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精品】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五篇

演講稿 閲讀(2.52W)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五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各位同學、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校長給我這麼崇高的榮譽,談一談我在北大的體會。可以説,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後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誇張地説,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後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後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着女生扛包。後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我就問她為什麼還要讓我扛包,她説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普通話,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結果我們的班長站起來跟我説:“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我後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着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話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比如説,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在他最後的日子裏,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着輪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當我推着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聖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學看書最多的領域是美學。因為他寫了一本《西方美學史》,是我進大學以後讀的第二本書。

為什麼是第二本呢?因為第一本是這樣來的,我進北大以後走進宿舍,我有個同學已經在宿舍。那個同學躺在牀上看一本書,叫做《第三帝國的興亡》。所以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説:“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嗎?”他把書從眼睛上拿開,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讀他的書。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進了北大不僅僅是來學專業的,要讀大量大量的書。你才能夠有資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學生。所以我在北大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而且讀了三遍。後來我就去找這個同學,我説:“咱們聊聊《第三帝國的興亡》”,他説:“我已經忘了。”我也記得我的導師李賦寧教授,原來是北大英語系的主任,他給我們上《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時候,每次都把板書寫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麗。永遠都是從黑板的左上角寫起,等到下課鈴響起的時候,剛好寫到右下角結束。我還記得我的英國文學史的老師羅經國教授,我在北大最後一年由於心情不好,導致考試不及格。我找到羅教授説:“這門課如果我不及格就畢不了業。”,羅教授説:“我可以給你一個及格的分數,但是請你記住了,未來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給你分數的事業。”所以,北大老師的寬容、學識、奔放、自由,讓我們真正能夠成為北大的學生,真正能夠得到北大的精神。當我聽説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我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我覺得北大的校長就應該是這樣的。我記得自己在北大的時候有很多的苦悶。一是普通話不好,第二英語水平一塌糊塗。儘管我大學聯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後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聖地,覺得永遠夠不着。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試時我的大學聯考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分數線七分,我終於下定決心咬牙切齒填了“北京大學”四個字。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比我分數高,我認為自己是不會被錄取的`。沒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師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後我的今天。但是實際上我的英語水平很差,在農村既不會聽也不會説,只會背語法和單詞。我們班分班的時候,五十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個月以後,我就被調到了C班。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

記得我在北大的時候,到大學四年級畢業時,我的成績依然排在全班最後幾名。但是,當時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我知道我在聰明上比不過我的同學,但是我有一種能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努力。所以在我們班的畢業典禮上我説了這麼一段話,到現在我的同學還能記得,我説:“大家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後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放棄。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幹成的我幹四十年”。我對他們説:“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八十歲以後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

勵志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在20xx年我們高二期末的時候,我們年級邀請了幾位考上了清華北大的上屆學長給我們做報告。最後結束時每一個學長都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高三的感悟。我記得,姜白,一位保送清華自動化系的學長説:“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絕望。”

也是在20xx年的暑假裏面,我跟隨胡永老師去合肥中科大參加物理競賽的培訓。一天晚上,胡永老師在我們賓館的房間裏面和我們聊天,從晚上8點一直到夜裏1點多,聊了很多很多,但是他想表達的核心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現在想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那麼多的記憶裏面,在那麼多勉勵我們走過高中走過高三那段時光的話語裏,我唯獨對這兩句話有着這麼深的印象——但是今天,藉着這個機會,我要對剛剛踏入高中門檻的你們説:“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絕望,不要放棄。”因為我很清楚,這兩句話對於我的意義。

準確説來,在高中期間,有三件事情讓我瀕臨絕望。

第一件是在高二下學期的時候,我們組建了一個競賽班,三個強化班裏面有競賽意願的同學集中到一起組成一個班級,由學校組織輔導。但是當我們剛剛適應這個班級的生活後不久,江蘇省取消了競賽加分制度。也就是説,我們本來為了加分的目的而搞競賽已經失去意義,如果我們繼續搞下去,那麼就只能是為了那僅有的幾十個保送名額而奮鬥。因為對自己抱着信心和希望,我選擇了繼續搞下去。事實上,在高二下學期這半年裏面,我確實用了自己120%的努力在奮鬥,我沒有浪費自己的一點時間。但是到了5月份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學的方法有問題還是學的不紮實,總之我的水平始終停滯不前,甚至在一點點的下滑,原來會做的題目現在反而不會,原來不會的題目更是不知所措起來。當時我十分煩躁,不知如何是好。我甚至想要放棄繼續做競賽題目,放棄參加競賽,把高三之前的這個暑假用於複習高中知識來趕上其他那些沒有搞競賽而直接進入總複習的同學。但是就在這時,我連着聽到了上面那兩句話。

我開始正視自己的現狀。我寫了一張紙貼在牆上,告訴我自己:“如果你的競賽繼續做下去,成功,當然很好;如果失敗,你損失的是半年的時間和付出的無數精力,但是得到的將是一次歷練,從這次失敗中的到的教訓以及在物理學科上紮實的功底,但是如果現在放棄,你沒有可能成功,你之前的付出將毫無意義。”我把這張紙貼在牆上,看了足足半小時,決定繼續堅持下去。後來競賽確實是失敗了,但我因為已經對這件事情想的很清楚,所以很快的就從陰影中恢復了過來,投身於大學聯考總複習之中。

第二次,是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的時候。因為對程序不清楚,不知道可以自薦的事情,所以我們幾乎都在等着學校的推薦。學校要求我們清華北大隻能選擇其中的一所進行自主招生的報名。我猶豫再三,選擇了清華。但是後來,因為名額不夠,落選了。當班主任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過了報名的截止日期,就是説我已經沒有機會進行自薦來獲取機會。我的班主任安慰我的時候,我只是告訴他:“沒有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能理解。”但當時我的大腦已經一片空白,我甚至不知道我當天中午是怎麼走回到的。因為我清楚自己,因為少了那麼多的複習時間,如果不靠自主招生的加分,在全省那麼激烈的競爭中要有多麼大的難度;我也在後悔,如果我選擇的是北大,那麼是不是結果就完全不一樣。而且很多的同學和老師都認為我要去考,都會關切的問我,什麼時候動身或者準備的怎麼樣等等的問題,而我卻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這樣沮喪和懊悔的情緒纏繞我幾天,直到我想起,不該因為這種事情放棄。我告訴自己,不要再想這件事了,現在要做的是,只是安靜的學習而已。

第三次,在20xx年5月,離大學聯考還有一個月時間。從3月份開始,我的模擬考試成績就直線下滑,在5月初的蘇錫常第二次模擬裏面,我考出了進入高三以來的最低分,在班級和年級的名次也很低。以那種成績,想進入清華北大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之前,我遏制成績下滑所作出的一系列的努力絲毫不起作用,所以,我真的已經瀕臨絕望:我數學成績不穩定的;我的化學,始終在拖後腿;我的作文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寫,總是達不到自己滿意的水準;我的英語,總是容易受自己情緒的影響;我一向自信並且很穩定的物理,卻總是在細節上出現問題導致大題目丟大分。我甚至已經不知道自己分數的底限在哪裏,好像再出現什麼樣的低分都是一件可能的事情,真的是一片迷惘。不過我還是沒有絕望,我只是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清華或者是北大給自己增加壓力,我也只是開始專心致志的做着更基礎的複習,一遍遍的閲讀課本,複習筆記,整理以前的試卷,總結和反思,用更輕鬆的心態迎接考試。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面,每當煩躁和對自己疑惑的時候總是告誡自己不要放棄,總能平靜下來,重新的投入到複習當中。最後我取得的大學聯考成績,還是令我滿意的,因為從頭到尾,我都沒有絕望,沒有放棄。

和大家講了那麼多,聽起來好像是我一個人在發牢騷,憶苦思甜一樣。我説這麼多的原因只是想告訴大家,儘管我的經歷有點特殊,可能你們不會有機會經歷和我類似的事情,儘管你們現在不知道高三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但是在你們今後的高中生活中甚至以後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會逼迫你們作出選擇,甚至是你連選擇都沒有,但無論如何,我希望大家記住,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絕望,都不要放棄。這就是我,在高中這三年中的到的最大的收穫。我們在最脆弱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東西去依靠,這句話,就是我送給大家的,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不管是不是它有點空,有點傻,但是相信我,它一定是對的。

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學習進步。謝謝。

勵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這是一道多項選擇題,請問:高三,我該用怎樣的姿態成長?答案:歡樂、悲觀、張揚、進取、叛逆、隱忍、堅持、放棄、困苦飄搖、奮勇拼搏……你可能會在狂風暴雨中迎接挑戰,也可能在失敗中學會堅強和隱忍。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高三,本就是成長的一個奮鬥過程。

俞敏洪曾在《贏在中國》裏發出過一番小草大樹論:“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像草一樣活着:再成長,你還是長不大,人們能夠踩過你,不會產生痛苦,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像樹一樣成長。

即使我們此刻什麼都不是,可是隻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你也許兩年三年長不大,可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必須能長成參天大樹。樹,活着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走在高三這條有點顛簸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懷揣一棵樹的種子。不管風雨浸濕眼眸或是寒風颳破皮膚,都應昂着頭堅毅地迎接屬於高處的荊棘。於是,我們慢慢有了樹的軀幹,挺拔而矯健。雖然看得出粗糙的臂膀上有些許傷疤,但卻被傾注着豔羨的目光。

或許,高三的旅程,我們並不能長成為像俞敏洪所説的參天大樹,但,只要我們始終懷揣這顆夢想的樹種,我們就必須能夠等到那一天――陽光明媚,照在我們的綠葉上,閃着鮮豔的綠光。

勵志演講稿 篇4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夢想讓青春生動》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青春。她激情、美麗、充滿希望。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因為青春懷揣着最自由廣闊的夢想。夢想讓青春生動!

青春,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更是一種感覺。是夢想給心靈活力,讓這種青春的感覺永不老去。我堅信追求夢想的心靈會青春永駐。

夢是期待,而夢想是堅強--是把飄渺的夢堅持作為自己理想的勇氣和執著,是對自己負責的最高境界。我們的夢想,是一個簡單的信念,是一份對自己未來與生命的責任。也許,是二十歲的豪情壯志;也許,是青春期的迷茫與衝動;也許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聲,渴望成功。無數的“可能”,無數的“希望”,因為我們的青春歲月充滿奇蹟,我們心中大大小小的夢,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裏芬芳瀰漫

關於青春夢想,一個叫石田裕輔的日本人讓我震撼。他原是普通上班族,夢想環遊世界。於是發下「不去會死」的豪語,辭掉人人稱羨的大企業工作,踏上世界之旅。歷經千辛萬苦,最後終於完成壯闊的五大洲完騎世界記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勵志演講稿 篇5

親愛的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其實站在這樣一個舞台上,我們很多同學都很羨慕,也會想,要是我去講也許會講得比他更好。但是他不管面對失敗還是最後的成功,卻已經站在了舞台上,而你依然是個旁觀者。

這裏面的核心元素,不是因為你能不能演講,不是因為你有沒有演講才能,而是你不敢站在這個舞台上來,我們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為我們不敢所以沒有去做的,曾經有這麼一個男孩,在大學整整四年,沒有談過一次戀愛,沒有參加過一次學生會,班級的幹部競選活動,那這個男孩是誰呢,他就是我,在大學的時候,難道我不想談戀愛嗎,那為什麼沒有呢?

我首先把自己看扁了,我在想要我去追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就會説,你這頭豬竟然敢追我,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要真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上吊和挖個地洞跳進去我還能幹什麼呢?

所以這種害怕阻擋了我的所有本來在大學應該發生的各種美好,其實現在想來,這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情,你怎麼知道就沒有喜歡豬的女生呢,就算你被女生拒絕了,那又怎麼樣呢,這個世界難道就會因為這樣一件事情就改變了嗎,人家説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們會説他狂妄,但是呢,一個自卑的人一定比一個狂妄的人還要更加的糟糕,因為狂妄的人也許會抓住生活中本來不是他的機會。但是自卑的人永遠會失去本來就應該屬於自己的機會,因為自卑所以他會害怕,你害怕失敗,你怕別人的眼光,你覺得周圍的人全是抱着諷刺打擊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個本來不應該貶低自己的一個元素在貶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氣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的門都被關上了。

當我從北大辭職出來以後,作為北大快要變成教授的老師,馬上換成穿着破軍大衣,拎着漿糊桶,專門在北大貼小廣告的時候,我剛開始內心充滿了恐懼,我想這可是都是我的學生啊,果不其然,俞老師你在這裏貼廣告呀,我説是是是,我從北大出來自己開個培訓班,自己貼廣告。學生説,俞老師彆着急我來幫你貼,我突然發現原來學生他並沒有用一種貶低的眼神在看你,學生只是説俞老師我來幫你貼,我不光幫你貼,而且我還在這兒看着,不讓任何人給他蓋上,逐漸我就意識到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懼和別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長。也就是有了這樣的一個慢慢不斷增加的勇氣,我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來。

回過頭來再想一想,最近這幾天正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朋友之一馬雲,他就比我偉大很多,馬雲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當然不是長相上相似,........我們倆都大學聯考考了三年,一個北大的本科,一個杭州師範大學的專科,大家馬上發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無論如何,我應該顯得比他更優秀,但是一個人的優秀並不是因為你考上北大你就優秀了,並不是你你上了哈佛大學你就優秀了,也並不因為你長相顯的更好看而優秀,一個人真正優秀的特質來自於內心想要變得更加優秀的那種強烈的渴望,和對生命的追求的那種火熱的激情。馬雲身上,這兩條全部存在。

如果説在我們那個時候,馬雲能成功,李彥宏能成功,馬化騰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我們這些人都是來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擁有的資源和信息,比我們那個時候更加豐富一百倍,你沒有理由不成功,當我們有勇氣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往前走的腳步,你自己能夠聽見。

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的想一下,我內心擁有什麼樣的恐懼,我內心擁有什麼樣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所有這些東西,我的生命質量是否受到影響,因為所有這些東西,所以我不敢邁出我生命中的第一步,以至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遠,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同學們勇敢地面對你們的恐懼,和勇敢地面對別人的眼神,説一聲NO,Because I am my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