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教學設計方案彙總7篇

校園 閲讀(1.04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彙總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元素的概念,統一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

(2)、瞭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微觀想象、分析、討論、對比,認識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2)、通過聯想記憶、卡片問答等趣味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元素符號;

(3)、通過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查閲資料,瞭解地殼、生物的細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

(2)、發展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週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在前一課題中,學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結構,本 課從微觀結構的角度對元素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容易與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學時應注意兩者的區別。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對於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必須會寫、會讀、會用。

教材編寫“元素週期表簡介”,目的在於讓學生比較早地學習和使用元素週期表這個工具,學生只要會根據原子序數查找某一元素的符號、名稱、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並確認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等 信息即可,為今後的學習提供方便。

 【 教學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學應注意從熟悉的例子切入,通過與原子的對比,歸納出元素的定義,並組織好討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元素符號的教學忌一步到位、急於求成,應分散難點,逐步記憶,減輕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並注意組織好 有關的活動與探究,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如聯想記憶、卡片問答、查表搶答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元素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概念。

 【教學準備】

1.投影片:元素與原子的比較等;

2.元素符號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 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複習導入 (回憶)

電解水的實驗説明水是由什麼組成的?

( 設疑)

什麼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了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並在熟讀了解內容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簡要複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説説自己的讀文後感想。

教學重點: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説説自己的讀文後感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去果園摘過水果嗎?都摘果哪些水果?有什麼收穫呢?

2.美國作家蓋爾.布蘭克也去果園摘過桃子,想知道他特別的經歷和感受嗎?咱們一起來學習《信任》這篇課文吧。

3.板書課題,齊讀。

4.揭題:“信任”什麼意思?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那麼雙方是怎樣信任的?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呢?相信通過學習,你會找到答案的。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5.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婆家 樹蔭 跳躍 歡吠 沁人心脾 根深葉茂 饞涎欲滴

小心翼翼 蹦蹦跳跳 掏錢包 沉甸甸

6.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二、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這次採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默讀課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細讀讀課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畫出有關的語句,寫簡單的批註。

先自己找,再在小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課件出示:桃子——自採——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寫了七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它把人們引向什麼地方?

c.三裏之外真的有桃林嗎?作者夫婦找到果園,採摘到了桃子嗎?

(2)木桌上的留言

課件出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擱着幾隻竹籃,籃下壓着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儘管自己採,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裏。祝您愉快!”

a.紙條上哪些詞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儘管”還可以換成什麼詞?

b.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c.從這張紙條上,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主人?(熱情,有禮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讓我們以主人的語氣,把這張紙條讀一讀。

e.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這段留言的時候,心情怎樣?為什麼?

(3)自採桃子。

a.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鑽進桃林,親自體驗一下自採桃子的樂趣?

(放有關桃林的圖片)看到這些桃子,你有什麼感受?你最想幹什麼呢?

b.現在默讀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沁人心脾”是什麼意思?沁,滲入。本課指桃子芳香的氣味讓人感到非常舒適。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饞涎欲滴”是什麼意思?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你感受到了嗎?)

c.課文為什麼要寫果實的長勢呢?我們從中又可以體會到什麼?

d.師:正因為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悦。請大家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進行朗讀。

從哪裏還能感受到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呢?

(4)無人看管的錢箱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着一隻大花貓。”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呢?

師:瞧,主人不擔心人們摘了桃子不付錢,不擔心大家多摘了桃子少給錢,也不擔心有人會把無人看管的錢箱抱走,充分的尊重信任客人,讓客人感受到受人尊重的喜悦。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貓,找到有關句子,畫出來讀一讀,體會到了什麼?

A、從狗對客人的行為,我們聯想到什麼?

(主人是多麼的熱情好客,把大黃狗訓練的如此盛情,為我們領路。大花貓也旁若無人的躺在錢箱旁。)

師:果園的主人雖然沒有出現,但處處與人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課文通過對狗和貓動作、神態的描寫,從側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質。

四、整體回顧,感情昇華。

1.

師:這次桃園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學生接讀

2.

作者為什麼不禁回頭,為什麼久久注視着?你體會到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3.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這份留戀與不捨呢?

4.課件出示:

公路邊的告示把人們引向了……,讓人們採摘到……;還把人們引向……的境界,讓人們感受到……。

五、拓展延伸

課文所講述的故事像綿綿的細雨灑落我們的心底,滋潤我們的心田。最後,老師送你們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六、佈置作業

小練筆: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計:

信任

桃子 —— 自 採 —— 三里路

迎客領路 親手摘桃 如數付款 愉悦返程

《信任》一課自評

《信任》一課上完後,我感覺有收穫也有遺憾。首先,對於本節課的思路自己還比較滿意。我緊緊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問學生:這次採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中心句“在那兒,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悦。”再從中心句切入,讓學生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畫出有關的語句,寫簡單的批註。其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深入理解,讓學生在文中體會語言文字的意義,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對客人的信任。最後讓學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悦。其中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深入理解,應該是一個重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除了引導學生從紙條、貓、狗、紅色的箭頭等這些側面描寫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從“沉甸甸”“小心翼翼”等詞中去體會“我們”在收穫果實的同時,也收穫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在珍視親手採摘的果實的同時,更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還在自己付款一環節讓學生猜測桃林主人是怎麼想的,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走進人物內心,從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通過三次整體閲讀使學生對文章內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還要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走進生活,談談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悦。

總的來看整節課上,學生受到美的薰陶,並且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自己的體會,悟出了文中的含義,最終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動有條理地説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教學過程】

一、引題、結合《春》和《濟南的冬天》導入新課、析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生動用條理地説明事物。

2、做讀書摘要。

三、第一次嘗試,理清文章層次和條理

1、出示嘗試題、學生默讀嘗試題。

2、聽錄音,給各段標上序號。

3、快速閲讀課文,勾劃出文中和課後練習相對應的概括性語句,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再勾劃出七、八、九、十段中表順序的關鍵詞句,理解文章説明的條理性。討論完成嘗試練習。

4、檢查、肯定。

5、歸納總結:説明順序的條理性。

主要-→次要

空間-→時間

四、第二次嘗試、理解文章説明的生動性

1、出示嘗試練習題。

2、點名朗讀課文第一、二段。其他學生合攏書,體會感受語言的生動。

3、學生朗讀第一、二段,根據相關語句生動説明和平實説明的對照、加深體會。

4、學生討論、互評,理解生動説明的好處。

5、信息反饋,歸納肯定。

6、齊讀課文一、二段,進一步加深理解。

五、第三次嘗試、編寫讀書摘要

1、提出嘗試要求。

2、學生跳讀課文,根據課後練習一中四個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先畫線標出內容要點,再連綴成文。完成嘗試要求。

3、學生小組內交換閲看、互相訂正補充。

4、反饋信息,給予肯定。

5、出示教師的摘要,學生對照自己的摘要作為參考。

六、課堂小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因、交、作、布、兩、左、右、它”8個字,會認“板、勞、第、世、界、更、能”8個字。認識新部首“點橫頭”、“巾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使學生明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課文(介紹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三、,多種形式認讀田字格、雙橫線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設疑:愛因斯坦為什麼要做三隻小板凳呢?

五、學會寫“作、兩、交、它”四個字,學會新偏旁(點橫頭)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激趣導入

1、複習生字詞( 田字格、雙橫線)

2、自由讀全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體會。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

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好詞語

3、通過讀好詞,引導學生讀好句子

4、相機理解“作品”

學習第二句話:

1、指名讀第2句話。

2、他指誰?

3、這是一隻怎樣的小板凳?(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愛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樣子很醜)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中感悟。

1、師範讀第2自然段

2、問題提出:老師對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滿意嗎?

學習老師的話:

1、出示老師説的話,引導學生讀出老師的很不滿意。

過渡:聽到老師很不滿意的評價,愛因斯坦又是怎麼做的,怎樣説的呢?

2、讀一讀,找出愛因斯坦動作和語言,做上記號。

3、同桌互相説一説劃線的句子。

4、師出示描寫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齊讀。

相機理解:不慌不忙

5、引導學生看插圖

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愛因斯坦最後交的是第幾只小板凳?這三隻小板凳哪個更好?為什麼?

6、學生交流比較。

7、討論:愛因斯坦為什麼做了三隻小板凳?(相機理解“強一些”)

8、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9、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寫四個字(因、右、左、布)

1、觀察這四個字,説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師範寫“布”(認識新偏旁“巾字底”)

3、生練寫

板書設計:

第一次

6 三隻小板凳 第二次 強一些

第三次

堅持、認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理念:

本課是略讀課文,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説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薰染。

教學目標:

在反覆誦讀文本、對比兩份賬單中進行説話、朗讀訓練,並感悟到母愛的無私、無價,讓學生懂得親人之間的愛是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要主動幫父母做事。

教學難點:理解 媽媽給小彼得那份教案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1、解讀古詩,引入教學。

記得,前不久我們剛學過一首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題目是——《遊子吟》。對,今天就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來讀一讀吧。

2、圍繞“報”字引入新課。

還記得詩中的“報”是什麼意思嗎?我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和“報”有關的詞(板書“報酬”),這又是什麼意思?(付出勞動後得到酬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關於“報酬”的故事。

3、出示課題: “媽媽的賬單”。

一起讀一讀課題。有沒有看見過“賬單”?實物照片展示。(對,就是類似這樣記載錢物支出和收入事項的單子。)再看看“賬”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麼?(賬的偏旁是貝字旁,説明和金錢有關係。)

4、題目邊上加星號表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今天就讓我們自己試着去讀懂這篇課文,好嗎?

二、初讀自學,瞭解大意

1、先請同學們仔細地看課文的情境,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想文中講到了幾份賬單?分別是誰寫的?賬單中分別寫了什麼?

2、接下來能自己讀課文嗎?當你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的時候就把它劃下來反覆地讀,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為止。

3、檢查詞語:你從書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和我們大家交流吧。(隨機鍵入電腦)

索取 報酬 款項 如願以償 羞愧 慈愛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都會讀嗎?先請你的同桌檢查一下。

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它們吧。輕輕地讀。

三、 對比兩份賬單

1、出示兩份賬單(電腦顯示):這就是同學們剛才提到的兩份賬單。

2、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有哪些區別?

3、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

A、 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他兒子彼得的帳單,一份是彼得欠他母親的帳單。

隨機落實“款項”:彼得的帳單列有幾條款項?媽媽的帳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

B、 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

C、 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媽媽索取了60芬尼。(説到這裏,同學們可能對“芬尼”這個貨幣單位還不清楚,剛好,我們就請德國朋友陶傑力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好嗎?100芬尼=1馬克)。

4、媽媽讀了彼得的賬單後,有什麼反應?為什麼什麼話也沒有説?

(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5、那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帳單,你們説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帳單再列詳細點,還可以列舉什麼呢?

(師引導:從小到大,已經為他洗了數不清的衣服,生病時……)

6、如果媽媽的帳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

7、既然媽媽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媽媽的賬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着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

8、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麼?

四、誦讀感悟“羞愧”

1、 那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最後一段。

2、現在,你又對小彼得有什麼評價呢?

(是啊,小彼得還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帳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着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剛才説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你知道什麼是羞愧萬分了嗎?

五、討論題意,昇華內涵

1、我們相信,媽媽這一份充滿寬容、憐惜、關懷、摯愛的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長大。所以説

這還是一份( )的賬單。(課件:一份( )的賬單)

2、彼得把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裏,他也一定會把這個關於“報酬”的故事永遠珍藏在心裏,我們也一樣。用這個故事來告訴自己:親情是無私無價的、不求回報的。

3、讓我們一起滿懷深情地再次品讀這個故事。

六、延伸拓展

1、推薦閲讀相關文章。比如冰心的《荷葉母親》

2、談談你幫父母做過什麼事?當時怎麼想的?

3、寫一段話或一封信,把你對媽媽的愛、感激、承諾、感恩……寫在裏面,當作是一份遲到的母親節禮物送給她們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字,會寫3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學重點:識字

教學難點:缶字旁,在具體環境中理解字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學習第一段的三個生字

同學們,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裏你們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了嗎?對於北方來説,春天來得比較晚,進入四月,春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你們聽,(播放流水的聲音)看畫面(泉水從山上流下來),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出示課文第一段,自由讀,貼出生字:哦 股 縫

1.讀準字音

2.用多種辦法識記生字:

“哦”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這個詞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該怎樣讀呢?個別讀。師生對讀。

怎樣記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體有關,“股”指的是大腿,在這句話中指什麼呢?讀一讀,用“一股”説話。指導書寫。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縫,縫,就是物體間的空隙,誰還能用這個字組詞?貼卡片:石縫。

過渡語: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湧出地面的水,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泉水》。齊讀課題。泉字大家已經認識了,怎樣寫呢?教師範寫。

二、初讀課文 畫出生字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對照屏幕畫出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讀音節,糾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節去掉,找朋友。

(3)齊讀生字

三、隨文識字

1.請大家藉助小組內的生字卡片,用多種辦法記住字形,看哪個小組最會合作。

2.小組彙報生字

“塔”我們用三種辦法記住了“塔”字,(換一換)(加一加)(想象記字),指導書寫。看看圖片,發現塔有什麼特點了嗎?誰能用這個字組幾個詞?指導書寫。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麼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泉水從山上源源不斷的流淌下來,整個樣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見,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樣讀出泉水的多呢?指導讀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裏的姐姐就提着瓦罐來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圖片,怎樣記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麼意思呢?出示課件,知道缶是一種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帶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關。

泉水從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見了誰呢?指讀第三段。

出示“杜鵑花”的圖片,由鵑字的鳥字邊,你想到了什麼?出示“杜鵑鳥”的圖片。可見,鵑字也是形聲字。師生對讀第三段。

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誰,説了什麼?

讓我們來聽聽畫眉鳥的叫聲吧!(播放課件)學習“脆”字。在哪裏見過這個字?還能用“清脆”説話嗎?

四、鞏固練習

1.這些字跑到別的地方,認識嗎?遊戲,點擊花朵,讀出句子或詞語。

2.配樂讀全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一篇課文,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不分鉅細,面面俱到。而要想使學生有本質上的進步,有實質性的提高,最好的辦法就是着力語言,突出重點。因為前者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後者突出了閲讀教學的關鍵。基於此,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時,我着力進行語言訓練,力圖突出以下重點:

加強概括訓練。教學課文第二節時,我主要進行了概括訓練,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層次大意。首先進行逐句概括。明確:第一句講森林非常美好。第二句寫薔薇叢中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第三句説薩沙一家人分別在幹什麼。第四句寫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第五句講薩沙一家在大雨中為保護弱小者而遞讓雨衣。其次進行整節概括:第二節記敍了薩沙一家在森林中游玩時,突然遇上大雨,他們挨個兒遞讓雨衣的事情。

理解重點語句。大家知道,三四兩節是寫第一次對話。在指名學生朗讀之後,我先引導學生劃出關鍵句子: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後引導學生將此句默讀三遍,仔細揣摩它的含義:所有人都要發揚人道主義精神,自覺保護弱小者。最後要求學生聯繫課文,説説大雨來臨時,薩沙的父親、母親和姐姐是怎麼做的。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弱小者,我們又是怎樣做的,我們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讓學生準確理解了這個重點句子,而且還讓學生受到了應有的教育。

比較句子語氣。不難看出,第二次對話是在五六兩節。教學時,我專門設置了一個練習,重點比較了以下兩個句子。一是薩沙的反問:這麼説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二是媽媽的答話: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嗎?我先後引導學生進行了三次比較:一是將前者與這麼説我就是最弱小的進行比較。二是將後者與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進行比較。三是將前者與後者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明確:反問句語氣強烈,具有獨特的強調作用。

體會薩沙言行。教學第三次對話時,我先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朝着掀起和蓋在,體會薩沙為什麼要這樣做:薔薇花花瓣被衝,花兒低垂,是最最嬌嫩纖弱的;薩沙的動作是有意識的行為,意在表明他也在保護弱小者。然後要求學生體會薩沙的語言: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主要引導學生體會三點:一是要體會出語言的反問語氣。二是要體會出語言的含義:現在,我保護了比我弱小的薔薇花,我應該不是最弱小的了。三是要體會出薩沙天真、聰明和可愛的性格。

利用插圖想象。在總結課文時,我重點進行了想象訓練。先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指出插圖上有些什麼人物,他們正在幹什麼,主要描述的是一件什麼事情。然後讓學生進行恰當想象:當薩沙説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時,他的爸爸會説些什麼,他的媽媽會説些什麼,他的姐姐又會説些什麼。當薩沙聽到爸爸説之後他會説什麼,聽到媽媽説之後他會説什麼,聽到姐姐説之後他又會説什麼。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

雖不敢説我的教學設計有多高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着力語言、突出重點的思路肯定是正確的。因為這種思路可以加強語言訓練,突出教學重點,增強語言基本功,強化語言表達,培養語言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