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

文學 閲讀(2.6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1

在中國小階段,教師經常會遇到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特別是家庭作業)的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針對這類學生,輔導老師要開動腦筋,認真責任,善於幫助。

首先,要查明原因,進行心理輔導。主動約談,通過探討感應,找出其不願完成家庭作業的思想誘因,再擬定幫扶計劃,進行教育和引導。如果是學習態度方面的問題,那就先用榜樣和實例引導他(她)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讓他(她)認識到求知學習的重要意義,培養其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習、需要終身學習的理念。如果是學習環境方面的問題,那就及時聯繫其監護人,幫助其改善家庭學習氛圍,或其他外在干擾因素。如果是學習基礎差、能力弱、不會做,則要對其適當降低作業難度,輔導其補差補缺,鼓勵其慢慢跟進。

接下來,就要督促、培養其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習慣是養成的,作業也不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培養起課課前主動預習、課堂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對養成階段的點滴進步,要及時鼓勵,切不可急功近利;對拖拉作業或馬虎、應付的學生,要不斷督促和再教育,必要時還要與孩子的監護人及其他學科教師“協同作戰”,共同轉化。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份愛心和責任,不對學生放任自流;只要我們多些耐心和鼓勵,不讓學生喪失自信心;只要我們多些恆心和合作,不急功近利和孤軍作戰,留守兒童的學習園地,也一定會繁花似錦、碩果累累。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2

每到新的學年,中心國小的各個教學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別是中、高年級要集中全鎮大部分村小、及教學點的學生,這種中、高年級集中辦學方式在農村鄉鎮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現今計劃生育抓得好,生源少,這種辦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優化化教學資源,體現教育的均衡性。

可這件好事卻讓中心國小的教師非常頭痛,關鍵原因還是村小的教學質量差,並班後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大。就拿這兩天併到我班的7個學生來説吧:開學第一天,感覺到自己還沒有進入到教學的狀態,學生似乎也還沒有從假期不回過神來,於是就找來上學期的試卷讓學生訂正。在發放試卷的過程中,我也瀏覽了一下剛轉來的學生的成績:最高分70分,最低分31分,平均分不足50分,比我班原來的平均成績少了十幾分,簡直不可思議。

可經過兩天的接觸,和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我發現這7個學生中除了兩個學生學習新知識慢一點外,其他幾個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學生的水平,特別是有幾個課堂上特別投入,如此表現,不可能學不好呀,這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一般的教師都不願意去,即使勉強派去任教,教師也是走馬燈似的更換,而能在哪裏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師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素養。民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產物,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有些是教師甚至是父子兩代人的老師,雖然時代不同,但這些老教師還是秉承着過去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如今的教學相比幾十年來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所沿用的還是過去的老一套。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3

俗話説:“十個指頭有長短”,何況一個班四五十人呢?在各科教學中,每個班總有幾個差生,而大多數教師也為此而頭痛。其實,差生並不永遠是差生,只可是看我們如何對待他們,治好頭痛病。

一、讓差生“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在平時要多主動接觸差生,向他們提問,找機會與他們接近交談,和他們交朋友,多給他們情感,以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沁出他們的自卑感和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在教學中,教師還能夠經過自我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二、讓差生有成功的體驗

教師要善於捕捉差生的閃光點,一旦發現他們的提高,哪怕是點滴提高,都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並且還要善於創設情境,給學生供給成功的機會。教學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問題給差生作,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信心和決心,應對他們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過早的下結論,而是尋找他們思維的合理成分,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巧妙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解題的自覺性和必勝信心。

三、讓差生歡樂的學習

實踐有證明,一味地講授,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覺,並且講授效果往往不怎樣夢想,常常既不能把學生教會(異常是差生),也不能讓學生真正聽懂。所以,改變傳統方法,創新設計,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把課堂提高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以迎合學生好動心理,培養學生的樂趣,使學生在活動操作中,既吸取又加工,即生化概念又構成本事。

四、讓差生拾級而上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差生知識“欠帳多”,認識本事差,思維本事弱,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構成過程,即降低起點,採用慢鏡頭,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給差生大氣思維的台階,使他們拾級而上。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4

我校自進行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來,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等方面逐步探索與實踐。得益於我校英語組一直進行的“英語形成性評價”實驗,我們將形成性評價的成功做法應用到小組評價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課堂激勵評

1、課前比賽評

上課前三分鐘,採用兩人小組對話交流,四人或五人小組課本劇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根據對話複述、採用遊戲等方式複習單詞與句子,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並及時記錄在課堂評價表《課後合作》一欄中。

2、課中帶動評

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聽、説、做、唱、玩、演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聽説讀演能力,並在每一節課中通過唱英文歌、自由交談、表演對話、改編chant、日常對話、調查報告等檢測和評價學生,學生的個人表現好,小組也會得到評價獎章,讓優秀生起到榜樣作用。

3、合作激勵評

評價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十幾個小組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語言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小團體,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成了小老師,責任心強的學生主動督促潛能生的學習。這樣每位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習真正成了學生的事,教師的科學評價起了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四人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的,各小組的'成績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每堂課臨結束兩分鐘內,將小組學習紀律、合作學習情況、小組學習效果等在評價中統計記錄。

二、作業達標評

讓小組長當助手,實行達標性作業評價。由於英語老師所教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作業檢查、反饋很不及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先讓組長過關。小組成員全都完成作業,組長給每個組員蓋上“Good”月亮章,累計三次我給學生蓋上“Excellent”太陽章,一旦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一次家庭作業,該組成員都不得章,這樣其他組員都會督促該生完成作業,為了不讓完成作業的同學“吃虧”,我一般都給學生二次補作業的機會,這樣長期實行,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數量逐步減少,作業實效大大增強。

三、平時考查評

國小英語教學不僅要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以上考評方法外,我還通過學生自己、小組或家長的共同參與來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品質進行考查。評價內容包括模塊單詞、語音單詞、課文朗讀、交際對話、話題説話等,評價程序是:

1、簡要複習,明確學習目標;

2、學習口語評價標準,抽取測試內容;

3、分組評價;

4、反饋評價結果、交流學習經驗。評價結果記錄在評價表《合作情況與效果》一欄中。

四、優秀獎勵評

學生經過課堂、作業、平時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的結果不斷變化,為了均衡小組的學習發展情況,我會每個月都對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通常會貼最美小組照片、多加蓋圖章、作業打折優惠(通常是優秀的小組作業量偶爾少一點)、優先讀課外書等,學生非常在意老師的表揚,所以我也常將表彰活動搞得氣氛濃厚、反響熱烈。

通過實驗,我深深感到:圖章雖小,作用巨大,評價雖繁瑣,但它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記錄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評價和小組評價,學會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在自己反思中不斷進步。每得一個圖章,學生都如獲至寶,喜悦之情溢於言表。同時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個體,小組成員一榮俱榮,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小組爭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不再自暴自棄,不甘心拖小組的後腿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座位的編排,如何科學地使用好評價表格,減輕學生與教師的負擔,讓學生學會怎樣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等。

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在小組評議中,讓學生體會真誠的含義,懂得寬容,讚美與欣賞別人。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學生自身的一次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過程。這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必將隨着我們實驗教師的探索實踐而不斷完善和推廣。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5

時光悄無聲息,小升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向家長和老師襲來。最近兩週的家長羣溝通中,總是無可避免地被家長問到小升中的問題。面對順德教育小升中近乎殘酷的競爭環境,的確足以使很多高年級家長坐不住。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看法。

家長都難以承受的壓力孩子如何能夠承擔。家長和老師都有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的願望,但一味地把小升中考試掛在嘴邊來鞭策孩子,孩子除了對學習更加厭倦,對老師和家長滿是逆反還會有什麼?當然,這不是在逃避小升中,而是應當思考用更合理的方法來對待。我認為,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應當外鬆內緊。既讓孩子重視起小升中的重要,又不要刻意緊逼。

小升中其實並沒什麼可怕,不過是孩子國小升中學的一個階段性檢測。根據我對小升中考試的瞭解,小升中考試其實就是在考查孩子在國小階段對掌握的知識的運用。就拿國小語文來説,你學會那麼多的字詞,背誦了那麼多的詩詞文章,練習過那麼多的習作,小升中一張考卷能檢測到多少?只有通過試卷來檢測孩子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即理解、應用能力的檢測,才能真正測出水平,數學就是考查孩子的思維能力,國小英語則重在積累,聽説寫的能力最重要。老師和家長應當着重培養孩子的能力。在學校,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以達到訓練能力的目的,家校要協作一致,培養孩子細緻、規範完成作業的能力,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説白了,還是孩子的習慣培養,五年級下學期,還有時間,從現在開始,家校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培養孩子積極思考、發言,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還來得及。

話説回來,小升中考試僅僅是孩子一次重要的抉擇,但,就孩子的一生需要經歷的波折來説,它又算什麼呢?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努力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好習慣領着孩子進步才是上策。

教師教育隨筆國小案例6

兩個月的暑假又過去了,新學期又到來了。今年是我第一年來到思賢實驗國小工作。學校很美麗,老師很親切。為了讓老師更好地工作,學校安排了工作培訓。

今年,我被安排教一年級兩個班小朋友數學。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活潑、無拘束。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以及根據學校的一些規章,我準備在一開始就着重培養小朋友們養成一些好習慣。

一、培養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畢業,肯定會把幼兒園的一些習慣帶過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上課紀律。在幼兒園,課堂很活躍的,玩玩遊戲很開心的;而國小的課堂是有紀律規定的。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書本基礎知識了,需要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一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課。認真聽課首先要做到:小手不亂動、小腳放放好,背挺直、做神器,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這樣一個小口訣,教給小朋友,隨時念一念,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認真聽課習慣養成了,學習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二、培養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為了下一節課上得更順利,課前準備很重要。剛開學幾天,一年級學生剛剛認真上完一節課,想要在下節課有同樣角的表現,就要利用好下課的時間,上個廁所,喝點水,教師外轉一轉,外面休息休息,把下節課的書本準備好,10分鐘的休息利用好了,又可以精神地聽下一節課了。

三、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在幼兒園或者家裏,大多都是老師、父母幫忙完成的,但到了國小,就要慢慢獨立了。垃圾不亂扔、飯前便後洗洗手,自己的課桌整整齊。

四、養成文明講禮的好習慣

一個有禮貌的人總是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那就需要從小就培養。要教一年級學生遇到老師問好,上學要和爸爸媽媽説再見,學會使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堅持、用心去做的,過程辛苦,但回報很大。希望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能在一開始,就嚴於律己,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