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大學生村官奉獻演講稿

演講稿 閲讀(3.17W)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村官朋友們:

大學生村官奉獻演講稿

大家上午好!

我叫**,是XX鄉XX村村官,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草長鶯飛,絲絛拂堤,沐浴着十七大的春風,2017年的XX縣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活力四射,一樹樹核桃花競相開放,一項一項重點工程陸續開工,一件件喜事頻傳。處處洋溢着温暖的氣息,奏響着和諧的旋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21世紀的奮鬥目標,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三農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農業税的免除、中國小生學雜費的免除、糧田直補資金的落實、新型合作醫療的建立、低保救助面的擴大等。這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農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農村正在進行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XX縣,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就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催生了一批優秀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戰略決策,所以,我來了。我正如一粒種子,帶者思想,帶着希望,將自己深深的埋在了農村這片廣闊的田野中。在肥沃的土壤裏,我慢慢的成長着。

記得縣委組織部尚部長在村官交流會上曾説過,我們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我們村官在農村一定要做點事,這些話啟發着我,也指引着我。每當我在去霍州的路上,看見一車一車的蔬菜從外地拉到XX,我就在想:XX是一個農業大縣,為什麼好多的農副產品都要靠外調呢?如果能改變這種現狀,把XX的蔬菜向外調幾百萬斤,那XX的老百姓不就增收了嗎?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知識回報這一方熱土。據瞭解,XX是山區耕地,晝夜温差大,特別適合馬鈴薯生長,為什麼老百姓不種呢?原來馬鈴薯產量不高,效益低,於是,我就很想在種馬鈴薯方面做點文章,帶領相親們共同致富。一次我在報紙上看到甘肅定西是全國馬鈴薯之鄉,那裏農民60%收入靠種馬鈴薯,畝產可達6000~8000斤,而XX最好的畝產達1500斤,為什麼相差這麼大呢?作為一名村官,我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2017年春天,我在村裏承包了李大叔家20畝荒地,搞起了馬鈴薯種植,從開荒、引種、施肥、鋤草、打藥等都是我親手乾的。由於勞累過渡,我感冒的很厲害,住院了,母親來看我,她那粗糙的雙手握住我那長滿繭的小手哭着説:“孩子,種地是最沒有出息的,看你比以前更瘦、更小、更黑,年齡更大了,這樣下去連個媳婦也娶不上了,在我們這小山村裏種地還不如去大城市撿破爛呢!最起碼那裏能見到人”。是的,我從小生在只有3户人家的小村子裏,家境也不好,母親説的是心腑上的話,這我懂。此時此刻,母親那眼淚流的更快了,我也不禁流了出來,母親那眼淚裏包含了多少希望,又有多少無耐和痛苦呢!面對家人和村裏的人的懷疑、顧念、擔心,有的人甚至説,上學了,還回來種地,不上學的都往外走,真沒出息,這些在我腦海裏打起了轉轉,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哪怕是十年,二十年,我要改變XX這種外調土豆的現狀,認準目標頭不回,種地也要種出個樣來。

也就在2017年秋天,我20畝馬鈴薯收了6萬斤,除去開支,當年就掙了兩萬多,平均畝產達3000斤,比本地馬鈴薯高出一倍,這大大鼓舞了我在農村扎

根的信心和力量。2017年,在全縣“三大基地”建設精神的指引下,發展種植户27個,推廣油葵種植100畝,個人辦起了養豬場、種羊基地、建立了種薯基地。如果馬鈴薯套種油菜,效益將更可觀,平均畝增收1000元,我相信馬鈴薯、油菜將會成為我村、我鄉乃至我縣的主導產業。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在座的村官朋友們,我既然選擇了村官,也就選擇了“農村、農業、農民”,農村就是我們的工作崗位,農民就是我們的服務羣體,農業就是我的事業,我相信,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鄉黨委的號召帶動下,在各級領導的不懈努力下,在廣大黨員、幹部,大學生村官的積極行動下,在14萬XX人民的殷切期待下,我們XX縣會有幾個新型產業發展起來,壯大起來,老百姓的日子會一天天富起來。

謝謝大家!

大學生村官奉獻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今天能站在這裏,我感到萬分的榮幸。我叫××,來自××,畢業於××××大學。現任市區鎮團委副書記、村支部書記助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無怨,奉獻無悔。

村官,一個新鮮的名詞;村官,一個平凡的崗位。9月,伴着秋忙播撒希望之時,經過層層選拔,我幸運地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記得讀大學時,我也曾經想過留在繁華熱鬧的大都市,圓自己的白領夢,卻最終懷着滿腔的熱情,選擇了農村這片火熱的土地,選擇了村官這一平凡的崗位。曾否矛盾,有!曾否猶豫,有!但若現在有人再問我,我會斬釘截鐵的説:選擇村官,我無怨無悔!

我所任職的村,是一個靈秀美麗、民風淳樸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村。從進村的那一天起,我便決心這片生氣勃勃的土地上甘於平凡學會奉獻,奉獻自己的努力、奉獻自己的熱情、奉獻自己的知識,用無私的奉獻點亮無悔的青春!從熟悉工作環境到與主動深入羣眾、從關注留守兒童到籌辦農家書屋,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宣傳到高標準的完成新農合資金的收取,每一段經歷都夾雜着挫折,每一步我都走得很堅實。半年多來,我的工作經歷慢慢改變着我,我的農村見聞漸漸淨化着我,它教會了我踏實、平和和質樸;它教會了我細心、忍耐和堅強。在這裏,我不僅要感謝上級給了我們一個到村任職的大舞台,也要感謝在工作和生活中關心、愛護和幫助我們的人,哪怕是嚴厲的呵斥,我也知道那是對我們特別的愛。

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村的一份子,能夠為羣眾辦點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快樂。村裏的`國小一直是我最關注的地方,在這個僅有78位在校學生的國小裏貧困生就有12位,他們缺少衣物和書籍資料,每次回家,我總是到處收集衣物,回村後交到校長手中分發給貧困學生。如今,就連我媽媽也養成了收集衣物的習慣,因為在她看來,這不僅是對女兒工作的支持,更是一種愛的奉獻。

新農村的建設發展需要知識,新農村的發展也需要致富的思想。對於我們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村官來説,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論的東西,但是,所缺乏的是對知識的運用及處理農村問題的工作經驗,對於這些,領導和同事們不吝指教,我也抓住機會盡多的參與村內的工作,虛心的學習。空閒的時候,我會通過看資料、上網站、讀報紙來掌握信息、理清思路。結合村裏的實際,有意識地學習葡萄種植技術和農產品營銷知識,我還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看新聞、看報紙,一有關於農村的好政策和農民致富的好經驗,我都會迅速地用筆記下來,第一時間告訴村民。

是啊,我們年輕,作為青年人,我們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作為大學生村官,我們肩負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使命。既然我們選擇了農村,也就選擇了奉獻,因為我們自己清楚,平凡的崗位需要付出,火熱的生活需要付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需要我們大家一起為之付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程上,我們應交出三份答卷:一份交給自己,讓自己無愧於心;一份交給農村,讓村民為我們喝彩;一份交給組織,讓組織為我們自豪。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昂起頭,用青春擁抱時代,用生命點燃未來,用激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