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患者感謝護士的標題

書信函 閲讀(4.37K)

先看看網上熱播的《美國護士發錯藥之後》是怎樣的。

患者感謝護士的標題

這位護士叫瑪麗,在紐約一家醫院已經工作了三年。這年紐約氣候異常,住院病人激增,瑪麗忙得腳不沾地。一天給病人發藥時,她張冠李戴發錯了藥,幸好被及時發現,沒有釀成事故。

但醫院的管理部門依然對這件事情展開了嚴厲地“問責”。

首先問責護理部。他們從電腦中調出最近一段時間病歷記錄,發現“瑪麗負責區域病人增加了30%,而護士人手並沒有增加”。調查部門認為護理部沒有適時增加人手,造成瑪麗工作量加大,勞累過度。人員調配失誤。

然後問責人力資源部門的心理諮詢機構。瑪麗的家裏最近有什麼問題?詢問得知,她的孩子剛兩歲,上幼兒園不適應,整夜哭鬧,影響到瑪麗晚上休息。調查人員詢問後認為“醫院的心理專家沒有對她進行幫助,失職!”

最後問責製藥廠。專家認為“誰也不想發錯藥,這裏可能有藥物本身的原因”。他們把瑪麗發錯的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發現幾種常用藥的外觀、顏色相似,容易混淆。他們向藥廠發函:建議改變常用藥片外包裝,或改變藥的形狀,儘可能減少護士對藥物的誤識。

那幾天瑪麗特別緊張,不知醫院如何處理。醫院心理專家走訪了她,告訴她不用擔心病人賠償事宜,已由保險公司解決。還與瑪麗夫妻探討如何照顧孩子,並向社區申請給予她10小時義工幫助。瑪麗下夜班,義工照顧孩子,以保證她能充分休息。同時醫院特別批准她“放幾天假,幫助女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這以後,瑪麗工作更加認真細緻,也沒有人發生類似錯誤。她和同事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想一直做下去。

護士工作辛苦是眾所周知的,在美國,護理業成為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除了護士較高的薪水和待遇外,我相信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如果是在我們國家呢?

領導先劈頭蓋臉訓斥瑪麗:“你怎麼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醫院沒錯還天天被人揪鬥呢,你這不是給咱們院長找麻煩嗎?”護理部召開緊急會議,最終,本着對患者負責、對護理部負責、對醫院負責、對社會主義醫療衞生事業負責、對全太陽系、全銀河系、全宇宙負責的態度,扣發瑪麗當月獎金,全院通報批評。

患者聽説自己險些被髮錯藥,大怒,跑回家安排了一番。一個小時後,三十多個壯漢高舉着“無良醫院,還我公道”的偉大旗幟,闖入醫院,把護理站砸了個稀巴爛。院長趕忙前來交涉處理,這些壯漢聲稱,他們都是患者家屬,其中六個是患者的哥哥,七個是患者的弟弟,五個是患者的舅舅,九個是患者的爸爸……他們要為患者討還公道,“公道”的具體內容是:賠一百萬(必須是現金,不連號的舊鈔),否則就向媒體“報料”。

然而,還沒等雙方開展進一步的協商,新聞嗅覺極其靈敏的無冕之王——記者就蜂擁而至了。記者們趕到護理站的廢墟上,把瑪麗圍在中間。

記者問瑪麗:“你為什麼發錯了藥?”瑪麗回答道:“是我疏忽大意,我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注意認真核對。”記者又問:“你覺得有什麼客觀原因嗎?”瑪麗説:“主要是我自己的錯誤。”記者繼續友好、和藹、循循善誘地開導她:“也不能全怪你吧,難道一點客觀原因都沒有嗎?”瑪麗想了半天,很不確定地説:“最近我們病區的病人增加了30%,但護士人手沒有增加。也許,病人多了,我們太忙了,就忙中出錯吧。不知這算不算您説的客觀原因?”記者聽到這句話,大喜,馬上結束了採訪。第二天,電視台播出了剪輯過的採訪錄音,錄音中的瑪麗只有一句話:“忙……就……出錯”。播音員義正詞嚴地評論道:“護士竟然公然叫囂‘忙就出錯’,按照她的邏輯,其他職業的'人,如果工作忙,也都可以出錯

了?主刀醫生忙,就可以給病人切錯了地方?麻醉師忙,就可以給病人麻錯了劑量?教師忙,就可以給學生講錯了知識?司機忙,就可以給乘客拉錯了道路?況且,生命是最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作為掌管生命的醫護人員,尤其不能以任何理由當作出錯的藉口。生命,不容出錯!謝謝收看,咱們明天再見!”

2樓 《正義日報》的記者問瑪麗:“你以前發錯過藥嗎?”瑪麗回答道:“我以前從來沒發錯過藥。”記者又問:“那你覺得這次發錯藥有什麼原因嗎?或者説,你現在的工作狀態跟以前有什麼不同嗎?”瑪麗説:“我首先承認自己的錯誤,發錯藥是我的工作疏忽,我以後一定注意認真核對。如果一定要説原因的話,我的孩子最近經常在夜間哭鬧,我夜裏要醒來哄他好幾次,白天的工作狀態也許受了影響吧。”第二天,報紙刊出文章:《護士只顧自己孩子卻給病人發錯藥》。文章用充滿正義豪氣的口吻説道:“醫院,本應是救死扶傷的地方;護士,本應是白衣天使。但是,當天使徒有白色的外表,卻沒有一顆為病人服務的天使之心時,她還是天使嗎?護士本應時刻以病人利益為重,但我們昨天採訪的這位護士竟然理直氣壯地説,因為照顧自己的孩子,就給病人發錯了藥!如此自私的人,哪裏還配做護士?不如直接回家看孩子去吧!想當年,子虛市第一醫院的劉大傻護士,為了照顧急症病人,連續二百五十小時不回家,不惜把自己尚在哺乳期的孩子扔在家中,活活餓死,這是多麼偉大的救死扶傷精神!這是多麼高尚的大公無私精神!這是多麼可敬的先人後己精神!時代呼喚劉大傻這樣的好護士!”

“親民之聲”網站的記者問瑪麗:“你為什麼發錯了藥?”瑪麗答道:“是我的錯誤,我以後一定嚴加註意。”記者又問:“你覺得這兩種藥本身容易發錯嗎?”瑪麗説:“也許這兩種藥的外觀確實很相似,容易混淆吧。”第二天,“親民之聲”網站首頁刊出

文章《護士發錯藥,反怪藥相似》,文章説道:“一名護士,因自己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不認真,檢查核對不周到,沒有認真學習南丁格爾的講話精神,給病人發錯了藥,卻以‘藥相似’為藉口!這難道就是藐視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褻瀆自己的工作職責的理由嗎?”文章後面,有數百條網友的留言評論,諸如:“連兩種藥都分不清,這個護士是瞎子嗎?”“把雞腿和鴨腿放在一起,我家的狗都能分辨出來,由此得出結論:護士不如狗!”“五十元和一百元的紙幣,護士肯定分得清!”“哎!這年頭的醫院哪……算了,我不説了!”這些充滿着公平、正義、簡直比日還要有光輝的留言評論,獲得了上千個“支持”和“頂”,這充分説明,羣眾的眼光是比珠穆朗瑪峯上的積雪還要雪亮的!

患者的三十多個家屬天天來醫院鬧,醫院於是報警了。距離醫院數百米之遠的***的警檫,僅僅用了七個小時就趕到了醫院現常然而,面對三十多人打砸醫院、打罵醫護人員,警檫卻站在原地不動。院長問何故,警檫説,這屬於醫療糾紛,不是治安事件,不歸我們管。最後衞生局被驚動拍板決定:醫院一**賠償患者十萬元,免除患者此次住院的全部費用,雙方責任均不再追究。

院長回到辦公室,心中不爽。打開電腦,正巧看到“親民之聲”網站上的一篇關於此事的帖子。帖子標題是《生命當兒戲,豈能一罰了之?》,帖中説:“像瑪麗這樣粗心大意、拿患者生命健康當兒戲的護士,不但應該嚴加懲罰,還應清除出醫療護理隊伍,以保障廣大患者的安全。”院長一琢磨,對,有道理。於是發佈命令,將瑪麗開除了。

護士長向院長訴苦:“20個護士管80張病牀,本來就忙不過來。現在再開除一個,剩19個了,更忙不過來了。”院長説道:“要充分發揮護士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大力挖掘護士們的工作潛能!你就跟大家説,從今天起,夜班費由五塊錢漲到五塊一

毛錢!只要值十四個小時的夜班,就能輕鬆賺到五塊一毛錢,她們就該有工作動力了!勞動力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擠,總還是有的!”護士長不服氣,反駁道:“工作更忙了,出差錯的概率就更大了啊!到時候真要出了差錯,還不是我們護士擔責任?”院長一瞪眼,訓斥道:“工作再忙,也不許出差錯!哪怕只剩下一個護士,管一百個病人,也不許出差錯,也不許完不成工作任務!這才體現你的管理水平呢!要常抓醫德教育,提高護士們的責任心,制訂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考核標準,加強監督和懲罰力度,鼓勵大家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困,四不怕餓,五不怕罵,六不怕打,七不怕病,八不怕死’的‘八不精神’!明白了嗎?”護士長連聲應允,退下去了。

一個夏天的早晨,山中流淌着淡藍色的晨霧。野花五顏六色,漫山遍野。綠油油的野草散發着清香的氣味。一個名叫瑪麗的姑娘,挽着老公的胳膊,牽着孩子的手,説説笑笑,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她已經改行不做護士很久了。她改行之後才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麼美好,週末居然可以陪老公和孩子郊遊,法定節日居然真的可以放假過節,每天晚上居然都可以睡在自己家裏,生物鐘居然再也不會顛三倒四,每天下班之後居然還有體力跟家人一起看電視、聊天,工作中偶爾出現失誤居然不會被人砍殺……她不由得感謝院長、感謝患者、感謝記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