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供應鏈>

集羣式供應鏈的協同管理

供應鏈 閲讀(9.8K)

集羣式供應鏈在核心企業的主導下,既應重視供應單鏈內部的密切合作,又應關注供應單鏈間的協調發展,配合集羣輔助機構,構建適應產業集羣發展的供應鏈網絡,推動集羣式供應鏈協同發展。

集羣式供應鏈的協同管理

  一、集羣式供應鏈的內涵

在特定集羣地域中,存在圍繞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價值鏈不同環節的諸多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甚至是終端客户等組織,依據“供應商―客户”關係,通過信任和承諾非正式或正式契約方式進行連接,形成基於本地一體化的供應鏈;集羣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非唯一性和生產同業性,導致該地域中供應鏈的多單鏈性和生產相似性,集羣中每條供應單鏈企業間不僅內部之間相互協作,而且不同單鏈的企業存在着跨鏈間的協調;此外,還存在許多輔助性機構,如地方政府、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為集羣供應鏈提供各種間接產品和輔助服務。

依據供應鏈思想,集羣式供應鏈可以看成是由核心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等形成的多條供應鏈相互交叉形成的網絡組織。它在核心企業的主導下,緊密聯繫供應鏈上的各成員企業,共享知識、信息、品牌等核心資源,會同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科研機構等支撐機構共同搭建適應集羣發展的外圍體系,產生網絡性、創新性、外部性等協同效應,增強集羣整體競爭力,全面主導集羣協調發展。

  二、集羣式供應鏈的構成

(一)核心層

集羣式供應鏈的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和終端客户等組織,依據供需關係,形成基於本地一體化的供應鏈;同時,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技術能力不同,進行跨鏈間的有選擇性的連接,在集羣中形成敏捷性的供應鏈網絡。而每條供應鏈以核心企業為主體,將上游和下游的企業緊密聯繫起來,以信任為基礎密切合作,不斷提高整條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產業集羣內是否能清楚地找到企業間的供應鏈聯繫,關鍵是看集羣內是否存在一批實力較強的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鏈上的.企業雖然彼此獨立,但其結構並不是鬆散無序的。由於核心企業在鏈上的“組織”功能,所以其有能力吸引並“控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入供應鏈,非核心企業也有動力自覺地進行調整以適應核心企業的需求,兩者密切協作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進而保證了供應鏈的一體化運作。

根據核心企業之間實力、規模、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差異,將圍繞其形成的供應鏈分為三類。第一類:核心企業在研發、品牌、關鍵零部件生產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能夠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配置,與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實力,易於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協同運作。第二類:以一些中小型企業為代表,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經濟實力,但在品牌和技術方面相對薄弱,與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也較弱些。第三類:主要是一些小型的生產加工組裝企業,它們一般規模小、範圍窄,技術能力缺乏。

以核心企業為主導形成多條供應單鏈,供應單鏈內部及單鏈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了集羣式供應鏈的核心部分。

(二)輔助層

集羣式供應鏈的外圍還存在許多輔助性機構,如地方政府、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它們構成了集羣式供應鏈的輔助層。雖然輔助層不是構成主體,但卻是集羣式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地方政府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完善集羣公共設施,營造利於集羣發展的外部環境,推動集羣持續發展;大學和科研機構為產業集羣提供先進技術,是其技術創新的源泉和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金融機構建立健全融資體系和融資渠道,構建健康有序的金融環境,不斷提高產業集羣競爭力;中介機構為集羣企業提供信息和培訓服務的同時,還為政府和企業間架起橋樑和紐帶。

  三、集羣式供應鏈的協同管理

(一)集羣式供應鏈協同

在協同管理模式下,以信息的自由流動、知識創新成果的共享、無縫銜接的生產流程和共同的戰略目標為基礎,以實現整體供應鏈羣價值最優為目標,供應鏈羣各成員企業通過協議或聯合組織等方式結成網絡式聯合體,相互溝通後協同決策的一種運作模式。

(二)集羣式供應鏈的內部協同管理

1.供應單鏈的協同管理

集羣式供應鏈是由多個單鏈式供應鏈為基礎組成的網絡組織,而集羣式供應鏈的內部協同管理首先包括各供應單鏈的協同管理。它是集羣式供應鏈協同管理中最基本的層次,是供應單鏈上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管理,是一種縱向的協同。供應鏈協同不僅擺脱了各節點企業單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分散地進行決策所造成的供應鏈整體績效低下,也克服了傳統集成式供應鏈管理中,由單一的決策制定者來制定決策的理想化管理所帶來的諸多障礙。

集羣式供應鏈圍繞着主導產業存在着多條供應鏈,每條供應單鏈整體績效的提高,不僅取決於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的獨立生產能力,它還依賴於供應鏈上各企業之間的協同與共享效應。各節點企業除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保持着個體特性外,將形成一個融會貫通的網絡整體,共同去追求整體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實現多贏的目標。

在每條供應單鏈上,核心企業依靠其強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將上下游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組成密切的合作伙伴,通過“推”和“拉”的方式,實現採購協同、設計協同、生產協同、銷售協同等協同管理。在核心企業的主導下,縱向鏈條上各節點企業保持同步運作,充分發揮出各自的比較優勢,使處在同一條供應鏈上的供應商、生產廠家、客户等節點企業形成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戰略聯盟,並作為一個整體通過集成和協同的方法改進和優化供應鏈活動,最終提高整條供應鏈的綜合競爭能力。

在信息共享上,建立供應鏈縱向的信息平台,各節點企業積極溝通,制定同步化的生產計劃,保持步調一致,各成員企業能夠便捷地從上游供應商獲得各種原材料和配件等,從而保持較低的庫存,最終實現成本費用最低,獲得利潤最大化。同時,以顧客需求為中心進行拉動式管理,一旦顧客需求出現變化或者產生新的需求,供應鏈各節點企業通過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和快速的信息交換,增強對顧客需求變化的響應,快速地為顧客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大大縮短顧客需求與生產供應之間的時間。

2.供應單鏈間的協同管理

產業集羣中存在着若干條供應鏈,而每個企業都位於其中某條供應單鏈上。供應單鏈內部上下游企業相互合作,各個單鏈間存在激烈競爭。但由於集羣內企業間存在複雜的供求關係,導致同一企業可能位於多條供應單鏈上,與多條供應單鏈上的企業進行聯繫。而供應單鏈中位於相同位置的節點企業之間一般具有同質性,相互間存在一定的競爭,但同質性也使得各供應單鏈間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比如不同的供應單鏈可能同時選擇相同的供應商或分銷渠道,使得多條供應單鏈間也產生聯繫,從而實現跨鏈間的配合。這種跨鏈間的合作是 “互惠的”和“雙向的”,既可以實現不同供應單鏈間產品或零部件的緊急庫存的調配,從而達到防止缺貨的目的,又可以實現跨鏈間的供貨或銷售聯盟,從而達到共同抵禦風險的目的。可見,集羣式供應鏈內不同單鏈的企業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其協同能力對整個集羣的競爭能力產生重要的影響,最終使各個供應鏈及其內部的企業形成一種共贏的格局。

(三)集羣式供應鏈的外部協同管理

在集羣式供應鏈系統中,核心企業與供應商和客户建立起積極的合作伙伴關係,共同開發新工藝,研製新材料,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根據核心企業的要求為其生產創新產品所需的部件、提供免費試製服務,使核心企業實現快速創新並降低創新成本。同時對供應商的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提出嚴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配套企業才可以獲得機會,成為該供應鏈中的一個節點,以此帶動整個供應鏈的技術創新。

但集羣式供應鏈只是全球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不可避免地要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全球供應鏈眾多價值環節中,並不是每一個環節都創造等量價值。實現產業集羣與全球供應鏈兩者互動耦合,通過改變自身在供應鏈中的嵌入位置和組織方式,逐步實現在相應的價值環節中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值,即產生耦合效應。通過嵌入全球供應鏈,由核心企業和科研機構或地方政府合作引入集羣外的先進技術,核心企業先進行消化吸收,然後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知識的有效整合和二次創新,推動自主供應鏈建設,最終促進區域產業集羣的全面升級。融入全球供應鏈並不是一味的引進技術,如果“只引進不消化”或“只消化不創新”,則會陷入“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惡性循環,嚴重阻礙集羣式供應鏈的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