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激勵學生學會學數學的方法

校園 閲讀(3.02W)

數學課本是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數學老師總是有意無意地擋住這個窗口,甚至整節課也沒讓學生翻過書,沒有意識到必須讓學生主動去接觸、使用這個工具。這樣,學會學習又從何談起?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因此,課本必須成為學生自己賴以學會學習的文本;一個好的數學老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激勵學生自己去學數學。

激勵學生學會學數學的方法

1.以“動”帶讀

以“動”帶讀就是邊讀邊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寫 一寫。在低年級的應用題教學中,以“動”帶讀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級可以把題目轉化成簡單的圖形或數字。在中高年級要讓學生學會邊看題邊畫線段圖、幾何圖或簡單列出條件、問題以幫助解題。例如“畫平行線”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自學,看一遍書上的畫圖的步驟,以求學生對平行線的畫法能初步感知。再讓學生按書上的步驟,邊看邊依葫蘆畫瓢,試畫一組平行線,比一比自己畫的和書上畫的有什麼不同,對在試畫時出現的問題還可以提出來大家解決。最後教師再簡明扼要地抓住重點進行講解、示範。這樣學生不僅聽懂了,而且也學會了畫“平行線”,也學會了如何看書學畫法。

 2.以“議”促讀

以“議”促讀就是讀讀議議,讓學生在相互交流閲讀中發現的問題,相互協作以解決問題,提高認識,積極創新的一種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讀讀議議,對知識的內容、形式和形成過程,從多個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角度開展思考、討論,可以內化知識、深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多樣性和創造性。例如 “倍的認識”的教學,教學時學生通過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規律後,再讓學生仔細看看書,交流一下對“倍”的認識和看法。有的學生提出:“倍”一定要是“相同的數量”嗎?抓住這個思維靈感的閃現,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研究,讓學生很快得出了結論。

3.以“比”引讀

以“比”引讀就是通過比較知識的縱橫聯繫、差別,來掌握課本知識,把知識內化的一種讀書方法。邊讀邊比可以在知識形成的初始階段,把知識進行有層次的、系統的區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間、規律之間、計算方法之間的相互交*、泛化、濫用,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間的聯繫和差別能夠系統地把握,為以後靈活應用和創新打下紮實的基礎。例如“除法的意義”中, 把20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受乘法意義的影響,很多學生不理解為什麼每個孩子分得是5塊。於是我讓學生比一比“每個孩子分得餅的數? 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這兩個問題有什麼不同,它們分別求的是什麼?它們在意義和敍述上有什麼區別? 通過比較,學生對“除法的意義”的區別、聯繫就進一步理解了,以後如果再遇到這類題,學生就能正確區分,靈活運用。

總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學會認真看書、用心思考,養成講講議議、動手動筆、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的好習慣,真正學會讀“數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