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通用5篇)

校園 閲讀(6.51K)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通用5篇)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篇1

1、重點字詞:

阜盛fù:興盛;阜,多。埠

廝:小廝,未成年男僕。/ 廝認,互相認識。

斂聲屏氣:恭敬嚴肅得屏住呼吸,不敢説話。 嬤嬤mómo:舊讀mā,年老婦女。

納罕hǎn:感到奇怪。 綰wǎn着:把長條物盤繞成結。 軒xuān峻:高大。

匙箸chízhù:匙子筷子。/ 匙,鑰匙。

憨hān頑:天真頑皮;憨,樸實天真。

懵měnɡ懂:糊塗,不明事理。

紈絝wánkù:紈絝,富家子穿細綢褲,借指富家子。

潦倒:頹喪;這裏指不約束檢點行為。

瞋chēn視:怒時瞪眼看。 草莽:雜草;這裏指沒有才學。

姣jiāo花:美麗的花。 顰pín:皺眉。

杜撰zhuàn:虛構、編造的。 忖度cǔnduó:推測。

勞什子:北方方言,東西、物件。

盥ɡuàn沐:洗浴。 翠幄Wò 儀yí門 敕Chì造

便biàn宜 憊bèi懶 放誕dàn 伺cì候 作揖yī

嫡dí親 狡黠xiá 內幃wéi 兩靨yè

宮絛(tāo) 兩腋(yè) 賈赦(shè) 鏨銀(zàn)

戲謔(xuè)馴騾(xùn) 罥煙(juàn)

2、古今異義:

偏僻 古 偏激 不端正 今 偏遠交通不便之地

便宜 古 方便 今 價錢低

態度 古 神態 今 對事情的看法

風流 古 風韻 今 有功績又有文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風騷 古 姿容俏麗 今 婦女舉止輕佻

可憐 古 可惜 今 值得憐憫,憐憫,不值得一提

3、名句名段:

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起笑先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4、文學常識:

曹雪芹,名霑(zhān ),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大約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確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證。在“曹雪芹印”中有這樣一首詩:我也曾金馬玉堂,我也曾瓦灶繩牀。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炎涼!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羣芳。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全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腐朽本質,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發展趨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峯之作。“於悼紅軒中披閲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林黛玉進賈府》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精彩篇章,是全書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對這個封建大家族進行了介紹。這一節除了環境描寫,最主要的作用還是通過不同的描寫手法刻畫了賈府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出場,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環境描寫細緻真實,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動作描寫生動形象。標題點出了中心事件,題眼是“賈府”──全書的典型環境。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篇2

1、 重點字詞

鈍dùn響 寒暄xuān 朱拓tà 乞丐qǐ gài

不更gēng事 謬miù種 儼yǎn然 雪褥rù

塵芥jiè 形骸hái 頰jiá 賀家墺ào 嚎háo

荸薺bíqí 絮絮xù 馴xùn熟 桌幃wéi 訕訕shàn 斂liǎn 怔怔zhèng zhèng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瞥piē 監(jiàn)生 陳摶(tuán)

新正(zhēng) 捺(nà)上 草窠(kē) 拗niù不過 蹙cù縮 詭guǐ祕 門檻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zhuì 牲醴shēng lǐ

蹣跚pán shān 間jiàn或:副詞。有時候;偶爾。

瓦楞wǎléng:瓦隴,亦作瓦壟。即屋頂上用瓦鋪成的凸凹相間的行列。 悚sǒng然:害怕的樣子。

躊躕:chóu chú也作“躊躇”,①猶豫,遲疑不決:躊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進:躊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頗費躊躇|躊躇多日。④從容自得的樣子:一臉躊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鬱:望西都,意躊躇。

瑟瑟:sè象聲詞。形容顫抖:瑟瑟發抖|形容輕微的聲音:秋風瑟瑟。

沸反盈yíng天:沸:滾翻;盈:充滿。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囂雜亂。

絮絮:xù xù 1.語繁不斷貌。 2.連綿不絕貌。

歆享xīn xiǎng:神靈享受供物。

嗚咽wūyè: 1.低聲哭泣。亦指悲泣聲。 2.形容低沉悽切的聲音。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盧進勇蹣跚地跨過兩道水溝,來到一棵小松樹底下|步履蹣跚。也作盤跚。

2、 文學常識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隨後連續發表《孔乙己》《藥》《故鄉》等著名小説。1921年寫成小説集《阿Q正傳》,成功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1923年寫成小説集《吶喊》,為現實主義的新小説奠定了基礎。其後又發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説和《藤野先生》《範愛農》《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殺後,憤然辭職,定居上海,專門從事寫作,研究馬列主義,成為馬列主義的無產階級戰士,先後主編刊物和寫作優秀雜文《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等。

《祝福》是魯迅的小説代表作之一,是魯迅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説從一個啟蒙知識分子“我”的視角,以倒敍的手法,追述了底層婦女祥林嫂悲劇的一生,通過祥林嫂的藝術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舊社會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摧殘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篇3

1、重點字詞:

鯨(jīng)鯊 脊鰭(qí) 攮(nǎng)刺 海鰩(yáo) 黏(nián)液 蹂躪(lìn)攥(zuàn)住

榫(sǔn)頭 舵(duò)把 堤(dī)頂 殘骸(hái)

嗜(shì)殺

2、名句名段:

“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説,

“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3、文學常識: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入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説:“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厄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集《在我們的時代裏》《沒有女人的男人》,長篇小説《永別了,武器》,中篇小説《老人與海》《太陽也升起了》《有的和沒有的》《喪鐘為誰而鳴》《渡河入林》,特寫《西班牙的土地》等。作品具有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是開一代文風的語言藝術大師。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則不重在描述故事,而重在表現哲理,在藝術上更多地運用了現代派的表現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滿象徵意味。桑地亞哥只是一個命運乖戾的漁夫,雖然最終沒能保住大馬林魚,但在與鯊魚搏鬥的過程中,他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是精神上的勝利者,他是一個永不言敗的硬漢子,象徵人類戰勝自我、永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的象徵;而 “大海”“鯊魚”象徵着神祕的命運與不可知的世界。寫鯊魚之兇猛和殘暴主要為了烘托桑地亞哥的剛毅、頑強。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篇4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於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並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裏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小説閲讀答題技巧

知識鏈接

1.小説概念及三要素

2.小説的情節結構

3.小説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環境描寫襯托對比等)

4.小説巾的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社會環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

自然環境作用: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

命題角度(一)情節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説的關鍵,是欣賞小説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説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

1、把握故事情節

(1)三種題型: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説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説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於:

①抓住場面:

②尋找線索;

③理清小説的結構。

(3)分析小説故事情切時要注意兩點:

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衝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説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衝突;

②分析情節不是鑑賞小説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説主題服務的。

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説主題的作用。

2.鑑賞故事情節

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是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

常見題型:

1、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説中起到什麼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説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

內容作用+結構作用

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2、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閲讀的興趣。

3、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

4、照應前文。

5、推動情節發展。

6、刻畫人物性格。

7、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8、起線索作用。

9、埋下伏筆。

提高語文成績有哪些竅門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語文即使不聽課,在考試的時候,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上課的時候,經常不注意聽課,或者是利用語文課的時間去睡覺,這種做並不對,我們一定要利用好語文課的時間,然後在課下的時候,用少的時間去學習語文,其實有些時候,語文底子打下了,即使你課後的時候不怎麼學習,課上認真聽講一點,你的成績也會很好的,所以利用好上課的時間,對你學習很重要。

語文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感悟的,有些東西可能老師講我們也聽不懂,所以學習語文,還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篇5

1.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於"於",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後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語氣助詞,表感歎,與"嗟"連用,譯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錶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並列)

(6)國小而大遺(連詞,錶轉折)

(7)則羣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3.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聖人之所以為聖(代詞,指代這件事)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10)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這,這一類)

(13)作師説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5.於

(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於師(介詞,向)

(3)於其身也(介詞,對於)

(4)皆出於此乎(介詞,從)

(5)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

6.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