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閲讀>

關於高中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的探討

英語閲讀 閲讀(2.28W)

摘要:在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閲讀方法和技巧。教師要重視操作過程的啟發式教學,要着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傳授有效的英語閲讀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關於高中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的探討

關鍵詞:教學觀念 英語閲讀方法 啟發式教學 自學能力

近些年來,閲讀題也是大學聯考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種題型,然而閲讀能力的提高始終使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倍感困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閲讀課上要充分利用教材所給的材料,用科學的方法給英語學習者以點撥,使英語學習者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運用,不斷提高英語學習者的閲讀理解水平。

1 閲讀能力訓練中存在的誤區

1.1閲讀速度慢

很多英語學習者在閲讀時細嚼慢嚥,逐詞逐句閲讀,讀不懂時回頭再看一遍,有些同學甚至用手、筆、直尺指着逐詞逐句地看。其實這種不良的閲讀習慣導致讀了上句忘了下句,結果把文章弄得支離破碎。讀完以後除了知道幾個句子和單詞外,不知文章所云。這樣既耽誤了閲讀速度,又影響了對文章的整體掌握和理解,也就無從做好閲讀理解。

在閲讀過程中,生詞、難句在所難免,如果一碰到生詞、難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還想把它譯成漢語才罷休。其結果不但影響閲讀速度,而又不能弄清意義。

1.3出聲閲讀

有些英語學習者在閲讀時,常喜歡讀出聲來。實踐證明聲讀比默讀慢得多,聲讀還有可能分散大腦注意力,勢必會影響閲讀理解的廣度和深度,不利閲讀效率的提高。

1.4過分依賴詞典

不可否認,學習語言離不開一本好詞典,但在閲讀過程中如果過分依賴詞典,勢必會打斷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2 閲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2.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閲讀課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學習和掌握課文內容所涉及的語言知識(詞彙、句型、語法和習慣用法等),以及瞭解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進而在閲讀方法、閲讀速度、閲讀技巧和閲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閲讀欣賞)上得到提高。精選材料,擴大閲讀範圍,增加閲讀量。在閲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閲讀中豐富閲讀體驗,從而提高閲讀能力。閲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説、民間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在閲讀教學的較高階段,通過增加閲讀量,讓學生閲讀一定數量的.學科性較強、富於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加深拓寬內容,使之“英語化程度”在兩方面得到和諧平衡的發展。在閲讀指導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結構。通過廣泛的閲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2.2實施重視操作過程的啟發式教學

閲讀教學都要圍繞中心主旨(mainidea)進行。對一段文章的概括要利用它,對這段文章的提問要利用它,對作者語意的深層發掘也要利用它。閲讀教學的關鍵是要處理好“西瓜與芝麻”之間的關係。mainidea就是“西瓜”,是大頭,是主要矛盾,要重點抓;具體字詞句是芝麻,是細節,是技葉,是次要矛盾,不要影響了視線,不必要一一搞得太清楚,可以通過上下文猜測大意,或者“跳躍”式前進。與mainidea無關的不能細説,與mainidea有關的哪怕學生不太生疏也要提醒。用適量的問題把學生朝作者的“思想軌跡”上引。

2.3注重閲讀方法的傳授

培養學生正確的閲讀方法既重要又有必要,它能使學生讀得輕鬆,讀得高效。具體做法如下:一是閲讀時,眼睛與試卷的距離要適當,否則將不利於注意力的集中和目光的快速移動;二是養成默讀和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閲讀時出聲或將英語翻譯成漢語都會影響閲讀的速度;三是閲讀時禁用手指、筆指着單詞;四是採用意羣閲讀法,在同意羣的各個詞之間不可停頓而應一口氣讀完,使整個意羣的意思不致中斷。

培養學生正確解題思路,即:題幹→閲讀→解題→(再閲讀→再解題)。首先快速瀏覽題幹要求,帶着問題迅速閲讀,然後細讀並逐一解答。

培養學生解題技巧。一是掌握主旨大意(通過第一次快速泛讀);二是細節(表層與深層)理解(通過第二次細讀);三是推理判斷(通過已知條件);四是猜測詞義(通過上下文的關係)。

2.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充分利用選材上的優勢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並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充分培養個性。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激發每個人的學習熱情,是培養他們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階段來培養。例如,國中學生往往滿足於歌曲、遊戲、表演等引起的表層興趣;高中生則不然,他們不再滿足於表層的認知興趣,而是渴望獲得更高層次的智力興趣,渴望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來獲取知識,通過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和滿足感。為此,教師應為他們設計一些交際性比較強的教學活動,如角色換位、調查、解題、討論、辯論、採訪等。

3 結語

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長期的、有效的練習。在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掌握閲讀材料的難易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及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易於接受、易於實施的閲讀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從閲讀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其次提供給學生有效的閲讀方法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終讓其提高英語的閲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