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2-3歲育兒知識大全

愛好 閲讀(1.45W)

育兒不再只是一個純粹的家庭問題,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育兒知識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2-3歲育兒知識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2-3歲育兒知識大全

  2-3歲育兒知識——讓孩子自信的方法

1.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當他在電話裏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裏”,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寶寶剛學説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説“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裏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9.不對寶寶説:“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裏,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當寶寶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説:“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不要説:“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幹自己夢想做的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儘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脱離依賴。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讓寶寶從國小會遊山玩水。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2-3歲育兒知識——學會規矩

生活作息有規律

作息是否有規律,不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寶寶從國小會有規律地作息。

把握好建立規律作息的幾個原則

尊重寶寶的節奏,不要讓寶寶感受到壓力;隨着寶寶的年齡、發展特徵及需求而及時調整;不做硬性要求,每個家庭的條件和習慣都有所不同;隨着季節變化調整作息。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儘量不開大燈,只開柔和的小壁燈,讓寶寶一看到小壁燈亮起來,就知道該睡覺了。除此之外,要給寶寶準備一個柔軟的兒童枕頭以及透氣好的被褥,掛上小蚊帳等,給他營造一個温暖舒適的睡眠環境。

準備工作也要規律

給寶寶洗澡、洗臉也要固定在特定時間,建立睡覺、起牀、洗漱的條件反射,最後做到有規律作息。

父母為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的作息習慣與父母的作息相關,時間觀念跟父母的工作形態有關。所以,父母要為寶寶做好榜樣,讓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最好9點左右就寢,等到寶寶熟睡了,爸媽再起來做自己的事。

健康飲食好胃口

飲食習慣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關係到孩子行為品德,父母要重視培養寶寶健康飲食的好習慣。

飯前做好準備。飯前首先停止活動,安靜下來,洗淨雙手,幫助父母準備碗筷,做好用餐準備。做到飯前不吃零食。

不偏食、不挑食。

不快食、不暴食。食物進嘴後要充分咀嚼才能嚥下,不可狼吞虎嚥,以免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出現腸胃不適。

不玩食、不走食。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聽故事,甚至跑來跑去,這樣會影響消化,提不起食慾。

不剩飯。每次給寶寶盛飯不要太滿,寧願少盛再添,也不要吃不了剩下。

情緒表達合理化

寶寶也有喜怒哀樂,也要有發泄情緒的渠道和方式。但寶寶掌握的詞彙很有限,不足以幫助他們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有的寶寶生氣時打自己的頭,用頭撞牆撞門,揪父母的衣服或者咬人、打別人等等,都是在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如果寶寶個性很強,動作不恰當,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任其發展下去,還會給寶寶的身體造成危害。

在教育過程中,很多大人往往不許寶寶這樣或那樣,卻不告訴寶寶可以怎樣,結果孩子很茫然、無所適從。父母必須教給寶寶一些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選擇合適的替代物。生氣了,可以打枕頭之類的軟東西,買些小氣球讓寶寶去踩也是不錯的方式。

訓練語言表達。隨着年齡的增大,寶寶語言功能也逐漸完善,訓練寶寶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告訴寶寶有什麼要求和情緒説出來,媽媽和他共同解決。

父母做好表率。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不能動手打寶寶,或是打別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許多行為很可能就是從周圍人那裏學來的。當看到寶寶的不好行為時,就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媽媽不喜歡這種行為。

特別提醒:

①父母的態度要一致,一旦提出規則,就不要輕易破例。

②只提最必要、最簡單的、孩子能夠做到的規則。

③多提正面規則,把禁令減少到最低。

當寶寶不聽話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理解寶寶。寶寶的不聽話可能是因為語言能力欠缺,寶寶還沒有完全理解規範的意義,父母要有耐心。

接納寶寶的情緒。父母不接納寶寶的行為,但要接納寶寶的情緒,聽聽寶寶的心聲。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當寶寶提出一些父母覺得不合理的要求時,可以通過談論其他一些事情,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他就不再堅持了。

靈活地運用規則。當寶寶不肯遵守規則時,可以跟寶寶商量是否可以選擇“先做”或“後做”,是“立即做”還是“等會兒做”等等,而不是“要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