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精選5篇)

校園 閲讀(3.99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精選5篇)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

1、提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人們只有發現和提出了問題,才會積極認真地思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一環節要儘可能鼓勵或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後老師進行引導與篩選。由於學生對平面鏡很熟悉,老師可先讓學生提出一些平面鏡成像的有關疑問,老師再引入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大小、形狀及位置與物體的大小、形狀及位置有什麼關係?平面鏡所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老師此時指出物像的關係可能有很多方面的關係,如像與物的上下左右關係,像相對於物運動的快慢關係、物象大小關係(從距離鏡面遠近的角度分析、從靜止角度分析、從運動角度分析等),目的是為學生留有再思考的餘地。此環節由學生提出疑問,老師引導提出問題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自然地引到平面鏡成像這個問題上來。

(注:為使學生在下一步進行猜想與假設時明白所問的問題,老師可事先將本節課涉及到的重要問題寫好投影片或用多媒體技術在電腦屏幕上逐一顯示出來,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2、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的核心環節。它能使探究者明確探究方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探究。此環節讓學生去做一是提高了學生對本節的興趣,二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不受老師特定思路的限制。可以這樣進行:實驗桌上事先準備一個平面鏡,讓學生在平面鏡中觀察圓珠筆,橡皮、鉛筆盒等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形狀,比較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觀察像與物的上下關係、左右關係,觀察當圓珠筆前後左右移動時,圓珠筆在鏡中的像的移動情況,並觀察像的大小與形狀有無變化,像移動的方向及速度與物體移動的方向及速度的關係,然後請多組同學闡述自己的猜想與假設。這裏要儘量地讓多一些同學有發言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興趣。(注:老師必須把住猜想與假設這一關,引導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合理的猜想與假設,不能走過場,怕麻煩,只提出與科學結論完全相符的猜想,本節中,學生不僅能提出: “像與物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這樣的猜想,也能提出諸如“像比物小” , “物體離平面鏡越遠,像越小”這樣的猜想,這些猜想都是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做出的,都是應被允許的,且更具有科學探究的味道。老師引導的探究活動應該既有證實又有證偽,使學生明白科學探索的過程。)。

3、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一環。一開始老師不要急於向學生出示實驗的原理,器材,實驗步驟,而是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討論,確定實驗器材,制定實驗計劃及實驗步驟來驗證前面的猜想與假設。這樣做可充分調動同學思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課堂討論中老師可適當提問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分析找出實驗所需的器材,實驗方案及實驗步驟。此環節由學生做的優點很多:由於是學生自己制定的計劃與設計的實驗,會使學生思路更加清晰,實驗更有興趣,實驗探討更有主動性與創造性,印象更加深刻,後續影響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趣味性,使學生有了敢於思考,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具體操作如下:

①學生進行討論要確定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應選用哪個物體來作鏡面?平面鏡還是平板玻璃?,找幾組分別説出自己選擇的理由。在討論過程中視學生情況老師可作適當的提示。經討論學生一般能找出用平板玻璃做實驗的理由。

②學生討論用平板玻璃作平面鏡時,選擇什麼物體來成像效果最好、最清楚?學生可利用桌上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探討,並分組得出結論。如果學生程度差老師在討論過程中可適當給出提示。例如:

請同學們比較圓珠筆、沒有點燃的蠟燭及點燃的蠟燭在

平板玻璃中的像,哪個成像效果更好?

學生經討論得出用點燃的蠟燭做實驗效果好。

③老師此時給出實驗器材供同學們選用:

同樣大小(長短、粗細)的蠟燭兩隻,小蠟燭一隻、大蜡燭一隻,平面鏡一面,平板玻璃一塊,支架一幅,方格紙一張,同樣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對、刻度尺一把。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2

一、説教材

本節是八年級人教版物理上冊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光的傳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礎上,對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為主線,讓學生經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本節“平面鏡成像特點”是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在通過實驗得出平面鏡成像的有關知識後,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釋大量生活中的成像問題學生在經歷此探究過程中,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和處理。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悦。通過對平面鏡的應用的瞭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對平面鏡成像有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但這個認識中由於視覺的問題存在一個誤區“物體離平面鏡越遠像越小”,在實驗中,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把此問題糾正過來。教學中,要通過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對平面鏡成像成像的規律學生易受到錯誤生活經驗的影響,不能正確的瞭解鏡中像和物體關係,特別是對像和物體大小相等不能正確理解。在探究實驗中讓學生通過觀察鏡中像和放在鏡子後與物體大小相同的物體重合了,來體驗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同時通過強調人眼對遠近的物體大小感覺不同來加深對像和物體大小相等的瞭解。其次學生不能正確的理解平面鏡成虛像的現象,通過在像的位置放在一個光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來正確認識虛像。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通過實驗探究和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動手與合作能力與習慣。

三、設計思想

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論證等科學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學習通過科學探究的方法去獲得答案。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認識生活、解釋問題。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瞭解平面鏡成虛像,瞭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和處理。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

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悦。

2、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通過對平面鏡的應用的瞭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五、重點與難點

重點:設計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活動,

難點:虛像概念的建立過程。

六、教學手段

本課採用“科學探究”的方法,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分析論證等實驗探究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具體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討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法一:

提問:水中的蠟燭能燃嗎?

演示實驗:把一塊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隻蠟燭,在玻璃的後面,放一隻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間的距離,要和蠟燭到玻璃之間的距離完全相等。拉上窗簾,使屋子變暗,從蠟燭這邊向玻璃望去,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蠟燭正在水中燃燒。

提問:你能解釋一下嗎?

同學們想知道這神奇現象的原因嗎?

法二:猜謎語:“表面平平的一塊鏡,你對它笑來它就對你笑,你對它變鬼臉它就對你變鬼臉”。(鏡子)

(二)新課教學

1、平面鏡成像特點

提出猜想:

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呢?

(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想象)

[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猜想)

(1)像與物等大;

(2)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3)像與物左右相反;

實踐:拿起桌面上的鏡子照一照。

提問:你在鏡子裏看到的是不是真實的自己?

教師邊演示邊介紹鏡中的像。

請學生繼續觀察鏡中的像,並前、後、左、右移動平面鏡,觀察平面鏡中像的變化。

教師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用玻璃板作平面鏡?用鏡子做該實驗有什麼不方便?

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係嗎?

③我們怎樣確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實存在?

④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物體大小關係?

⑤實驗過程中,刻度尺有什麼作用?

⑥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有什麼關係?

⑦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左右、上下與物體是否一致?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我們採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像與物是否相等呢?[設疑]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明確探究方法]

——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比較。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白玻璃暫時不取出]

——用兩支相同的筆

——用兩隻相同的蠟燭。

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麼障礙?

——從平面鏡的正面看見了像,想把“替身物體”放到平面鏡後面的像位置上,從平面鏡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體”,而看不見像,所以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為什麼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

——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

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像,你們見到過嗎?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線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儀投射到銀幕上的像

——電影院放映機投射到銀幕的像。

——樹林裏地面上圓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陽的像。

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有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呢?——不是的,平面鏡的背面有一層漆,光線是不能透射過去的。

[小結] 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實光線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虛像。

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身物體”?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要同時觀察到像和替身物體,必須要讓物體通過鏡面的反射光線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都能進入人眼。(教師在此可作適當解釋“光的反射”,具體下面要學習)

好![激疑] 我們看見物體(子)在平面鏡內成的虛像是由於物體射出光線(或反射)經過鏡面的反射進入人眼的。怎樣才能同時看見鏡後的替身物呢?—必須使平面鏡後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麼現在鏡後的替身物射出光線為什麼沒有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被塗在平面鏡後面的漆擋住,光線無法透過平面鏡。

那麼怎麼辦?——把塗在鏡後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沒有其它辦法?——換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現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選擇器材試一試實驗。[學生選擇器材實驗]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像較弱,看不清。

同學們,筆的像比較弱,看不清楚,你有辦法讓物體所成的像明亮起來?——增強光的亮度(照度)。用點燃的蠟燭做。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一)實驗時間長,點燃的蠟燭燒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

(二)蠟燭不容易放置,有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點燃的蠟燭時間長燒短了,像比物短。

——蠟燭不容易放豎直。

——蠟燭容易倒下。

想什麼辦法改進實驗呢?看看裏面桌還有什麼器材。[兩把手電筒]

——用手電筒作為物體,代替蠟燭。

你們再試一試看。

[有的學生沒開亮做,像較弱,看不清;有的學生開亮手電筒,但燈光豎直向上射出同樣效果不好]

同學們,手電筒的像為什麼比點燃的蠟燭的像弱;看不清楚,動一動腦筋,有沒有辦法使手電筒成的像明亮起來?——把當作物體的手電筒開亮,並把手電筒的頭旋下來做。

對,這樣可以增強光的亮度。再來試試看。

[啟發]作為替身物的手電筒(沒開亮的)應移到什麼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與開亮的手電筒的像完全重合。

[學生的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幾經挫折,實驗成功後能很好地體會到科學探究成功後的成就感。]

平面鏡成的虛像與物體的大小?——等大。

實驗驗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把上面實驗放在白紙上做,只要記錄兩手電筒和玻璃的位置。改變開亮手電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實驗兩次。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實驗中兩手電筒的位置。

分析實驗記錄:

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到玻璃板的距離。

連接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的位置,觀察連線與鏡面的關係。

[得出實驗結論]交流與評價:

(1)、同學們各自的探究結果是否相同?

(2)關於平面鏡成想的特點還有那些猜想?準備怎樣去驗證它?

學生課後自己探究:

改變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是否改變?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相反的嗎?

2、平面鏡成像原理

讓學生回憶“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提問:猴子最終有沒有撈到月亮?為什麼?

人眼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是因為由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視神經的感覺,並不是光從眼睛發射向物體的。

如圖所示,人眼是根據光的直線傳播來判斷物體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為有光線入人眼。點燃的蠟燭上p點射出的任意兩條光線pa、pb經平面鏡反射後的反射光線e1a、e2b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於p′點,人就會感到p′點是一個“發光點”,而p′點就是p點的虛像。同理,蠟燭上的其他點也都能在平面鏡內產生對應的虛像點,它們共同組成了蠟燭的虛像。因此,平面鏡中的虛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發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所形成的。(這是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八、課堂小結: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以下要素(視學生的具體情況,可明確):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5)分析與認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九、佈置作業

讓學生在理解科學探究的情況下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論)

自讀教材“球面鏡”部分。

十、教學反思

本節課基本的思路是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對教師來説,實驗探究課是一節非常難以駕馭的課,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引導學生制定計劃設計實驗到進行實驗探究,都有相當的難度。儘管探究的目的非常明確,無非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但學生初次學習物理對物理中的科學探究過程還不是非常熟習,特別對制定實驗計劃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該認真考慮並進行積極突破的問題,必要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克服難點。學生根據實驗的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猜想,在此教師只要引導好學生打開他們的思路,使學生能大膽的進行猜想。對於學生的想法教師不要評價對與錯,只是引導他們,使其想法儘量合理。但在探究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好,即不能失控,也不能出現包辦的現象。

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如何?學生的感受就能説明一切。課後,一名學生深有感觸的説,上這樣的課,就知道怎樣去學了,也會學了。還有的學生説,假如能經常地這樣去訓練,那我們對科學實驗探究的興趣,必超過對足球、對電子遊戲的迷戀。因為他們急於去探究科學的奧妙。所以,這節課沒把重點放在知識結論上,而是放在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上,讓學生經歷有意義的探究活動,體驗正確的認識是怎樣產生的,這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認為比較成功的一面。雖然有些問題還不能用現有的知識來解決,但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學習,本身就是探索。這種以實驗探究為手段,讓學生自己解開科學之謎的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能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討論,養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設計實驗方案。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能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物理現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實驗方案的設計。

【難點】

器材的選用和方案的選擇。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問題導入】

首先我會讓學生思考:我們照鏡子時,我和鏡子裏的“我”有什麼區別?

由於學生自身的經驗,學生很快答出:一樣。那麼我和鏡子裏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決這個問題。

環節二:建立規律

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根據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紹與平面鏡成像中光的幾個術語:

物:平面鏡之外的物體。

像:平面鏡裏可以觀察到的物體

【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像時,物和像有什麼特點?

【作出猜想】

(1)物比像大。

(2)物與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設計實驗】

(1)實驗器材:兩隻相同的蠟燭,刻度尺,玻璃板,白紙。

(2)實驗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紙,紙上豎着放一塊平面鏡,在玻璃板前點燃一支蠟燭,可看到鏡中的像。

拿未點燃的相同蠟燭,在玻璃板後移動,直到蠟燭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測量像和物的位置關係。

改變點燃蠟燭的位置,多測量幾次。

【記錄數據】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什麼在實驗中只點燃一支蠟燭?

答:一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係,二是便於觀察。

環節四:小結作業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鏡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重點內容之一,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認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和應用。平面鏡既與生活聯繫緊密,又是學生首次接觸“像”概念,為“凸透鏡成像”作了鋪墊。所以,它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瞭解平面鏡能成虛像。

(3)理解平面鏡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悦。

(2)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感受探究的各個環節。

(2)難點: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虛像的概念。

課程標準提出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步驟,而八年級的學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較弱,所以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是本課的重點。虛像的概念比較抽象,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確定為本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經具有前提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平面鏡成像現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興趣比較高。

三、教法學法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課程理念認為: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應注意過程與方法。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本課採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探究——分析論證——交流評估——應用拓展等程序,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具體的方法:教師引導探究法,學生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5

【課程標準要求】

1.知道平面鏡的作用及成像特點,瞭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2.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原理和虛像。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就是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學習,體會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和交流評估。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主要以學生分組實驗、教師點撥為基本方法,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分析討論,逐步形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由於學生在小組實驗中經歷了科學探究的一系列過程,遇到困難時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解決困難,使學生體驗到實驗成功帶來的樂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任務及學情分析】

平面鏡學生很熟悉。上課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平面鏡內所成的像,進而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想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本節課所提出的問題,並不需要學生立即回答,只是為了引起研究興趣,為進一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必要的鋪墊。目的在於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自己總結出規律,同時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印象,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牢固。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平面鏡的作用,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 理解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鏡成像作圖法。

3. 瞭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 經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

2. 體驗實驗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學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 通過學生的交流活動,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精神,初步形成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以及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2. 難點:設計實驗找到“虛像”,以及對“虛像”的理解。

【實驗器材】

1. 教師用具:蠟燭、光屏、鍍膜玻璃、支架、平面鏡、直尺、量角器、多媒體課件等

2. 學生用具:蠟燭、鍍膜玻璃、支架、刻度尺、平面鏡、座標紙等

【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及講授解析

【評價設計】

1. 注重過程評價:注意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中各種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和評價;

2. 設計當堂檢測題,檢查學生所學知識和方法的掌握情況。

【教學過程】

1.課前熱身——複習導入

小孔成像的成像特點及原理

(1) 已知入射光線,根據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線

(設計意圖:複習小孔成像及光的反射定律,為本節課學習的平面鏡成像原理、特點及虛像的判斷方法做好鋪墊。)

2.新課教學

模塊一:通過觀察活動,建立“像”的概念,明確平面鏡的作用

教師引導:利用課前熱身2,鞏固平面鏡的第一個作用——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學生活動:通過平面鏡觀察自己或其它同學。

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麼?鏡子中的“你”叫什麼?

交流發現:看到了一模一樣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像)。

教師歸納:在物理學中,鏡子中的“你”,叫做“像”;它不同於“影”。引導學生得出平面鏡的第二個作用——成“像”,從而建立“像”的概念。

(模塊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的生活體驗,使學生了解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像”的概念,為後續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學習打下基礎。)

模塊二: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環節一: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

分組討論:觀察平面鏡中的像,你認為像與物體有什麼關係?

(設計意圖: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提出最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問題,便於學生理解問題和展開討論。)

環節二:提出猜想,交流發現

學生活動:圍繞着學案上的問題,邊觀察平面鏡中的自己,邊進行猜想。

學生交流:通過觀察發現像與物之間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大小相等/不等、像近大遠小……(提示學生説明猜想依據)

教師活動:整理學生的猜想,並進行歸類:同學們的猜想主要圍繞着像與物之間的大小關係和位置關係。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日常感受展開討論,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科學猜想。)

環節三: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引導:選用怎樣的器材才能找到像的位置?怎樣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係?如何確定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學生活動:分組實驗、比較,選擇合適的器材解決問題。

突破難點:利用鍍膜玻璃不僅可以看到像,而且可以找到像,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利用另一支同樣的蠟燭代替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便於比較大小關係。(請學生到講台來,演示交流小組討論得出的實驗方案。)

形成目標:通過上述過程使學生明確實驗步驟,形成正確的實驗方案,知道器材的選擇和實驗的操作步驟,以及在實驗中觀察、收集、記錄相關的實驗信息(或數據)的方法。

(設計意圖:由於本實驗的最大難度在於怎樣找到“像”,因此,通過教師預設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構思,從而設計出正確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充分理解利用鍍膜玻璃代替平面鏡、利用同樣的蠟燭代替像的原因——等效替代,體現科學方法教育。)

環節四:進行實驗並收集數據

温馨提示: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有普遍性、科學性,應改變物體與替代物的位置多做幾次。

學生活動:根據最終確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分組實驗

教師活動:巡視各組實驗情況,並在多媒體上展示實驗的基本過程,為在設計實驗方面仍存在疑問的同學提供幫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另外,將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用多媒體呈現,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

環節五:分析歸納

學生活動:展示實驗成果,並嘗試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

教師引導:如果將對應的像與物的位置相連,會有什麼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培養學生對數據處理、歸納總結的能力;對於學生不易發現的“連線垂直”問題,教師可以進行適時的點撥,幫助學生髮現這一特點。)

環節六: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活動:根據實驗記錄得出結論

教師歸納: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設計意圖:交流提升實驗結果,得出明確的實驗結論,幫助學生理解實驗結果。)

環節七:評估(按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

教師提問: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那麼,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像“近大遠小”的感覺呢?

課件展示:人眼在觀察同一個物體時,視角會隨着物體到人眼的距離發生變化,當視角變小時,就會感覺好像物體變小了。

(設計意圖:此環節提出的問題是根據學生的課前猜想所隨機制定的,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像“近大遠小”的特性,教師則沒有必要人為的增加學生的認知難度來講解此部分的內容。)

(模塊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模塊三: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建立“虛像”的概念

環節一:知道平面鏡成“虛”像

教師引導:如果有木板把點燃的蠟燭遮住了,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到燭焰嗎?

學生討論:利用平面鏡觀察。

教師引導:(用平面鏡改變角度,使學生可以通過平面鏡再次看到燭焰。)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同學們看到的是蠟燭的“像”,這個像有什麼特點呢?

學生活動:嘗試用光屏承接平面鏡所成的像。

交流結論:通過類比小孔成像,初步得出“虛像”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類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感知“虛像”的特點。)

環節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尋找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交流學習成果。

教師活動:總結提高,利用多媒體展示“平面鏡成像作圖法”。

形成目標:理解虛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鏡成像原理作圖法,並能夠結合平面鏡成像特點規範作圖。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學習,在學生已經對平面鏡成像特點有初步瞭解的基礎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進一步的總結、提升,對於突破難點、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的知識有很大幫助。)

模塊四:瞭解平面鏡成像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關於平面鏡成像的應用,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學生活動:在教師舉例的基礎上,學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關於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的物理現象,嘗試解釋現象揭示本質,從物理走向社會。)

3.課堂小結

小組討論,回顧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方面有什麼收穫?在實驗技能方面有哪些提升?還存在什麼問題和疑惑?

教師活動:根據學生的交流成果進行歸納提升,形成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歸納總結的情況進一步提升,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

4.當堂檢測

1.利用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和光的反射定律,畫出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圖略)

2.身高為1.6米的一位同學,站在平面鏡前1米的地方,

他在鏡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_______;當他向鏡面

移近0.5米時,他與鏡中的像的距離為______;像的高

度是_______。

(設計意圖:針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簡單的反饋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

作為學生國中階段第一次經歷的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本節課在學習過程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等待突破的難點。例如在學生設計實驗時:怎樣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器材找到像的具體位置?怎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較像的大小關係?以及在實驗結束後用什麼方式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虛像”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加以合理的考慮和安排。

教師只有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做好鋪墊,利用適時的提醒,使學生自己找到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設計了實驗的過程,他們在主動的解決問題、主動的探究,而不僅僅是被動的執行實驗過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實驗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