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公路造價師>

2017公路造價師考試技術與計量備考資料

公路造價師 閲讀(1.59W)

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是立足於公路建設期間有關資金籌集和使用的管理,與一般意義上的財務管理或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有着顯着不同的特點,應隸屬於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範疇並構成一個分支。

2017公路造價師考試技術與計量備考資料

  項目投資控制中應重視和樹立“大財務”管理理念

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轉變一個歷史形成的觀念,而應提出“大財務”理念。對於公路工程項目來説,財務管理的視野與範圍遠大於一般企業財務管理。作為一般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的職能主要由財務部門來行使,財權相對集中於財務部門。而對於公路工程項目來説,真正財務部門的職能是有限的而且多屬於事後的管理與監督。由於整個項目的施工既要委託監理部門負責監督與控制,業主作為項目建設單位一方面必須緊抓對監理工作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要放寬財務管理視野,將工程前期的成本預測與控制、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的效率、工程實施中的合同簽署、工程計量支付的審核、變更的控制與審核、材料採購與價格控制、甚至項目後評估等都納入財務管理的範圍。財務管理的職能己分別由計劃、工程、綜合、財務等部門行使(實際上監理的行為更是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職能的延伸)。財務部門只是財務管理的軸心機構,財務部門必須發揮綜合協調、監督與管理並進行科學預決策的職能,才能確保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完整職能作用的發揮。  明確了“大財務”理念,再來定位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更簡明易懂。

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重點在於按照最低資金成本原則合理有效地籌集資金,並在實現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確保項目費用支出最低。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是特指公路建設項目實施至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期間的資金管理活動。該階段只投入不產出,籌資任務很大,如何在確保公路既定質量的前提下,合理籌集和使用資金,並使籌資成本、使用成本等各項資金成本最低,應成為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核心目標。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目標可以歸納為:確保既定工程質量前提下的建設成本最低化。

公路工程項目的各項活動都必須以此為中心,包括資本金的籌集、銀行信貸的利用、公路工程項目款的支付與結算、材料與設備的購置、招投標、徵地拆遷款項的撥付等。公路工程預算與決算的編制及相應的財務分析也應圍繞此展開。採集者退散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完整內涵可以概括為:

公路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是公路建設管理單位為確保建成預定質量的公路而對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籌集、使用及其相關經濟行為實施管理以期每公里成本最低化為目標的管理活動。它貫穿於公路項目工程建設管理的始終。

編制工程量清單應遵循的原則

(1)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

(2)遵照“三照一”的規定。

(3)遵守招標文件的相關要求。

(4)清單的編制依據應齊全。

(5)編制力求準確合理

  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

(一)項目合理規模的確定

項目合理規模的確定,就是要合理選擇擬建項目的生產規模,解決“生產多少”的問題。每一個建設項目都存在着一個合理規模的選擇問題。生產規模過小,使得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單位產品成本較高,經濟效益低下;生產規模過大,超過了項目產品市場的需求量,則會導致開工不足、產品積壓或降價銷售,致使項目經濟效益也會低下。因此,項目規模的合理選擇關係着項目的成敗,決定着工程造價合理與否。在確定項目規模時,不僅要考慮項目內部各因素之間的數量匹配、能力協調,還要使所有生產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經濟實體(如項目)在規模上大小適應。這樣可以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須注意,規模擴大所產生的效益不是無限的,它受到技術進步、管理水平、項目經濟技術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超過一定限度,規模效益將不再出現,甚至可能出現單位成本遞增和收益遞減的現象。項目規模合理化的制約因素有:

1.市場因素

市場因素是項目規模確定中需考慮的首要因素。其中,項目產品的市場需求狀況是確定項目生產規模的前提。一股情況下,項目的生產規模應以市場預測的需求量為限,並根據項目產品市場的長期發展趨勢作相應調整。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原材料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它們也對項日規模的選擇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約作用。如項目規模過大可能導致材料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項目所需投資資金的籌集困難和資金成本上升等。

2.技術因素

先進的生產技術及技術裝備是項目規模效益賴以存在的基礎,而相應的管理技術水平則是實現規模效益的保證。若與經濟規模生產相適應的先進技術及其裝備的來源沒有保障,或獲取技術的成本過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則不僅預期的規模效益難以實現,還會給項目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危機,導致項目投資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費嚴重。

3.環境因素

項目的建設,、生產和經營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項目規模確定中需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動力供應、協作及土地條件、運輸及通訊條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技術經濟政策,以及國家、地區及行業經濟發展規劃等。特別是為了取得較好的規模效益,國家對部分行業的新建項目規模作了下限規定,選擇項目規模時應予以遵照執行。

(二)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

建設標準的主要內容有:建設規模、佔地面積、工藝裝備、建築標準、配套工程、勞動定員等方面的標準或指標。建設標準是編制、評估、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據,是衡量工程造價是否合理及監督檢查項目建設的客觀尺度。建設標準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價、指導建設投資的作用,關鍵在於標準水平定得合理與否。標準水平定得過高,會脱離我國的實際情況和財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價;標準水平定得過低,將會妨礙技術進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建設標準水平應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發,區別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等級、不同功能,合理確定。大多數工業交通項目應採用中等適用的標準,對少數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項目或少數有特殊要求的項目,標準可適當高些。在建築方面,應堅持經濟、適用、安全、樸實的原則。建設項目標準中的各項規定,能定量的應儘量給出指標,不能規定指標的要有定性的原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