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閲讀(1.75W)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工作計劃吧。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教的觀念,深入貫徹執行幼教兩個法規和國家各項教育方針政策。全面實施對幼兒的素質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幼兒的終生髮展打下良好基礎。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工素質,展示"敬業、團結、勤奮、創造"的園風。營造求實、創新的教科研氣氛。在跨入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的行列之際,力爭發揮名園的輻射功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爭創品牌幼兒園而努力。

二、工作重點

(一)幼兒管理方面

1.繼續加強幼兒的常規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在此基礎上創建班級特色,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發展。

2、抓住每一次機會,組織幼兒參與社會各類比賽,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

3.做好大班幼兒的幼小銜接工作,加強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

4.四月底進行家長開放周活動。

5.以幼兒為主體的六一慶祝活動。(大班以幼兒為主體的彙報演出,才藝表演。中小班以家園同樂為主線,開展活動。

6.招生工作,教師對畢業生家長做好正確的宣傳導向作用。

(二)教育教學科研

1.深入開展“生活美勞“課題研究,完善子課題,制定想應的計劃。

2.完成《生活美勞製作指導》教案、照片的蒐集整理工作。

3.參與省級課題課題的研究。依託大課題,與姐妹幼兒園加強交流、溝通。

4.全面實施對幼兒的素質教育,堅持以德育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重點,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5.樹立“立體教育觀”、“全面發展觀”。對幼兒園教學來講,上課、遊戲、活動、集體、分組、個別教學,都是教學的形式。不能只侷限於傳統的老師講幼兒聽的上課模式,只要有明確的目標,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能促進幼兒素質發展,都是有效的教學形式。

6.樹立全面綜合的課程觀。教師必須明確幼兒課程目標上的全面性和啟蒙性,內容上的生活性和粗淺性,組織上的整和性和聯繫性,實施上的活動性和體驗性。在認知、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為幼兒奠定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三)隊伍建設

1.學習師德規範,教育教學規範以及幼教理論。

2.寫研究論文、教育心得,通過多種途徑爭取發表,與評優掛鈎。

3.評選園學科帶頭人、園教壇新秀,開展敬業愛崗演講比賽。青年教師進行説課、技能技巧比賽。

4.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青春之歌”活動要進一步豐富,每位青年教師在打好各科基礎的前提下,精心鑽研一門特長課。五年以上的教師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出成果,出文章。

5.為全市觀摩活動做好準備。(展示幼兒園特色)

(四)管理制度的完善

1.發表文章的數目及班級幼兒的獲獎情況與評優結合。

2.每月退夥情況上報園長室,統一制單,交校財會室。

3.興趣小組活動計劃上交。

4.開展豐富的環保活動,增強幼兒環保意識,迎接“綠色幼兒園”的驗收。

(五)保育保健工作

1.體現保育工作的全員性。強調保育工作各班三位一體,二教一保分工合作,共同承擔,強化教師保育意識。

2.強調保育工作的科學性。對全體保育員進行保育知識培訓,注重學習交流。

3.繼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衞生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三、每月工作重點

每月工作重點:

九月份:

1、熱情接待幼兒,穩定幼兒情緒,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教師嚴格執行幼兒一日活動作息安排,強化常規訓練,逐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衞生習慣。

2、完成園務工作計劃、班級工作計劃及各班教育教學進度。

3、各課題組、學科組落實本學期的學期目標和活動計劃。

4、完成幼兒園英語教材《讓我們學英語》的印刷工作。

5、各班召開班級家長會。

十月份:

1、結合國慶節開展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通過參觀活動、遊覽活動,領略蘇州日新月異的變化,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教師基本功比賽(一)。

3、教師英語培訓活動。

4、改選"家長委員會",召開本學期第一次家委會。

5、幼兒社會實踐活動:參觀奶牛場,觀看少兒雜技表演。

十一月份:

1、全園自然角評比活動。

2、教師基本功比賽(二)。

3、組織幼兒秋遊活動。

4、籌備校慶公開課活動。

5、園刊《家園碰碰車》完稿、發放。

十二月份:

1、教科組活動:課題階段小結、個案分析交流。

2、英語學科組活動。

3、青年教師交流課件製作。

4、幼兒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絲綢博物館。

5、討論迎新運動會的有關事宜。

一月份:

1、召開迎新運動會。

2、做好學年度教師考核考評工作。

3、加強衞生保健、保育工作的檢查力度,迎接婦保所複查。

4、做好本學期的資料歸檔工作。

5、完成各專題小結,做好幼兒寒假生活指導。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學習《綱要》《指南》,並將以《綱要》《指南》精神為指導,結合園部的《教科研工作計劃》,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保教質量為目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優化幼兒一日活動,紮實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情況分析

本學期大班教研組共有三個班級,六位老師,其中兩位是新教師,一位是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師,還有三位是經驗豐富的代課老師。在本學期的工作中,老教師能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帶領新教師參與研討,並能幫助新教師熟悉年級組工作等,在教研組活動中,也能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活躍教研組氣氛等。而相對應的,由於新教師們經驗尚淺,雖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但缺乏實踐,在備課、組織一日活動、參與教研組研討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聯繫上學期的園本特色教育工作,我們的特色仍不是很明顯,因此本學期將繼續開展幼兒禮儀教育,努力將禮儀融入幼兒生活,將禮儀教育生動的融入幼兒。

三、工作目標

(一)加強理論學習與崗位練兵,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二)關注一日活動組織,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升教學質量。

(三)關注青年教師,促進其成長。

(四)教研科研並重,提升幼兒禮儀素養。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與崗位練兵

1.加強理論學習

繼續學習《指南》《綱要》等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結合自己的帶班經驗,逐漸將理論研磨轉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結合園部開展的讀書活動,每週定時閲讀教學書籍,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學習他人優秀的教育方法,提升教師理論素養。

開展教研組學習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好書推薦,經驗分享等活動,以互助互學的方式共同成長。

2.崗位練兵

結合每月教學需要,開設“創編新操”“自彈自唱”“摺紙”等活動,在實踐中鍛鍊教師的專業技能,為教師開展活動奠定基礎。

(二)關注一日活動組織,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1.觀摩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內容與要求,鼓勵教師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應知應會》,結合實際帶班情況組織教師進行研討,規範一日活動的組織。

2.規範教師備課的內容和撰寫文本的格式,每週做好檢查工作,提高教師一日活動組織的規範性。

3.每週一、二開展組內研討活動,組織老師一同分享備課心得,共同討論並解決備課中遇到的難點等;鼓勵教師根據審議內容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獨立備課,真正將主題目標落實到幼兒的活動中;每日做好反思工作,及時的交流反饋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共思”、“共享”等方法,切實提升教育質量。

4.結合區域遊戲材料的投放與指導,進行小組研討,根據每班幼兒不同的發展特點及需要,針對性的進行材料投放與指導,創造性的開設區域遊戲,做到每班有特色,並定時溝通,分享、交流自己班級的區域成果,從遊戲入手,提高教育質量。

(三)關注青年教師,促進其成長

1.以幫帶等形式,幫助新教師瞭解幼兒園工作、學習班級管理的方法等。

2.鼓勵新教師積極響應園部的號召,參與到園部及中心的學習中去。

3.提供展示的平台,關注新教師的想法與意見,培養其獨立性;平時以觀摩等形式發現並瞭解新教師的.優缺點,及時的進行反饋和指導,幫助其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從而進行改善與成長。

(四)教研科研並重,提升幼兒禮儀素養。

結合日常教研,積極開展禮儀課題研究,結合節日、主題課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活動;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從細節入手,以談話、教學活動等形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創設禮儀環境,教師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禮儀榜樣,同時創設班級禮儀環境,規範交往語言,鼓勵孩子禮貌交往,培養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3

經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們又重新回到幼兒園學習、生活和遊戲。幼兒從中班到大班,不僅個頭長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語言方面幼兒能主動、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大多數幼兒語言比較完整、流暢,用詞比較準確;美術方面幼兒能大膽地利用多種美工工具和材料,運用不同技法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創造的快樂;音樂方面幼兒能比較準確地按照音樂的節奏做各種較複雜的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組合;社會交往方面幼兒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有效的交往、合作和分享。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語言方面部分幼兒傾聽習慣欠佳,不能聽別人發言完就插嘴,尤其是對同伴的發言,沒能認真傾聽。針對本年段幼兒實際情況及部分幼兒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將繼續注重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現將本學期年段工作制定如下:

一、日常保教工作

為了全面提高保教質量,我們將繼續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發展,真正的做到保教並重。

1、 能用較規範性的語言完整、具體、連貫的表述為幼兒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自由交流、表述的機會和條件。首先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談話活動、聽説遊戲中擴展幼兒的經驗,在活動時教師將注重各個領域互相滲透的教育,支持幼兒在各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的傾向,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機會聽説,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次改進看圖講述、情境講述等講述活動的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決定幼兒講述的興趣程度、講述水平、語言潛能的挖掘程度。從原來的集體集中,適當安排小組集中,幼兒分組講述能為幼兒提供更多講述機會,從而能讓幼兒更大膽放開地説出自己的見解;再次如開設小小故事大王,播報員等活動項目,讓幼兒運用已有的語言經驗充分表達和鍛鍊;最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了解家庭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場所,從而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不斷強化家庭中語言教育,如:讓家園配合督促幼兒完成任務,如:佈置任務,目的一是讓幼兒回家能完整敍述任務的內容,目的二是任務的選擇多以複述兒歌、故事為主,讓幼兒進行表述一定的內容的語言實踐活動。

2、(1)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觀察與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活動空間,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結構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幼兒的操作活動。以集體、小組的活動形式讓幼兒進行學習活動。在集體學習活動中,對於有些的數學知識、技能,教師應直接教給幼兒,而有些數學關係幼兒難以獨自發現和感知,我們將設計一定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提出問題讓幼兒思考,從而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知識;在小組活動中,我們將注重數學區角活動,如在區角活動中提供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擺弄、操作的過程中充分的感知、體驗、探索,鼓勵幼兒與同伴展開交流、相互討論,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策略,糾正錯誤,共同遊戲;同時,讓

家長利用日常生活活動的情景和一些偶發事件,如散步,外出遊玩中的情景、事情,引導幼兒注意和關心周圍環境中物體的數量和形狀,物體在空間的位置、時間的長短和更替等,引發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與同伴、教師交流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並能提出問題參與討論,培養幼兒好奇、好問、好探索的態度。為幼兒創設寬鬆愉悦的心理環境,提供豐富的科學探索類的玩具和材料,讓幼兒在玩中體會科學現象。以集體、小組、個別的探索形式開展教育活動,將科學活動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如科學遊戲活動—風車轉轉轉,藉助一定的材料或玩具,將科學的道理寓於遊戲之中,通過參與有一定規則的、有趣的玩耍和操作活動,獲到相關的科學經驗;如根據班級開展種植飼養活動,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播種、管理、收穫等種植活動和餵養、照料等飼養活動,讓幼兒從中獲取有關大自然的豐富經驗。同時,鼓勵家長多帶幼兒走向大自然,利用外出散步,參觀、遊覽的機會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生動的瞭解一些科學知識。

3、 喜歡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為幼兒提供寬鬆、自由與近期教育內容相適宜的環境。以集體、小組、個別的活動形式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如指導幼兒自主選擇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同時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放手讓幼兒去想象和創造;最後利用社區資源,讓家長多帶領幼兒參加有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讓幼兒在欣賞中不斷地提高。

4、 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初步的安全保護意識創設 “自理”的條件和環境,在日常生活環節中滲透教育,例如洗手問題、入廁問題、運動中的安全問題,我們將根據日常生活環節反覆地對幼兒加以提醒,讓幼兒進一步地養成良好生活衞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開展各項遊戲,讓幼兒知道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並通過家長有目的的實際演示和遊戲,幫助幼兒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

5、 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有效的交往、合作與分享,能解決交往和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創設寬鬆、和諧的交往環境,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流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培養幼兒交往的技能,並給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引導、鼓勵幼兒從多方面和多角度解決問題,幫助幼兒積累成功的經驗。

二、教科研工作

1、 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每週集中年段

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通過業務學習、年段事務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有針對性地研討交流,並做好教研記錄,每月月底整理好研討資料,寫好反饋。

2、 每週五集中一次集體備課,預設下一週的教育流動內容,探討實施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對上週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針對出現的問題,共同商議,調整教育策略。

3、 指導年段教師寫好逐日活動計劃,並對活動進行反思,認真寫好教學反思筆記,每月月初檢查年段教師上個月的手頭文檔,並做好記錄。

4、 組織年段教師進行互聽互評活動,在觀摩教學活動中,吸取別人的教學經驗,取長補短。

5、 根據年段情況開展專題研究:嬰幼兒漢字教育與各領域內容的整合。

三、家長、社區工作

1、 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園特色課程的建立及內容,並針對年段幼兒具體情況向家長交換意見和建議,使家園教育步調一致。

2、 十月份對幼兒進行全面家訪,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家,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瞭解家長的教育觀、需求。

3、 繼續辦好“家長學校”,以“育兒保健專刊”、“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促進家園溝通,從而提高家長教養水平。

4、 配合園部辦好“家園報”,使家長更加了解園部工作,爭取得到每個家長的理解和認可。

5、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各種廢舊材料,豐富幼兒遊戲材料。

四、管理工作

1、 每週一組織年段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剖析案例等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2、 每週五組織年段教師集體備課,預設下一週的教育內容,並對上週教育內容進行反思,同時做好詳細地記錄。

3、 每週一下午檢查年段作品欄,家教欄更新情況。

4、 每月月初檢查年段教師上個月的教育活動計劃、教育教學反思筆記,業務學習筆記。

5、 指導各班級開展主題活動,寫好主題階段小結。

6、 指導各班參加區域活動設計評論。

7、 認真做好專題研究的階段小結和彙報工作。

8、 繼續加強年段教玩具管理工作,由年段教師共同承擔三大類遊戲材料保管工作,及時增添新的遊戲材料,由各班教師獨立保管區域材料。嚴格執行借還登記制度。

9、 根據季節的變化佈置年段日然植種角,選擇反映季節特徵的種相植和飼養的內容。

10、展豐富多樣的教科研工作。如,“年段班級競賽活動”等

五、本學期(20xx、9—20xx、1)月工作計劃安排表。

月份

具體工作內容

九 月 份

1、 各班級環境創設。

2、 對新、舊生進行常規養成教育。

3、 召開期初年段家長會。

4、 開展“中秋節”“迎國慶”系列活動,讓幼兒參與班級環境活動,充分體驗節日的氣象。

5、 組織年段教師對幼兒早操結構和音樂進行調整。

6、 組織教師學習有關二期課改精神的相關文章。

7、 組織年段教師做好班際競賽活動的準備工作。

8、 確立教研課題,制定專題研究計劃,並作好階段小結。

9、 對幼兒進行全面家訪,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情況。

10、填寫幼兒家園聯繫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