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

校園 閲讀(4.21K)

轉眼難忘的社會實踐生活就已結束了,這段經歷,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那麼我們需要好好地進行總結了。那麼實踐報告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

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1

三下鄉,一個讓人敬佩的詞語。它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科技的推廣,農民科學意識的提高……

然而,通過這次我自己的三下鄉的經歷,體會到了更多實質上的東西。僅在這裏分享一下。

以前從一些去過三下鄉的同學的口中得知的三下鄉就是出去悠閒的耍,甚至可以理解為出去旅遊。但這次實際的經歷給我的感覺卻不是這樣的。沒有悠閒,有的卻是説不清的,難以表述明白的一種感覺。我想這種感覺就是這次最大的收穫。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走進鄉村,瞭解鄉村,鍛鍊自己。這也是開展三下鄉的目的之一吧。這次三下鄉可以説是大大的補充了精神營養,丟掉了以前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單幹的作風,多了一份責任心。我們要相信不管在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的團隊一起面對,羣策羣力,總可以解決的……

團結是什麼?這次經歷又給了我一個更高的認識。那就是在隊伍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在自己的着力點上,發揮自己的最大功效,從而使得整個團隊變得強大起來。在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無不體現着團結,無不詮釋着團結的含義。每一個活動順利開展,又何嘗不是團結的完美表達呢?這些細節體現團結的同時,也在增進隊員之間的團結。使得我們可以跨越又一個高度,佔領新的平台,我想這種精神會使我終身受益。

三下鄉然我不得不從新審視我自己,從新定位自己。在在以前,我還是相當的不懂得思考,對自己的能力沒有做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對於很多的活動,我自己一個人參加,不會合作共贏。現在,自己看到了一些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而我自己正是卻這些。所以我得學習,需要補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在以後多思考一些,多學一些。

畢竟一個人強大,不僅僅是指軀體的強大,更應該是指他的思維,智慧力量的無窮。我希望自己會是一個強者。

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2

近日,重慶各大高校陸續開始開展“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前期的組隊、選題、策劃、實地考察等準備,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嘉約”三下鄉小分隊自XX年7月5日至xx日圓滿完成為期一週的暑期三下鄉

為了開展一場難忘的三下鄉活動,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的10名同學自願組成一支三下鄉小分隊,大多隊員為團總支、學生會的幹部,經過一年的幹部生涯,他們的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鍛鍊和成長,隊伍由院黨總支副書記柏楊老師進行指導。經過多次討論,確定本次活動地點——重慶市墊江縣周嘉鎮;隊名取名“嘉約”,意為我與周嘉有個約定,前往周嘉開展活動,關愛留守兒童、老人,積極宣傳農村城鎮化建設和核心價值觀等國家政策。

經過一個月的討論和策劃修改,最終確定了一份完整的三下鄉活動策劃。拿着策劃書,隊長和一名隊員前往周嘉,與政府進行活動的接洽,確定活動詳情,以便更好的開展活動,讓周嘉居民感受到三下鄉的魅力。

一、多彩活動展現青春活力

(一)建立實踐基地,體驗務農辛苦

為了與周嘉鎮長期有效的合奏,建立學校和基層的共建機制,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機會與能力,“嘉約”三下鄉小分隊與周嘉鎮人民政府在友好互助的前提下,於XX年7月7日簽訂《重慶郵電大學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並舉行了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掛牌標誌着本次三下鄉活動已正式開始,同時周嘉鎮已成為重慶郵電大學的社會實踐基地,共同為周嘉鎮居民生活做出努力。

在啟動儀式之前,我們已經開始進入基層,體驗農村生活。我們與農民一同除草、施肥等,體驗務農之辛苦,瞭解農民之艱苦,在務農空閒時,我們與他們交流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家鄉、自己的變化。通過務農,讓處於舒適環境的大學生,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磨礪了意志,豐富了社會經驗,堅定了生活的步伐。

(二)以我之學,回報社會,展重郵學子互助價值觀

以活動作為踐行和宣傳核心價值觀的橋樑,以便更好更易讓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嘉約”小分隊在活動中堅持“以我之學,回報社會”的理念,開展了office技能培訓、十九點課堂,分別對周嘉鎮下屬村委人員進行word、excel培訓,對兒童進行單片機、英語、手工、ps等講解,希望他們能在活動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加以發展。在office培訓結束後,一名幹部説到:“這次是真的學到了一些東西了。”

(三)關愛老人,從健康做起

經調查,周嘉鎮雖農業發達,但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農,因此,周嘉現居人口中老人、兒童較多。

為了更好傳承中華美德中的敬老愛老,“嘉約”小分隊攜手康復藥房開展“關愛老人健康,幸福萬千家庭”健康知識講座、免費測血壓、發放《生活小冊子》,希望老人更加註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健康度過晚年。

(四)關愛留守兒童,遊戲中建立團結協作力,展核心價值觀社會篇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熱詞很多年了。社會各界也早已掀起一場關愛留守兒童的關愛風。“嘉約”小分隊也瞭解到周嘉的留守兒童較多,也加入了關愛的行列。

通過“圖書捐贈”,讓孩子們人手擁有兩本書,養成讀書好習慣;通過“趣聞運動會”,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養成團隊協作力;通過“變廢為寶”設計賽,製作花瓶,播散種子,播下希望,書寫理想,為自己加油!

(五)基層宣講價值觀,文藝晚會展夢想

小分隊本次的活動主題為“弘揚核心價值觀,共謀周嘉新規劃”,因此在活動第四天,我們開始進行調研問卷的分發和城鎮化建設、核心價值觀的講解。活動第六天,隊員通過採訪周嘉政府人員瞭解關於核心價值觀和農村城鎮化建設等問題。在整個宣講活動中,小分隊共發放調研問卷和宣傳資料368份。

為了更好的將核心價值觀帶到周嘉居民心中,小分隊策劃了一場“與你相約·告別周嘉”晚會,同時也作為本次三下鄉活動的結尾。晚會上,我們通過脱口秀、歌曲、詩朗誦來講解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意義。除了我們的節目,孩子也主動報名,一首《我為自己代言》,表現出孩子的獨立自強;一首《隱形的翅膀》,表現出孩子的堅強勇敢;一首《蟲兒飛》,表現出孩子的單純美好。晚會最後由嘉約全體隊員帶來的《明天會更好》結束,祝願周嘉美好的明天,祝願孩子們美好的未來。

二、活動成果多元宣傳

本次三下鄉活動得到了周嘉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政府人民便通過廣播通知村民,瞭解三下鄉活動。小分隊也通過發放活動邀請函、張貼活動宣傳單、前往街道宣傳等形式,廣泛向村民宣傳本次三下鄉活動,並邀請他們積極參與。最後,在多元宣傳中,活動的參與人數、參與度超過小分隊預期。在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三下鄉活動被墊江電視台報道並宣傳,同時受到國家主流網站報道20餘次。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受到當地居民的一致好評,活動結束後,一位居民感歎道:“哎,你們明天要走了啊,以後街上又少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了。”

本次三下鄉活動,“嘉約”小分隊共開展志願活動13次,建立社會實踐基地1個,舉辦大型文藝晚會1次,office技能培訓42人次,慰問留守兒童34人次,發放圖書105冊,免費測血壓56人次,發放調研問卷和宣傳資料368份。

7月,炎熱,炙烤着大地,城市中的居民大多呆在空調屋裏享受着空調帶來的`低温,然而,有這樣一羣大學生不畏天氣的炎熱前往全國各地開展

所在村莊社會實踐報告3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xx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她給社會輸送的是建設祖國、富國強民的醫藥衞生類高技能專門人才。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運用專業技能的實踐能力培養,常年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時的課餘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摸索出了一套長期性與階段性,小型分散與大型集中,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模式和完整的運行機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暑假,我校團委積極響應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委和市學聯《關於做好20xx年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認真積極組織本次以“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一、基本情況

今年暑期,我校團委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了大學生“赴災區實踐服務團” 支、“基層醫療衞生服務團”4支,同時組織了39支服務小分隊,總共630餘名同學,奔赴重慶xx年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暑期至今,全校共收到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和總結材料 500餘份,各地區志願者服務隊總結44份,並陸續收到墊江、榮昌、永川、銅梁、璧山、潼南等 0多個區縣政府、團委、敬老院、車站、醫院等單位及個人感謝信 00餘封;《忠州日報》報刊報道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受益單位和新聞媒體高度評價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們不畏酷暑,奉獻自我,造福社會,造福家鄉,回報父老鄉親的行動。

二、幾點體會

我校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至今已圓滿結束,活動中,我們強烈感受到學校、政府和社會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使得我校實踐活動達到了“服務社會、鍛鍊同學、擴大學校社會效益”目標。現將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和幾點體會做如下彙報:

首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各部門協調配合,各地政府、團委、衞生系統大力支持是本次志願者活動成功開展的重要保證。

學校黨政領導歷來重視學生在實踐中鍛鍊成才,因此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十分重視。自 995年起,我校便成立了“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組長,團委、學生處、學生黨支部、組織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負責整個活動的指導,安排和協調工作。一直以來,各部門協調配合,對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專門在輔導員會議和學生動員大會上親自作動員,出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併為各服務隊授旗,為他們鼓勁。今年以來,學校由於建設大學城二期工程,各部門經費十分緊張。即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黨政領導仍毅然決定劃撥36000餘元專項經費作為暑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活動費用,體現出學校黨政領導對“三下鄉”活動的高度重視。

此外,各地政府、團組織及衞生系統也對我校的志願者活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熱情接待我校志願者服務隊,為服務隊免費提供醫療器械等人力、物力的支援。

第二,活動的廣泛開展,衞生專業服務性較強,校友遍佈各地發揮了極好的作用,這也是本次活動開展成功的優勢。

一方面,我校志願者活動開展相當廣泛:與腫瘤醫院檢驗科開展了長達 9年的共建活動;與404路隊開展了長達27年的共建活動;與渝碚路街道辦事處合搞“一助一”照顧孤寡老人活動長達 9年,照顧老人數達4000餘人次;常年到敬老院、孤兒院、聾啞校開展義務勞動,以及每年暑期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醫療衞生服務活動更是遍佈重慶等各區、縣、鎮、鄉。學生參與暑期實踐活動的人數累計已達上萬人,同學們都在活動中發揚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精神,用自己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造福於人民,在社會中樹立了“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作為醫藥衞生類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專業特長,直接服務於社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到衞生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進行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村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的能力。

第三,學校團委組織實施志願者活動,安排緊湊,系統規範。

從 997年起,學校團委便將暑期志願者活動開展實施系統化,20xx年進一步保持和發揚了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籌備階段。學校團委負責人首先在團總支負責人會、學生幹部會上發起動員,要求學生積極投身於志願者活動;其次以地區為單位,本着志願原則,以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幹,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每支服務隊選出 —2名優秀的同學擔當隊長,這既是我校“三下鄉”活動的特色,也是“三下鄉”活動的難點和重點。雖然同學們擔當隊長非常艱辛,可事實證明我們選出的每一位隊長都經得起社會和羣眾的檢驗。再次,團委為各服務隊準備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衞生參考書籍,志願者活動服裝,服務隊隊旗和綬帶,並與各服務隊即將奔赴地政府和團委取得聯繫,以獲得支持。最後,在6月份召開出徵授旗儀式,由校領導為各服務隊授旗。

7月上旬到8月下旬為志願者活動行動階段。各服務隊到家鄉所在地開展醫療衞生服務和社區援助,其他同學到各地分散參加暑期實踐活動或開展社會調查。

9月上旬至 0月為總結表彰階段。各服務隊回到學校總結活動情況,向校團委彙報;校團委收集各隊資料綜合整理,總結經驗體會,向上級部門彙報。同時,表彰一批表現突出、富有成效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廣大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同學們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志願者活動。

第四,造福於社會,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社會實踐等綜合能力增強,是20xx年暑期志願者活動的成果。

在整個暑期志願者活動中,除學校團委和各系團總支組織的5個重點服務團隊配備了指導老師,各服務分隊都由學生幹部帶隊,一切活動都靠服務隊隊長組織,大家發揚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冒着酷暑,憑着學校開具的介紹信,到各地團委、衞生系統尋求支持和幫助,借取服務所需的醫療器械和桌椅。一部分服務隊比較順利,得到了多方支持;一部分服務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這對於服務隊的同學們來説都不是問題,同學們沒有選擇放棄。為了落實活動場地,為了借取醫療器材,為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隊員們不畏酷暑,不辭辛勞,跑了一趟又一趟,硬是憑着自身的韌勁達到了圓滿完成活動的目的。因為志願者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服務社會,服務家鄉,服務於當地的父老鄉親是我們青年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這些純樸的想法和青年學生特有的熱情,使同學們在服務地樹立了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暑期,同學們分發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知識宣傳資料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題下,我校學子們奔赴重慶各區、縣、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健康情況調查、醫療諮詢服務和社區援助等活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父老,弘揚了醫藥衞生類學校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唱響了“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