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精選5篇)

校園 閲讀(1.72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來展示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會意字的構字方法和特點。本課韻文,詞串壓韻,簡明扼要,琅琅上口,便於誦讀記憶。

在教學此課時,我充公利用了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圖片,明白“日與月合起來是明”,然後進行識字方法的指導,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挺快的。我重點示範上第一小節,然後引導學生自學第二小節的內容,通過動作、語言描述、動畫課件演示,邊扶邊放,讓學生掌握第二節韻文的生字,效果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小節,通過合作交流討論,聯繫實際生活,自由彙報自學所得,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自學的樂趣,也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和孩子識字的興趣。最後,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字依照課文的樣子編一編識字的口訣。學生編得挺快的,有句為證:三口品,三石磊。竹毛筆,人云會,合手拿。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2

興趣是促學的動力,是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合作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教學目標中,有這樣一條: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種喜歡和願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行動中去激發,去培養。我在教《日月明》這一課的生字時,我先將生字卡片一一掛在黑板上,讓孩子們四人一小組合作,想辦法記字,孩子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只聽見一會兒這個説:“我會記這個字。”一會兒那個説:“這個字是班上的名字。”學生興趣濃厚,個個臉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又問孩子們:“誰來説説你交了哪個朋友了?”孩子們紛紛舉手,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老師,我記住了晶,我可以給它編兒歌:三日晶,亮晶晶。”

另一個孩子迫不急待站起來:“我還可以給晶打個謎語: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來。”……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快樂,源自喜歡!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這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孩子求知識是何等重要!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3

第一學段對識字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所以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識字量大,幾乎每一課都編排了十幾個生字。識字編排很有特點,往往是一篇小韻文中包含十幾個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課來説吧,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可以説並非易事。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一面反覆閲讀教材,領會其特點,設計了以“明、鮮”兩字引路,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的大思路;一面又翻看了《漢字的演變》一書和《古代漢語詞典》。通過學習、查閲,我把握住了會意字的特點,將較難理解的“眾”、“森”等字製作成了課件。一切準備就緒,望着大塊的學生主動學習設計,我真是不知道課堂上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第二天,我帶着滿腦子的疑慮走進了課堂。當我以課件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後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説“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説“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着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麼?”時,學生們有的説:“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鮮’應表示更好吃了。”有的還説:“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他們的主動與活躍漸漸驅散了我心中的疑慮,帶給我驚喜。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時,主動學習意識強烈,敢想,敢説,尤其問題意識濃厚,如有的學生説:“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裏幹活。”平時最調皮的宮翔宇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麼上邊不是‘水’字呀?”他這一問,我還真是沒想到,我誠懇地誇獎他:“你可真善於觀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還真沒查到呢?”還沒等我説完,李小西則高高地舉起了手,在我的示意下,他站起來説:“我知道!‘一’表示一個大蓋子,蓋到火上,火就能滅。”他們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膽地發問着實又給了我一個驚喜。一節課在極為融洽、民主,學生熱情高漲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着,使教者與學者都身心愉悦。

激動之餘,不由得提起筆將興奮記下:首先,作為一名面對新課程挑戰的教師要學會去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的辦法後,再回到課堂。一個四肢不勤,頭腦懶惰的教師是永遠走不進新課程的。同時使我深深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太少,還這麼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自己要多讀書,多積累。因為課改下的課堂很難預料會出現什麼樣的突發情況,一旦需要,才不至於臨時抱佛腳,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

其次,使我更加認識到:老師立足於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指導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後再丟開老師這根“枴杖”,自己獨立前行。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説,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好奇心和興趣。

第三,作為今天的教師應該擺脱掉“弟子不能賢於師”的説法,以及好為人師的指導。在教學中要保持一種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索的心態,嘗試着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

第四,教師也要學會傾聽,要認真地傾聽孩子們的發言。只有這樣才能對他們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稚嫩的心。這節課上宮翔宇説:“老師,‘眾’上邊的一個人是領頭的,下邊的兩個人是跟在他後頭的。”因為着急快點進行教學,我就沒有聽清,錯誤地指導道:“你説的是‘種地’的‘種’,不是這個‘羣眾’的‘眾’,應該這樣寫。”隨即板書了一個“種地”的種。孩子悻悻地坐下了,一臉的不高興。課下,是其他同學告訴我,我才知道的。於是我向宮翔宇真誠地道了歉,才得以沒有傷害到孩子,否則我的一句錯誤評價將對這個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呀!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4

《日月明》一課共有13個生字,其中11個生字是會意字,所編排的韻文也朗朗上口,易讀易記,所以在備課時我個人認為學習會很容易的。但在實際上課時,學生的表現距離我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細分析,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首先,因為本課都是一些會意字,在備課時認為學生藉助韻文在讀書過程中就能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所以對於本課的生字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高估了學生的實際水平。

其次,在處理本課生字上與以往相比過於倉促,學生認讀時間短、形式單一,以至於拿出某個生字,還有部分學生不認識。

鑑於以上不足,再來教學這樣的會意字,我會做好以下工作:

1、首先結合韻文讓學生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以“明”為例,先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所表達的事物,再進一步引導太陽也好,月亮也好,它們都會發光,給人帶來光明,所以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結合漢字字形“表意”的特點進行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意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樹上歇歇腳,就是“休”字。聯繫字義識記和分辨字形這種方法比較簡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示範引導,學生就能基本掌握。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他們就能自主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3、拓展延伸。漢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對孩子來説,卻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將抽象的字符變得有意思起來,在結合漢字的構字特點、基本規律的同時,增強識記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這一課,學完文中的會意字,還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認識的、熟悉的還有哪些類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識字教學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不容易,對老師來説更是一個挑戰,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找準突破口,帶領學生紮紮實實識字,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

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5

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本課主要是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並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備課時,我想:怎樣才能把枯燥的識字課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漢字呢?於是我就在激趣方面入手。

激趣先是體現在新課導入環節。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察古人用來表示事物的圖,並讓他們寫出相應的漢字,告訴他們這些叫象形字。象形識字課顯然為本課會意識字做了很好的鋪墊,實現新舊知識的鏈接,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識記字形並發現會意字的結構特點,我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髮現會意字的規律性的東西,使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課文其他會意字。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圖畫的出示和我的一些肢體語言能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字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原本設計是先扶着學習“明”和“鮮”,再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其他的會意字。可當學生在彙報時沒有結合圖畫和會意字的結構特點來談的時候,我就沒有更好地去引導,反而顯得有些緊張由自己一人包辦。因此,這時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減弱,表現為注意力不夠集中;老師講課也顯得囉嗦了,以致後來時間顯得較為倉促。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讓我深深地感到要想上好一節課,備課時每一個環節的設計必須要細,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的策略。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