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醫師>

2016年中西醫執業醫師《方劑學》考點:祛濕劑

執業醫師 閲讀(1.82W)

濕病範圍廣泛,可氾濫各處而有濕滯脾胃、小便不利、水腫、淋濁、痰飲等不同病證,又困體質不同,濕證可有兼寒兼熱之不同。

2016年中西醫執業醫師《方劑學》考點:祛濕劑

  第十八章 祛濕劑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蒼朮 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

厚朴 去粗皮,薑汁制,炒香,三斤二兩

陳皮 去白,三斤二兩

甘草 炒,三十兩

主治:濕滯脾胃證

口淡無味,脘腹脹滿,舌苔白膩

病機:濕困脾胃,運化無力,氣機不暢

治法: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惡寒發熱,胸膈滿悶,脘腹脹痛,嘔惡泄瀉,舌苔白膩

病機: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治法:解表散寒,化濕和胃

方解:君:藿香 — 解表散寒,芳香化濕,醒脾和胃

臣:白芷 辛散風寒以助君解表,

紫蘇 芳化濕濁,和中止嘔。

半夏曲 燥濕和胃止嘔,

厚朴 行氣化濕除滿。

佐:陳皮 — 理氣化濕,和中止嘔。

大腹皮 — 行氣除滿,利濕。

桔梗 — 宣肺寬胸利膈;

白朮、茯苓 — 健脾祛濕。

生薑、大棗 — 調和脾胃,止嘔。

使:炙甘草 — 調和藥性。

配伍要點:本方組方特點有二:

一是表裏雙解,既有辛温解表藥以發散風寒,又有苦温化濕藥和行氣藥燥濕理氣和中。

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芳化濕濁以祛邪;又健脾補中以扶正,使祛邪不傷正,扶正以助祛邪。

三仁湯《温病條辨》

主治:濕重於熱之濕温病

頭身疼痛,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病機:濕熱阻滯上中下三焦,濕遏熱伏

治法:清熱祛濕,宣暢氣機

方解:杏仁 — 宣暢上焦,通利肺氣 宣上

白蔻仁 — 芳香化濕,行氣寬中 暢中

薏苡仁 — 利水滲濕,暢導下焦 滲下

半夏/厚朴 — 燥濕行氣,消痞散結

滑石/通草/竹葉 — 清熱利濕,引濕熱從小便出

配伍要點:

本分選用輕靈宣暢利竅之品,集芳香化濕、淡滲利濕、苦温燥濕於一體,更兼以宣展氣機,使上焦津氣暢行無阻,中焦水濕運化自如,下焦濕邪自有出路,體現了以除濕為主,清熱為輔的立方宗旨。

主治:濕熱黃疸(陽黃)

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如橘皮,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濕熱燻蒸 膽汁外溢

治法:清熱利濕退黃

方解:茵陳蒿 — 清熱利濕退黃

大黃 — 瀉熱逐瘀 利濕 -前後分消

梔子 — 清熱利濕,引濕熱從小便出

配伍要點:本方以清熱利濕藥與清熱瀉火藥、瀉火通便藥合用,利濕與泄熱並重,通利二便,使濕熱瘀之邪從前後二便分消而解。

甘露消毒丹

【主治】濕温時疫,濕熱並重,燻蒸三焦。

濕熱疫毒 燻蒸氣分——濕熱交蒸:發熱,肢酸倦怠;

濕阻氣滯:胸悶腹脹;

熱毒上攻:咽腫,頤腫口渴;

濕熱鬱蒸於肌膚:身黃;

濕熱下注:小便黃短赤,吐瀉,淋濁;

濕熱之象:舌苔黃厚膩。

【病機】濕温疫毒,邪在氣分,濕熱並重。

【治法】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君:茵陳 — 清熱利濕退黃,以除肝膽脾胃之濕熱。

滑石 — 清熱利濕,使濕熱、疫毒從小便而去。

黃芩 — 苦寒燥濕,清熱解毒。

臣:木通—滲利濕熱,導濕熱從小便而出

連翹—清熱解毒

薄荷—利咽止痛

射干—清利咽喉

貝母 —清熱散結,利咽

佐:石菖蒲白豆蔻:芳化中焦之濕,使氣化濕亦化

藿香—芳香化濕,闢穢和中。

配伍要點:本分在選擇藥物方面顧護三焦,亦含有宣上、暢中、導下的治療原則,在應用除濕藥方面,辛開肺氣於上,是啟上閘以開水源;芳香化濕於中,是理脾濕以復脾運;淡滲利濕於下,是通調水道以祛濕濁。連樸飲

【主治】濕熱霍亂

【病機】濕遏熱伏,升降逆亂。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君: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瀉。

厚朴—行氣化濕,消痞除悶。

臣:蘆根—清熱除煩止嘔;

菖蒲—芳香化濁;

半夏—燥濕和胃降逆。

佐:梔子、淡豆豉 — 清宣胸脘鬱熱以除煩悶。

配伍要點:主用苦辛開降,暢利氣機,消脹除滿;輔佐以辛宣芳化,散邪與化濕濁並行。

配伍:連、樸相配,苦降辛開,使氣行濕化,濕去熱清,升降復常。

夏、蒲相配,化濕和中,降逆止嘔。

五苓散《傷寒論》

主治:Ⅰ、(蓄水證)—太陽表邪未解,膀胱氣化不利 Ⅱ、水濕內停之水腫、泄瀉、小便不利

水腫或泄瀉,小便不利,苔白

病機:膀胱氣化不利,水濕內停,兼外邪未解

治法:解表利水

方解:澤瀉/茯苓/豬苓 — 利水滲濕 (澤瀉)君

白朮 — 燥濕益氣健脾

桂枝 — 温陽化氣利水,兼以解表

豬苓湯

豬苓 一兩 澤瀉 一兩

茯苓 一兩 阿膠 一兩

滑石 一兩

【主治】水熱互結證

小便不利,口渴,身熱,舌紅,脈細數

【病機】水熱互結,熱傷陰液。

【治法】利水清熱養陰。

配伍要點:

利水滲濕與清熱養陰並進,則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斂邪,使水濕去,邪熱清,陰津復,諸證除。

防己黃芪湯

防己 一兩 黃芪 去蘆,一兩一分

甘草 炒,半兩 白朮 七錢半

【主治】氣虛之風水、風濕證。

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

病機】肺脾氣虛,風濕鬱滯於肌肉、關節、經脈。

【治法】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配伍要點:本方以防己與黃芪共為君藥,一祛風除濕,一益氣扶正,補氣與利濕兼施,脾肺雙補,邪正兼顧,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

真武湯《傷寒論》

主治:Ⅰ、脾腎陽虛,水飲內停證(偏腎陽不足) Ⅱ、太陽病發汗太過,陽虛水泛

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腰下為甚),苔白不渴,脈沉

病機:脾腎陽虛,氣化失司,水飲內停

治法:温陽利水

方解:附子 — 温補脾腎(腎為主),散寒止痛

白朮 — 燥濕益氣健脾

茯苓 — 利水滲濕 健脾

生薑 — (走表)發散水氣

白芍 — 養陰(→以陰中求陽)舒筋,利水

雞鳴散

雞鳴散是覺奇方

蘇葉吳萸桔梗姜

瓜菊檳榔煎冷服

浮腫腳氣效彰彰

主治:寒濕腳氣

足脛腫痛,麻木冷痛,惡寒發熱,或痙攣上衝,甚至胸悶泛惡。風濕流注,腳足痛不可忍,筋脈浮腫。

病機:下焦寒濕阻塞經絡,氣血不暢,濁氣上逆。

治法:寒化寒濕,行氣降濁

方解:君:擯榔:辛苦性温,質量沉降,行氣逐濕,有治腳氣之專長,用量獨重。

臣藥:吳茱萸,(大辛大熱)幸熱散寒,開降濁氣,温中止嘔。木瓜:舒筋活絡,和胃化濕。

佐:蘇葉芳香化濕,疏散風寒。桔梗宣開肺氣。陳皮理氣醒脾。三藥舒張氣機。

使;生薑温胃散寒,降逆,姜皮散濕消腫

制方特點:1開上,疏中。導下,下病上治2幸開苦降,寓降於升。開結其而降濕濁

3 五更時服藥 ,空腹而藥理易行,並借陽氣萌動之時有助藥力。

4冷服一是從治,二是減輕方中吳茱萸熱服易頭昏之弊

萆薢分清飲

主治:下焦虛寒之白濁

小便頻數,混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病機】下焦虛寒,濕濁下注。

【治法】温腎利濕,分清化濁。

君:川萆薢 — 利濕,分清化濁。

臣:益智仁 — 温腎暖脾以散寒濕,縮小便止遺濁尿頻。

烏藥 — 温腎祛寒,暖膀胱以助化氣。

石菖蒲 — 芳化濕濁,温膀胱,暖小腸以分清別濁。

* 萆薢與石菖蒲相伍,增強分清別濁之力。

* 益智仁與烏藥相伍,温腎祛寒而縮小便。

配伍要點:

本方温腎行氣藥與祛濕藥相配伍,其中以温化為主,祛濕為輔。因為本方主治證是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如此配方,可使腎氣得温,而濕濁亦化。

獨活寄生湯

【主治】風寒濕痺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

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心悸氣短,舌淡苔白, 脈細弱。

風寒濕邪內阻:——腰膝疼痛,肢節屈伸不利, 肌膚麻木不仁,畏寒喜温。

【病機】風寒濕日久不愈,肝腎損傷,氣血不足。

【治法】祛風濕,止痺痛,益肝腎,補氣血。

君:獨活 — 善祛下肢筋骨間的風寒濕邪而通痺止痛。

桑寄生 — 補肝腎,壯筋骨,祛風濕,止腰腿疼痛。

臣:細辛、肉桂心 — 辛散寒濕,温通經脈而止痛;

防風 — 祛風勝濕而止痛,透邪外出。

* 辛、防助獨活祛風散寒去濕,止痺痛。

秦艽 — 搜筋肉之風濕,通經止痛;

杜仲、牛膝 — 益肝腎、強筋壯骨,止痺痛。

* 杜仲、牛膝助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

佐:當歸

芍藥 養血活血以治風、體現“治風先治血,

乾地黃 血行風自滅”。

川芎

人蔘、茯苓 — 益氣健脾。

* 杜仲、牛膝與佐藥相配,益肝腎,補氣血,扶正祛邪。

使:甘草 — 調和諸藥。

配伍要點:

本方是以祛風寒濕藥為主,輔以補肝

腎,養氣血之品,邪正兼顧,有祛邪

不傷正,扶正不礙邪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