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家鄉的節作文通用(9篇)

作文 閲讀(9.16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節作文通用(9篇)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那天,我故鄉那裏會舉行十分隆重的七夕文化風情節。有展示手藝的,有美食還有晚會,很好玩。

在我們這裏,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顧名思義,當然是展示婦女們心靈手巧的節日。在節日前幾天,巧女們施展她們的“十八般武藝”,手工製作各種精美的'貢案,用來祭祀祈福:有人物、房子、農作物和家禽,還有牛郎織女相會等等。這些都是微型版的,向我們展示祖先們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在現場,一定會被這些貢案吸引,因為太惟妙惟肖了,精緻的小房子,逼真的動物,鞋子比小指還小但是做工非常細緻,這些都是用於祭祀的。白天還有展示各種水鄉美食的,大飽眼福和口福的同時,我不禁讚歎鄉親們的勤勞與智慧。晚上還會舉行熱鬧的晚會,不管是誰,只要你有才藝,都可以上去表演。

我記得小時候,物質沒有現在豐富,所有貢案都是用麪粉和糖做的,我和小夥伴經常去偷吃,結果惹來好一頓罵。現在生活好了,七夕節也比以前隆重得多。現在製作貢案的手藝只有老一輩才會,為了避免祖先文化的遺失,有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學了。這個節日也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好途徑。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崇尚外國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反而被淡忘了。其實七夕節也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在我的故鄉,七夕節不僅是我們展示才藝的平台,它還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元宵節快要到了,人們都在排練節目慶祝。他們有的敲鼓,有的唱歌,還有的耍龍,還有許多歌舞節目,他們排練得非常的精彩。

元宵節到了,各個社區、村子裏的人們都拿着紮成的大龍來到大樓門口準備表演。演出開始了,大家都高興地耍起了龍。前面的帶隊搖動着龍珠,後面的.緊緊跟着龍珠跑了起來,一會左,一會右,大龍扭動着。看,又來了一條黃龍。它不甘心落後,加快腳步跟上前面的大龍。熱鬧的舞龍比賽真吸引人。

晚上,元宵晚會開始了。大家都忙着去看演出了,晚會可好看了:有唱歌的,有跳舞的,還有演小品,小品非常的好笑也演的很好看,一直到晚上10點左右,晚會才結束,大家都依依不捨地散會了。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每年清明的時候,爸爸都會帶着我去給爺爺,奶奶上墳。今年也不會例外。每年到了清明這個時候,貴陽的天氣總不是很好。稀稀拉拉的雨下着,我總覺得下雨的時候是應該在室內休息,看看書之類的。不過還是會和爸爸一起,去上墳。也趁此機會感受一下户外清爽的.氣息。

上墳的地方總是人特別多。每家人都會帶着對親友還唸的心情來到這裏,所以感覺人特別多。也會覺得特別熱鬧。我對爺爺,奶奶的印象,都是從長輩那裏知道的。我沒有見到過他們,也多麼想他們可以多疼愛我,看到我快樂,健康的成長。每次想到這裏,我都會有點哀傷。我也會看到旁邊也正在為家人上墳的一個小妹妹,她也是在給她逝去的外公燒紙。嘴裏默默道:“外公要保佑家人身體健康……”我也像模像樣的,恭恭敬敬在爺爺,奶奶墳前燒紙,也學她一樣,為家人祈禱。希望爺爺,奶奶可以保佑大家。

下山以後,爸爸都會帶我到山下的公園那裏坐鞦韆。爸爸每次都會在鞦韆後面推我,鞦韆蕩得好高好高。我開心極了,能夠感受到清風徐徐的拂面。我的爸爸很愛我。學習上,他會對我嚴格要求,生活上,他也會對我無微不至。所以我也很高興,我要快樂健康的成長,讓爸爸看到我幸福,我想他也會開心了。也要讓爺爺,奶奶在天之靈知道他們的孫女很開心。

今年,我們又會全家一起去上墳了。二伯家的哥哥也回來了,我想今年去上墳的時候會更好玩的。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中國傳統節日,但是每個地區過元宵都不同。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也就是在春節期間。每個地區過元宵都不同,它們各具特色。就像我的家鄉。街上處處張燈結綵,鞭炮聲日夜不絕,響個不停。在我的家鄉,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別稱,叫“偷青。”所謂“偷青”,就是在元宵節晚上,大家去偷別的人家土地裏種的菜。大家在早晨的時候到處組隊去“偷青”。當夜幕降臨,如果你在田裏看見了漆黑的人影,你不用害怕,那肯定是有人在進行“偷青”。一般“偷青”的.人,最後身上肯定十分骯髒,因為漆黑的夜晚看不見路。但“偷青”的人,收穫的戰利品必須是很多的。人們“偷青”後,把偷得的菜作元宵節玩餐。晚餐中素的、葷的什麼都有,當然必須還要吃元宵啦!晚上,每家每户都其樂融融,家人在一起有聲有笑,看着電視裏的元宵節目。晚餐過後,就進入元宵節最後一個階段:放煙花。每家每户都有,有的人家有幾箱,準點時,就開始放煙花了。一瞬間,漆黑的天空變得絢麗多彩、五顏六色。那些在空中的煙花,就像一朵朵綻放的花朵。過後,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小孩子最喜歡的,大家一起玩鞭炮,一直玩到沒有或你想睡覺的時候。12點後,熱鬧的氣氛突然寂靜了,每個人都進入了甜美的夢想,帶着今天美好的回憶。

我的家鄉的元宵節是不是很熱鬧?這就是屬於我家鄉的民風民俗!

家鄉的節作文 篇6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説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説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家鄉的節作文 篇7

農曆九月初九日,一年一度重陽節。正是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登高遠遊的好時機。家鄉的'人們流行插茱萸葉,喝菊花酒,燃香祭天,互贈瓜果,老老少少登高賞秋,看一輪紅日沉沉西墜,心曠神怡,其樂融融。

關於重陽節,聽老爸説,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説呢。

古時候,汝河邊的一個小村子裏,住着一個小夥子,名叫桓景。他家只剩他一個人了,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可惡的瘟魔害死了。桓景一心想除掉瘟魔。後來他去終南山中尋訪神仙,拜師學藝。經過三年苦心修煉,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然後奉師命下山除魔。

農曆九月初九這天,桓景讓鄉親們每人吃一片茱萸葉,喝一口菊花酒,然後領着大家上了山。瘟魔出來後,發現大家都在山上,便向山上跑去。剛到山腳,一陣茱萸葉和菊花酒混合的香味撲面而來,瘟魔頓時頭暈眼花,剛要逃走,被桓景一劍刺死了。終於,汝河的百姓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後,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插茱萸葉喝菊花酒來紀念桓景。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又把這一天定為重陽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8

20xx年6月6日,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有點悶熱的季節,我想起老家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江蘇大豐的一個普通小鎮上,端午節沒有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有賽龍舟、做糕點、祭祀祖先。記憶中,奶奶會在過端午節前半個月就到河灘上尋粽葉,把它摘回來放到外面外面曬乾(據家裏老人講這樣的粽葉包起來更加香)。到端午節那天奶奶會把曬乾的粽葉放進有水的`鍋裏用火把它燒熱。然後拿出來和紅棗、花生、過年研製的臘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後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就會搬來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奶奶包粽子。看着一片片褐色的粽葉在奶奶靈巧麻利的手裏變成一個個像小狗頭的粽子,不到一會兒功夫,竹籃子裏面就裝不下了,全部包好後放進大鍋子裏煮上好半天,等粽子煮好了,把鍋蓋打開,一股濃郁的粽子肉香撲鼻而來。

傍晚,爺爺從田裏回來,手裏拿着艾葉,鋪子掛到門上,這樣會驅蚊,能辟邪,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着香噴噴的粽子,幸福極了。

這就是我記憶中老家的端午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

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於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蒸。我按照奶奶説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後把粽子放到鍋裏蒸,熟了之後,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