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薦】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作文 閲讀(1.7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除了春節,中秋也是一個重要的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思念,我也思念…”人們在思念什麼呢?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家人團聚。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為‘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大家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的菜各式各樣,我夾起一塊熱騰騰的雞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鮮美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飯菜了。大家越吃越起勁,相互乾杯、祝福。古人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晚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賞月,面前放着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像今天和自己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時的確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圍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八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過往日,處處都洋溢着全家團聚的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了一句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聚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輪明月吧,説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聽一曲蘇軾的水調歌頭,在這美妙的中秋佳節,我們全家人一起享受着天倫之樂。

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媽媽把精心準備的食物都拿出來,大家一邊賞月一邊品嚐着美食。不過,明月還沒見到,我們只好耐心地等待。一會兒,只見月亮像害羞的小女孩從去朵中悄悄地探出臉來,不一會兒,她漸漸地從雲朵中走出來。月亮在這黑漆漆的夜晚,顯得格外明亮動人。

中秋節在廈門,還有一種特殊的遊戲,就是全家人圍着圓桌一起博餅。按民間風俗,若誰博到狀元,意謂着他來年的運氣很好。要博餅,大家擺好東西,都圍着桌子,由年邁的奶奶來決定誰是第一個開博的人。

輪到我,我雙手捧着骰子,心裏默唸着:“一二三四五六,對堂。”“咣!”六粒骰子像小姑娘一樣歡快地旋轉着,“對堂!”媽媽大叫,所有人都盯着骰子。奶奶笑呵呵地把一個大柚子和一包紅包移到我面前,我臉上掛滿燦爛的笑容,興奮地看着柚子和紅包,這是我第一次博到對堂,我壓不住心裏的'興奮,咯咯地笑得合不攏嘴。一輪一輪過去,我博到一個對堂、一個三紅、三個二舉、五個一秀,嘿!真不錯。

今年的中秋之夜多愉快啊!希望將來的中秋節過得更高興,更熱鬧!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3

在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節日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着各自耀眼的光芒,點綴其中。有充滿希望的春節,有熱鬧非凡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長久長壽的重陽節……

我感觸最深的是清明節。因為一次綿山之行,我結識了介子推,他的故事和我們的清明節息息相關。相傳在春秋時期,介子推是晉國公子重耳的一名家臣,在重耳遭受陷害,窮困潦倒,食不果腹之際,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決然地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熬肉湯喝。後來,重耳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對所有有恩於他的人進行了封賞。而此時,介子推不以功邀賞,帶着他的母親,歸隱山林。重耳求賢不得,放火焚山,逼其出山,致使介子推葬身火海。在樹洞中發現了留給君王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然後,為了紀念介子推,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在為介子推祭掃時,發現墓前的老柳樹復活了,就像見到了介子推一樣,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之後,晉文公也確實做到了勤政愛民,晉國百姓安居樂業,每逢清明節,百姓都對忠君愛國,功不言祿的介子推進行祭奠。此後,清明節成了我國祭奠先祖的重要節日。

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因為一顆赤誠無私的愛國之心,可以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來對君王進行勸諫。小小清明節,給我上了一節深刻的思想品德課,告訴了我古人是如何愛國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懂得,每一個傳統節日,承載着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滲透着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4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是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説是春節的縮小版。畢竟元旦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並不見的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

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説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元旦祝福短信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着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少數民族有他們獨特的習俗,各國的習俗也不一樣。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所寫的《清明》被人們千古流傳,清明節是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為了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清明節越來越被人重視,每到這時,人們都會回老家祭拜自己的親人,這種習俗叫做“掛清”。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和家人一起到夾山給祖先“掛清”。

去夾山的路上,窗外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一塊塊金色的大地毯,讓人賞心悦目。一樹一樹的桃花粉紅粉紅的,散發出一陣陣清香。望着美麗的春景,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禁想起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快樂情景。我靜靜坐在車上,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下來。

終於,我們到了盼望已久的老家,我們從車上拿出祭品,到山上祭拜親人。我們先來到爺爺墳前,給爺爺放鞭炮、燒紙錢、磕頭。聽爸爸説:“爺爺在世的時候,全家的生活就靠爺爺一個人維持,爺爺勤勞而善良,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對爺爺的印象很模糊,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但是我心中充滿了對爺爺的敬佩之情,我將一串清明花條掛在爺爺墳前,恭敬地給爺爺磕了三個響頭。

隨後,我們來到奶奶墳前。一到,我的淚水止不住往下流。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是多麼地疼愛我,有好的總先留給我,有好玩的總先留給我。每時每刻,奶奶都在為我着想,視我為掌上明珠。奶奶去世後,我很傷心。我跪在奶奶墳前,心中呼喚着奶奶,默默對奶奶説:“奶奶,我們來看您來了,您開心嗎?你放心,我長大了,懂事了,我一定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讓他們擔心。您也不用擔心我們,我們都很好。希望您在那邊過得也很好。”

天快黑了,我們依依不捨地下山了,我靜靜地坐在車上,望着窗外,心裏充滿淡淡的憂傷,多麼想念逝去的親人呀!清明節,真是一個讓人感傷的節日。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6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在重陽節,我們都會吃重陽糕。我特別愛吃重陽糕,重陽糕有白色的、粉色的、赤色的等等,再插上一面小旗,哈哈,真好玩!重陽糕蒸好,咬上一口,感覺甜甜的,糯糯的,實在是太好吃了!可是,重陽糕有點不好,總愛粘牙齒。

去年重陽節,我們全家去南通登狼山。這天,秋風瑟瑟,到處是秋天的感覺。沿着盤曲陡峭的石階往上,兩旁的大樹鬱郁蒼蒼,從樹的縫隙射下縷縷陽光,樹林裏偶爾傳來蟲鳴聲、遊人的歡笑聲。

一馬當先的是爸爸,後面緊跟着外公和媽媽,我攙着外婆走在最後面。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外公了,別看他已經70歲了,步伐矯健,身上揹着個大包,手上拿着攝象機,一邊爬山一邊攝影,精力充沛得就像一個小夥子。外婆腰椎有病,爬山有點吃力,我攙扶着她慢慢往上登。

很快地,我們就爬上了山頂。登山遠眺,景色巍然壯觀。陽光照射在寬闊的江面上,盈盈的江水輕輕盪漾,一艘艘巨輪駛向遠方。我舒展雙臂,盡情地享受清風徐徐的舒暢,真是太爽啦!我們來了張全家福,留下了這美好的回憶。

重陽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陽節快樂!天天快樂!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7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要屬春節了,每到春節我都是無比地興奮與激動。

噼啪噼啪—噼啪噼啪鞭炮聲響了起來,千家萬户都開始忙碌了起來,有的包餃子;有的貼春聯;有的掛上了紅紅的大燈籠。街上也熱鬧了起來,有的小販吆喝着: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有的婦女殺價道:太貴了,便宜點。有的孩子一蹦一跳。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我家門口也貼了一對春聯,五更三分年年稱心,一夜連歲歲歲如意。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在門上貼2個大大的‘福字’,還倒着貼呢!媽媽回答道:因為倒貼着的諧音是福到了。話音剛落就説到:今年我們自己來寫‘福’,不到外面買了。我拍手叫道:太好了,我來寫。心想:這還不簡單,不就是寫個‘福’嗎,看我來大顯身手。我先用一張紅色的紙剪了2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然後又跑進了書房,拿出了毛筆、墨、硯。先把墨倒入硯中,再用手上的硯石在硯上磨,然後用毛筆在硯上輕輕地沾了幾滴墨水,正準備在紙上大顯身手,我突然停了下來,想了一會兒,叫來媽媽,對她説:媽媽,你看清楚我是怎樣,寫出一番毛筆字的。可是在紙頭上筆化了半天,也下不了手,害怕寫得太難看了把自己的臉都給丟光了,一旁的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跟前,拿起我手中的毛筆,認真地寫了起來,看那專一的樣子,我突然臉紅了,心想:連媽媽寫毛筆字的時候都如此認真,不敢疏忽,我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呢?

媽媽寫完字,用雙面膠把兩個福貼在門上,我看了,對媽媽説:真漂亮啊,這兩個‘福’怎麼寫得那麼好呀!媽媽對我笑了笑就走進了廚房,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意思,但是我想:她應該是想告訴我做人要謙遜吧!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8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我國的傳統節日作文500字我國的傳統節日作文500字。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9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卻更偏愛春節。

每個春節都讓我難忘,下面就和大家交流“一個春節”吧。

新的一年到了,每家每户都有着濃郁的“春節味”:大紅的衣裳,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還有大家的歡笑聲!早晨,我醒來一看鐘,“呀”!上學遲到了!媽媽笑着説:“傻孩子,今天是放假!”我噓了一口長長的氣。正穿到外套的時候,發現我的衣服被媽媽換成了紅色的小旗袍,哦!今天是農曆20xx年的最後一天,可要穿喜慶的顏色呀!

吃完午飯,我驚奇地叫道:“爸爸去哪兒了?”哦,原來是去買爆竹了!一刻鐘後,爸爸拎着幾掛小鞭炮回來了,笑了笑:“擦把臉,走吧!”我飛快地刷了牙擦了臉後,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了樓下。只見爸爸點起鞭炮,快速跑開。我也便立即捂住了耳朵。“噼啪!噼裏啪啦……”隨着一連串鞭炮聲的響起,我有了一種書不盡言的感覺——啊!那是幸福的感覺!

“婕婕,吃年夜飯嘍!”隨着媽媽的呼喚,我大步流星地走到餐桌前。哇!年夜飯就是不一樣,多豐盛呀:有火鍋、炒麪、水餃、炒素、紅燒肉,還有我最愛吃的八寶飯等等。哈!爺爺也樂得把葡萄酒都拿出來了。大家碰着杯,説着祝福語,歡笑聲不斷。瞧!爺爺的臉通紅,不知是喝酒喝出來的,還是樂出來的呢?在我眼裏,歡笑聲蓋過了鞭炮聲,温馨的笑聲響徹全中國!

我就是喜歡春節。其實,我是喜歡那種温馨而又幸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