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家鄉的年味作文【薦】

作文 閲讀(1.9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年味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家鄉的年味作文【薦】

家鄉的年味作文1

“一年將近夜,萬里未歸人”,那飄越萬里的年味,讓我對家鄉的懷念越來越濃。

家鄉是湖岸與青山間夾雜着的一條“帶狀”的村莊。沿着山蜿蜒不絕,年味也呈一條絲帶系在山腰上,穿過房前屋後的田地,經過“咿呀咿呀”作響的搖椅邊。細密的陽光將潺潺湖水染得碧綠,水下水草搖曳,好似水底森林一樣寂靜神祕。在冬天早晨醒來時,昨夜的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但你會驚奇的發現,田地裏散落着一叢叢的亮白,水龍頭上,結着一串串滑溜溜的冰掛,晶瑩剔透。沿着村莊漫步,在石橋的盡頭,竹林不但沒有被寒冷凍的失色,反而使它的墨綠變得有了一絲鋼鐵的冷酷。遠山邊一個個山包在雲的包裹下像縮小版的富士山。湖岸邊的蘆草上,頂着冰花,向一棟棟洋樓欠身行禮。青山綠水,都打扮成了老舍筆下可愛的模樣,昂着頭迎接新年。

過了小年夜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了,新鮮的蔬菜上晨露未乾,如水晶在陽光下折射五彩光芒。田裏的小蘿蔔鮮花般地開放着,輕輕一提就起來了,濺了人一身泥土,剛剛出土的蘿蔔圓圓胖胖,好像一個憨態可掬的嬰兒。用冰水一冼便露出了他白裏透紅吹彈可破的肌膚。籬笆上攀得緊緊的豆角,地窖裏珍藏的紅薯,暗紅中藏不住鵝蛋黃的顏色。早已準備好的春筍,就算洗乾淨了,還有着一股泥土的芳香。如果下一場冷雨還可能幸運地遇到一個避雨的人聊聊天。大人們湊在一起,在發黃的草紙上,一筆一劃地記下一道道菜名,最後趁着夕陽未落山再仔細端詳一下家門口的對聯,看看對聯上的晚霞慢慢暗淡,眼前的世界也被夜色吞了進去。

大年三十那天,在外的孩子們紛紛趕回家,門口停着的私家車像終於回到港灣的帆船。缺月鑲着銀邊,星空璀璨卻也顯得孤獨淒冷,更襯得萬家燈火的温馨。穿過窗户,可以聽見談笑聲不絕。年味在家家户户的煙囱上久久不肯散去。到了深夜糊的鞭炮聲響起,大人孩子在天台上望對岸,煙花一顆顆的飛上夜空“啪”得炸裂開。碎成星星點點,夜空從未如此絢爛,流光溢彩,以至於缺月也閒的無事便退去了。新的早晨、新的陽光、新的一年大步流星地走來。

都市依舊是處處亮着彩燈,但此時對家鄉的懷念只能在記憶裏的年味中追尋了。

家鄉的年味作文2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着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我們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着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綵;户户圍着餐桌、抱着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雲散,所有的豐收、喜悦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七年級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後,村裏的人們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着或趕着身上披掛了彩紙摺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到了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點燃用玉米、蕎麪捏的燈盞,小孩挑着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是過年最後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户户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着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家鄉的年味作文3

臘月三十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全家人就忙開了,貼春聯,準備年夜飯……

爸爸媽媽拿出他們的看家本領,精心烹製各種菜餚,我和弟弟也不閒着,跑這跑那的給他們打下手,直到下午,一家人才得以圍坐在桌子旁,看着桌子上的雞肉,扣肉,紅燒鯉魚,豆腐圓子,東坡肘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這年夜飯,我可整整盼了一年哩!

晚上12點剛過,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來,可真是爆竹聲聲震天響啊!這個鞭炮聲,是為了驅趕傳説中的年獸的。這個年俗至於是什麼具體時間形成,估計很難説清楚。

據説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但懼怕紅色和炸響。因此,在年獸來的那天,家家户户門口貼鮮紅的對聯,放鞭炮,掛燈籠,放鞭炮,驅趕年獸。

我的家鄉也不例外,當晚我跟弟弟一支接一支地燃放煙花,爸爸媽媽不僅不責罵,而且臉上還笑開了花。我和弟弟過足了放煙花癮。

大年七年級,真正的拜年來了。當遠方傳來“咚咚鏘"的鑼鼓聲,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便知道是“他們”來了。慢慢地,鑼鼓聲,鞭炮聲越來越近,也越來越清晰,轉眼間,就到了我們家門前了。

從陽台往下看,一頭黃獅和一頭紅獅搖搖擺擺地走在前面,後面跟着一羣看熱鬧的人。“咚咚鏘,咚咚鏘”,黃獅和紅獅在我家門前舞動起來。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響徹雲天。只見黃獅和紅獅一會兒扭腰,一會兒左右搖頭,一會兒起旋轉跳。獅頭還一個勁地向我家門口點頭,給我們拜年,給我們獻上新一年的真誠祝願。這時,爺爺拿起事先準備好的紅包還有大葱,雙手遞給了獅子,而獅子也毫不客氣,一下子就把紅包“吞”進了肚子裏。

拜過年後,緊接着就是放鞭炮了。説到這裏,我想解釋一下,我們這之所以要放鞭炮,是為了對我們拜年的獅子表示尊敬,好讓他們更加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裏事事順利,財源滾滾。

大年八年級九年級,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了。這幾天,我們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跟他們團聚,聊天,小孩子們可以領到不少紅包。哈哈,這幾天擺脱了作業的煩惱,玩的不亦樂乎……

過年,是快樂的,幸福的。在這個日子裏,我們過得不同尋常!於是乎,我們都盼望過年。

家鄉的年味作文4

快過年了,姥爺、姥姥一直盼望着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裏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着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裏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姥爺打來的電話風塵僕僕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着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裏都閃着羨慕的光直説姥爺、姥姥有福氣。我聽着有些愧疚。

台姥姥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裏。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裏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裏忙着,姥爺、姥姥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説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裏看,也只是呆呆的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裏,我嘴裏直喊冷。姥姥説:“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着姥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姥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着了。”説罷,轉身進了裏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姥爺、姥姥先是一愣,繼而眼裏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迴盪,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姥姥又説:“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姥姥同樣的叮囑,卻寄託了姥姥對子孫後代年年的囑託,並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説着,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着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裏。忽而,姥姥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裏,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歎。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姥爺、姥姥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5

今年我在姥姥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户户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朦朧的硝煙到處都是。一輛輛汽車湧進山村,走下來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的人,他們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走在我兩旁的還有我的爸爸媽媽。走着走着,我發現廣場中心被人們裏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趕緊跑過去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裏面,定睛一看,原來是舞龍。只見幾個大漢身着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鑼鼓聲中龍舞起來了。瞧!它先繞着場地踱步一週,然後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衝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隨着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一般盤起來,龍頭高高昂起,搖動着那對衝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着耀眼的金光!最後,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似乎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羣中爆發出來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一陣接着一陣,此起彼伏,經久不息,看來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陣“噼啪”的爆竹聲傳入我的耳朵,接着是一陣音樂的奏鳴,一個“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姥姥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説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後有一羣小孩,每個人身前有一個可愛的馬頭,身後有一個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着他們,而姥姥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他們就轉着圈兒一下前一下後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羣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姥姥笑得合不攏嘴,忙遞過去幾個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變化,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我們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正在放焰火,一陣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出來,在山村中迴響。我們也放了起來。看着這美麗的煙花,爺爺和姥姥都樂了,我則依偎在媽媽身邊,燦爛地笑了。我們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又有煙花在空中爭奇鬥豔。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我愛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6

今年我在奶奶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户户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朦朧的硝煙到處都是。一輛輛汽車湧進山村,走下來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的人,他們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走在我兩旁的還有我的爸爸母親。走着走着,我發現廣場中心被人們裏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趕緊跑過去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裏面,定睛一看,原來是舞龍。只見幾個大漢身着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鑼鼓聲中龍舞起來了。瞧!它先繞着場地踱步一週,然後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衝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隨着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一般盤起來,龍頭高高昂起,搖動着那對衝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着耀眼的金光!最後,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似乎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羣中爆發出來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一陣接着一陣,此起彼伏,經久不息,看來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陣“噼啪”的爆竹聲傳入我的耳朵,接着是一陣音樂的奏鳴,一個“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奶奶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説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後有一羣小孩,每個人身前有一個可愛的馬頭,身後有一個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着他們,而奶奶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他們就轉着圈兒一下前一下後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羣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忙遞過去幾個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變化,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我們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正在放焰火,一陣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出來,在山村中迴響。我們也放了起來。看着這美麗的煙花,爺爺和奶奶都樂了,我則依偎在母親身邊,燦爛地笑了。我們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又有煙花在空中爭奇鬥豔。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我愛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7

伴隨着滿屋子的喧譁落定,終於是送走了一大家子的親戚好友,也終於放下了嘴角揚了一天的僵硬的微笑。坐在一旁爺爺慣用的搖椅上,等院牆攬一束夕陽的霞光,撒在我的身上,嗯,冬日的太陽,暖洋洋的。

我眼波流轉,目光落在門前。門邊的對聯精神抖擻,怕有一日怠慢了半垂落在地上,惹的不吉利;窗上的紙花怕弄花了玻璃,只留下淺淺的痕跡;牆上掛着的一對大紅燈籠兢兢業業風來也不擺。院外,只有落葉隨風而動。

又一陣腳步聲傳來,有輕輕的打鬧聲,我知道,爸媽送客回來了。我自覺地站起身,半挽長袖至手肘,到客廳開始收拾東西,看着滿屋子的狼藉,思緒卻飄向了他處。

那時候日正高懸,屋子裏的電視機一亮一暗的自顧自地唱着獨角戲,而滿座的賓客,卻被各自手中那方小小的發光的屏幕鎖住了目光,只有幾位上了年歲的老人用飽經風霜的沙啞嗓音輕輕交流,作着基本的寒暄。我心裏拔涼,不斷髮展的信息時代,是否正不斷沖斷衝散親情?傳統節日把人們鎖在一塊,就換來這樣的“團聚”?

年味,年味。年仍在,而味已逝?

年夜飯上親人終是放下了有無限魔力的手機,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適時地引起話題,大家終於開始暢談過去一年的趣事、收穫,一個個都敞開心胸、開懷大笑,在歡笑聲中解開了所有的不自在。一酒一肉中,滿是幸福的年味。街上應景地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家家户户裏傳來嬉笑聲,四處洋溢着年的幸福。

手機突然響起,格外突兀。我尷尬的笑笑。拿起手機,打開看到小小的方塊裏閃爍着姑姑頭像的一隅。心情豁然開朗,任臉上的笑肆意暈開。接通了視頻,看到姑姑温柔慈愛的笑臉,聽到她那一聲輕輕地“新年快樂”我心裏忽然明瞭: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不過為了讓分隔的親人再話家常;把熱淚盈眶的面孔,印在對方的手心,通過這方小小的屏幕。

憶一種別緻的年味,曾歡聚一堂,拉長長的家常。把舊年劃上充滿歡笑的句號。現在,縱使分隔兩地,時代在衝散舊俗的原味,卻以一種嶄新的方式,使親人間放下擔憂,以全新的狀態迎接新年,那樣温馨,那樣幸運。

年味,年味。年仍在,味尚未逝。

我將思緒拉回,轉眸投向窗外。嗯,幸好,新一年的太陽依舊如昨,那樣美好。

家鄉的年味作文8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農曆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農曆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農曆的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農曆的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説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農曆的大年八年級,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説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鄉的年味作文9

打芝麻嘞,葫蘆兒,冰糖兒嘞!每當聽到這樣地吆喝,我就知道快要過年有盼頭了。

臘七臘八,凍死寒鴨。那時侯的天似乎也沒有老舍先生説的那分寒冷,我也不是什麼信女,但臘八粥是一定要喝的。記掛一下,這是一種習俗,更是一廂懷舊的情結。聽母親説,打小我就愛喝臘八粥,那時候家裏也算不上是富裕,我們兄弟姊妹幾個都搶着要,母親每次都佯裝沒有了,到了夜裏在偷偷拿給我喝。花生、蓮子、桂圓、薏米粥裏帶着臻香,帶有母親身上的樸香,細皙的非有非無,化成了回憶裏的幾縷清煙,惹人戀家。所謂年味,就是遊子鄉心念的家母吧!

年將至,前面總歸有個小年,小年是要買年貨的。這時候,大街小巷張燈結綵,銀雪佈滿,好像在臨年爭喜。小年沒有臘八的那分儀式感,卻也不乏樂趣,家裏人都會放了假,一起作伴買買東西,厚迎歸子。到了那時,家裏人都愛説:大孩子坐上火車了沒,什麼時候回家。説着,還要再買些什麼孩子愛吃的小吃食品。與此,鞭炮和新衣也是年的硬角色,兩者缺一不可。如果是本命年,要穿些大紅的衣服,象徵的是紅紅火火,福氣滿盈。所謂年味,就是這美盼吧!

鞭炮聲聲辭舊歲,瑞雪紛飛迎新年。除夕清晨,家家早起,都迫不及待地揭下了舊的對聯子和窗花,這等同於辭舊迎新。先前的時候,對聯都是找人寫的,然後用漿糊粘上。現在便捷了,總是感覺失去些什麼。小時候,過了午,母親總會和隔壁的楊嬸作伴去趕集買些大魚大肉,我總是纏着母親帶我去,但母親卻怕人多,我走丟而拿幾塊糖果哄我在家待着。到了傍晚,就是年的重頭戲了。在外的人都在那一時回家了,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成為了鄉土裏最美的一道晚景。年夜除夕不是幾束燈光,不是絡繹不絕的鞭炮聲,也不是一桌年夜飯,而是一家人團圓的熱乎氣啊!所謂年味,就是這闔家的鬧意吧!

新年伊始,爆竹齊燃。沒有我想象中的盛大欣喜,卻依舊是記憶中不染浮塵的美談,依舊是談笑間的小時候。所謂年味,就是這乾淨簡單的回憶吧!

我一直執念年味究竟是何,卻不想忘記了珠光寶氣,只留一拈鄉意。

家鄉的年味作文10

臘月三十早上。吃過早餐,大家一家人就忙開過,貼對聯,提前準備團圓飯……

父母取出她們的聰明才智,用心烹調各種各樣菜式,我和弟弟都不閒下來,跑這跑那的給他打雜,直至中午,一家優秀人才得到圍坐餐桌旁,看見桌子上的雞脯肉,作扣肉,紅燒鯉魚,豆腐圓子,東坡肘子,我的唾液必須流出來了,這團圓飯,我可整整的盼了一年哩!

夜裏12點剛過,每家每户都放起爆竹來,可簡直爆竹聲聲震天響啊!這一鞭炮聲,是為了更好地驅逐傳説中的神獸的。這一年俗對於是啥具體時間產生,可能不好説清晰。

聽説很早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隱於深海,每到除夕夜,就爬成功來吞噬畜牲、損害性命,但畏懼鮮紅色和爆響。因而,在神獸來的那一天,每家每户大門口貼鮮紅色的春聯,放鞭炮,掛燈籠,放鞭炮,驅趕年獸。

美麗的家鄉都不除外,那天晚上我跟侄子一支接一支地放爆竹,父母不但不責怪,並且臉部還笑開花。我和弟弟過足了放煙火癮。

大年七年級,真實的拜年來啦。當遠處傳出“咚咚鏘"的鑼鼓聲,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便了解是“她們”來啦。漸漸地,鑼鼓聲,鞭炮聲愈來愈近,也愈來愈清楚,一眨眼,就來到我家門口了。

從生活陽台往下看,一頭黃獅和一頭紅獅搖搖擺擺地走在前面,後邊跟隨一羣湊熱鬧的人。“咚咚鏘,咚咚鏘”,黃獅和紅獅在我們家門口扇舞起來。振聾發聵的鑼鼓聲,傳遍雲天。但見黃獅和紅獅一會兒甩臂,一會兒上下襬頭,一會兒起旋轉跳。獅頭還一個勁地向我大門口點點頭,讓我們拜年,讓我們奉上新一年的真心實意祝福。這時候,祖父拿出事前準備好的大紅包也有小葱,兩手拿給了獅子座,而獅子座也毫不遲疑,一下子就把大紅包“吞”進了肚裏。

拜過年後,接着便是放鞭炮了。説到這兒,我覺得解釋一下,我們這往往要放鞭炮,是為了更好地對大家拜年的獅子座表明尊重,好讓她們更為庇佑我們在新的一年裏事事順利,財源廣進。

大年八年級九年級,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日子了。近幾天,我們去給親朋好友們拜年,跟她們團圓,閒聊,小朋友們能夠領取許多大紅包。嘿嘿,近幾天解決了工作的苦惱,玩的樂不可支……

新年,是歡樂的,幸福快樂的。在這個日子裏,大家過得與眾不同!因此,大家都期待新年。

家鄉的年味作文11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着人們美好的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温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説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習俗。祖堂的裏牆上掛着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説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帶着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

家鄉的年味作文12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腳步近了,人們個個喜笑顏開,濃濃的年味兒迷漫在家鄉的大街小巷,也盪漾在人們的心頭。

一進臘月,商場就熱鬧起來。一天,我與母親去買年貨,商場裏算得上“張袂成陰,揮汗如雨”了,媽媽緊緊抓住我的手,把我領向糖果區域,昔日因昂貴而無人問津的俄羅斯糖,今日竟少了大半。我與母親一狠心買下三盒價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隨後便前往生鮮區,一大排的人緊密的連在一起,把賣肉櫃枱堵的水泄不通,賣肉的阿姨雖然汗珠滿額,卻笑容不斷,我與母親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擠進去,“搶”到了一塊大肉,又買了些水果補品,便去結賬了。二十幾個正在營業的收銀台面,都排起了長龍似的隊伍,商品似流水般掠過收銀台。收銀員的手飛速的點擊鍵盤,紙幣被快速的歸入收銀盒中,我與母親結完了賬,興沖沖地拎着一大包東西回了家。

年是親情的紐帶。大年三十兒那天,我們把爺爺奶奶接到了家裏,我一下子擁抱住爺爺“新年快樂!”爺爺撫摸我的頭,笑眯眯地拿出一個大紅包“思甲,你又長了一歲!”廚房裏父母正準備年夜飯,鍋碗瓢盆奏出輕快的樂章,晚上一家五口圍坐在桌前,煙花接二連三地綻放,使寧靜的夜空一下子熱鬧起來。這時,新鮮美味的糖醋魚,佈滿辣椒末的水煮肉片,色澤鮮豔的可樂雞翅等許多美味佳餚都陸續端上了餐桌,我們舉杯共慶新年快樂,幸福盪漾在每個人心裏。飯後我用微信給舅舅、舅媽等遠方親戚拜年,他們都給了我微信紅包與擁抱的表情包。母親的手機也砰砰直響,好友的祝福語充滿了母親的微信,此時她正與同學們在微信羣裏搶紅包呢。

年是所有美好的開始。隨着時間的推移,正月十五到了,那一晚街道不再寂寞,人們賞花燈、猜燈謎,都不及放孔明燈的那一幕,南山公園數百盞孔明燈蓄勢待發,他們承載着人們的願望飛向空中。月色皎潔,分外迷人,同時也預示着新的一年人們放飛自己的夢想,走向美好的開端。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家鄉的年味作文13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説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八年級,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説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鄉的年味作文14

今年新年,我們一家回鄉下老家過年,那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村裏過年的習俗,讓我覺得是那麼新鮮,那麼難忘。

農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鄉。車子剛停穩,我就飛快地跑進家門。這時,奶奶正在宰雞宰鴨,爺爺也在寫對聯。我高興地向他們問好,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回來,十分欣喜。

隨後,爺爺教我和哥哥貼對聯。爺爺告訴我們,寫對聯、貼對聯,是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徵吉祥、表達人們嚮往美生活的民族風俗。貼對聯的傳統是先右邊再左邊。我便好奇地問爺爺:“上、下聯和橫批都是自右往左讀嗎?”爺爺點點頭説:“是的。”我們首先貼堂屋大門的對聯,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接着貼庭院門口的對聯,上聯:燕鶯新氣象,下聯:龍馬壯精神;橫聯:馬年大吉。爺爺讓我們將“福”字寫在紅紙上倒貼於門上,他説民間有倒貼“福”字的習俗,意為新年福到。原來,貼對聯也是很有講就的。

貼好對聯,便開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擺上雞和豬肉,然後分別整齊地擺好五套碗筷和酒杯,並盛上飯、斟滿酒杯。接着,讓我點上香和蠟燭,虔誠地插在香火堂前,並擺上糖果。做完這些程序,大約20分鐘後,讓我燒紙錢,放了一掛鞭炮。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我換上新衣服,歡快地跑進巷子裏,和小夥伴們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們便回家一邊圍着火爐守夜,一邊看春晚節目。終於到子夜零時,伯伯帶着我們放鞭炮,意為“迎神”。這時,整個山村都在燃放煙花爆竹,村子上空變成了煙花的海洋……讓我想起了《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靜下來了,我們也入睡了。

大年七年級清晨,按家鄉的風俗,我和哥哥向長輩拜年,説着“新年好”、“恭喜發財”、“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長輩們便樂呵呵發給我們一個紅包,裏面裝着壓歲錢。這一天,爸爸媽媽還帶我去親戚家串門拜年。

大年八年級,我們便依依不捨地告別親友,離開了還籠罩着濃濃年味的的家鄉。

家鄉的年味作文15

新年年即將臨近,每天早上我都會翻着日曆數離新年還有多少日子。一天、兩天、三天、四......新年新計劃,老媽説要帶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遊一番,體驗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樣過新年的。

市區到安昌的路很遠,所以我們很早就出發啦。當太陽像一個紅臉的醉漢從天那邊慢慢爬起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車。一路上,到處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還不時傳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

“安昌古鎮到啦!”司機打開車門。我一骨碌爬出汽車,一陣新年的氣息撲鼻而來。河這邊,熱氣騰騰的,每一户人家都張燈結綵,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繩子穿好的臘腸,有用細細的竹條撐起的醬鴨,也有潔白如雪的扯白糖。“篤、篤、篤......”還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錘打年糕,有些人扯着扯白糖,好不熱鬧呀!有些人,一手提着臘腸,另一提着醬鴨,臉上露出了收獲的喜悦。

我走上石橋,踮起腳尖,伸着脖子睜大眼睛眺望着河的盡頭。突然,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出現在我的眼前。領頭的船上站着一對身着紅裝的新人“那是幹什麼呀?”我疑惑不解的問媽媽,“哦,那是迎親船隊呀!”媽媽自豪地説,“這是我們這裏的一絕!”只見一隻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駛着,緩緩地從橋洞下駛過,鑼鼓聲不絕於耳。

送走了迎親隊伍,我和媽媽到了河對岸,那兒又是一副新的景緻:一條條青石小弄穿梭在粉牆黛瓦的老房子之間,只要你鑽進這小弄裏,便會看見一副熱鬧的情景:每户人家門前都掛着紅燈籠,門上貼着對聯,孩子們在小弄裏玩遊戲,你追我趕。説不定你還會聽見有“月臘腸、扯白糖”的吆喝在耳邊響着。

最美的是橋,它在碧波盪漾的河地襯托下,更顯得美輪美奐,安昌古鎮是著名的橋鄉,其中以最著名的是名為福祿、萬安、如意這三座橋,古鎮人家嫁女兒時,都要走全三橋。還有河邊那沿河而築的長街,一路鋪陳的廊棚,傳統特色的店鋪作房,古老凝重的台門,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間的河埠,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真可謂:“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

落日餘暉灑落在老街旁的河水中,沿河人家的窗前都掛起了大紅燈籠,在家家的歡笑聲中,安昌古鎮又沉浸在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