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華】以童年的作文合集5篇

作文 閲讀(2.8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童年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以童年的作文合集5篇

以童年的作文 篇1

在鄉下老宅的前院裏,有一棵非常茂盛的桂花樹,有些年代了,也記不清是誰種的了,現在是我的外婆和外公照料。

每年八月,桂花已經開滿了桂樹,很香,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也能很好的聞到那桂花濃郁的花香,也常常使我沉醉在這迷人的花香之中。我的外公外婆,我每年都會收集好桂花,待到過年時,蒸桂花糕吃。桂花糕很香很甜,所以一年當中,我最喜歡的時刻還是搖桂花樹的時候。

八月桂花香。八月是桂花開得最好的時候,再過些日子,外公外婆都會搖桂樹,那桂花都落在早已鋪好的紗布上。那時還很小的我,也不會忘記去幫忙一起搖,可我哪搖的動,也就只是玩玩。我喜歡圍着樹跑,笑的無比開心,讓那些桂花落到我的身上,幻想自己正淋着雨,這樣我整個人就會被桂花薰得香噴噴的。還總會抓一把,揉碎,塗在臉上,手臂上,這好聞的氣息總會跟着好長時間,外婆在一旁一見我這麼糟蹋桂花,嗔怪道:“你這丫頭,在這樣,就吃不到桂花糕樓”但即使是這樣,我依舊很開心,我從未在他們眼裏看到過責備的目光,就會使勁往他們身上噌,向他們撒嬌。他們就用香噴噴的手掌撫摸我的腦袋,厚實寬大,讓人安心,年幼無知的我總是成天喊着,無憂無慮地笑着。然而現在,這種事情已成過去。因為我長大了,有些事也變了,我不能再肆無忌憚的憑着年齡小做我想做的事。

雖然,每當過年時,我依舊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桂花糕,但卻已經吃不出當年外公外婆的味道。搖桂花樹時,我也不會參加,只是樂意站在樓上看着他們。一切都變了。桂花樹下沒有了那兩個微微彎駝的身影,他們老了。但是每次還想去搖樹,在粗壯的樹身邊,他們不得不在歲月面前低了頭。我漠然,我不想再去參加這種活動,我希望的人都沒和我一起,還有什麼意義。他們還會用那種嘖怪的眼神看我嗎?多的只是令我不喜的眼神。望着漸漸遠去的身影,互相攙扶,步路蹣跚,我的淚就這麼流了下來,我還至今還在品味那令我留戀的童年味道。

那桂花香依然在,它瀰漫在我心房裏,那桂花糕依然香,我依舊流連。童心如花,我的桂花。

以童年的作文 篇2

童年的我,很幼稚,也很可愛。童真的童年,總是美好的吧……我開始回憶起童年的美好樣子。

那時的我,長得矮矮的,瘦瘦的。在那時,總是有一個人,牽着我的手,笑眯眯的帶我去玩耍,那時的我,笑的可開心了。那個人,就是我的媽媽。

我媽媽在童年時常常帶我去很多地方認識一些東西,每次看到一些深刻的東西都會問我得到了什麼啟示,在媽媽的陪伴和關心,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5歲那年,懵懵懂懂的我闖進廚房,發現了一袋棉花,我興奮起來。心裏高興的想:“我可以做烤棉花糖!”説着,拿出了那袋棉花。並且拿出烤架。

那時我天真的認為,棉花和棉花糖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這個想法錯了。於是,我抬起嫩嫩白白的小手,把一朵朵棉花掏出來,用牙籤扎進去。然後,用火爐的炙熱烘烤着……頓時,棉花冒起了火,我急了,忙把火關掉了。但棉花已經烤焦了,我一想“沒有棉花糖吃了!”便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在看電視的媽媽聽見了我的哭聲,立馬走過來。我邊哭邊向媽媽訴苦,媽媽聽了我那麼搞笑的事情。樂呵呵的説:“寶貝,棉花不是棉花糖,棉花是做不成棉花糖的,只有白糖才做得成棉花糖呀!”説着,撫摸着我的額頭。

我破涕為笑,用紙巾擦乾眼淚,對媽媽説:“媽媽,我做錯啦,帶我去吃棉花糖吧!”媽媽聽了,微微一笑,牽起我的小手説:“好好好,我的小公主,等會就帶你去哦!”説着,去拿錢包了。

我回憶媽媽,也回憶起過去那美好的童年,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童年,只是一副回憶的畫,讓我銘記心裏。隱隱約約的,彷彿我又回到了童年,彷彿媽媽也在我身邊陪我玩耍。

以童年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的秋天,窗外梧桐樹的葉子已成了金黃色,悠悠揚揚的笛聲從耳邊傳來,一轉身,梧桐的葉子已落了一地……

真想走在梧桐樹下,踩着滿地的落葉,陪着古老的梧桐,傾聽美麗的故事。一陣清風拂來,將我帶回了那遠去的時光……

小時候的我十分調皮,看見一個新奇的事物總要上去瞧一瞧。每年的春天只要看到天上搖擺的風箏,我都會催促父親給我買一個。抱着心愛的風箏怎麼也不願不放手,逼得爸爸只好給我買下。興奮的我一路小跑回家,一到家便吵着放風箏。直到看着爸爸把風箏放上了天,我這才算安靜下來。接過父親的風箏線,舞動的風箏和我一起在跑。可是,不一會兒箏線斷了,我又傻傻地立在原地。

這段童年的日子也隨風箏愈飛愈遠……

還未上一年級,我便參加了繪畫班。每次畫畫我都很開心,不光是因為我喜歡畫畫,還因為畫完了之後,就可以央求媽媽為我買爆米花了。“噼哩啪啦”的聲音是我最愛聽的。爆米花就要出鍋了,當打開鍋蓋的一瞬間,香味徑直鑽入我的鼻腔,令人十分享受。心滿意足地拿着滿滿一大袋的爆米花,慢慢地品味。可是,一會兒,香味散盡了,我又不想再吃了。

這段童年的日子也隨爆米花的香味愈飄愈遠……

直到上了國小,我的家裏還會擺上幾個彩色的風車。一有空閒,我就喜歡拿着它,任由調皮的風兒玩耍着它。我樂意和風兒一起分享,五彩繽紛的風車就成了我腦海中最深的記憶。可是,一會兒,風停了,風車不轉了,我又失去了玩風車的興趣。

這段童年的日子也隨風兒愈吹愈遠……

一陣清風拂去,將我帶回了現實。看這身後,落葉積了一層,半空中還有一片正在旋轉的黃葉,我伸手接住了它,將它放在掌心,願這些落葉能將我的回憶永遠儲存,不隨即去的風兒遠去……

梧桐葉飄飄零零,依舊紛紛揚揚……

以童年的'作文 篇4

幼時,自己曾頑皮地光着腳丫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童年,記憶最深的是那條充滿泥濘坑窪的路,但現在它卻不復存在了。

小時候,自己曾與童年好友無憂無慮地玩耍於村中的每個角落,加上父母每天忙碌地工作,我就更加沒有束縛了。記憶中的那條通往市集的路總是坑坑窪窪的,有時走路一不留神就“中招”了。

當豔陽高照的時候,一輛稍微開快一點兒的汽車經過,就馬上猶如進入撒哈拉沙漠般風塵滾滾,讓人成了活生生的吸塵機。當自己回到家中時,才明白什麼叫做風塵僕僕。

記得在一次下雨中,貪玩的我趁父母不注意,拿了雨傘,偷偷溜到外面去玩。我慢悠悠地撐着小傘,光着我那小小的腳丫,在毛毛細雨中,走在那條路上,那時因為下過大雨,路上的坑早已積滿了水。路的兩邊有一些魚塘,青蛙不時地發出“呱、呱”的叫聲,讓人心情自然地愉快起來。我每經過一個水坑,就卷高褲腳,踢起一陣陣水花,偶爾踩得滿腳都是泥時,又跑到另一個水坑,想去洗一下腳,但似乎總也洗不乾淨。這時,沉浸在玩樂中的我並沒有發現自己正一步步地走向危機。

我不亦樂乎般踩着一個個水坑,由於水太渾濁,使我看不清水坑中有什麼物體,而且毫無戒備。我每看見一個水坑就跳過去,於是,上帝為了懲罰我這個頑皮的小孩,決定給我一個教訓。當我跳到另一個水坑時,重心沒有把握好,一滑,摔倒了,成了一個泥俑,而且腳被比較尖鋭的石頭劃破了,“哇哇”地冒血,我當場哭了,第一反應就是想着回家。所以忍着痛,一瘸一拐地走向家中,每一步都帶着血,心中想,都怪那條路,如果不是它,我也不會弄傷腳,好疼啊!嗚嗚!回家肯定會被爸爸罵死的!怎麼辦!如果它鋪成水泥路,或許我就不會被弄傷了!

那天回到家裏,不出所料,被家裏人一路送我去醫院還一路被罵着。那一天,心中對那條路憎恨又增加了不少。後來,我再也不曾光着腳丫走到大街小巷中了,特別是經過那條路時。

現在不同了,政府出資幫我們鋪了一條水泥路,從剛開始到結束,看見水泥路慢慢步向完工,心中竟有些不捨,同時,也有些愉悦,因為,全村人不再因那條曾經的泥路而困惑了。現在,均安的變化可以説得上是日新月異,上街不用走路,甚至以汽車代步,泥路基本上沒有了,到處是四通八達的水泥路,讓人耳目一新啊!均安的變化不僅是容貌,更是我們的生活!

以童年的作文 篇5

繁華紅塵,煙火人間,匆匆前行的你我,是否丟失了最真的夢,遺落了一顆顆晶亮的珍珠。——題記

四月的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絞盡腦汁出好一份試卷。然後便開始尋找答案,直到十一點,還是沒找到一些自我製造的難題的答案。精疲力竭的我才發現女兒也還在做試卷,也在翻看字典詞典資料找答案。看着她緊蹙眉頭,苦思冥想的模樣,我惘然了:我和女兒都在尋找什麼呢?記得我讀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沒有這麼多的試卷啊,整天只知道瘋玩,偷看小人書。於是我説:“嬌嬌別做了,明天爸爸帶你去爬山,好嗎?”“真的?”女兒撲閃着大眼,有點懷疑地問。爸爸整天都很忙,常常緊鎖雙眉,明天競要帶她出去爬山,她高興得有點不放心了。

第二天上午,我帶着女兒去爬山。

在“雲深不知處”的意境裏,我踏着潔白的旋律,山路幽苔親吻着我機械的腳,清涼的山風盪滌着我遲鈍的心,鬱鬱葱葱的綠樹營養着我飢渴的神經。我站立在一塊如尖刃般突出的巖石上,忽生疑問:我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良久思考,卻又找不到答案。於是我不在攀登,而是匆匆下山,一任女兒撅起的小嘴。我回轉身,目光茫然地在山間山上尋找,我在尋找什麼?……

到了山腳,下起了小雨。春雨如燕。放縱思緒,我收起了傘,任雨點飄在頭上、身上、手上,很覺愜意。後來索性脱了鞋,赤足在馬路上行走。放眼望去,路兩邊筆直挺拔的楊樹整齊美觀如翠竹,被小雨洗得亮油油的。我的眼前忽然出現了童年時和小夥伴們揹着書包上學,下雨時在雨中狂奔回家的鏡頭。五音不全的我競唱起《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還讓女兒跟我唱,她卻唱起了《童年》。在“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着夏天”的歌聲裏,我塵封的記憶被叩響了。

記得國小時每逢六一,穿着一件舊褂子的我,高興地和同學們拔河,跳高。可惜不會打乒乓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別的同學揮拍拼殺。學校慶祝六一的文藝表演開始了,不會唱歌更不會跳舞的我,卻是台下最忠誠的觀眾,為那些在台上表演的同學們鼓掌。天氣熱,人又多,看了一會便汗水淋漓,卻又沒錢買冰棍。會一結束,便和小夥伴們飛跑到離校不遠的河塘邊,看看周圍沒人,閃電般地脱下短褲,幾個赤條條的身子便似泥鰍般在水裏鑽來鑽去,翻騰着野性,翻騰着歡樂,翻騰着激情。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那次帶女兒去爬山在雨中漫步的經歷已成了温馨的回憶,我的生活仍舊忙碌而無緒,我仍在尋找。

不經意間又到了“六一”。那天女兒早早就起牀,並以不可否決的口吻説:“爸爸媽媽今天一定要到學校去。”今天她要在大會上唱歌,還要跳舞,爸爸媽媽不去,她會沒勁的。我和妻子説,好好好!我們一定去看看我們寶貝女兒的表演。妻子讓女兒穿上潔白的裙子,紮了兩條水靈靈的辮子,又把前幾天特地買的兩朵紅花戴在女兒頭上,再在臉蛋上塗上一點薄粉,在眉心點上一顆紅痣。“哇!多酷啊!”我拍着手誇讚,女兒得意地笑了。

梳洗打扮完畢,我們前往女兒就讀的平林國小去。

學校的大門依舊朝東,站在大門口,遠遠地看見校園中央那棵老樟樹,枝葉繁茂,依舊像二十多年前那樣古樸、沉默,只是更加虯勁有力,更加成熟,猶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又如一位沉默的智者。四周的院牆已不再是當年的土牆,而是堅固的石牆,我忽然想:如此堅固的石牆會不會把孩子們的心也變得堅硬了?

進入學校便遇見了五十多歲的秦老師,當年就是他教我“1+1=2”,教我識記自己的名字。那是趙老師,當年捏過我耳朵呢;那是汪老師,他還像當年那樣嚴肅,稀疏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但在嚴肅的表情裏藴含着慈愛。心被什麼東西幸福地衝撞了幾下。

我和老師們來到了學校的大操場。如今的操場有幾百平方米,開闊平整。孩子們一如當年的我們已坐在台下,他們都穿戴得漂漂亮亮,都扎着紅領巾。那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那歡快的神情,感染着每一個人。《讓我們蕩起雙漿》、《泉水叮咚》、《讀書郎》,一首首優美的經典兒歌在這露天劇場上飛揚,那熟悉的旋律,那珍藏心底的歌詞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恍惚中我看見操場上出現一個十幾歲的穿着短褲、背心的小男孩正在踢足球,那不是我嗎?

台上,女兒翩翩起舞,如燕子般輕盈,可愛的臉蛋如梨花綻放,而女兒黑寶石般的眼睛閃爍着智慧的光茫。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在歡快地演唱《小燕子》,我也拍着巴掌哼唱起來:“小燕子,穿花衣;穿了花衣多美麗。”妻子看我那副如痴如醉的模樣,也不禁笑了。

操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孩子們成了飛翔的燕子,大人們也由歡眾變成了演員。

下了台,女兒和她的同學們仍在操場上盡情玩耍,今天她不需要

查資料、不需要找答案,今天他們是自由的。

看着這些歡快天真的笑臉,我那年輕卻又蒼老的心忽然無比的輕。總覺得丟了什麼,總是在尋找,現在找到了,找到了那一顆顆晶瑩閃亮的珍珠,它們連綴成一串串快樂的音符,倘徉在我的心中。

以後的日子裏,我還要尋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