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一次有意義的參觀作文(2篇)

生活經驗 閲讀(1.8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次有意義的參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次有意義的參觀作文(2篇)

一次有意義的參觀作文1

星期三上午,王老師告訴我們,下午要帶我們去參觀印刷廠,頓時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們多麼想馬上就出發呀!好久沒帶我們參加實踐活動了,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中午在家,我感覺真是度日如年呀!覺得時針走得太慢,好不容易等到了下午一點半,我就急匆匆地來到學校。老師又一再囑咐我們注意安全、不要喧譁等需要我們注意的事項,我們就站着整整齊齊的隊伍出發了。

路上,我們從蘆湖公園穿過。只見小小的迎春花盛開了,一片片連起來像春姑娘的裙子,葉子是花邊兒,漂亮極了!噴泉裏的水解凍了,在微風姑娘的吹拂下,水面泛起了一條條波紋,像一條正在抖動的魚。泉裏的魚兒也在水面露出了腦袋,五顏六色,色彩斑斕。泉邊的一排排柳樹也發了芽,遠遠望去,好像春姑娘披散在肩上的頭髮。小鳥也飛來了,在“唧唧喳喳”地叫,好像在給我們加油呢!

過了一會兒,我們終於來到了印刷廠,在一位叔叔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印刷車間。一進車間,還沒有看到機器,耳朵就“發開牢騷”了。因為機器運轉的速度太快了,時不時就發出“轟隆”“轟隆”的巨大響聲,耳朵都快被震聾了。此時,我有點後悔,真不該來這裏,還不住的埋怨老師,為什麼不帶我們去個好玩的地方,為什麼偏偏選這裏。雖然環境差了點,但還是滿足了同學們的好奇心,你看他們,摸摸這,摸摸那,都想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弄明白。

這時,一位工作人員領我們走到了機器旁,讓我們觀察。只見四台機器全速運轉着,普通的白紙在一瞬間就變成了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字的試卷了。出試卷的速度也很快,幾分鐘就已經出了一摞試卷了。

在我們面前,四台機器都有着自己的工作:第一台是負責把紙弄·平展;第二台是負責把紙弄硬;第三台是負責把電腦上的字印到紙上去;第四台是負責把紙切開。這個時候,同學們的好奇心更強了:這只是印刷過程,成書過程呢?怎麼沒有看到呢?工作人員解釋,下面就帶我們去看切多餘紙的地方。

機器是三把利刀,一下子就切了多餘的紙。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一摞摞紙在工作人員的手裏像乖巧的小孩,任憑他“玩弄”。“吱”“吱”“吱”,三聲過去了,一摞精美的試卷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他又領我們去了“成書”的'地方。這是,一個個疑問上來了:書皮是怎樣弄上去的?沒有釘子不散架了嗎?這個關鍵的時候,一台機器幫我們解決了問題。一小摞就是一本散架的書,把那一小摞放到一個機器裏,等機器轉過去,就有一個鐵板從下面接着。因為書皮太滑了,都溜下去了。這時,鐵板上好像是出來了一些膠,把他們粘起來了。一本書經過了這麼多的工序,終於做成了。

工人們太辛苦了!一是在噪音下工作,二是幹這些活兒都非常的累。我長大了希望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出更先進的機器,讓工人們減少負擔。

一次有意義的參觀作文2

五一黃金週期間,爸爸帶我去了一趟遼寧省博物館,去之前,爸爸對我説,此行的目的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激發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

五月五是那天早上,風和日麗,我的心情和天氣一樣晴朗,我和爸爸踏上了北行後找到了一個挨窗的位置坐下,吹面不寒楊柳風,透過車窗的風也顯得那麼柔和,望着車窗外急閃而過的春的景象,那一片片嫩綠呀,讓我陶醉在這充滿希望的季節裏,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就在這不經意間而顯得那樣短暫。到了瀋陽站後,改乘243路公共汽車八九站地就到了瀋陽市府廣場,一路打聽順利到達瀋陽博物館,遠遠的望見它的三層展覽大廳前站立着一支高高的機械恐龍,身體有點像長頸鹿,不過它的脖子比長頸鹿可長多了,它向前來參觀的人們不斷的點頭致意。

一樓展廳中央,是一個大型的青銅大鼎,説明文字説,它是商代雙耳方鼎的仿製品,原品出土於遼寧喀左縣,其特點是青銅鑄造,立耳、方脣,深腹、柱足。通過它可以知道,我省是人類發展歷史很長久。

我們第一個參觀的展廳是圓明園銅生肖頭像,原有十二個,在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被搶走,後被愛國商人高價收買了四個,還有三個被境外收藏,其它五個下落不明,我為舊中國的落後悲哀,同時也感到肩上的重擔,為中華不再受辱,我們要發奮圖強。

接下來參展的是碑誌展,碑誌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它可以瞭解歷史,感受文明,欣賞書法,陶冶性情。

我們又參觀了齊白石畫展,齊白石是我國現代繪畫大師,他的作畫特點是筆墨洗煉,情感真摯,生活氣息濃郁。

不知不覺又到了中國古代貨幣展廳,在這裏我子解到了中國古代發展的歷史,人間貿易起源於物物交換,後來人們為了方便交換,就用美麗稀少的貝殼作為一般等價物,所以現在好的東西被稱為都有貝的影子,如“財”產,“貨”物,寶“貝”,珍“貴”等等,後又有了骨仿貝,石仿貝,陶仿貝,春秋時期出現了銅製的布幣,刀形幣,鏟形幣,圓錢,秦朝統一中國後,就把種類繁多的貨幣統一為圓形幣,即圓形方孔錢,它的製造過程是選礦,冶煉,鑄造,打磨,四道基本程序,後來又出現了銀元寶,銀元,紙幣,可以説錢的發展過程就是人類發展的過程。錢的發展歷史也可以反映人類的發展歷史。

最後我們來到我最感興趣的恐龍展廳,這裏有許多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機械恐龍,形態十分逼真。有劍龍,霸王龍,三角龍,馬門溪龍,翼龍。它們大多生長在中生代的三又疊紀,它們曾經統治地球,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滅絕了,留給人們無限的思索,有的科學家説,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蒸氣塵埃給擋住了,陽光無法到達地球,植物枯死了,素食恐龍就鬧饑荒而死了,肉食恐龍也隨之消亡。還有人認為地球曾經有一次大降温,恐龍因為身體巨大無處躲藏而凍死。由此我想到人類,人類如果不想像恐龍一樣滅絕,就得增強徵服自然的能力,我們現在好好學習需要掌握更多的本領。

參觀展覽後,我才感到知識的博大,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同時也感到學習的目的。那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為了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