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彙總5篇

節日慶典 閲讀(1.3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彙總5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大年七年級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與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打開一看,啊,裏面有這麼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與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説話,而我就與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裏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打開禮物一看,原來是一隻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着一頭柔美的秀髮,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説:“謝謝大媽媽。”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非常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麼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為學校裏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從我能記事起,我就記得每年除夕都要守歲。大概是在立春前後公曆二月份。

關於除夕有一個風俗就是守歲。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頭怪獸。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年”常身居於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吞食家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會攜老幼潛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村裏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幫助了村東頭老婆婆一家驅趕了年獸。人們逃命回來,發現了驅趕年獸的方法,於是從每年的除夕開始,家家户户都會貼上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清早,陽光如同頑皮的小手肆意在我臉上游走,睜開眼,向街上望去,熱鬧非凡。我趕快洗漱完畢。還沒等吃上早飯就慌忙擠入龐大的人潮之中。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場面無比壯觀,時光飛速流逝,眨眼間便到了日暮時分。人已少了許多,天邊漸白了,橙色的晚霞,街道逐漸人煙稀少,我也趕緊回到家中,爸媽早已打開電視,準備了一桌熱騰騰的團年飯。觀看今年春節聯歡晩會“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到!三百多個日日夜夜不動聲與我們擦肩而過,新春開啟了新的希望。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是那樣的熱鬧喜慶和隆重。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豔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對彝族青年,女的長得像妮尾綠(一種美麗的山花)一樣美麗。男的長得像金竹一樣標緻。他們在一個月夜。()來到森林中約會,被森林中的魔王發現了,小夥子被殺死,姑娘不願遭受魔王的****而逃走。當姑娘跑到一個山寨時,寨中突然雄雞高叫,魔王聽到雞的叫聲,才停止追趕,美麗的姑娘才倖免落入魔掌。後來,姑娘知道魔王怕雄雞,就抱着一隻雄雞來到他們約會的地方。這時,雄雞高叫,她的情人立即甦醒復活。他們結為夫妻,過着美滿幸福的生活。

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着該少女已經長大****,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着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髮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餘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錐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閒暇把鬍鬚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東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羣臣,佈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必然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春帖子

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這是一種在“立春”日剪帖在宮中門帳上的書有詩句的帖子。詩體近於宮詞,多為絕句,文字工麗,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的,或者寓規諫之意。“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羣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裏吃。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今年春節在廣州過,廣州的習俗我喜歡,如果大家去了那,相信你們也喜歡!過年嘛,就得走親訪友,到處給紅包呀,拜年呀,説吉利話呀。

廣州的拜年習俗可真特別,隨便到誰家都給紅包。這不,今天去一個姑姑家,我都還沒認識,一進門她就塞給了我一個紅包,我想不要,但小姨説這是他們這裏的風俗,讓我收了。回到家我打開紅包一看,呀!裏面只有5元錢。我還以為會有幾百元呢,看着這5元錢,我哭笑不得啊!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出門拜年當然是免不了的,到了一位伯伯家,伯伯熱情地招待我們,還拿出許多好吃的要我們吃這吃那的,我們和那位伯伯交談了很久,互相都談得熱火朝天的,直到快中午時我們才起身要走。伯伯把我們送到門口,他從口袋裏掏出幾個紅包塞到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我們本想不要,但又想起這是他們這的風俗,必須要收的,便“毫不客氣”地拿在了手中。在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打開了紅包,一看,這回給了10元錢,仔細一瞧,這個大紅包裏還有一個“小紅包”呢,打開一看,這“小紅包”裏只有1元錢。哎!又是空歡喜一場呀!不過也沒關係,紅包裏有錢總比沒錢好吧!我想,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會有自己的民族風俗,那就只能入鄉隨俗了。

這天晚上,我爸媽、舅舅和舅媽、小姨和姨爹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了,我的表弟和表妹都高興得不得了,而我卻無動於衷,因為我想肯定又是發“小紅包”我才不稀罕呢!小姨給了我一個紅包,我説了聲“謝謝”便面無表情地收下了。睡覺前我打開了小姨給我的那個紅包——裏面有200元錢。後來我問了小姨才得知廣州給紅包有個説法叫“利是”紅包裏錢的多少是有含義的。聽小姨這麼一説我才恍然大悟,可是這廣州的習俗也真奇怪,給個紅包居然也有那麼多的説法啊!

廣州不但紅包給得“怪”就連這裏的東西也很便宜,這可不,昨天去逛廣州的超市,我看見一件紅色的外套,聽售貨員説這件外套還是外貿貨呢,價錢也挺實惠的,只要50元,我看這麼便宜,又是外貿貨,便當機立斷買了下來。後來,爸爸又看中了一條冬草絨的褲子,也很實惠,爸爸也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他還説:“好久都沒有穿過冬草絨的褲子了,現在穿穿,還挺舒服的呢!”廣州這裏不僅衣褲便宜,就連一些小吃也挺實惠的。不過這裏的鞭炮可不實惠,這過年的必備品不實惠還真是一個令人傷腦筋的事呢!這裏的小沖天炮在長沙買,只要20元就可以買到漂亮的了,可廣州這邊一般的小沖天炮都要90元呢!更別説大沖天炮了,那價錢就令人琢磨不透了!聽這裏賣花炮的老闆説,這些花炮都是從瀏陽運輸過來的(因為瀏陽盛產煙花炮),加上運輸費及一些費用,這些花炮出個對於我們算很貴的價已經夠便宜了。“你們本地難道不生產花炮嗎?”爸爸問道。老爸問出了我正想問的話。老闆無奈地説:“自從有一次生產花炮時出了一次大事故,炸死了好多人,因此廣東省禁止生產花炮。”後來我一想也是,安全第一。我覺得這些賣花炮的人不但沒賺錢,倒還貼了錢。因為從瀏陽進花炮過來,一路上花的費用遠遠超過了他們賣花炮掙的錢呢,他們生意要是不好,豈不是還虧可嗎!

在羅定市裏,到處都可以看見成羣的摩托車和自行車,小車都只有兩三輛,姨夫説,羅定人民其實很窮苦,像買得起汽車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錢的人呢!

在羅定市內轉了一圈,我發現羅定人民並不是很富裕,我想,他們要是能夠合理地利用商品價錢的話,這個城市一定會富裕起來的。因為羅定人民是那麼的大方、熱情、可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