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熱門】傳統節日作文4篇

作文 閲讀(1.4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傳統節日作文4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來到世上,這就是最好的禮物。而母親節即將來臨,我們應該送給母親一份什麼禮物呢?

到了那一天,我把這幾年來儲蓄的零花錢放到口袋中,想要給母親買一份禮物。我來到了花店。一進花店,各種各樣色彩豔麗的花朵目不暇接,映入我的眼簾,其中最漂亮的要數:玫瑰花,玉蘭花,紫丁香。我問了問老闆,説:“這束玫瑰花要多少錢啊。”老闆説:“要18塊錢。”這昂貴的價錢就是我的一塊絆腳石,我只好唉聲歎氣地走出了花店。

接着,我又來到了“金禮品”,那裏的禮物更是不計可數,這時,我把目光投向了一個玻璃球,他裏面放着兩隻可愛調皮的小熊正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下表示祝福。我覺得這份禮物挺有意義,當我覺定買下它的時候,看見它上面貼着標價,“15塊”。我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裏,對媽媽説,“對不起,我沒有給你買到合適的禮物。”媽媽對我説,‘‘傻孩子,你有這份心意就好了。’’

聽了這番畫,我傷心地流下了眼淚。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中秋節……但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也就是人們説的過大年。

大年三十,爸爸忙着貼春聯,掛燈籠,我在忙着幫爸爸拿膠水。貼好了春聯,我家煥然一新,顯得更加漂亮。到了晚上,爸爸拿來爆竹,點燃引線,爆竹噼哩啪啦的'響起來。開飯了,我看到桌子上擺滿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有雞,有青菜,有魚……真在應有盡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有説有笑,我覺得真幸福。

我問媽媽,過年為什麼要打爆竹,穿紅色新衣服,掛對聯?

媽媽告訴我,從前有個怪獸叫年,一到大年三十就會出來吃人,因此人都會跑到深山裏去躲避。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説:“這個巨無霸魔鬼最怕的就是紅色與響聲,有了這兩樣東西,它就會害怕才不會出來。”從此,人們每到大年三十就會打爆竹和貼紅紅的對聯。

大年七年級,我正在做着甜蜜的美夢,突然之間,我被爆竹吵醒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起牀吃餃子。我跟媽媽出去拜年,可高興了,因為我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了。

要是天天過年該多好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從新聞裏得知國家考慮增加三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期,分別為:清明、端午和中秋。網上投票的期限已過,差不多有八成參與網民支持。我覺得這是件特別值得高興和期待的事。

傳統文化的保留,可以增強民族的自我認受性,增加向心力。這幾年各省各地不停的把老祖宗的家當翻出來,申報這個奇蹟那個遺產的,除了裏面發展旅遊的潛在經濟因素,表面上莫不掛上宣揚中華文化,介紹我國壯麗河山等這些冠冕堂皇的大招牌。一方面向外國友人展示推銷帶上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假期;另一方面從申辦過程中排山倒海的報道與宣傳裏,反覆提醒國人我國的月亮不比外國方,作為中華兒女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因為咱們“底子厚”。而各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正好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積累。以下簡單的介紹一下三個節日:

清明: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起源自漢代。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掃墓之餘,因利趁便,在山野間遊樂一番,所謂踏青是也,路上順手摺支柳枝回家插插聊以睹物思情。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近的。端午節意義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代的楚國大臣,因諫楚王不被採納,憤而投江,自古以來即為忠臣的代表人物。端午節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以饗屈君。

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傳統上,人們都儘可能趕在中秋前回家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所以也稱“團圓節”。中秋的起源可遠溯至周代,時人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

三個節日也代表了千百年以來人民所推崇的不同美好價值:

清明——

透過對祖先的追思反映對家族血統的肯定與自豪。而宗族是構成中華民族的基礎。

端午——

每個小孩都吃過粽子,也沒有幾個不喜歡的。孩子都因為愛吃粽子而認識屈原,也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啟蒙課。這種深入潛意識的記印比任何的口號和廣告都要來得有效。

中秋——

一家人的團聚喚起對家人愛與自己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與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一個重視責任與充滿愛心的社會,會消去人與人之間的隔漠,帶來和諧。

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呼聲提倡從新重視傳統文化,甚至有家長送小孩去學習四書五經的報道。反映的就是在日益都市化和受西方文化衝擊的今天,在享受科技與觀念進步而帶來的成果之餘,精神生活上的匱乏。西方聖經裏有一句話:“人不能單靠麪包而活”。是的,人民近年都在飛躍的經濟發展中續步獲得富足,可是社會上的問題不單沒有因為這樣而減少,反而是越演越烈。其中很大的理由就是因為貧富懸殊所引起的公民道德敗壞。

古人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表明社會的文明是有一個從個體(家)到集體(國)的一個發展過程。一般的平頭老百姓不一定懂得富國強兵的大道理。倒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如何養妻活兒天天牽掛。在我看來,只要一個人在不侵犯他人的權利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在守法的前提下渴望財富而致富是應該受鼓勵的。千萬的家庭富了,國家自然就富強,國家愈富強百姓就愈愛國。

基於以上理由,我對重訂三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期是十分的支持!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除夕夜吃餃子是我們當地的傳統習俗之一。除夕這天,媽媽把餃子餡做好,就去做其他事了。

媽媽剛出門,姐姐便提議説:“弟弟,不如咱倆幫媽媽包餃子吧。”我爽快地答應了。説幹就幹,我倆馬上開始行動了。我做餃子皮,姐姐包餃子。沒多久,我倆就把餃子餡全部包完了。看着包好的餃子,我心裏美滋滋地想:今天總算幹了一件大好事,一會兒媽媽回來,準會對我倆大加讚賞。

誰知媽媽回來後,看到我倆包好的餃子,驚叫起來:“哎呀,我還沒往餃子餡裏面放鹽呢!”一聽這話,我和姐姐都哭笑不得,辛辛苦苦包出的餃子全成了“病餃子”。怎麼辦?

經過一番冥思苦想,我終於想到一個妙招。我讓媽媽幫我調好一碗鹽水,然後找來一個乾淨的注射器,接着就像給病人打針一樣,將鹽水注進一個個沒有鹽的餃子裏。這些餃子“出院”後很快就被煮熟了,媽媽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嘿,跟平時的餃子一樣美味!媽媽誇我腦袋瓜轉得快,姐姐也説我聰明,把餃子都“治好”了。聽着她們的誇獎,我心裏美滋滋的。

這次除夕為餃子“治病”的事,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遇事要多動腦,多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