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有關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三篇

工作報告 閲讀(9.52K)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三篇

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 篇1

這學期我們課程開設了工程訓練課,上課前只知道穿着我們軍訓的服裝,以確保我們的安全,當時心裏確實有點害怕,並且相信在這次課結束後必有收穫。所有的實訓結束後,我總結了幾點我們在實驗課中所要求的內容:

一.積極參加活動,無論該課程內容是帶着輕鬆的氣氛,或是很嚴峻,我們都要從內心去戰勝它,但也不可小覷,實驗中,我們要認真參與其中,不要當旁觀者。在成功地完成老師所佈置得任務時,同時我們也得到了鍛鍊,自我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一定要聽從老師的課程指示,自己不要“胡弄”。在有些課程中,我們需要嚴格遵循老師的提示,幸運地是,在帶危險性的機械作下,老師們都會做詳細的示範,直到我們掌握為止,減少了意外的損傷,因為在焊接課,數據車削課和數據銑削課當機器轉動時,都十分具有危險性,。

三.同時課間我們也應認真,發散思維。涉及到數據線切割時,不但我們需要構想出來的圖形要精美,而且需緊密連接。

還有在鑄造課時,發現模型飛機原來這樣來的,不覺感到神奇,我們懂得課本知識的卻很少,還需加強鍛鍊。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後,我們的知識得到了提高,為提前進入社會作準備,脱離了課本的知識更讓人記憶深刻,我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對自我也是一種體驗,收益匪淺。

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個學期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每天重複着教室食堂寢室的三點一線讓我彷彿又找到了高中的感覺。然而不同的是,這個學期的工程訓練課程卻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毫不誇張的説,每一節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陶藝的滿身泥漿,到焊接的閃閃火花,再到切削的機器轟鳴,作為一個文科生,有機會接觸到這些,也算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

真正使我成長的是那節銑削試驗。上課開始後老師先向我們介紹了不同種類的銑刀,然後以卧式萬能升降台銑牀為例,介紹銑牀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作用,然後親自啟動機牀教我們如何使用。這節課的任務是分成小組用銑牀銑出一個36齒的齒輪。首先需要進行計算,算出每一個凹槽之間的間距,然後將其轉化為分度盤上的孔數,每銑一個凹槽,分度盤就要轉動相應的孔數來保證齒輪每一個齒的均勻分佈。動作機械而且費力,但是稍有偏差就會影響整個工件的美觀和實用性。很不幸我們小組在實驗過程中數據出現了誤差導致銑出的齒輪出現了偏斜。

但是我覺得這也是對我的一種教訓,經濟管理方面同樣存在着很多方面不容馬虎,有時候經濟數據的偏差也可能導致公司的興亡。這件事使得我對自己不認真的缺點加深了認識,使得自己可以在這方面不斷努力,以不斷完善自己。

要説收穫還有很多,在這麼多節課堂上,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多事情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做事情不能眼高手低,只懂得紙上談兵。鍛鍊了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自己的邏輯規劃程序,然後編程指揮機器,這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還有就是團隊合作意識的增強,試驗的大部分內容都需要幾個同學合作完成,分工和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部分與整體的辯證關係也在這裏顯現出來。最後一點,也是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陶藝製作鐵藝製作等帶有藝術性色彩的工程訓練課程中。很多以前同學的奇思妙想都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當下中國正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創新精神,這樣一種敢於突破常規的精神。學校開展這門課程的目的和教育意義也在這裏凸顯出來。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很幸運學校給我們這樣一個提升自己,開闊視野的機會,我們也會用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工作中,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不斷進不而不懈努力。

報告的最後還有對學校工程訓練中心的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學校可以增加工程訓練課的課時,因為很多時候感覺上課時間不足,實驗項目完成性有一點欠缺,有些知識和技術也沒有達到完全掌握。還有就是希望學校能夠結合當今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發展的前沿,改善訓練中心的設備,淘汰落後機牀和技術。讓學生學到真本領。

姓名:

學號: 20xx20

20xx年x月x日

工程訓練的實習報告 篇3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學期的課程又悄悄的從慵懶的指尖溜走了。這學期我們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從十一節待選的工程訓練的課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十節。從第一講工程訓練概論到最後一講企業模擬,我們都用心體悟。

在我選的這十節課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鑄造課。當時上課的'一幕幕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是那麼清晰,上課伊始,老師細細的講了鑄造的注意問題,然後用親自在演示了鑄造的全過程。隨後他熟練的把鐵砂倒進鑄箱中,用鐵鍬加入部分鐵砂,把鑄件放入,填滿,用那雙飽經滄桑的雙手細心的把鐵砂壓實,留好鑄道,接着拿起另一個鐵箱放上去。接着就是加入鐵水。

開始對這節課感興趣是因為我覺得這是多麼有男子漢氣概行為,沸騰的鐵水澆築在我們悉心給它鑄造的巢穴裏,慢慢的鐵水失去了剛出爐的熱情,變得沉默起來,慢慢變涼了。然後,又手仔細的把他身上的鐵砂打磨掉,就是原本的形態了。這多麼像人生,未入世之前,熱情滾燙,似乎要燃燒了一切,有種不服輸的毅力和無所畏懼的霸氣。在幽深黑暗的社會上爾虞我詐,在無情的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經歷這一番人間煉獄後,初來乍到的那份不服輸的勁頭似乎都已消失殆盡,慢慢的我們熟悉的社會的規則,變得“懂事”了。我們不在有無所畏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氣,我們被社會的磨具定型了。我們不能阻止自己的熱情慢慢衰退,但是我們能讓他變冷的速度變慢,就像我們不能延展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經過這是次課程的訓練我感覺的自己的動手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二十一世紀不僅需要有頭腦的人,更需要有交情操作能力的人才。雖然生活學習中注意要多多訓練的這方面的能力,但囿於場地和時間,都不能很好的達到鍛鍊的目的。學校開的這些課就解決了這些方面的問題。二是提高了整體的素質,比如吃苦耐勞,堅韌不拔。那次鉗工的課,先是鋸下一小段鋼棒,用銼刀銼平,手上都磨出了水泡,但沒人能幫你,除了你自己。經過打孔,攻絲,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經過一天的功夫,終於完成了任務,雖然累的很,但很滿足。車工的兩天也夠累的。其實很怕去碰車牀的,尤其是車刀更是令人畏懼。但在老師的耐心教導下,我還是按要求完成了任務:兩個圓錐銷和兩個螺釘。接下來的特種、電工、數控、拆裝,學起來倒蠻令人興奮的,因為比較貼合生活實際。在飽滿的熱情中,結束了這次實習。在第七節課的時候,我們的任務是要在機牀上對一個工件進行銑削。此次任務要重複無聊、費力的動作上百去,但是不能有任何一點的走神,稍有偏差就會極大的影響美觀,大家緊要着牙,屏住呼吸,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顫動就會把作業弄糟。三是鍛鍊的大家的分工合作的能力,任何一次課程都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僅靠一己之能是無法完勝這些任務的。

最後為提一點自己的小建議。首先就是,同一節課程應該多組織幾次,因為畢竟一次課程大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熟練這些技能。適當的控制課程的時間,對於某些簡單的課程可以輕描淡寫的帶過,對於形式和內容上比較複雜的課程就要延長課時,增加課程量,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