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精華】課前三分鐘演講稿彙總6篇

演講稿 閲讀(1.89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課前三分鐘演講稿彙總6篇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總是讓心聲裝滿期待,總是讓夢想連着未來,我們的心海,是一首純真浪漫的歌謠,是一條絢麗繽紛的綵帶,是跳動着不知疲倦的音符,是播種着充滿希望的未來!帶着一路風塵,帶着對青春的渴望和對五彩夢幻的追求,來到交大理工這個象牙塔時,青春就該由我們來抒寫和添彩了!

青春是什麼?

青春是對未來毫無顧忌的狂想青春是為考試而通宵複習的執着青春是隔天頂着黑眼圈奔向考場的離譜人們總説“夢一樣的青春”,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再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正因為青春短暫,所以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那麼請你們捫心自問一下你的夢想是什麼?有人肯定要説我要做企業家,做政客,做什麼什麼的,其實夢想不一定非要聽起來多麼高大上,我也可以説我要當一名花匠,當一名調酒師,甚至是做一位保潔員,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要覺得羞於啟齒,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自己覺得有意義,覺得值得就夠了。

但我們一定要敢於去做夢,青年時期正是人一生之中的黃金時期,就如一年之中的春季,一日之中的晨曦,如果你連做夢的勇氣都沒有那你的人生就真的是廢了。為夢想,致青春。我們首先得確定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去努力,如果連方向都不確定,青春怎能絢爛?別忘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得靠我們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得由自己書寫!那些美麗的夢不能只是你幻想中的城堡,必須一磚一瓦地堆砌。夢想的確是需要去夢、去想,但別忘了,我們是青年啊,是激情洋溢、躊躇滿志的青年啊,我們有旺盛的精力,有聰慧的頭腦,有勤勞的雙手。既然夢想是有可能實現的,你甘心於只是夢和想嗎?你希望別人都在做幸福的守望者,自己卻一事無成嗎?你希望別人的汗水耕耘出金黃的麥浪,自己一伸手,卻打碎了一面鏡子,鏡子中是自己飄渺的夢想嗎?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宅在寢室也實現不了夢想。

假如你能敢於走出“遊戲”的迷幻世界,走出愛情的困惑迷茫,重拾丟棄的美好夢想,於是乎,你能發現,清晨湖畔嘹亮的晨讀聲,傍晚操場上運動的矯健身姿,夜幕下教裏的安靜自習,你能感受到他們的青春在燃燒,夢想在飛翔,從而引發你內心的共鳴。俞敏洪老師説過,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勇氣,一個是行動。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放飛夢想,不要怕路途艱險;放飛夢想,不要説山路遙遠;放飛夢想,讓汗水澆灌生命的田野;放飛夢想,讓生活描繪青春的畫卷;放飛夢想,讓成敗譜寫人生的詩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選擇堅持,選擇珍惜,選擇成就生命的激情,讓我們勇敢成就,那心中的夢想!無論歲月在我們臉上增添了多少皺紋,無論世事在我們胸口劃過多少道傷痕,只要我們還有呼吸的權利,就擁有重塑夢想的激情!只要我們還有生存的氧氣,就擁有締造激情的勇氣!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有詩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同學們,讓我們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勇氣,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點燃夢想的蠟燭,閃亮不變的情懷,放飛我們的夢想,描繪燦爛的人生。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XX:

公平,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報怨,而是學會去適應它,讓不公平帶給我們的不平衡的心理變成一種激發我們奮鬥的動力。

隨着年齡的增長,每一個人的知識和閲歷都在不斷的增加。剛開始,我們在自己的小村莊裏讀完國小、國中,爾後到遠離學校,面對着城市裏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我們的心裏會產生一種不公平的心理:為什麼我生長在農村而不是城市呢?面對着這些想法我們應該換一種角度去思考,面對着這些不公平,我們應該去適應它。

面對着高中校園中身着漂亮衣服的城市孩子,我們有時會感到不公平,為什麼他們有錢買漂亮衣服,而我們卻沒有呢?當這種心理產生時,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另一種思維去思考問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雖然他們有錢去買漂亮的衣服,但是他們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錢,他們不會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和父母整日起早貪黑。東奔西跑的辛苦,他們不會特別在乎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能夠通過換角度去思考問題,這讓我們學會了適應生活中的不公平,讓我們知道了任何公平都不是絕對的,都是相對而存在的。

面對着自己的某一種缺陷,我們會厭惡生活,討厭生活帶給自己的煩惱與失意,但是,翟金、海倫、張海迪不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不公平的現象時時存在,也許你的某一種小小的缺陷對於別人大大的缺陷來説是非常微不足道的。當有人感覺自己走路姿勢不好看時,看到沒有腳走路的人後會認為,會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公平不是絕對的,面對諸多的不公平,學會適應,學會改變態度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我們不能改變容貌,但我們可以去展現笑容;我們不能去改變昨天,但我們可以去把握明天;我們不能事事順心,但我們可以事事盡心,要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

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説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説:“非常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譁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咱們就要改變自己。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非常委屈地哭了。父親摸着小男孩的頭説:“孩子,不要哭,咱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裏,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説:“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咱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咱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咱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裏,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着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侷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着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咱們不能改變世界,但咱們可以改變自己,讓咱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4

轉眼間,半學期在咱們忙碌的身影中匆匆閃過。期會考試結束了,雖然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客觀地反映出咱們這段時期的學習狀況。它猶如一個標點符號為這半個學期的學習作了一個收尾,或殘缺,或圓滿,都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在學習的道路上,咱們同樣渴望歡樂,追求成功。但現實是挫折和不幸困擾着咱們。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像暴風雨似的襲擊而來,常常會給每個人的心裏投下濃重的陰影,於是咱們想到了放棄,想到了聽天由命。

正如尼采所説:高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斜坡。有人在逆境中奮起,獲得了成功,也有人沒有勇氣正視人生,沉淪下去。然而,生活是位嚴肅的長者,他決不會可憐不努力的人,相反,只會歡迎那些努力奮鬥的人。

我從爸爸那裏得知,他的一個高中同學由於沒考上大學甚至技校,先去當兵,復員後在單位學會開車,做了司機。平時在單位工資少得可憐,只有跑長途時一公里才賺3角6分,而且這種好事不是經常有。每次他給爸爸打電話時,他都在不同的地方。上個月在新疆,這個月可能就在海南島或是滿洲里。儘管他非常幸運,有機會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其中的艱辛、危險,咱們是難以想象的。家人也無時無刻牽掛他的安危。他告訴爸爸現在非常後悔沒有珍惜他的學習機會。

學習好並不代表一切,不學習雖然也可能擁有一切,但是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深圳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包括咱們的爸爸媽媽之所以來深圳就是為了生活條件更好些,他們有的人也得到了成功。但接力棒傳到咱們手中時,如果咱們不努力,天天啃老,失敗最終會降臨。

世界上沒有絕對平坦的路,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同學們,現在除了努力奮鬥,咱們別無選擇。努力奮鬥,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讓咱們享受奮鬥的艱苦,以苦為樂,駕駛着人生之船戰勝驚濤駭浪,駛過激流險灘,共同到達成功的彼岸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當第18支蠟燭點燃的時候,我們要面臨嶄新的挑戰——大學聯考。你準備好了嗎?

忙碌的工作,繁多的學習,沉重的壓力……如果你只是做好了這點覺悟,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有堅定不移意志,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決不放棄的勇氣。當然,這還只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一部分。

怎麼,害怕了?如果現在就放棄,那麼,我們將沒有未來!

明年的6月,如果用秒來計算,那龐大數字,的的確確可以讓我們安然入睡。但,用時,用天,用月,甚至用年來計算。大學聯考,真的離我們很遠嗎?

如果你不想再重演會考後的失落與無奈的話,那麼,就攥緊你們的雙手,立定決心——發奮圖強。

那我們要怎麼做,請記住這句話:”I have nothing toof fer but blood,toil,tearsand sweat。“我沒有能奉獻的東西,唯有熱血、辛勞、淚水和汗水,這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在面對納粹德國鐵蹄時,所説的話。是的,怎麼樣未來,由現在的你決定。因為未來不是固定在那裏等你趨近的,而是要靠你創造。未來的路不會靜待被發現,而是需要開拓,開路的過程,便同時改變了你和未來。

因此,放棄與否,由你決定。

如果我們堅持,那我們要走的路,是一條漫長的,曲折的路。但請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即使失敗,至少,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是活着的,為了命運而奮鬥過的人,而不是行屍走肉。

但如果我們放棄了,那就連機會都沒有了。

成功者與失敗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是失敗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多走了一步。現在的我們,正是做抉擇的時候。

滿是荊棘的玫瑰花呵!苦難與幸福共存。

播下行為的種子,可以收成習慣之果;播下習慣的種子,可以收成性格之果;播下性格的種子,可以收成命運之果。那麼,高三,你打算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呢?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6

有一種情,叫相依為命,它離幸福最近,且不會破碎,那是一種天長地久的相互滲透,是一種融入彼此生命的温暖。

《你的懷抱是我生命的終點》也許不算是名著,但也是一本奇書了,有着96.5%的催淚率,勵志,愛與人性是它讚頌或是批評的目標。

這並不是一本小説,而是由幾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融合而成的一本書,有着《黃狐》的忠心,《良師》的感恩,《完美爹孃》的温情……着許多的情與愛構成的一本書,我想講的,卻不是這些驚天地的事情,而是最後一篇《有時候沒有什麼遠大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

故事中的小女孩成績一般,理想只是當一個幼兒園老師,或者一位好母親,這讓父母感到有一絲的不光彩。一次語文考試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裏那位同學,請説明理由。這道題改變了她,女孩因為全班除她以外的人都寫上了她的名字而成了班長,熱心,樂觀的她成了英雄,她卻笑笑:“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女孩的想法使我震驚,無數偉大的願望竟都抵不上她的一句話,我們應該沉思,我們有遠大理想固然好,但我們再努力嗎?若沒有,談什麼理想,還不如這個平淡想法的女孩。向理想拼命奔跑的兒女,即使不成功,也至少可以自豪地説一句“我奮鬥過!”

把握住温暖,去用心讀,用心悟,相信這本書能讓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