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個人讀書筆記(集合15篇)

文學 閲讀(5.31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個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讀書筆記(集合15篇)

個人讀書筆記1

我看了高爾基的三部曲之一——《童年》。

《童年》這本書講述的是阿廖沙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生活,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情況。

在這本書裏清晰的刻畫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有吝嗇、貪婪、粗暴無禮的外祖父;逆來順受、熱愛生活的外祖母;樂觀純樸、善良的小茨岡;正直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兒”等,都給予主人公力量和支持。還有勇敢正直的主人公阿廖沙和貪婪惡毒的舅舅們。

在阿廖沙童年的生活中,即悲苦又絢麗。他的外祖父是家裏最不和睦的一個,因為他漸漸變得吝嗇起來,只要孩子一犯錯,他就把孩子痛打一番。還有兩個舅舅為分家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在家中女人一點地位也沒有,她們任憑丈夫打罵、發泄,生活比奴隸還要悲慘。一家人並不和睦相處,更不其樂融融,一切看起來都是無比醜陋、淒涼。但樂觀主義精神的光芒卻透過了這一層陰霾,照亮了阿廖沙前進的方向,使他帶着好奇心看一切,觀察周圍的人,傾聽外婆、外公和媽媽的人生經歷,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娛樂對生活滿懷信心,不斷奮鬥拼搏。我認為他從悲苦的'生活中漸漸樂觀了,這種樂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做個像阿廖沙一樣處事樂觀、毫不氣餒的孩子,。

我還從屠格涅夫説的“想要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這句話中明白了幸福的生活不是在於享受,而是在於勞動和承擔起責任這個道理。

《童年》是本十分有趣的書,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道理和知識值得我們學習。

個人讀書筆記2

初讀《一個人的戰爭》是在QQ空間,我為她另類的創作思路在午夜時分笑出聲來。再讀此文,不由心生憐愛。這是怎樣的一種母女之深情?沒有一個讚美之詞,唯有咬牙切齒的痛恨。或許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以及父母的寵愛,在反覆讀着這樣一篇以特殊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祝福的散文,我竟然找不出一句話來表達讀文的感受。對於“母親”這個詞多年來我始終保持沉默。

我是家裏的三女,父親特別寵愛我。母親雖然沒讀過幾年書,思想卻非常開明。小時候我長得特別可愛,父親的朋友虎叔家三個男孩,每天叨叨着讓我給他家做女兒或者直接做媳婦,媽媽都笑着徵求我的意見。那時年紀小不懂事不願意離開家,虎叔很失望。後來也沒能當成他媳婦,到現在虎叔還拿我調侃着。其實虎叔家的男孩個個帥氣,而且家底很厚實,但要想成一家人還是需要緣分的。

《一個人的戰爭》中的“我”並不是因為母親要拿她去換兒子而生氣,是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而傷了自尊心。從此埋下了“恨”。母親的形象在作者筆下“醜”到無與倫比,倔強的性格隨着成長而根深蒂固。其實,在母親眼裏,每個孩子都是她的寶貝,即使換到了別人家,我相信母親會多了更多的惦念和牽掛。

我是家裏唯一自由戀愛的女孩而且屬於早戀,也許是我愛上的男孩特別斯文特別優秀,父母像疼愛我一樣疼他,直到我們結了婚生活在一起,依然照顧着我們。我們一直在母親身邊生活,可以説是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即使買了房子也沒離開父母。直到我36歲離開家,母親的惦念更深,到現在還少不了給我們送這送那的。弟弟心疼母親,跟我開玩笑説:“姐啊,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每次聽到這話,心底總會有不可名狀的滋味湧起。

這點恰恰與《一個人的戰爭》中所描述的截然相反,而我卻能感受文中“我”在逆反心理下的叛逆行為。讀着一句句“憎恨”,我的眼角終於滴下了淚水。我沒想過要恨,只是那些世俗的眼光與做法讓我浪費了一生中最燦爛的年華,硬生生讓一個不知愁滋味的少女演變成“憂慮”青年。這裏,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掙扎。

因我早戀,生活的不穩定讓外界多了許多的讒言,致使我們的戀愛婚姻走了長長的八年時間才有了結果。青春有多少個八年?也正是外界的壓力迫使我產生“逆反”心理,非要證明自己不是生活的弱者,從嬌生慣養到自尊自強自食其力的過程對於我來説多麼的艱難,以至於回首往事依然會淚流滿面。就為了爭這一口氣,我一意孤行,不顧父母的理解、歎息與安慰,姐姐們的規勸、阻攔,最終讓羨慕的眼光圍繞着我。而我失去的永遠都不可能再要回來,青春、容顏、無憂無慮……

母親退休後幫我養孩子,我不需要操一份心。母親愛乾淨,會織漂亮的毛衣。在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連門衞都認識我女兒,一個星期六天沒有重複的穿着,讓可愛的女兒更加漂亮惹人喜愛。鄰居都説我只生了孩子沒養過孩子,這話一點都不假。在我坐月子的時候,我還放不下沒人能接替的生意,坐在牀上偷偷幹活。母親除了歎息也拿我沒轍。我沒有為命運而屈服,失去的同時得到了我所想要的一切。然而,權衡一下得失,又能怎樣?只不過爭回了一口氣而已。我們最終為這一切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一個人的戰爭》中無奈下走進了母親精心設置的婚姻圈套,此“恨”綿綿無絕期,卻是母親對女兒未來的期盼。女兒的不理解,女兒的報復,母親眼裏的女兒,疼痛的同時她又會如何面對?這就是母親的偉大之處。我所能理解的母愛就是默默的,不需要隻言片語,或許一個言神一句責備一個行為就可以表示出來。這種痛徹心扉的自責,在女兒憎恨之下,又一次淋漓地表達了出來。

最讓我內疚的是,在母親生病卧牀不起時沒能照顧過她一天。當時的工作性質特殊,我只能匆匆忙忙騎車去看望母親一眼就得走。都是二姐忙裏偷閒照顧着母親,病人的情緒不穩定,有時候剛好遇上內向的二姐被母親氣得流淚,我都特別的難受。讀着《一個人的戰爭》中,為母親的擔憂,不由升騰起許多的歉疚。

一場母女的較量最終在一個人的戰爭中宣告結束,動情之處震撼着我們這些同樣做着母親的.兒女們。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的兒女們將會以怎樣的目光對待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即將老去的我們,真正領悟到母愛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情感,我們又將如何去面對。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請關愛每一位愛我們以及我們愛着的人吧。

本意只是寫點讀後感,沒想到竟然口羅嗦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只因太多的場景牽起我內心那片不願意觸碰的柔軟的情愫。《一個人的戰爭》細膩的筆調豐富的情感把女兒對母親的極其複雜的心理表露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母愛的光輝,以及女兒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與祝福。

個人讀書筆記3

又這樣過了一個月了,儘管也就那麼的幾節數學史的課,可是,依然讓我聽得津津入味。

認識數學歷史,重温數學的發展道路。數學,似乎是一個枯燥的學科,但是,卻是我們生活當中,最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學生物的搖籃,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市場裏的公平秤,是我們量化自己的必要工

具。數學,就是這麼的一個“工具箱”,前人用萬分的.努力汗水,把這個工具弄得更為人性化,更能讓我們好好地使用。《數學史概論》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數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我説説從《數學史概論》這本書,我又學到了什麼。研究數學發展歷史的學科,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研究下屬的一個重要分支。數學史研究的任務在於,弄清數學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史實,再現其本來面貌,同時透過這些歷史現象對數學成就、理論體系與發展模式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説明與評價,進而探究數學科學發展的規律與文化本質。作為數學史研究的基該方法與手段,常有歷史考證、數理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可以説,在數學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過徹底推翻前人建築的情況。正是我們不斷地為數學這座高樓添磚加瓦,它才能越立越高,越來越紮實,

我也為可以這樣學習和認識數學而感到滿足!

個人讀書筆記4

一個人老了的時候,總會有些遺憾,有些悔恨。有些事情總是鬱結在心頭,揮之不去,又遺忘不了。

哈羅德就是這樣一個人。

當他在那天清晨,開始踏上旅途,為了就是消解心中的這一點鬱結的遺憾和悔恨。

徒步去貝里克代表了什麼呢?代表着哈羅德這一生從來不敢做的事情,從來不敢去爭取的事情。名義上是去看望他的朋友奎妮,實際上是期望對自己人生的一個突破,一個和解。

奎妮代表什麼呢?奎妮本身就是一個遺憾,一個悔恨。當年奎妮幫他頂罪,而哈羅德卻沒有正式的感謝她。類似的事情,在哈羅德一生中不斷髮生,而哈羅德的選擇卻始終是逃避。

當他的母親離開他的時候,他沒有去阻止。

當他的兒子溺水的時候,他不知所措。

當奎妮離開的時候,他避而不見。

當他們夫妻關係出現裂痕,他也不曾去補救。

哈羅德就像是一葉浮萍,隨着世間的波濤起伏流轉,看似隨遇而安,其實就是內心軟弱,提不起一絲改變現狀的勇氣。

這世界上平凡的人千千萬萬,每個看上去平凡的人,説不定都歷經了苦難。但是像哈羅德這樣的,説實話,我並不同情。他的一切遭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父母給他的影響。

但是我依然被哈羅德所感動,他的.善良,他對莫琳的愛,他對兒子的愛,深深打動着我。

莫琳對於哈羅德來説,是拯救他生活的天使,卻也是毀滅他生活的魔鬼。哈羅德在看見莫琳的第一眼,就愛上了他。他們的第一次相遇就帶着命中註定的色彩。

她一眼就注意到了哈羅德。不可能看不到他,這個人在舞廳中央搖擺,彷彿要把體內鎖着的東西都跳出來。她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母親給她介紹的年輕人個個都了無生氣地繫着黑領帶。或許是感覺到了她的目光,他突然向她看過來,身體繼續搖擺。她沒有移開眼睛,彷彿被粘住了,吸引她的是那種原生態的能量,他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再次停下,看向她,終於曲曲折折穿過擁擠的人羣來到她跟前。他站得那樣近,她能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的熱量。

如今憶起這場景,她彷彿親眼看着它發生:他微彎下腰,嘴脣貼近她的耳朵,伸手撥開她的一綹頭髮,才開口説話。這大膽的舉動讓她感覺到一股強烈的電流順着脖子傳上來,甚至今日想起,肌膚下仍能感受到那一份悸動。

這一份相遇,多麼美好。哈羅德對莫琳的愛是自始而終未曾改變的。即使莫琳對他惡語相向,對他冷漠,精神上折磨他。他依然深深愛着她。

在一個人的旅程中,哈羅德每到一個景點城市,都要給莫琳買一份禮物,給她寄一張明信片。他經常要給莫琳打電話,即使莫琳對他冷漠,即使兩人基本是無言以對,但是哈羅德依然在內心湧起要跟莫琳訴説的衝動。

在旅程中,哈羅德不止一次遇到苦難,每次在苦難中,莫琳的身影總會浮現在他腦海。有時候跟莫琳的回憶讓他輕鬆愉快,他記起他們新婚的時候,那麼快樂,那麼幸福。

他想起剛結婚的那幾年莫琳緊貼着他的身體,以及她雙腿間美好的隱蔽。

有時候一想到莫琳,卻又覺得特別痛苦。他的痛苦並不是莫琳如何折磨他,而是他們之間的愛怎麼會變成今天這樣,為什麼莫琳不再愛他了。他並不怨恨莫琳,而是深深地責怪自己,恨自己沒有做好一個父親,一個丈夫,從而導致今天這樣的局面。

哈羅德對兒子也是充滿悔恨和自責的。他深愛着自己的兒子,卻從來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他連抱一下兒子都做不到,因為他的父親、母親從小就沒有言傳身教過怎麼去愛一個孩子。

哈羅德把兒子戴維的照片深藏在牀頭的抽屜裏,是他抽屜裏唯二的兩張照片之一,另外一張是年輕的莫琳。

當哈羅德來到貝里克的咖啡店,看到一對年輕夫婦抱着一個嬰兒的時候,哈羅德第一次表達出了自己對兒子戴維的思念。

她回頭看向管理層和咖啡店裏的其他顧客,直視他們的眼睛。他説:“我想要我的兒子。”

這句話讓他身體整個顫抖起來,不是輕輕的戰慄,而是從身體深處發出來的劇烈的震抖。那股疼痛撕裂胸前的肌肉撞上他的喉嚨,哈羅德的臉都扭曲了。

哈羅德是一個內向的人,他連跟妻子、兒子都沒有表達過自己的情感,但是在這段旅程的最後,他終於説出了自己內心深處最痛的思念。

對於兒子的去世,哈羅德的痛苦其實不亞於莫琳。莫琳因為戴維的去世,無法接受,開始變得精神不正常,一直在等待戴維回來。

哈羅德其實也是無法接受,但是他只能埋在心底。莫琳怪他,連兒子的最後一面也不見。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哈羅德正是由於失去愛子的痛苦,才無法面對已經去世的兒子的遺體。

這一段旅程,起因是奎妮,但是真正解脱的其實是哈羅德和莫琳。他們在兒子去世20年後,終於能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跟現實和解。

每個平凡的人,每個普通的家庭,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苦難。哈羅德和莫琳的悲劇之處,在於哈羅德在幼年時期的缺愛,導致哈羅德不懂得怎麼去表達愛。

當磨難出現的時候,哈羅德完全是消極的,茫然無措又放任自流,以至於事情越發惡化,最終釀成苦果。

所以這段旅途,與其説是為了他人的極善之旅,還不如説是意外獲得自我解脱機會。解脱的契機就是打斷生活的常態,破壞了生活的慣性,使得自己能跳脱出來,從而能回頭看,能有時間、空間去思考,從而直面痛苦,獲得解脱。

個人讀書筆記5

人生的起點,就是炫燦的童年,我們都有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年,幸福、快樂,而童年中的主角阿廖沙的卻是一個到處都充滿了悲慘的童年。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廖沙。彼什科夫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裏,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着他,阿廖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產,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我已經12歲了,卻事事都依賴着父母,就説一道挺簡單的語文智力題吧,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這道題的答法,連腦子都不想再動動了,直接叫了媽媽過來,其實這道題3年級同學就做的'出來,我這個5年級的還要爸爸媽媽幫忙做。再説這麼一件事吧,現在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太不放心,在父母他們向我們這麼大時,早就沒人管了,現在我家離超市也就1裏地吧,媽媽就不放心,不讓我自己去,騎車子不行是應該,這個沒事,自己走着不放心,這也沒事,連和同學一起去他們也不同意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愛,給予了阿廖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廖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裏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嗎?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僅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個人讀書筆記6

我想,老師只有做個有心人,從幼兒心理特點出發,用幼兒最易接受的進行教育,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一、讀書的快樂

放假和雙休日,你知道我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嗎?不是走親訪友,也不是無休止地看電視,我最大的享受是讀幾本好書。

説實話,以前我是個從不讀書看報的人,對書幾乎有排斥心理。有一次,姜園長推薦我看一本書《特別關注》,我無意中打開了一頁,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從此便陷進去了,不可自拔,我情不自禁地陶醉於其中,我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了,親情、鄉情、戀情、家事、開心事、書中事、天下事——————湧動着真情,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的心情輕鬆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陶醉於其中,時而淚珠滾滾,時而忍俊不禁,時而若有所思,我的心態也改變了很多。

今年,幼兒園為我們每位教師訂了許多套刊物,如《思維與智慧》、《青年文摘》、《祝您幸福》、《讀者》等。我如獲至寶,閒暇時便來細細品味。古人説:讀書悦心。是的,快樂莫過於讀書。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位摯友娓娓而談,當掀開書頁,就能感受到歷史的風煙,人間的冷暖,世事的變遷,人間的美好。正如培根所説: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哲理使人深刻。

我們常常抱怨,工作太忙了沒空看書,有了好的做法就是寫不出來。知識需要積累,讀書則是積累知識的最好途徑。書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詞彙豐富了,思維深刻了,好的便會信手拈來。

二、角色換位

我第一次去給孩子開家長會,七十多名家長擠得是水泄不通,老師姍姍來遲,用小棍在桌上一拍:“啪!”把正交流得熱火朝天的.家長嚇了一跳。“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剛講了兩句,清脆的手機鈴聲迴盪在寂靜的室內,我一皺眉,心想:“是誰這麼沒禮貌?”卻見老師泰然自若地拿起手機:“喂”一轉身出去接電話,把家長擱一邊去了。接下來家長的手機聲和交頭接耳聲不斷,會議效果可想而知。

因為我也是一名教師,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修養,這位教師的表現,着實讓我大吃一驚,也感到羞愧。教師是這樣以身示教的嗎?也許這位教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什麼不妥,反而覺得瀟灑,而旁觀者清,作為一名家長,我一下子就對教師失去了信任,儘管只是第一面,只是一個細節。

這次角色換位,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家長對教師的期望程度,教師的每一個動作,一個很小的細節,對家長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日常工作,是不是也是有時不顧細節,孩子穿倒鞋也看不見,有的流着鼻涕,有的衣衫不整,有的孩子彩筆丟了找不到,對家長説話不用普通話,説不出孩子吃了幾碗菜——————你平時工作再好、再努力,但只一個細節沒注意,家長就會記住,失去了信任再想彌補會有多難!

珍視細節,時時處處注意教師的形象,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謹記在心的。

三、小魚上鈎了

吃飯時,為了激發幼兒食慾,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尤其是有序地送碗,在送碗環節,我把小朋友變成了小魚,採用釣小魚的形式,效果很好。

飯前,我會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食慾:“這是一個美麗的大海,

大海里有許多的小魚,可是他們都累了,餓了,我給小魚兒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希望小朋友們進餐愉快!”

孩子們情緒愉快地進餐了,食慾大增,有一部分幼兒已陸續吃完了。

“我要把吃飽的小魚釣上來,誰吃得乾淨安靜,就先釣誰”。孩子們都耐心等待,眼巴巴看着老師釣魚,我把一個手指一釣:“釣上一條大魚!釣上一條小鯉魚。”孩子都會心神領會,一個一個排隊來送碗,非常安靜有序。

我想,任何一個活動,需要我們多動腦筋,採用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方式,師幼情緒愉快,就能真正做到輕輕鬆鬆抓常規。

四、我們班的失物認領箱

經常有孩子丟了東西不好意思找或找不到,還有很多時候揀了東西但找不到失主。其中水彩筆,筆帽丟得最多。老師經常舉着東西問:“是誰的?”效果不好又浪費了時間,於是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做了一個有趣的“失物認領箱”貼在牆上,上面畫了一個哭臉,寫着:“誰是我的小主人,快把我領回家吧!”

這樣,孩子們撿了東西先問問是誰的,周圍的小朋友,如沒有找到失主,就主動放在失物認領箱裏,丟東西的小朋友也會到失物認領箱裏認領,這樣方便有趣了好多,孩子們更加珍愛自己的東西了。

我想,老師只有做個有心人,從幼兒心理特點出發,用幼兒最易接受的方法進行教育,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個人讀書筆記7

《一個人的朝聖》講的是哈羅德收到一封年輕時女同事奎妮的來信,得知其病重,將不久於人世。哈羅德內心十分悲傷,一段和加油站女孩意外的對話,讓這個老人決定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步行跨越大半個英國去看望奎妮。在老人獨自困難前行的過程中,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同時回憶了許多關於因抑鬱而自殺的兒子戴維及妻子莫林以及小時候的往事。在哈羅德獨自走完這一段旅程之後,妻子莫林對於戴維的往事也放下了許多,兩人最後能夠鼓起勇氣,理解孩子已經離去的事實。

哈羅德的童年並不快樂,導致他從小性格孤僻,不願意同人打交道。哈羅德·弗萊是個高大的男人,卻一輩子彎着腰生活。

他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如他所願,連告別會也沒有舉行。這個可憐的男人,其實都生活在我們心中。大家的內心裏或許都有那個一個膽怯的自己,不自信,而且有着讓自己深深後悔的事情。

哈羅德和莫林的生活自從兒子戴維自殺之後,再也沒有開心過。莫林搬去了其他的'房間,房子里拉起來厚厚的窗簾,夫妻之間越來越沉默的對話。兩個人都在懲罰自己,兩個人都沉浸在失去兒子的痛苦之中。

奎妮是一個人哈羅德踏上心靈朝聖旅途的一個契機。對於一個65歲的老人而言,他平常走路最遠的距離也只但是是從家走到停車場,而此時這個老人卻決定獨自一人踏上那麼漫長的一段旅途。

起初,哈羅德的身體經不起這樣大強度的長途跋涉,但是內心的意念在不斷的堅持着他。而在這漫漫旅途中,哈羅德那些封存已久不願想起的回憶一件件湧出。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他不斷去審視自己,淨化心靈,打破了自己心靈的桎梏與對兒子的愧疚還有對奎妮友情的回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也是我在這一個暑假最有體會的):“也許當你走出車門真真切切用雙腿走路的時候,綿延不絕的土地並不是你能看到的事物。”

個人讀書筆記8

四月中一個平凡不過的早晨,空氣中飄着洗衣粉的香氣和清新的草腥味。故事的主人公哈羅德收到了那封改變了一切的信。那封信來自哈羅德的前同事奎尼,信中,奎尼寫道她被確診患了癌症,雖然已經沒有了治癒的希望,但是她依然很平靜,並感謝多年前的這段友誼。震驚中的哈羅德難以平復心中洶湧的感情,他拿着自己斟酌了半天的回信,離開自己的家,朝着街尾的郵筒走去。

故事第一章在英國最南部的一個叫金斯布里奇的靜謐小鎮展開,這裏也是哈羅德和妻子莫琳住了大半輩子的家。出發的那一刻,沒有人料到這將是哈羅德朝聖之旅的開始,也包括哈羅德自己。

哈羅德是一個65歲的老頭,在小酒廠幹了四十五年銷售代表後默默退休,職場上勤懇謙遜、自卑且不起眼,沒有升職,連退休時告別會也沒有舉行。他的性格和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離他而去,16歲時父親又趕他出門,工作後,又遇到暴躁的老闆,幹着枯燥的工作,更不幸的是,唯一的兒子還因抑鬱症自殺身亡,妻子20年來和他形同陌路,失去信任和交流,新鄰居也幾乎互不認識。總之,他的一生總伴隨着各種不幸,而他,始終隱忍並自卑地接受。如果他突然離世,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存在過。但當他收到前同事的信那天,積壓在心頭多年的感情讓他決定出發,奇蹟般地在87天徒步627英里,橫穿整個英國腹地。這一路,他經歷了很多熱心相助的陌生人,認識了一羣素昧平生的追隨者,內心從忐忑、到崩潰、再到堅定,最終抵達了奎尼所在的療養院。

哈羅德希望用徒步的時間挽救老同事的生命,他堅信“如果我走着去看老朋友她就一定會好起來”。但是他沒有想到,這場徒步也讓他得以從新審視自己的原生家庭,新生家庭,以及過往的生活。

年少的哈羅德生活在支離破碎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關係不和,時常爭吵。終於有一天,母親無法忍受父親而離家出走。瘦小的哈羅德依然記得母親離開的那個早晨,狹小屋子裏滿地都是母親的衣服,有的甚至落到了被稱之為“前院”的草坪上。小小的哈羅德將衣服一件件撿起,上面充滿了母親的氣味,極度悲傷的他需要將指甲掐進手臂才能忍住不哭出聲來。然而母親再也沒有回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陌生的阿姨。學校裏的孩子都叫他“沒媽的哈羅德”,以至於他再也不願去上學。十六歲生日的那天,哈羅德被醉醺醺的父親趕出了家門,從此開始自力更生。幼年家庭的變故讓小小的哈羅德天生缺乏關愛。母親出走,父親不務正業對哈羅德不管不顧,年幼的哈羅德不知道合格的家長應有的模樣,這也為之後兒子與他的隔閡埋下伏筆。

哈羅德不像父親一樣玩世不恭,他按部就班在小酒廠謀得一份差事,並與莫琳結婚生子。他們的小孩戴維從小聰慧異常,哈羅德從內心裏愛着這個兒子。可是他卻不知道如何與兒子溝通,在兒子膽怯的時候他也不知如何鼓勵他。戴維六歲那年,他們一起去班特姆海邊游泳,小戴維越遊越遠,眼看着要被海水吞沒。幸虧一個海上巡邏員及時相救,把嘴脣紫黑的戴維救起。而情急慌亂之下的哈羅德當時卻由於恐懼不敢入水而假裝在岸邊解鞋帶。哈羅德的膽怯逐漸讓莫琳不滿,而這積蓄已久的不滿在戴維上吊自殺的時刻終於爆發,夫妻的感情由此降到冰點,二十多年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卻形同陌路、鮮有交流。

當人的生活令人絕望的時候,身邊即使再細小的理解也是莫大的幫助。內向的哈羅德在小酒館工作多年仍沒有朋友,直到遇到奎尼。奎尼是一個矮矮胖胖,貌不驚人的女人,從她加入小酒廠的第一天起老闆和同事便對她指指點點。即便如此,她仍能力排眾議勝任每一份工作任務,並且幾乎能做到完美。外表堅強的奎尼有一次在文具櫃旁偷偷哭泣時正好哈羅德撞見,不善言辭的哈羅德似乎看到了剛加入酒廠時的自己,處處碰壁,也屢屢被同事嘲笑。他鼓勵奎尼堅持下去,而奎尼的確挺過了那段最艱難的階段。後來,哈羅德和奎尼由於工作的'需要經常一路去小酒館查賬,奎尼時常會關心小戴維和哈羅德的近況,這讓生活在無助和失望中的哈羅德有了對生活的希望。然而這一切都因哈羅德在酒醉之後打破老闆心愛的穆拉諾玻璃而戛然而止。奎尼因主動替哈羅德背了黑鍋而被逐出酒廠,從此音訊全無。

哈羅德從未想過徒步會讓他出名,當很多慕名而來的追隨者開始和他一起向貝里克進發時,他十分感動。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慕名追求者大多有着各自的盤算和企圖,旅途上開始充斥着各種不和與爭吵。熱鬧只是暫時的,哈羅德始終知道自己徒步的初衷,不為名利,只是為了拯救昔日的好友和自己內心的救贖。最終他告別了追隨者,重新開始一個人向北進發。這讓我不禁想起《阿甘正傳》裏的主人公阿甘,他跑步橫跨美國,直到無數追隨者慕名而來並跟隨着他跑。直到有一天,阿甘突然想明白了什麼,突然停下腳步,淡淡説道:我要回家。於是眾人讓開道路,目送着自己的偶像一個人默默往回走去。而在這本書中,也許這是哈羅德從自卑到成熟的標誌,不隨波逐流,堅信自己的初衷,並有勇氣執行下去。

抵達療養院的那一刻,哈羅德看到的奎尼已經不再有之前的外表,但他知道,奎尼還是亦如以前的文雅與善解人意。而哈羅德自己黝黑的外表下的面容雖然和之前相差無幾,但是他的內心卻已更加釋然與安定。

文中對奎尼的描述不多,讓我感慨良多的是如下這一段:

“哈羅德?弗萊。她想起來了。他來道過別了。她曾是一個叫奎尼?軒尼斯的女人。她會算賬,還寫一手極好的字。她愛過,也失去過,這樣應該就夠了。她觸碰過生命的實質,也曾遊戲人生,終於有一天,我們都將關上那扇門,把一切放下。這個可怕的想法伴了她許多年,但是現在?她不怕了。什麼都不怕了。只覺得累。她把臉埋入枕頭,感覺有什麼東西像花朵一樣在腦子裏綻放,頭越來越重…奎尼張開嘴,想吸入一口空氣。空氣沒有進來,但是另外一樣東西來了,像呼吸一樣輕鬆自然。”

哈羅德最終成功履行了諾言,但是卻依舊沒能扭轉奎尼的病情。故事的結尾,奇蹟沒能發生,正如加油站女孩的愛也沒能挽救她罹患癌症的阿姨。現實總是殘酷的,也許這個故事本是告訴我們現實的殘酷才是更加真實的。

故事的末尾,重歸於好的莫琳和哈羅德重新牽起彼此的手,走向海岸,兩個小小的身影印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一邊走一邊笑,漸行漸遠。即使現實殘酷,終有一天,我們將學會和這世界好好相處。

個人讀書筆記9

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感觸頗深。肖川老師給我們提了個醒:沒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沒有責任擔當的教育是輕薄的。“我們不停地跑,爭取領先,但是總有一刻要停下來想一想:這條路到底通向哪裏?是通向夢想還是通向深淵?”

真正的教育不僅應該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靈魂,具有堅定而明確的價值追求,使命與責任賦予教育以高度和靈魂。故而,肖川教授提出:“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就應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自由社會培養人”。説穿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據此,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不就可以簡單化為:如何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的能力,如何培養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游刃有餘,出類拔萃的技能嗎?

人是懸在由他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但人和動物不同,只有能過幸福精神生活的人,才有可能發現生命的意義,也才能稱之為健康、幸福的人。作為教師,我們都在不斷的追求之中,可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肖川教授追求的是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智慧與真情。肖川教授用他的智慧和真情,告訴我們什麼是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樣的教育理想與信念。

書讀完了,可生活還在繼續,我們的教育理想也在繼續,世界所藴含的精神也在繼續!

在這個亂象的世界,心浮躁了,情不定了,目標迷糊了,人生難料了。可肖川老師卻讓我們的心寧靜了,情穩定了,目標明確了:教育應是陽光的,充滿希望和力量的陽光文化;教師應是奮發的,充滿激情和智慧的指路者。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理應承擔着一定的社會責任,理當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思想先導和制度建設的楷模。

肖川老師指出:在當前,強調教育的社會責任意識,首先要強調的是通過分享基本的價值觀念,實現社會整合,增強一個日益多樣化的社會的凝聚力。這樣説,有其深刻的教育價值,我們很多具有強烈愛國意識的`有志之士,掀起了抵制日貨的運動,但大多持續時間不長。為什麼呢?我以為這就是缺少社會凝聚力,缺少一種眾志成城的、為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自覺自願的責任意識。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改變這種狀態,也許未來當中國再次面臨危機時,還會出現很多“賣國賊”、“漢奸”的。

當然,我們的教育不僅要關注社會責任,我們還要關注人的生命價值。生命是上天賜給我們最豐盛的禮物。我們教師面對的是一羣鮮活的生命個體,是一個個對世界充滿新奇感的心靈世界。我們現行的應試教育無助於培養學生的博愛和善良,無助於提升學生的生命尊嚴和生命情懷。

看看我們的身邊,看看各種報刊雜誌、博客網絡,我們會發現不尊重生命的現象比比皆是。傷害兒童、兒童傷害他人的案件充斥着我們的耳目。難怪肖川老師怒吼:對生命的漠視是教育最大的失職和不幸。

個人讀書筆記10

在我們身邊,不乏殘疾人克服自身的種種困難,以堅強的毅力實現人生價值的示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海迪,我們小時候,幾乎每個國小生都會知道張海迪的故事。現在,隨着年歲的增長,張海迪的故事逐漸遠去,另一個澳洲的殘疾人卻用一種現代人獨特的積極的方式又一次給我們帶來了心底的震撼,他的名字叫做力克胡哲。從一個風趣激揚的演講視頻初識力克,從《人生不設限》這本書理解力克,這個可敬、可佩、可愛的大鬍子小夥給人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心靈衝擊。

在仔細品味《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力克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詞:信仰、豁達和堅持,信仰是人生動力之源,豁達是人生態度,而堅持則是成功途徑。力克從他的實際人生經歷,完美闡釋了這三者對個體的作用。

力克天生沒有四肢,沒人相信他這輩子能做成什麼事情,他被同學視為“外星人”,他自己也曾自暴自棄,甚至於試圖在家裏的浴缸自殺。力克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用上帝的胸懷包容了力克的一切,在力克讀了聖經之後,上帝給他的啟示出現了,他開始信教,心情開始平靜,他把殘疾認為是“上天的禮物”,而後我們看到了現在的力克。信仰給力克帶來動力、帶來人生目標、帶來快樂豁達的心態,這是最精彩的精神力量,因為信仰,所以人生不設限,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被愛的,所以每個人都沒理由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們經常説,現在的中國缺失最厲害的是信仰,我們努力工作、賺錢養家餬口,但我們並不快樂,就像力克看到的,在最髒亂的垃圾場生活的人卻有着很強的幸福感。當我們迷失在金錢與權欲堆積起來的虛幻時,我們人生沒有目標,有人掙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卻還總是要擔心各種問題;有人看着同齡人有着不同的起步線,開始埋怨為什麼自己不生在富貴之家;有人幻想着自己的祖居什麼時候拆遷,幻想着昨天中了一億彩票的人就是自己,幻想着像有錢人一樣買房買車買美女,但我們卻從來沒真正考慮自己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沒有自信,沒有挑戰的勇氣,這也是來源於我們的信仰缺失。在這裏,不是説上帝就是唯一好的信仰,也不是説信了上帝,人就有了以上的一切。不同的土地,孕育着不同的環境和信仰,我們應該放下虛幻,追求真實的人生目標,追求真實的美好。

力克在演講時談笑風生,對自己的殘疾身軀絲毫不以為意,還得意的把自己病態化的左下肢和兩個腳趾稱為“小雞腿”,用自己的“小雞腿”和頸部肌肉,力克做了很多常理來説四肢缺失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飯、打字,甚至於游泳、騎馬、釣魚,讓人目瞪口呆。這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更表現在力克不再害怕被人罵作“怪物”,走出躲在角落一個人吃午餐的世界,主動接近他人,我能想象這種不易;表現在敢於做一些正常人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徹底擺脱了身體桎梏;更表現在力克選擇了一條通過坦陳自己心路歷程,以幽默有趣、輕鬆快樂的演講鼓勵別人,從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道路。現在的力克激勵了數億普通人,力克曾經害怕自己不能給任何人擁抱,但現在人們爭相擁抱力克。力克在《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一開始,就直截了當的表達自己“幸福的不像話”,他鼓勵讀者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向好得不像話的人生,這兩個“不像話”正是力克這種豁達態度的最好詮釋。

其實,中國人都會有接受這種要豁達大度的教育機會,每個人都會在別人碰到什麼事得時候讓他“想開些”,然而事情真正到了自己面前,那自己就想不開了,豁達的態度,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我們經常覺得自己做不了有些事,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因為自己沒有具備必要的條件,這是在害怕什麼呢?做了不成功會損失自己什麼呢?這需要我們保持勇於嘗試、勇於創新的品質。豁達的態度要求自己少些顧慮,多些實際行動。再比如,我們經常的一個表現是,工作的時候想着休息,休息的時候想着工作,結果工作不在狀態,休息無法過癮。也有些人天天覺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沒了,覺得身邊的環境根本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覺得自己就該拿至少一倍的薪水,但這些想法並沒給自己帶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豁達的態度要求我們少些幻想,多些腳踏實地。我們經常説自己很明白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樣的事,但在機會面前,我們總是猶豫不前,害怕失去現在的東西,又害怕收入不及付出,我們經常用阿Q精神為自己找藉口,總是談論某某人已經什麼級別,賺了多少錢,想當年也是穿開襠褲的,總是感歎時運不濟。豁達的態度要求我們少些計較,多些閒雲野鶴。

力克最終能走出這樣一條感動世界的道路,他本人堅毅不屈的品質絕對是其中的關鍵。畢竟缺了四肢的人要完成這麼多無法想象的工作,那是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努力啊,我們完全能想象他本人在練習用“小雞腿”握筆時的難度,能想象他只用頭穿衣服的滑稽與無奈。沒有對人生目標的堅持,那最後只能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力克在書中描述了本來沒手沒腳的人偶然發現畸形的下肢也能幹點什麼,而通過手術,分離出來兩個腳趾,力克馬上學會了靈活地使用這個“小雞腿”,對他而言,這個分離手術就像是突然多出了一隻手。他在書中這樣勸讀者:“只要拒絕放棄,就會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着你。”

我們曾經經歷過多少次放棄?也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幾年前,一部只講“不拋棄、不放棄”這麼六個字的電視劇《士兵突擊》就把大家都感動了,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自己在拋棄自己,在放棄自己,這實在是令人遺憾的事情。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力克這樣找準生活目標,為這個目標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很多年輕人,大學之前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大學聯考,而當這個目標結束之後,來到大家,突然一下子就覺得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幹啥了。這種情況也許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制度因素,但作為個體,找準人生目標,即使只是簡單的讓家人高興,這是堅持的基礎,也是堅持的意義所在。力克有一段話説:“我深知其實我最大的殘障是恐懼,而非我身體上的缺陷,只有恐懼才能阻礙我繼續向前走、嘗試新事物及達到目的。”只有克服對未來的恐懼,不再逃避現在,才能迎難而上,放棄拒絕。

人們在讀同一本書時,各人從書中品味出來的感覺不盡相同。力克的故事精彩絕倫,《人生不設限》這本書更是內涵豐富,我希望大家都能讀一讀這本書,從中品味不一樣的人生經歷,確是從心底認同的共同感受。

個人讀書筆記11

一個在遊樂園工作的老工人艾迪,退伍後就待在家鄉,每天重複做同樣的工作。他曾經想繼續升學,曾經想四處遊歷,然而他怨怪自己在戰爭中殘廢了的腳,怨怪那個個性沉默然而卻很暴躁易怒的父親,害的他放棄夢想,困在這個海攤小鎮。他經常作惡夢,夢到同樣的大火。至親所愛都已過世,他剩下回憶作伴。他的生活,蒼白而無趣。可是,他仍然每天坐着維修工作,就算不耐煩也還是會為小朋友做幾個玩具。

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上了天堂後,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裏的人。這五人逐一説出自己的故事,説出他們何時在人間與艾迪相遇,以及艾迪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艾迪逐漸領悟:原來,自己生命裏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繪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內容摘錄: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它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它生命再也不一樣。遇見他們,你才真的活過。

我的觀點:

故事中的`艾迪在他後半段的人生,當他失去她老婆他便忘了如何去愛一個人,他有他的夢想,但他卻因為他的那隻腳不得放棄,就像世上的有些人一樣,即使自己在生命失去某樣重的東西,也不失去自己的心,他就這樣漫無目的都度過他的下半生。

第一個是藍膚人,他告訴他:“有人生,有人死。”世界上有人在這天去世,同樣的也有人在這天出生,沒有人是害誰死,也沒有人是被害的,藍膚人如果沒有躲開,那就是小時候的艾迪死。第二個人是小隊長,他告訴他:“犧牲是什麼?”人或許常常都在犧牲,但是未必犧牲就是好事,有時換來的回報卻是空,有時的犧牲是不值得而且是沒有代價的。如果艾迪沒有失去一隻腳,他可能已經葬生在戰爭的火場裏了,但他也帶着瘸腳過一生;第三個人露比告訴他:“仇恨是什麼?”他從小就很怨恨他的爸爸,因為他爸爸對他不好,但其實他的仇恨越大,他的痛苦也想對越多;第四個人他的老婆瑪格麗特告訴他:“如何愛?”就像當初他們剛結婚一樣,他要他去愛一個人;最後第五個人就是他在戰爭中燒死的小女孩告訴他:“他在人世間做了些什麼?”人在世一定有他存在的價值,為人服務就是他的價值。

“人生總會結束。愛,沒有終點。”書中提到這句話,人總是會死,沒有不會死的人,人雖然死了,但可以把愛留下來;生命雖然有限,但付出的愛卻是無窮無盡。愛不是留在自己的身邊,而是流在這世上。

個人讀書筆記12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説我在假期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人應該怎樣地活着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保爾他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的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造。後來雙目失明瞭,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説,要是一場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着,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的寫出了小説《在暴風雨裏誕生》的前幾章。讀着,讀着,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讀完這本書,在書中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呼着他創造奇蹟,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的動力。

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記錄的是海倫凱勒一生的事。書中感人心腑的故事,總是在我受到困難和挫折是鼓勵我,不要後退。海倫凱勒從小就失去了聽覺、視覺和甜美的聲音。她也曾因自己的缺陷而放棄過,可她又很快振作起來。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憑着超人的毅力,不但學會了説話,還學會了五種語言文字!她一生熬過了八十七個無聲、無語、無光的孤獨歲月!一個人只要胸懷大志,並不懈向着目標努力奮鬥,就不會被一些客觀條件束縛,你就會擁有無限的力量去實現它!堅貞不屈、不斷進取的精神是海倫凱勒所擁有的,我們——祖國的接班人更應該擁有這種美好的精神品質!

3、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正如她自己所説,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説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説不僅在當時吸引着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説家,在英國小説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沒有滂沱的氣勢,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種簡單,精緻深深地吸引着我們。奧斯汀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英國的鄉間度過的,也許就是周圍樸素,寧靜的氛圍孕育了她淡然的氣質。並不能因為沒有豐富的經歷,就對她的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懷疑,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一定會為她細膩,敏鋭的情感所折服。在寫《傲慢與偏見》時,她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難道這不是一種天賦麼?她的確很少接觸"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這一切的存在就足夠了。

4、水滸傳寫的是宋朝一次豪俠起義的故事。人們都説:少不看水滸,就是因為水滸傳會讓年輕人激情燃燒,壓不住自己的火氣。這話説得真是沒錯。書中的一些人物真是耳熟能詳。比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我被魯智深的正義感震撼了,一邊看一邊在心中暗暗地為魯智深吶喊助威。再比如林沖蒙冤入獄,發配邊疆,這一段看得我是咬牙切齒,真想把高球從書里拉出來教訓一頓,同時也為林沖這樣一位好漢遭遇毒手而連連歎息。這本書的情節非常吸引人,我從中看到了一種正義感,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水滸英雄一樣心中充滿正義感。

5、《水滸傳》是部龐大、複雜的小説,它生動地描寫、反映出了梁山起義的發生,發展壯大直至起義失敗的整個過程。它明確地描寫出了當時起義的社會根源和原由,併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義英雄的形象,且通過他們不同的反抗道路展開了起義過程,也具體地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結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們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6、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兩萬裏》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裏》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海底兩萬裏》雖然只是一本冒險小説,但它卻給了我許多的勇氣,它讓我勇敢地去面對現實,不能膽小怕事!

7、《居里夫人傳》詳細敍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紹了比埃爾—居里的事蹟,着重描寫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精神和處事態度。書中引用了居里夫婦的許多信札和日記,書的最後還附錄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獎金,獎章的情況以及羅列他所得的名譽頭銜,是一本很翔實的個人紀錄。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居里夫人從來沒有浪費時間,只有嚴謹的生活;沒有享樂的懶散,只有英勇的奮鬥;沒有奸詐的人和事,只有和諧的空氣;沒有醜惡的畫面,只有純潔的靈魂———這是一本最精彩的歷史人物傳記。

8、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説《老人與海》,十分佩服小説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小説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9、三國演義寫的是東漢末年羣雄紛爭,三國鼎立的故事,這本書裏體現了作者對那個時代的獨特的洞察力和維護皇室正統的思想侷限。三國演義裏有很多紛繁錯雜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各有特點,他們的故事發人深省,他們的命運牽動着我的心情,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作者對人物刻畫的匠心獨具之處。我總是忘不掉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為救少主不顧自身的安危,這是何等偉大的精神啊。我還忘不掉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忠心,就這一點就需要我好好學習。雖然最後的結局違反了我的期望,但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個人讀書筆記13

二戰過後,冷戰時期。德國被一分為二,分為美國控制下的西德和蘇聯控制下的東德。一夜之間,一堵柏林牆被砌成,將柏林一分為二,你在這頭,你的家人在那頭。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書《檔案:一部個人史》,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

本書作者蒂莫西·加頓艾什是一個歷史研究者,最初為了研究“希特勒統治下的柏林”他以一個交換生的身份來到了東柏林。結果在這裏發生的事情卻對作者的人生軌跡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被迫的分離與驚悚的懷疑

年輕的加頓艾什在東柏林期間,曾在一個酒吧中,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是一個穿着加州大學T恤衫、右手少一根手指頭的年輕人告訴他的:他現在二十二歲,父母都居住在西柏林。柏林牆堆高起來的那一天,三歲的他,正好到東柏林的祖父、祖母家過夜。

東德政府從此就不讓他離開,他被人認養、長大,在軍中服役時丟了一根手指,現在是電車司機。

有的時候,他的父親會開着發亮的奔馳汽車,帶着小禮物,從西柏林過來看他。他身上穿着的加州大學T恤便是父親送的禮物。

據估計,1961年8月圍牆一夜間砌起來時,有四千多名之多的兒童因此和父母分割開來。

加頓艾什朋友和他的兒子也被分隔兩地,他生活在西德,而他的兒子卻生活在東德,他的兒子一直夢想着旅行到西德去見一見他的家人。

後來,在他到匈牙利度假時,和許多同伴一樣,從已變得很鬆懈的奧地利邊境逃了出來。

從那以後,他經歷了一個難民接待營,回到西柏林,來到一個離他父親的地方不到幾裏的地方。

但是,他無法去探望他的家人,而他的家人也無法探望他——這情形可能會持續很多年。

在當地,有一個地方,如果人在站在舊水泥磚塊上,可以遠眺柏林牆,看到西柏林的一個鐵路車站。

有一天,通過事先的電話安排,他站在車站月台上,而他的弟弟、妹妹則站在那舊水泥磚塊上,遙遙相望。在圍牆的兩邊,他們相互招手、吼叫。

1980那一年,年輕的作者蒂莫西·加頓艾什還是一個在東柏林當交換生的英國青年。

有一天晚上,他和當時的女友安德莉一起躺在牀上,忽然她站了起來,把衣服脱了,走到面對街道的窗户旁邊拉開窗簾,接着又開了足以點亮整個房間的大燈,然後才回到牀上。

這個舉動似乎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頂多是年輕人那種沒來由的浪漫罷了。

可是近二十年後,已在牛津大學教授歷史,同時替英國各式報刊撰寫評論及報道的加頓艾什,卻對這件小小的往事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他懷疑安德莉其實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安插在他身邊的線人;她那天晚上脱衣服開窗簾,為的是要方便外頭的同夥拍照。

他之所以生起這種疑惑,是因為他看到了當年東德國安部(俗稱“斯塔西”)的一份檔案。這份檔案夾封面上蓋着的OPK三個字母,代表的是Operative Personenkontrolle,也就是作戰性個人管制檔案。

根據東德國家安全部的高等法律學院所訂立的1985年版《政治作戰工作辭典》,所謂作戰性個人管制是指;辨識可能違反刑法、可能抱持“敵意負面態度”,或可能被敵人基於敵對目的而利用的人。

作戰性個人管制的中心目的,根據字典的解釋,是要回答“誰是誰”的問題。

而加頓艾什的檔案,就是東德國安部對於加頓艾什“是誰”的回答。

而檔案所收集的信息都是從何處來的呢?

2.“非正式合作者”提供了大量信息

東德國安部心目中,最寶貴的信息來源就是“非正式合作者”,也就是線民——IM了。

東德國安部對於IM所提供的信息特別重視。那些瑣瑣碎碎、看似沒有任何重要性的信息被放在一起以後,殺傷力便相對加大,而那正是整個體系能作業的原因。

線民的數目大得驚人。根據東德內部統計,1988年,也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最後的一個“正常”年份,“非正式合作者”的人數達17萬,其中有11萬定期提供情報,其他則提供“共謀式服務”,例如,將公寓讓出來給祕密集會使用,或僅僅被視為可靠聯絡人等等。

東德國家安全部本身另有9萬名全職人員,其中只有不到5千名屬於HVA海外情報組織。如果將這些數字與東德全部的成人數目相較的話,就表示每50名東德的成年人中,就有一名直接與祕密警察相關。即便是每一名直接相關者只有一名眷屬的話,那麼每25名東德人中便有一名是與祕密警察有關聯的。

有這樣一段描述,足以證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東德國安部的地位可見一般:“到處疑神疑鬼,它可能存在電話中,可能坐在酒吧裏,可能與你一起乘火車旅行。只要有兩三個人在一起,就不能不生疑。”西方世界估計,東德國安部至少僱傭了十萬名線民,替他們工作。

在這樣密集的線人網絡下,被蒐集的情報經過加工處理被做成關於每一個被監控者的絕密檔案陳列在檔案部門。

兩德統一後,受迫於民間力量的壓力,存放檔案的東德國安部大樓被蜂擁而至的人羣衝入了,國安部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緊急處理並不能完全銷燬數量龐大的“檔案資料”,最後被兩德統一後新成立的高克機構統一管理,並可供民間自由查詢。

加頓艾什就是這樣申請查看了自己的檔案,並發現了在別人眼中“另外的自己”,而這些向東德國安部提供資料的別人,卻可能是自己身邊的朋友、戀人以及師長……

3.檔案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檔案中的情報即使在今天仍然相當有力量。

過去國安部軍官手上掌握的力量,轉移到了高克機構辦事員的手上,通過他們再傳給個別的讀者、記者、學者,或想要知道員工或未來員工的檔案資料的老闆。一旦拿到了高克檔案資料後,這些人就必須做出決策:要僱傭?要解僱?要揭發?要原諒?

更嚴重的是,當線民兩字出現,就像其後面被塗黑的名字,代表的'是污點。就算它背後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善意,就算在法律的嚴格保護及公眾的審慎監視下,那一抹塗黑代表的就是力量。

這些檔案可以改變人生。一位前來向高克工作人員調閲檔案的讀者,曾因想逃亡西方而被關了五年。從檔案中,她發現當初告密的竟然是與她同居的男子。兩德統一後,他們仍然住在一起。在她要去調閲資料的當天,他還在她出門前一天祝她一天愉快。那名婦女最後哭倒在工作人員的雙臂中。

到1996年6月時,高克機構已經回答了170萬人次的公務及民間詢問。換句話説,每十名東德人中,便有一人有過“高克經驗”。在此同時,超過100萬的男男女女正式提出申請,索閲他們的檔案。其中將近42萬人已經讀過了自己的檔案,而有36萬以上的人——不知識令他們鬆了一口氣還是失望地發現,他們並沒有檔案。

一位調閲檔案的女士發現她丈夫就是專門監視她的線民,許多人發現了令他們驚愕及震怒的事。只有他們自己有資格説,知道是否比不知道更好。

有許多人因為檔案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失去工作,被原工作單位解職,還有人在匆忙中不及申訴,就自動提前退休。另外,檔案帶來了無數的衝突,造成朋友絕交、婚姻破裂、家中的玻璃被突如其來的磚塊打碎、莫名其妙地遭人動粗。最糟糕的是,有好幾件自殺事件,部分原因必須歸咎於高克文件的曝光於媒體的報道。

當然在這些負面成果之外,還有更多、更多的人在閲讀過檔案以後,不但鬆了一口氣,而且能更踏實地繼續現在的生活。

從檔案工作人員的經驗看來,大部分人在閲讀後都認為能夠一覽自己的文件是非常值得的。一名老先生告訴工作人員:“至少我知道怎麼寫遺囑了。我原本以為我的女婿在背後打我的小報告,所以一直告訴自己:我要是把房子留給他,就罪該萬死。但是現在我知道我還是該留給他了。”

“現在我知道了”是一個大家共同有的感覺,就好像在徹底洗滌以後,大家建立了一個更好的基礎,可以共同努力向前。

加頓艾什被“檔案”背後的種種所深深的吸引,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他希望可以通過對自己“檔案”的深入調查,可以還原出這一段無法忘懷的歷史。

4.關於“線人”的再調查

從檔案中,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受到環境的影響有多深。認得心中所能容納的,可為律法與君王所隨意予奪的那部分能有多大?

你所看到的其實並非那麼多惡意,而毋寧(寧可,不如。副詞。表示兩相比較以後選取這一面)是人類的脆弱和人性中無盡的弱點。

當你和那些與檔案相關的參與者談話時,你發現的也不是那麼多蓄意的欺騙,而毋寧是我們無盡的自我欺騙的能力。

向東德國安部報告加頓艾什信息的線人有五位,分別是加頓艾什在東德交換學習時的“指導教授”、交談過多次的普通朋友以及“被偶遇”的聊天對象。

他在後期根據檔案所披露的歷史,重新調查線人情況時,將一名線人的情況告訴了兩人原來共同的朋友,她們之間也有多年未聯繫。

結果可想而知,在作者展示新文件給他朋友看時,等於為她重新開啟了一扇新的記憶之窗,但也因此關上了其他的窗户。

她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對這個線人朋友或兩人之間發生的事件的回憶中了。

這就好像一個人在經過多年以後,對自己所鍾愛的人做不忠的表白,或一對夫妻經過一件醜惡的離婚官司,會降過去兩人之間所有共享過的歡樂時光完整、全部、永遠、慘痛地摧毀一樣。只不過,連這一份痛苦的會議也會隨着時間的流轉而有所改變。

每個人的回憶都隨着時光的流轉以及環境的變化,有的變得模糊,有的反更清晰,有的逐漸圓潤,有的則越發尖鋭。

一名線民如何逐漸地被拉近“組織”之中,就好像魚被引誘上鈎的過程一樣,一開始的時候線民決心“只談專業的事”,最後連最親密的關係也可以出賣了。就報告加頓艾什的其中一名線人而言,到後期,她連自己的繼女有一名西德男友都招了。

在這次尋覓中,作者並沒有看到一個明顯天性邪惡的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很軟弱,任由環境塑造他們。人性,他們都太人性了!然而,他們的行為的總和卻是一大邪惡。

如果,

有這樣一份“檔案”擺在你的面前。

你會如何選擇呢?

看還是不看?

如果,

有這麼一天被誘惑的人是你,

你會選擇透露一些你自以為無關緊要的信息麼?

最後,你可能會發現……

告密者就在我們身邊。

個人讀書筆記14

《走近教育大師》為我搭設了一個平台,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作為這次教師主題讀書活動的必讀書目之一,正如編者所言,該書讓讀者一冊在手,便能概覽從孔子到蔡元培,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張,通讀全篇,受益匪淺。

書中共收錄了47位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論,這個數字應該説不小了,但對於人類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實,任何一部辭書都難以容納所有的教育家。所以,當我合上書本時,稍思片刻,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競爭的時代,家長挑選學校,道老師的好、説老師的壞,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説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師的數量與質量卻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

作為一名新教師,孔子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麼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要理解這些準則,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説現在學校開展的歷史讀書活動,讀書之道,倒並不是真的為了顏如玉、黃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後時代,落後於生活。特別是我們做教師的,如果知識不夠用了,那就意味着職業生命的結束。拿什麼去教學生!既然要讀書,那又要花費許多休息時間,又會出現各種工作上的衝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認為視名利為空者得道也,對嗎?誰知道?不知道為什麼,今天這句話老在腦海裏沉浮。反覆玩味,目光流轉,在猜測,這是怎樣一種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價也可以承受。

處於今天的社會中,立於自己的世界裏,我以為“朝聞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與不得,有何區別?求為何求?我們應體現道的價值,體現求的價值,然後死亦無憾。當然,理解為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

走進書本與大師為友,走進書本與經典對話,走近這些教育的痴心漢可以讓人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一點理解和寬容,更多一點熱情和關愛,可以讓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學校的生命線真正得以延長。

個人讀書筆記15

內容簡介:

《活着》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儘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自從做了佃户,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説是生活,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標。

句段欣賞:

“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反到踏實了。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説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

“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裏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説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脣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説:'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裏真是説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

此荒唐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麼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着,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着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着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着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着。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歲,發着高燒,幫着徐福貴在地裏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