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實用】散文作文4篇

文學 閲讀(2.2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散文作文4篇

散文作文 篇1

春是一個腳步輕輕的畫家,當你察覺它的到來時,它已經把每個角落都塗上了色彩——粉紅、嬌黃、雪白……當然更多的是嫩綠。

路邊的小草吮吸着春的甘露,好像是心靈手巧的紡織能手,用星星點點的綠色織成了綠茵茵的地毯。迎春花不畏嚴寒,頂着寒風,以頑強的意志,泛綠、吐蕊、開花,第一個用生命向人們報告春的來臨。那盛開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紅了富饒的山川大地。春的朝霞宛如少女臉上的桃紅,表現出那樣的柔美,那樣的純淨,那樣的多姿多態,那樣的爛漫而深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人的詩句:“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啊,温暖的春風多麼像一把神奇靈巧的剪刀啊!

我意猶未盡,又來到了校園裏。中心路兩旁,柳樹的柳條上點綴着無數新綠色的細葉,在春風裏愜意地擺動着,如少女飄逸的長髮,如仙女輕柔的紗裙。月季花也開了,似乎不勝嬌羞,香氣襲人。在這春風和煦的時節裏,紅花,像太陽那樣豔麗;藍花,像天空那樣明淨。

古人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的早晨空氣清新,人們起得很早,有的在山上練氣功,有的在公園裏散步,還有的在讀書……春裏,人們可以外出旅遊,去郊外野炊,春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啊!春,你不像冬天那樣寒冷,也不像夏天那樣炎熱。你温暖、清新、充滿活力,又是四季中最寶貴的一個季節。

我愛你,美麗的春!

散文作文 篇2

活在民國年代,戰火紛飛中一不留神,小説中血肉橫飛的情節就會在自己身上上演。談起那時文人的為人處世,雖説的確需要積極面對與投身變革,但在某些時節沉鬱淡泊些或許能活得相對“輕鬆”和“舒坦”些。

這是我讀罷《周作人早期散文選》的第一感受。

説起文才筆法,周作人未必遜於其兄魯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卻因對事物看得極為透徹的眼光以及生來易於煩躁激動的性格,字裏行間總是透出一股獨特的幽怨鬱憤之氣。其實他也曾做過魯迅那樣鬥士般的文人,以滿腔熱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時代、社會或人民的痛處,為的是大眾聽到這些呼喊與擊打能有所反應、想法甚至行動。而從這本書中,我恰好看出他藴含着的或激憤或淡然的複雜情感。從頭讀過,通篇帶着閒寂恢詭的日式幽默與變革時代的批判思想,彼此從思想上似乎是對立的,讀來卻順理成章。

倘若排除時代與社會因素,飲茶聽雨、嚐鮮品酒、談鬼説蠅,不經意間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經被周作人摹了個遍。以掩藏於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掃視着埋藏在家常裏短中的風花雪月,然後將其轉換成裊裊婷婷的文字,宛若一葉隨波盪漾的小舟,不緊不慢地掠過一處處山川草木,總要在某處有所停留,幽雅地打個憐惜而玩味的轉兒,待吸夠了香氣、嚐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於不經意回眸間又在某處風景留下一道淺而雅的痕。

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閒適雜感散文風格受到諸多好評的原因所在。從《初戀》中對“她”的“淡淡的一種戀慕”,到《喝茶》中“瓦屋紙窗下、可抵十年陳夢”的“清泉綠茶”;從《烏篷船》中充滿舊江南風趣情味的明瓦烏篷船,到《談酒》中感到喝酒之時“懷着‘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後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無不以憐惜品味的態度、豐潤雍容的京派筆法雕琢着每一個本不腴潤的平凡物事,從中提煉出庸人體會不到的不平凡來。

比起平和沖淡來,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風格同樣老辣痛膚,尤其在涉及封建禮教之愚昧、國民性格之醜惡及軍閥統治之暴虐等方面,愈發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發深入骨髓。如《風紀之柔脆》一文中,看到報上“因有關風紀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聞,即知封建道學者之變態墮落至於“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維持這‘更嫩更脆,像驕養的小兒一樣愈加怯弱下去’的風紀矣”,的確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頭髮的名譽和程度》中,見到“因剪髮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髮女生之大謬新聞更生髮了“烏雲覆頂則經書爛熟,青絲墜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問……諸如此類,讀來實在驚心震懾,讓人心寒不已卻無從反駁。

以比誰都清醒的狀態看待當時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這樣才造就了周作人內心幽怨鬱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與激越交織的獨特風格。平和沖淡,老辣犀利———彷彿在地下貯藏了多年的陳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織了辛辣的醇厚。這些文字就像反光強烈的鏡子一直高懸牆面,以便那些自以為醉生夢死的人們隨時隨地從中映照出真實的自我。

散文作文 篇3

以前,我是不喜歡讀散文的。我總認為,散文就是用盡華麗的辭藻把一個事物形容得十分生動、優美,令人對作者的語言功底嘖嘖稱讚,可讀完了之後,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説什麼。我慶幸因為我一時的心血來潮買下了這本書,才明白我對散文的認識實在太狹隘了。

張曉風用她那細膩、真摯、充滿温情的語言化為一陣陣帶着花香的清風為我吹走了夏日的悶熱和煩躁,心靈從而獲得久違的平靜。

打開《張曉風散文集》,第一篇《到山中去》和第二篇《地毯的那一端》是張曉風寫給她的丈夫德寫的兩封信。

《到山中去》讓我總想到山中去嗅嗅山的氣息,也想如張曉風所説乾脆“着一身寬袍,好兜兩袖素馨回去”。在讀到“在外雙溪住了五年多,從來不知道內雙溪什麼樣子”,“直到前些天,有朋友到那邊漫遊歸來,我才知道原來山的那邊還有山”,讓我不禁想化用一句經典台詞:“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你沒有到過山中去,而是山就在你身邊,你卻沒有發現。”我讀着張曉風筆下的內雙溪,像在欣賞一幅精彩至極、驚喜不斷的山水畫。不、陽光温和、瀑布飛瀉、水聲澎湃、浪花擊石、蘆草雜生、鮮花沾露、溪水潺潺、落葉隨波、風聲如濤、稻香撲人。

散文作文 篇4

如花 吳簫暘 笑靨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花,每個人也都有許多種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在盛開的一剎那,燦爛奪目的它會吸引所有的視線。 花是如此的柔弱,再美再豔,依然經不起朝來寒雨晚來風。春紅匆匆謝了,只剩下滿懷愁緒。 花卻又是美麗的戰士,風雨中儘管漸漸的綠肥紅瘦,終究不曾低頭。 生命也是一樣,像精緻的玻璃酒杯,常常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撞擊,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曇花,用許多年的淚與汗,摻上心血澆灌,才會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愛花的人少了,當人們為着生計而奔波的時候,連自已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誰會去傾聽花的訴説? 然而,煩躁的都市啊,請不要忘記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

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摘自1997《讀者》 初讀這篇散文,是在遙遠的1997年,它曾讓年少的我為之感動了許久,但卻説不出為何而感,感從何來,只是一些零碎的,只能意會的感悟。 轉瞬間近6年過去了,只如夜間一聲短促的輕歎,生命的意義何在?我依舊迷惘。在書箱的最底層又發現了這篇業已塵封的散文,卻激起了心中如潮般的思緒。物是人非,真的是物是人非。文章依舊是當年的文章,人卻已不再是當年的人,已蒼老的心境再也無法重回當年。 希望如花,生命如花,堅強而又脆弱。

為了一個如花般的夢想付出了近五年的光陰,給予了生命中極大的熱忱,放棄了一次又一次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時而豪情萬丈,時而又心灰意冷。可是時至今日,夢想依然還是夢想,依然如鏡花水月般的美麗誘人卻又可望而不可及。 鏡花水月,或許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既如此,人生苦短,又何必如此執著呢?只是,我不甘心!絕不甘心! 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過去,胸中的豪情也早已燃燒殆盡,只剩下一顆不死的心,但,這已足夠,足夠了。 儘管此時此刻我已年過25,我依然無成,依然寂寞,依舊孑然一身的與孤燈紙影相伴。但,我,Ly*****,在羊年的第一天,面對蒼天與大地,鄭重的對自已發出承諾:My heart will go on , will never change , will never 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