資產的企業

c.跨國公司只在國外投資建廠,不設置研究和開發機構

d.跨國公司不可能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答案:b

2.工業分散現象主要表現在()

a.電子元件供應廠家與電子裝配工廠之間b.簡單產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生產

c.鋼鐵工業區和石油化工區d.小批量定製產品的主要協作工廠之間

答案:a

3.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a.工業集聚可獲得規模效益,因此工業不宜分散佈局

b.許多地方的經濟開發區是先建基礎設施再吸引投資者建廠

c.當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的專業化工業集聚區域內

d.絕大多數產品從原料開始的全部加工過程是在一個工廠裏獨立完成的

答案:b

4.關於工業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確説法是()

a.工業集聚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獲得規模效益,因而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集聚

b.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業地域

c.鋼鐵、石油、汽車等工業由於產值高,因而能形成“鋼鐵城”“石油城”“汽車城”

d.鋼鐵工業一定指向鐵礦區位

答案:b

二、綜合題

(xx年廣東、河南)下圖中,甲、乙兩圖分別反映工業分散和集聚的兩類佈局形式。

美國某汽車公司為開拓市場,在歐洲建有一種小轎車的多個零部件廠和3個整車廠,甲圖是該小轎車的生產聯繫網絡示意圖。乙圖的香水瓶生產中心,位於佈雷勒河谷地。15世紀以來,在水、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礎上,那裏發展了玻璃香水瓶製造業。至今集聚了43個公司,從事制模、制瓶、磨砂、塗色等專業化生產。它們協作生產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

根據圖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圖中整車廠所在的三個國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圖中香水瓶生產中心所在的國家是________。

(2)汽車的零部件多實行標準化生產,因此其生產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以下產品中,其零部件生產佈局有類似分散特徵的是()

a.服裝b.飛機c.二胡d.沙發

(3)多個企業在一地集聚,協作生產香水瓶,有利於同行面對面的知識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時供應,以滿足香水瓶生產技術快速創新的需要。在以下產品中,其生產企業的佈局有類似集聚特徵的是()

a.瓷花瓶b.洗髮水c.塑料袋d.啤酒瓶

(4)關於分散:除零部件生產標準化外,接近顧客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佈局的原因。從總體上説,跨國公司將其下屬企業在全球分散佈局,有利於________生產成本,________產品市場。

(5)關於集聚:發達區域往往控制某一類或幾類產品的國際市場。這些區域具有發達的專業化分工、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產業文化,有利於技術的快速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集聚和工業分散。具有工業聯繫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信息交流和協作,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而另一些相互協作的工廠之間,如零部件廠與總廠之間相隔距離較遠,形成工業分散。這主要是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或接近市場,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豐富的地區,以達到降低成本、擴大市場、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答案:(1)英國德國西班牙法國(2)b(3)a(4)降低擴大(5)創新

●板書設計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