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班主任如何培養職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工作方案 閲讀(1.6W)

學生是未來社會創造新能源的主體,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他們怎樣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呢?我認為我們就應該改變傳統的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而上升到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這個層面上來,時刻着眼於學習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作為班主任我有責任在這方面做學生的引領者。

班主任如何培養職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對這羣孩子進行有效地教育,並且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

一、轉變教育觀念,真愛全體學生

首先要樹立每個後進生都能成才的觀念,教師在思想和言行上要慎重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切不可因為基礎差或素質低而歧視他們,不要因為表現欠佳而鄙視他們,也不要因為他做了某一件錯事而認為他無可救藥。其實他們何嘗不想成為有用之才呢?何嘗不想將來在社會上幹一番事業。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應當細緻深入地去觸摸其內心深處,感知學生的靈魂。《孫子兵法》有云“功城為下,功心為上”。 實施教育過程中允許學生犯錯,也不要一味地指責,而是與學生多談心、多交流溝通,本着理解的原則,瞭解他犯錯的原因和動機。想辦法多從側面瞭解其活動的環境和背景。

二、狠抓入學教育

“一年之計在於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些民俗諺語都説明了良好開端的重要性。首先,聽其言,觀其行,觀察其上、下課及活動的表現,並與他們傾心地交談,在溝通中增加信任,在信任中增加了解,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其次,“言必行,行必果”,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我一定先做到。在生活中我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在第一學月裏我找了很多學生逐一談心,一方面幫助他們找出問題,指出方向、樹立信心,另一方面又實實在在幫助解決問題,和風細雨。學習上教他們如何學習,“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並把各科老師的學科要求反饋給他們,讓他們掌握方法把成績提上去,同事在行為上教會他們如何處理同學關係、家庭關係乃至社會關係。

三、採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促進學生可持續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可用有趣的課件作為輔助,用實物、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優秀有趣的教學案例講解知識和操作,在學生練習中注意“知識的學以致用”,創設成功機會,讓學生有成就感,並在學生練習中多些表揚和鼓勵,給予學生認同和承認,通過各種手段去激發、增進和維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於進行學習。

2、重視基礎教學,加強學習方法培養,保障學生可持續能力的培養。一般而言,越是基礎的知識越具有普適性和適移性。職校生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低,所以在教學內容選取上,教師應該突出“基礎性”原則。以計算機為例,學習內容就是計算機領域中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東西,是學生將來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或遷移到其他領域中去的。有了足夠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支撐,學生才會走得更遠。教師要適應專業的發展,保證學生持續發展,除了夯實的基礎,最有效的方法就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首先是在課堂上巧設疑問,讓學生思考,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其次是讓學生學會自學,嘗試獨立操作,培養學生學習教材的'能力;再次是利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懂得怎樣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學習另一種知識,使他們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最後是學會尋求幫助和學會使用幫助,學生要學會善於利用教材、參考書,利用軟件,利用教師提供的操作步驟的幫助資料,或者利用上網搜索相關資料,或者通過留言板、BBS、電子郵件向同學、教師甚至電腦高手請教。

3、實行班級管理民主化、細緻化。有句話“抓在細微處”,班級管理工作只有細緻入微,在細微管理處應充分發揚民主,即發揮集體力量,形成強大教育優勢。首先提拔有組織能力,工作有方法,在同學中享有一定威望的學生,反覆考驗後組織成班委會。其次再交給他們技巧,創設各種表現機會,放大鏡看“後進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後進生”的缺點,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

管理氛圍,使學生自我表現心裏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管理能力得到增強。

4、注意表揚和批評藝術。改變評價策略,引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改進教學實踐。更應注意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評價;應該考慮到學生學習基礎、興趣等個體差異不同,注重綜合評價;應該注意強調激勵和改進的功能,不但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而且發現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從而引導學生繼續學習的方向;應該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除了筆試、上機測試,還應包括平時的課堂行為記錄、作業等,這樣才能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發展;還應該引入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

總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教師必須高-瞻遠矚,把握時代的脈搏,着眼於學生的未來和終身發展,認真分析學生的現狀,儘快適應新的教學理念,並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採取相應的措施,努力實現教學行為的轉變,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可持續發展時代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傾盡全力。

班主任如何培養職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2]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能力。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髮展各方面的能力的基礎,它包括學習、生活、紀律三個方面。

那麼,?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養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力的。

一、實行班級量化評分制度,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 量化評分制度是根據學生在遵守紀律、集體觀念、工作能力、學習能力、勞動態度和好人好事方面進行評分量化;讓學生在制度的約束下養成好習慣了,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儘量淡化學習成績在量化評分中的比例,讓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有個奔頭,不會自暴自棄,減少行為和思想上的差異。所有同學每週小結自己一週的表現,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減分。如做好事、學習進步加分,違反紀律、勞動不積極等減分。為了讓紀律不好的學生有一個反思自新的機會,常常製造機會給他們加分,鼓勵他們努力改進自己的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學生都比較重視這種加減分的評價方式,違反紀律後都想法補救,形成了一種為班級爭光做好事的氛圍,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

二、精心選拔培養班委,是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條件

一個班級不是幾十個人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有機整體。要管理建設好一個班級,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

管理,建立一套有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精心選拔培養班委,是促進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條件。

班委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班級管理的成敗很大一部分班幹部能力的高低。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感覺到通過自薦和民主選舉的方式選拔出來的班幹部,更能發揮其潛力,體現其自身價值,更適合於班級管理。

班幹部選拔出來後,應盡力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識,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學習、生活、紀律、衞生等校園生活,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管理觀;樹立他們遠大的理想,使他們熱愛班級,對班級的美好未來產生嚮往之情。同時,指導他們集思廣益、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充分發揮幾天的力量和智慧,廣泛聽取同學們的建議,形成正確有效的方法和恰當適用的措施。在管理工作中,取得絕大多數同學的支持、響應和配合,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三、建立班級競爭機制,是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國中生,年輕氣盛不服輸,而競爭剛好與他們的性格相適應。所以建立班級競爭機制,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能使班級形成一種團結進取、勤奮積極的風氣。因此,班主任可以把比例日常工作分成學習、紀律、衞生三部分,每部分由班委主管,利用競爭,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同時,充分重視班級和學校的量化評分、學校的一些知識文體方面的比賽、期中期末考試等機會,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讓他們體會競爭的樂趣,感到自身作為班級的一員而光榮,使團結進取、勤奮積極的風氣浸染着每一位學生,

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能力。以生為本,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達成有效地班級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