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端午節作文集錦14篇

作文 閲讀(6.22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集錦14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今天提前過,我們在温柔袁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香包,袁老師還親手在我們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但有些同學有點頑皮,硬是要讓袁老師在他們額頭上寫上別的字。

今天晚上我們吃完飯,快速的回到了教室,上課時袁老師滔滔不絕的給我們講了製做香包的材料,我們越聽越有興趣,一直在不停的躁動,而我不一樣,我表情非常冷漠,我只期待過程和結果,最不喜歡起因,終於等到過程這裏階段,我高興不已。

我們隨着親愛的袁老師來到大自然景區我們靜靜坐在凳子上,靜靜等着,終於到我了,到我了。既高興又興奮,我快速起身,像老虎捕食一樣衝了上去,快速做香包。

我先放了點艾草墊底,然後中間放茉莉花、合歡花等很多很多的花,最後在放薄荷封頂,就這樣,香包的一半就做好了。

我走下台階,坐在凳子上,把香包裝進袋子裏,我拿起來聞了聞,看了看,嗯、不錯、非常好,簡直天衣無縫。

最後我們一起照了一張美美的照片,便開開心心回到教室。

謝謝袁老師讓我們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午節、中五節。

端午節好像到處都有,媽媽對我説。“端午節在漢、張、富、東、土家族、蟋蟀等民族地區流行。”現在我能理解了。

奶奶和我走上街頭,從四周傳來熱情的喊聲。“賣粽子吧!又甜又鹹又香!”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孩子。他們的脖頸、手腕和腳都綁着紅、黃、藍、白、黑的線。奶奶説。

奶奶在街上買了一些艾草和大蒜,中午12點拿出來曬太陽,説可以避邪。

晚上,家人在吃東西,當然,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裏的餃子、熊黃酒、黃龍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媽媽説:“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應該燒這道菜。”電視上孩子們在玩遊戲,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戴着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 篇3

以往的端午我們都是包粽子,今年不同,而是包香包。

包香包的方法是先拿一個白袋裝上合歡,茉莉、艾草、梔子,中藥草。

香包我們是在德林山做的。我首先把外包放在一邊,然後把內包帶上再,來到排隊處,我搶了一個位置,等下一輪時,我已經激動像一隻老虎正在捕食一隻兔子。

快到限度時,袁老師指着我説:“1……”我聽到這話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我立馬起身跑向材料桌,我把少的裝的少,多的裝的多。最後我把一團艾草放在上面封頂。然後我又熟練的把內包扯緊打上蝴蝶結。最後塞入外包,我的外包有兩面,兩面都有文竹,一面文竹旁寫了步步高昇,另一面寫着高升。就在這時我的香包做好了。

我就慢慢慢的享受清香了。

端午真讓我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4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説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可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提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可是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裏了。最終,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着船,向江裏投飯糰和肉丸,並向江裏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之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幷包粽子、喝雄黃酒。

端午節作文 篇5

“太震驚啦!太震驚啦!媽媽,我學會了包粽子!”我自豪地向媽媽訴説。

我看同學們都幫他們的媽媽包粽子,心裏非常羨慕,我也決定去外婆家包粽子。

端午節快來了,機會也終於來了,我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就走過去,説:“外婆,我也想學嘛!”“好吧!”外婆勉強答應了。

外婆從一個大盆裏端來一些粽葉。外婆説:“讓我先給你做示範。”只見外婆從盆裏拾起兩片粽葉,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再抓起一些糯米,然後端來一個盆子——裏面有紅棗、臘肉、蛋黃,抓起臘肉、蛋黃塞在正中間,又抓起糯米鋪在上面,接着拿一條白線把它捆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現在輪到我了,我拿起兩片粽葉,包起粽子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包的粽子不是白線綁不上,就是糯米灑出。外婆看了這情形説:“你第一次包粽子,先拿大點的粽葉,糯米少放點試試。”我按外婆説的試了試,果然成功了。

不可思議,真不可思議,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今天要去奶奶家包粽子。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故事。原來,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所設定的。人們之所以包粽子是為了不讓魚兒把屈原的屍體吃掉,賽龍舟是為了趕跑那些小魚小蝦。

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還有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最喜歡吃得是獨一無二的豆沙餡的。爸爸包得最快,奶奶包得最好吃。我吃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儘管我包得並不怎麼好,但是感覺卻比爸爸和奶奶包的還要好吃些,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吃完粽子後,奶奶説他們這裏有賽龍舟比賽。説實話我還沒看過龍舟比賽呢!我們便興沖沖地一起去了河邊看比賽了。比賽開始了,這一刻我興奮地跳了起來——只見那些龍舟像魚一樣飛快地向前方衝去。突然,我聽到了一陣陣鼓聲。我仔細一看,發現了有一個人在船上打鼓。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打鼓。爸爸回答:“打鼓是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龍舟比賽結束了,我都沒發現此時周圍一遍燈火通明,黑夜降臨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賽場。

我真的期待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作文 篇7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艾葉,穿香囊,吃餃子,撒白糖,龍舟下水。”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談論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五月初五,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裏灑雄黃水,以殺滅毒蟲或防止其滋生。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救死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和米飯放到河裏,讓魚蝦吃飽,不要再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人在端午節吃“黃武”: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包粽子和雄黃酒。在南方和北方,孩子們都應該在這一天用雄黃在額頭上畫“國王”這個詞,並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就是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慶祝的節日。不僅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也慶祝端午節,崇拜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作文 篇8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重陽節、元宵節……我最喜歡端午節。

説起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其中我最喜歡包粽子,那我就來説説包粽子吧!

我媽媽包粽子的技術可好了。她先清理食材,拿來幾片蘆葦葉,再把糯米、棗子一起放在水裏泡一泡,等一個小時。清理完食材,就開始包了。她先用手把蘆葦葉弄成漏斗形,然後往裏面放糯米,再用勺子壓一壓,放進棗子,然後再加糯米,最後用繩子把粽葉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裏蒸,那清香就飄了出來,我饞的口水都流了出來。起鍋了,我拿起粽子,剝掉葉子,香氣更濃了,我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越吃越有食慾。

不一會兒爺爺就叫我一起去山上摘艾草,我們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然後我們把艾草掛在門前,既可以防蚊,也可以辟邪。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呢?其實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楚國以前非常發達,可後來秦國越來越強大。屈原當時給楚懷王提出建議,但楚懷王不聽。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悲痛萬分,最後投江自亡。楚國人知道了這件事,紛紛投粽子到江裏,希望小魚小蝦不要吃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流傳至今。

我愛我國的文化遺產,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9

恥於時代的真誠,做好準備。在袁翔的軒轅溪裏,他忍着,沉了下去。卒身無名,但不恥陛下。你花的太多,太在意自己,草才漂亮。顏叔的感情導致了自信,田卻不説話而死。孤獨的障礙和劣勢是隱藏的,這使得陳震無緣無故。聞百里如盧,與伊吟同廚。呂望在朝戈xi屠殺,寧願唱歌也不願放牛。xi不認識唐舞和歡淼,誰知道。吳昕謗聞味,子胥死憂。介子是忠誠的,站着不動,而文君追求它。封界山禁xi,報大德優遊。我個人想了很久,因為悲傷而哭泣。還是死忠,還是?毫無疑問。弗審視和追隨現實,傾聽誹謗者的虛假話語。方和澤是混血兒,哪個是而不是別人?他曹芳早逝,初霜而辭。如果你相信你的智力是不清楚的,並把它隱藏起來,你就會逃脱懲罰。前世的嫉妒,意味着棍棒不能被人羨慕。嫉妒和良好的冶煉的香味使嫫母感覺良好。儘管xi施很美,但我還是嫉妒我這一代人。我願意白白表達自己的感情,免得得罪了意想不到的人。當你看到你的'委屈時,你會看得很清楚,比如你的住處放錯了地方。騎在馬上飛奔,揹着它沒有頭銜;乘法?以下流程,沒有船,自帶。背誦法度,用心對待xi,沒有什麼不同。寧陵死了,流放,恐禍。不離不棄的去元西,珍惜君主的無知

端午節作文 篇10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習俗,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這裏有很多傳説。最有名的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説中國古代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亡,很多人划船救援。他們[注:前進,害怕落後。追上洞庭湖時沒有痕跡是為了紀念龍舟競渡的起源,每年5月初5日劃龍船。利用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那天,我們家人去奶奶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形維形枕形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裏的陷落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黴乾菜肉芹菜肉棗,味道很好。香時粽子出鍋了,祖母端了粽子。我[注:近:緊急。急得等不及了。形容心態急切。拿了一個,先解開外面的繩子,剝掉粽子的葉子,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啊!啊!啊!啊!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飄散出粽子的香味。現在粽子的品種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蜜棗餡的,還有肉餡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着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於是給我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從前,楚國大夫屈原提倡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楚王非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放逐。後來,楚國陷入困境。屈原整日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身體,可沒有找到,又怕被江裏的魚兒吃掉,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裏餵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在那天,人們都吃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我深受感動。他為國捐軀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次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裏,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非常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裏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的時候,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 篇13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午節,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他寫出了《離騷》、《天向》等名作。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會在門的兩邊掛上艾草,用來辟邪,小孩子胸前還要帶上各種形狀的香囊,既可以防蚊蟲叮咬,要可以象徵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俗。粽子有很多種做法,形狀各異,有的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用荷葉包粽子,也有的用蘆葦葉包粽子。粽子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有的做成三角形,像個小漏斗。粽子裏的餡有好多種,比如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紅豆的等等。

過端午節的那天,我國各地還有賽龍舟比賽。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媽媽帶我去觀看了賽龍舟比賽。這比賽可精彩了!每條船上坐了二十個人,船頭上放着一面大鼓,船尾上放着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隊員們行動一致,齊心協力爭當第一。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可真稱得上熱鬧非凡。

掛艾草、戴香囊、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習俗,共同編織了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4

來給大家説一説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終於到了農曆五月初五,我期盼了好久了。

我爸説,端午節是我國流傳了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掛艾葉菖蒲,吃粽子,我們金華人還要吃“五黃”,吃綠豆糕,去看望長輩,親人團聚。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族詩人屈原。今年,端午節成了法定假日,也成了親朋團聚的好日子。

今天一早,我早早起牀,用粽子和綠豆糕當早點。後隨爸爸去尖峯山旁的老家,爸爸去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團聚,我和我的姐妹、弟弟們會合。我們下地摘黃瓜、西紅柿,又冒雨剪蕃薯藤,再將長長的蕃薯藤剪成一段段,二張葉子一段,後將一段段蕃薯藤扦插到地裏。在幹活時,蚊子挺多,在我胳膊上和小腿上咬了好多小包包。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終於將一小塊地插滿了蕃薯藤。雨停時,我們又摘了很多桑葉,在回到市區時,我將桑葉送給養蠶的馮同學。經過勞動,大家覺得有些勞累,不過,等到蕃薯的收穫季節,我又可以和好朋友、小夥伴們一起來挖蕃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