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刑二庭實習報告

實習 閲讀(1.41W)

法院實習報告

刑二庭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為了深入司法實踐工作,瞭解庭審的全過程,體驗司法工作的日常事務,將自己在學校中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培養自己的法律思維,為以後好的適應社會,適應所從事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習時間:201*年2月28日---201*年3月28日

實習地點: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

實習單位和部門: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

實習內容:接待上訪人員,做筆錄,參與解決調解案件,法律文書的送達工作,整理調配資料等。

一、實習過程與體會

201*年2月28日到3月28日我在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為期四周的實習,雖説是短短四周的實習但是卻讓我感受頗多。

我被分在了立案二庭,立案二庭作為法院的一個內設機構,因為是中級人民法院,少有一審案件能在此開庭受理。所以多是下級基層法院一審之後的上訴案件和當事人申訴或者上級法院交辦的再審案件。立案庭人員的工作就是過全部這些案件,然後決定是否受理再審,再分派到相應的民事或刑事庭處理。 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工作人員和法官的工作和一些瑣碎的工作,比如:接待上訪人員,做筆錄,參與解決調解案件,整理調配資料等。

整理調配資料是從事法律工作最基本的內容,它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它不僅要遵循一定的順序,同時還要掌握整理的技巧。在整理過程中需要把案件的情況寫清楚,這也是一個不能馬虎的環節,稍有差錯就得重新返工,所以每次填寫我都十分認真,填寫完成後都會讓實習的前輩幫我檢查並指出錯誤。剛開始我也很慌亂,翻過來翻過去,自己都有些亂了,但這是熟能生巧的活,幹得多了也就熟練了。在前輩們的指導下我基本上能夠較快的整理出所需資料,為工作人員減輕了一部分的負擔,當然這也極好的訓練了我的耐心與毅力。看着一份份整理後的資料的完成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立案二庭的申述案件比較多所以經常能有了解各種案件的機會,通過工作人員對於當事人申述的案件的解釋,我對民事案件和刑事的審判特點和程序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了審理民事案件的關鍵在於化解當事人的矛盾,刑事案件着重體現國家強制力懲罰犯罪是不完全相同的,民事案件最理想的狀態應是讓雙方當事人雙贏同時又符合法律的規定,這一點就對法官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僅是法律方面的紮實功底,更重要的是懂得替當事人着想,儘量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更不能擺官老爺的架子。

為當事人做筆錄是一項比較艱鉅的工作,也是對我的一個考驗。庭長為了鍛鍊我,讓我從最簡單的做起,如欠款欠債,勞務糾紛等,剛上手時很是緊張,害怕跟不上詢問的進度,可是庭長對我很照顧,看我沒記完就會等等我,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筆錄,雖然困難點但是還是很欣慰的。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庭後我找到庭長為我指導,我知道了自己的最大的缺點是理論-功底欠缺還有就是缺乏鍛鍊。有了這次經驗我也敢於挑重擔了,開始記錄一些各種類型的案件,對於其中的法言法語我不是很瞭解,所以只能課下做功課,瞭解相關的法條,加強自己的理論基礎。這是核心和根本,也是讓當事人心服口服的依據,必須謹慎措辭,有理有據,有法可依。

親自參與了法律文書的送達工作,體會到了送達工作有其一定的缺陷和難度。

立案二庭的信訪大廳那真是一幅活生生的人生百態圖,有哭訴的,有撒潑的,有站在法院大門口罵街的,有神經質的叨叨不休的,有全完不懂法律卻堅稱自己沒犯法的,有抓住別人一點點小錯非要獅子大開口要價一百多萬的,有把法院看成衙門把法官看成青天大老爺的,也有認為自己是老子法官都是孫子一旦不如他意就揚言要進京上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短短几天我看到了也學到了很多以前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法律之外卻又和法律息息相關的東西。並且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印象,那些法官們脾氣真是太好了,完全不是我之前想的冷酷的樣子。也許不苟言笑的模樣只是因為環境造成的吧。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瞭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尚未真正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做事要先做人。作為一個實習生,我們不僅只是把領導交給我們的事做好,更要有眼力,有積極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有所收穫。沒人誰會去督促你該怎麼樣做,只能靠自己在細小的工作上積累經驗。無論是跟領導、同事、律師還是當事人接觸,都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擺清自己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我還學會了許多法言法語,結實了許多法官律師老師,他們對於我的實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悉心的指導,在指導我理論學習的同時,也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法院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更讓我知道了人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提高。都説走法律行業業是條不歸路,但我想中國法律界的春天也即將到來,因為人們的法律意識正在不斷增強,中國的法制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前進,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的法律界就會有更高水平的發展。

二、問題與不足

當然在實習中我也看到了自身存在很多問題,不僅需要在理論上更加紮實地探索而且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熟練積累經驗。由於理論與實際脱節,更多的是需要我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我想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閲歷的增加我會慢慢成熟起來。同樣,我也發現了法院存在的問題。

1. 送達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方式,把訴訟文書交給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有關單位或個人的一種訴訟行為。送達的種類有直接送達難,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送達訴訟文書是訴訟活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訴訟的必經程序。訴訟文書的及時送達對保障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保障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保障案件的正確解決,有重要的作用。忽視送達或不按法律規定的方式送達,都會給審判工作造成被動,甚至還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和嚴重後果。然而,儘管送達訴訟文書的法定形式較多,但在審判工作中,“送達難”卻是長期困擾法院正常工作的老大難問題。民事訴訟文書送達難的成因:從現實方面的原因看,造成“送達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由於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口的流動性很大,有的.當事人藉機規避法律,外出打工經商,長期不歸,杳無音信。2、有的當事人雖然沒有外出,但法律意識差,有的當事人藉機規避法律,外出打工經商,長期不歸,杳無音信。2、有的當事人雖然沒有外出,但法律意識差,藐視法律,避而不見。3、有的是由於當事人的地址提供不詳,或者當事人的地址發生了變化,沒有及時通知法院。4、在留置送達中,有的基層單位或組織不配合。5、在委託送達中,有的受委託法院存在地方保護意識,怕得罪當事人,更怕當事人報復。6、在轉交送達中,某些機關和單位對轉交工作不夠嚴肅認真,拖延時日。7、公告送達不規範,有的是法官的責任心不強,有的是當事人認為公告費太高,不願登報公告。8、法院人力物力的緊張,導致送達遲延。9、交通事故引發的案件,受送達人大都是非本省市的,地處偏遠,客觀上造成送達難等。10、從立法上看,法律規定的不完善、不具體也是造成送達難的重要原因。

2.久調不決問題嚴重。為了構建和諧社會,如今法院大力倡導調解優先,於是出現了久調不決的現象,更有的法院還給法官下達調解率,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業績。所以法官對案件,不願意判決,願意當事人撤訴或調解結案,對當事人不願調解的案件,久拖不決。

3.執行問題仍然很難。在實習期間目睹了許多案子有了判決卻仍得不到應有的賠償。我也諮詢了許多法官,與他們交流中我發現這是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執行難。究其原因,並非一方面,有法律自身存在的問題,有法官的職業素質當然也有當事人自己法律素養的欠缺。判決書是法官基於事實和法律做出的判斷,想要真正讓當事人獲得實惠就要依靠執行工作,可是執行工作卻仍是令人堪憂„

三、對於以上問題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

1.1、明確送達的主體。2、確立新型送達方式的效力。3、減少送達環節。4、改革委託送達。5、嚴格轉交送達。6、完善公告送達。7、填補送達的法律漏洞。

2.法院應當貫徹“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方針,不能久調不決,取消法院把調解率作為評優指標的一個方面。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上自願進行協商,充分表達其真實意思,法院主要是起主持和召集當事人進行協商的作用。這樣才能保證當事人權利的同時減少司法資源的浪費。

3..解決執行難的問題,應該建立高素質的執行隊伍。如今對於執行人員提出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僅要能吃苦耐勞,更要有智有勇。執行員的選任應當通過法定的任命程序,同時對執行人員要及時地、不斷地進行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只有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執行難才有希望得以解決。

四、成績與收穫

在法院的實習使我懂得了許多,作為一個將要從事法律行業的人,首先要具備最基本的素質---認真。不論是整理卷宗還是寫判決書,都是馬虎不得的,否則不僅給當事人造成損失,對於司法資源也是一種浪費。在這期間,在庭長和書記員的指導下我能夠獨立的進行一些工作,如:整理卷宗,記錄庭審筆錄,擬寫判決書等。小活也是能鍛鍊人的,在整理的過程中也逐漸培養了我的耐心與毅力。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只有具備了紮實的法律功底才能將案件分析清楚,從而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覆而非單純的靠經驗。在實習期間,我覺得我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了增強,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讓我非常有自豪感,也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庭就是一個家庭,大家互相幫助共同將案件做好。實習生活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改變了我很多想法和思維,我想我會受益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